為什麼小朋友在幼兒園很乖,到家裡就各種不聽話?

題很有同感,小小常在幼兒園像天使,在家裡各種zuo的情況也時不時發生。正好看到題主的問題,一番調研後竟然發現了「新大陸」!

小小常從美國回來後,今年9月份開始上了一個新的上幼兒園。剛開始我怕他不適應,常會給老師發信息詢問一下在校情況。老師的反饋是:

小小常在學校融合得很好,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很好地合作(他上的是蒙氏混齡班),一起工作,也會幫助比他小的小朋友。他會遵守紀律,也會關愛他人。選擇工作或活動時,只要有可能,他都會說:我想選個難一點的活動!

但是一回到家就「惡魔現身」:時不時拒絕自己穿脫衣服,一定要大人幫著穿脫,還說「穿/脫衣服太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那個在學校里說「我想選個難一點的活動」的小朋友;還有,調皮搗蛋那真是防不勝防,連刷牙的時候都要找個機會把水噴到衛生間的鏡子上——真難想像,在學校怎麼可能「遵守紀律」?特別是剛放學回家的時候,容易發脾氣,讓他做點什麼,有時一言不合就哇哇叫。每次我都說他:「你這就是窩裡橫,在幼兒園表現好,回家就折磨人。」

本來,我以為這就是小孩子故意「殺熟」,是常見的行為問題。沒想到最近看文獻的時候發現國外育兒網站有一篇文章煞有介事地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還給出了一個術語:「放學後自制力崩潰」(After-School Restraint Collapse)。

表面上看,「放學後自制力崩潰」就是發脾氣。可兒童心理學家說,這種情緒爆發和平常的鬧脾氣不一樣。

孩子鬧脾氣,目的是為了測試自己的行事邊界或者試圖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放學後自制力崩潰」沒有目的,就是純粹的崩潰,孩子在情感上被徹底壓垮,無法再保持平和的情緒。

你一定想問,孩子在幼兒園不是好好的嗎,怎麼就能突然崩潰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先介紹一下「有限自制力」的理論。社會心理學家Roy Baumeister在1998年提出:我們人類只有有限的意志力,過度使用意志力就會損耗,因此自我控制就會變得越來越難。這是社會心理學中最著名的概念之一,被稱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

舉一個例子,一個盛滿水的杯子,你每喝一口,杯子里的水就少一點。如果不補充,喝了幾次之後,杯子里的水就沒了。我們的自制力就像這杯水,在一定時間裡它是有限的,如果徹底用完以後又沒有新的動力補充進來,自控力就會大幅減弱。

我要補充一點的是,這個理論在心理學界流行了20年,有各種文獻支持,但現在有學者提出了挑戰,認為實驗的方法有問題,「自我損耗」根本不存在。現在「抗辯雙方」尚在爭論中,還沒有一個一錘定音的結論。

這個理論,無論最後被證實還是證偽,還是能給我們分析「放學後自制力崩潰」問題一些啟發的。

當孩子在學校的時候,他會非常努力表現,盡量維持一個「好孩子」的形象。比如試著分享,試著融入團體里,試著做別人的好朋友,試著做老師的乖學生,等等。

但保持這樣的形象,特別消耗孩子的意志力。因為在集體生活中,並不能做到隨心所欲,可能需要讓步,可能需要做一些自己並不是特別願意做的事,這些對小孩來說,都是一種壓力,他的負面情緒可以在一天里不斷慢慢積累。但為了維持他「好學生」的形象,他必須要用意志力壓制這些負面情緒。

一旦回到家,或者安全的地方,不需要再背負「偶像包袱」的時候,他的情緒就像一隻充滿氣的氣球,砰的一聲,完全爆發了。這就是所謂的「放學後自制力崩潰」。

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表現其實非常好理解,我們可以把類似的場景套在自己身上。我們在工作時候,說話做事也不可能隨心所欲,比如,有些時候你看到同事乾的活質量遠達不到你的要求,你也不能把文件拍人臉上,說:「你看看你做的都是什麼狗屎活!」(雖然我知道你很想這麼做)你只能忍著,盡量和顏悅色地說:「我覺得這裡還有改進的空間……」 朝九晚五地上了一天班,又是開會又是寫報告,累了一天,心裡可能還有點壓抑。但是在老闆和同事面前,還得努力打哈哈,盡量維持一個溫和、冷靜、理智的人設。

感覺人生太難難難難了。

回家後的你呢,可能只想癱在沙發上——煩著呢,別理我。這時候如果家人在你耳朵邊兒一直唧唧歪歪讓你干這干那,你可能一下子就炸毛了。就算沒人煩你,晚上你也更可能追劇刷朋友圈 ,而不是學習新知,因為你的自制力在這時候已經相對較弱了,更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那些滿足我們慾望的事情上。

所以孩子也是一樣的,在學校里維持好學生人設一整天了,無數的情感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涌動,無處安放。放學後他本來就已經綳不住了,這時候如果家長還在一旁嘮嘮叨叨,特別是還要施展作為家長的「教育」職責時,對娃來說這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那該如何「搶救」一下?

放學後出現自制力崩潰的情況通常出現在學期開始或者課程表發生變化的時候,可能過幾個月就會逐漸消失。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也可能會持續一整個學年。而且,這種情況還可能持續到12歲。

聽到這樣的話,爸媽們估計要愁壞了!誰願意成天看見一顆定時炸彈一樣的娃呢,得趕緊想辦法搶救啊,總不能就這麼聽之任之任他各種zuo。

或者有的爸媽可能會說,我家娃沒這種情況,很慶幸!但其實,放學後沒有崩潰的孩子,一整天在學校就不會感到有壓力嗎?

如果孩子在學校要扮演「好學生」,放學後又要扮演「好孩子」,其實他的心裡肯定更累。這樣看來,那些會崩潰的孩子,反而是找到了情緒的出口。而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能會積累更多的心理壓力,彷佛一枚隱形炸彈一樣。

所以不管是崩潰的孩子,還是冷靜克制的孩子,做父母的都有義務來幫助排解寶寶一天下來心中的苦悶。而這些幫助孩子疏解情緒的小竅門,也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懷俄明大學心理學教授 Ben Wilkowski指出:

1)疲勞會影響我們的自制力;2)過長時間使用自制力會導致決策疲乏;3)在長時間使用自制力之後,我們的注意力會傾向於轉移到那些滿足我們慾望的事物。我們可以從中找到緩解放學後自制力崩潰的方法。

1 吃吃吃

根據心理學家的經驗,放學後給孩子吃一些他喜歡的健康小零食,有助於緩解放學後自制力崩潰問題。這招很容易理解,大家不是總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放在小孩子這裡,道理是一樣的!

2 放學不寫作業先撒歡

給孩子找一種減壓的方法,讓他一放學就可以去做。比如騎自行車、假裝打架、講笑話、聽音樂或是什麼都不做,純放空……你們可以把這些日常的減壓活動當作一種儀式,每次放學後「練習」半小時,可以幫助你和你的孩子度過緊張的情緒。

3 見面先擁抱和問候

接到孩子,不要先問「今天什麼作業」「中午吃了啥」「水喝的多不多」,而是用微笑和擁抱迎接TA,用積極的態度緩解孩子的緊張。

回家路上,也請繼續和孩子談一些輕鬆的小話題,跟孩子做小遊戲,或者就靜靜地並排走路,讓孩子有時間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

4 始終保持聯繫

孩子上學前,早起15分鐘,與孩子依偎在一起讀會兒故事,提前培養起一天的親子連結。在他的手心裡給一個「魔法親親」,在他的書包里放一張你們的合影。讓孩子能感覺到雖然看不到你,但你其實一直和他在一起。

5 保持冷靜,不被孩子激怒

不要被孩子的表現所激怒,也不要把這些表現當作是針對你個人的。讓孩子釋放他的能量和情緒,只要他不傷害自己或他人。

最後,如果你做了所有的努力,孩子還是崩潰不止的話,也別生氣,就隨他去吧,理解他,然後繼續關心他支持他就好。

想想作為大人,有多少人好像一直也沒能擺脫下班後的「混蛋綜合症」。

其實,小孩子也會對自己的情緒爆發感到難過,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支持。

等孩子完全平靜下來,蹲下來告訴孩子:

「即使你鬧脾氣了,爸爸/媽媽也愛你。」

「下次你覺得自己要爆炸的時候,深吸一口氣,然後告訴爸爸/媽媽發生了什麼事」。

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只沉溺在崩潰情緒中,而會把注意力放在別的事情上。

說了一個比較新的理論,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以及所有回家後崩潰的娃!

@知乎親子

文獻參考:

https://www.todaysparent.com/kids/school-age/after-school-restraint-collapse-is-a-real-thing-heres-how-to-deal-with-it/

I Didn’t Realize My Child’s Outbursts Were After-School Restraint Collapse

https://www.mother.ly/child/why-your-child-gets-angry-after-being-separated

https://www.romper.com/p/after-school-restraint-collapse-happens-to-plenty-of-kids-heres-how-to-deal-12023342

https://thestir.cafemom.com/big_kid/215423/after-school-restraint-collapse-kids-meltdown

https://www.mother.ly/child/if-your-child-falls-apart-after-school-theres-a-good-reason-why

Sometimes a failure to replicate a study isn’t a failure at all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52.


原因就是,父母無原則。

講講我家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

我的兒子現在三歲半,早上一般我送他去幼兒園。因為我是自由職業,所以並沒有強制性的出門時間,而小孩子呢,出門又十分磨蹭,一會要玩遊戲,一會不想穿衣服,一會要去上廁所。

我們的對話經常是——

「8點出門啊!」 「好的」

「到8點了,快走」 「不,我再玩一會,8點10分的」

「到8點10分了,走吧」 「不,我再玩一會,8點20的」

說好的8點出門,變成了8點10分,8點20,8點30,最後,經常快9點才出門,自然也就遲到了。

這樣的事情持續了一些日子,我開始反思,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呢?為什麼我的兒子會如此拖延呢?

我漸漸意識到,問題出現在我的身上,因為我工作時間的自由,導致我會無節制地退讓,從而喪失了我說話的原則,我給兒子定下的時間節點,在他眼中是可以隨時更改的。

後來的一天,我看著兒子的眼睛,認真地對他說,「兒子,今天爸爸8點必須要出門了,我希望你可以和我一起出門「。不出意外的,到了8點兒子還是不走,我抱了抱兒子,溫柔說道」真的對不起,爸爸現在要走了,真的想送你去幼兒園啊「。那一天,兒子哭了。

從第二天開始的每一天,我都不再需要去催促他,每天都可以準時出門了。秘訣就是,他知道他的爸爸跟他說的出門時間,都是真的,不可更改的。他的爸爸,是有原則的。

而在這個教育過程中,我並未訓斥、責罰,而是以溫柔待之。

第二個故事

和大多數小寶寶一樣,我的兒子也非常喜歡逛超市逛商場,那裡有那麼多好吃的好玩的。

可我的兒子從來沒有因為一定要買某樣東西撒潑打滾。

秘訣就是,我們與兒子間達成了一個協定,每次去超市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零食或玩具,但是只能買一個。

我們給了自由,也給了限制。有度的自由,是我們給他的自律禮物。

每當他在超市中看到好多個自己喜歡的商品,他會自行比較,選擇買下那個自己最喜歡的,放下其他的。

而節日,我們會給他超市自由購物權的驚喜。

有自由,有限制,有規則,有溫度,這是我們對他的愛。

這兩個故事中,我們很好地處理了兩個兒童常見的問題,而這個處理和教育過程,卻是無聲無息的,沒有雞飛狗跳,沒有你來我往。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對於那些在家裡不聽話的小朋友,應該如何教育呢?

答案就是五個字——

溫柔且堅持

溫柔是一種態度,表達的是愛,是體貼。

堅持是一種原則,是一種不退讓,是一種規則的樹立。

我們見過太多的父母,一邊輕聲對孩子說玩完玩具要收拾,一邊自己動手收拾起來。

——溫柔,但沒有堅持,是為叨嘮。

我們也見過太多的父母,大吼著關掉那久放的電視,空留哭泣的寶貝。

——堅持,但失了溫柔,是為無安全感。

溫柔且堅持,就是那單位裡面帶微笑,說一不二的領導。

溫柔且堅持,就是幼兒園裡的教小朋友們規矩的教師。

溫柔且堅持,就是每一個懂孩子愛孩子的父母。


家長想要孩子「聽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它反映出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的焦慮。


如果說是一個淡定的父母的話,很少會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因為一般來說他們不會把孩子的行為定義成不聽話。


他們會把孩子尊重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一個士兵。當自己是對孩子發號施令,而孩子需要服從指令。如果沒有這麼做,就是不聽話。


又或者說,孩子需要用行動來取悅父母,討好父母的時候,父母才會把他們定義成聽話懂事的孩子。


所以當你問出「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你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已經陷入到了「發號施令者」與「被動服從者」的關係裡邊。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會讓你感覺到如此焦慮?或者說,為什麼焦慮的父母特別在意孩子是不是乖巧聽話呢?


這背後有 3 個心理學的動因:


第一、需要強烈的掌控感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讓我們感覺失控,比如說工作上面不順利,或者發生了意外的事,又或者擔心未來沒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這些遠遠近近,大大小小的事,都讓我們感覺到失控。


這時候,我們就希望孩子是聽話的,是生活這個方程式中,一個恆定的參數。


這也就是為什麼越是精英的家庭裡邊,越是很少見到整家人都失控的狀態。


因為富裕家庭,家庭保障體系更高,富餘的資源更多。一個變數出現了,可以被彌補,不會造成整個生活方程式無解。


越是窮困的家庭,家裡可以騰挪的資源越少,很多父母一眼把自己的人生看到了盡頭,就希望孩子可以代替他們來努力。


這些父母希望孩子按照他們設計的軌跡發展,變成他們期望他變成的樣子,最後這個孩子才可以反過來照顧父母。


第二、處於特別自戀的狀態


有些人是需要世界圍著他轉的。但是世界偏偏又沒有圍著他轉,也不大可能圍著他轉,這時候他就希望孩子可以圍著他轉。


孩子的聽話懂事,滿足了這種父母的自戀感覺。這是一種類似於君王的感覺。


這種自戀的父母會把全付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因為他們正在用孩子的乖巧聽話來滿足自己。


第三、缺乏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第三類爸媽,他們對自己的情緒缺乏處理的能力。比方說,恐懼、憤怒等情緒。這些情緒就需要一個出口,或者說需要一個人來幫他們處理掉,那孩子就承擔了這個功能。


他們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他們分不清這是孩子的情緒還是自己的情緒。這樣的父母很容易看到孩子不聽話,然後自己也一下子變得很暴躁或者很焦慮。


這時候,被定義成「不聽話」的孩子,其實是在幫助大人處理大人自己的情緒。


其實,這種對孩子的焦慮感反映了父母內心是如何處理和外界關係的,是一種內在關係模型的反映。


根據人內在關係的不同,我們可以將人分為:依賴感強的蝸牛型、高自尊的鴕鳥型、從照顧別人中獲得自身成就感的袋鼠型和利益至上的斑鳩型,四種類型。


了解了焦慮的父母背後的 3 個心理學的動因之外,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 4 種動物類型的人,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的表現:


蝸牛型的人,本身就是 4 類人中最容易焦慮和不安的。


他們會把世界想像得很美好,譬如希望世界特別和平。同時,他們依賴感很強。


這裡邊就產生了一個矛盾,蝸牛依賴的那個對象不可能是完美的,恆久穩定的。這就讓蝸牛覺得很焦慮很不安了。


比方說,蝸牛正在依賴自己的孩子。蝸牛想像中完美的孩子是特別乖巧聽話的,是按照他想像中的樣子成長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任何的事破壞了這個想像的完美程度,蝸牛就會很焦慮。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32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巧用內在心理關係模式,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壹心理 專業而溫暖的心理服務平台

32 小節 | 7 小時

¥199.00 會員免費


孩子窩裡橫。

這樣的孩子我身邊也見過不少:在家裡像個小霸王一樣,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就大發脾氣,常常對著家長大喊大叫,但在外面卻乖乖的、小心謹慎,甚至膽小怕事,被人欺負了都不敢反抗,「小霸王」變成「受氣包」。

有的家長忍不住跟我抱怨:

「小七老師,我家兒子在家裡很霸道,在外面卻很慫,被小朋友搶走玩具都不敢主動要回來,只能跟我發脾氣,讓我幫著要回來。」

「別看孩子平時在家裡很威風,到了外面膽小地不得了,老是被人欺負。他怎麼就不能平衡一點——在家乖乖的、出門膽子大一點兒呢?」

這是個讓家長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為什麼在家蠻橫的孩子到了外面會判若兩人?其實問題的根源,還是要從家長身上找。

一、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窩裡橫」的孩子?

1、父母就是窩裡橫

我以前有位鄰居,平時在大家面前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樣子,小區里的人都對他印象很好。但是我卻經常聽到他在家裡對著妻子吼,有時候還會爆粗口,彷彿變了個人似的。

後來熟悉了以後,他曾經很頭疼地跟我說,兒子脾氣就像他,在家裡經常大呼小叫,撒潑任性,在外人面前聽話乖順,讓做什麼做什麼。他覺得自己是個壞榜樣。

的確,家是孩子第一個學校,也是他們學會人際交往和情緒訓練的實驗場。如果家長在外人面前克制有禮,在家裡卻肆無忌憚,長期下來容易留給孩子一種錯誤的印象:

對陌生人要客氣,但是最壞的脾氣可以留給最親近的人。

2、無條件溺愛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家橫並不是針對所有人,他是有提前選擇好目標的,一般是對自己百依百順的大人,特別是老人家。

我見過很多爺爺奶奶,對孩子百般寵愛,捨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每次父母管教孩子,老人就站出來當孩子「擋箭牌」。但是孩子卻並不會因此而心疼老人,反而仗著老人的包容,越發霸道起來。

我曾經看過一個小孩子,對奶奶凶得很,拽著老人家,在地上撒潑,他爸爸一過來,吼了句:「站好了!」立馬老實起來。

最寵愛孩子的人,成為孩子最不尊重的人。

3、父母沒有原則的妥協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容易輕易妥協,原本訂下的規矩統統推翻。這樣無原則的讓步,也會讓孩子更加蠻橫。

比如孩子想要買個新玩具,媽媽對孩子說:「你的玩具太多了,這次說什麼也不買!」

孩子一聽,馬上就哭鬧:「我就要!我就要!」

媽媽拗不過孩子,最後無奈地買下新玩具。

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了經驗:「只要多哭、多鬧,目的就能達到。」他們都很聰明,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中心,無論什麼要求,父母最後都會答應他的。

但是在外面不是這樣,地球不是圍繞他們轉的,其他小朋友也不會對他格外優待,這樣孩子的心理馬上有了落差,不斷累積情緒和壓力,回到家裡就會變本加厲地對父母發泄出來

4、孩子缺少社交技巧

孩子在外面變得膽怯、沒有自信,這跟孩子的社交能力分不開。很多時候,是因為在家裡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沒能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

有一次我帶女兒在小區里玩,很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等著滑滑梯,有的小朋友比較著急,就搶過去要先滑,一個沉默的小男孩就瑟縮著站在一邊,不敢過去。

男孩的爸爸在旁邊看到,就忍不住上前跟別的孩子說,:「這個弟弟在旁邊等了好久了,可以讓他先滑嗎?」

我很能理解家長們看到孩子受委屈了,會忍不住替孩子出面交涉,但是這樣,孩子既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交到朋友,也沒有學習到怎樣和小朋友相處。

孩子永遠也不敢邁出第一步,時間久了,只會越來越依賴家長。

三、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1、父母做個好榜樣

對家裡的老人畢恭畢敬,對另一半體貼有加,即使夫妻之間有矛盾,也盡量通過溝通的方式化解,這樣能夠讓孩子學會「要把最有愛的一面給自己最在乎的人」。

吳尊對妻子林麗瑩就是充滿愛與尊重,時刻照顧妻子的感受,從不向妻子發脾氣。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一次林麗瑩要幫吳尊切菜,她走到桌子另一端站了一下,吳尊立刻意識到那裡沒有椅子,就馬上搬了一把椅子給老婆放在身後。

這種細緻入微的體貼融入到生活里的每個小細節中,讓Neinei和Max在家裡也特別乖巧友愛,每次出去玩都會軟萌地跟媽咪說拜拜。

同時,因為在家庭里養成了陽光的性格,他們在節目組跟其他小朋友也相處地很愉快,不會發生膽怯、不自信的情況。

2、在家要立規矩

當孩子在家裡第一次表現出「蠻橫」的態度時,就應該明確地告訴他,這樣做的不對的,是不被允許的,並且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發泄情緒方式。

我一個朋友就是「恩威並施」的典範。有一次她的女兒因為拼不好樂高玩具,就對姥姥大發雷霆,把氣都撒在姥姥身上。

媽媽一瞪眼,嚴肅地對她說:「誰允許你跟姥姥這麼說話?馬上跟姥姥道歉!」

孩子老老實實道歉後,她又抱起孩子,放緩了語氣說:「你插不好玩具是不是很生氣?但是生氣了也不能對別人發脾氣呀。媽媽對你發脾氣時你不是很傷心嗎,你對姥姥發脾氣,姥姥也會傷心的。」

孩子認真地點點小腦袋,聽進去了,以後逐漸改掉了對長輩發脾氣的毛病。

3、堅持原則,懂得拒絕

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懂得拒絕,不能隨便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否則孩子會越來越放肆,家長說話的分量也會越來越輕。

之前在《中餐廳》節目中,有一個媽媽的孩子特別不聽話,在餐廳里大叫大嚷,還發脾氣說餐廳的飯不好吃,他要換個地方玩。

這位媽媽無奈地跟趙薇訴苦:「我的孩子說,以後再也不出來和我玩了。」

趙薇問:「為什麼,他看不上你哪裡?」

男孩媽媽接著說:「他哪裡都看不上我,我在家裡的地位被排到最後,他奶奶太寵孩子了,孩子覺得自己在家裡的位置是第一的!」

趙薇給出一條建議:「你不能讓兒子有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兒。」

深以為然,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的要求妥協、給孩子特殊待遇,孩子便認為這是他應得的,恨不得地球都得圍繞著他一個人轉,對家長也會越來越無禮。

4、培養孩子的社交商

表哥家的女兒有一段時間也是「窩裡橫,外面慫」,明明在家能說會道,可一到小區樓下,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都得大人出面幫她出面詢問。

後來表哥夫婦每天帶她下樓散步,看到陌生的小朋友時,他就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主動參與他們的遊戲,一方面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帶引領女兒,一方面鼓勵她多與同齡人接觸,讓她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慢慢地她就會有與人交往的自信。

與此同時,表哥也有意識地帶她看相關繪本,教她一些人際交往常識:比如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大家要彼此尊重,玩具可以彼此交流,不喜歡的事也可以直接說出來等等。

一段時間後,小侄女遇到熟悉的小朋友就會主動打招呼,高興地一起玩;看到陌生的孩子也會主動上去,先來個自我簡介……隨著她社交能力的提升,「出門慫」的現象也無影無蹤了。

孩子「窩裡橫」不是天生的,和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分不開關係。掌握好方法正確引導,再難管的孩子也能變得很可愛!


因為老師不是真·媽媽,老師面對的是一群孩子,一視同仁,會立規矩,有獎有懲。在孩子入園之後,老師在孩子們度過適應期後就會立規矩,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裡什麼行為值得提倡受到誇獎獎勵,什麼行為會被批評指正,時間長了孩子們就不需要提醒。

舉個栗子。

兩年前,我帶小班,學期中期家長開放日活動。

孩子們在室內自主遊戲結束時間到了,我播放了收玩具的音樂,孩子們聽到後,立馬就開始動手整理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在這過程中我們老師不用大聲發號施令,不用一個個去催。

家長們看到後有小聲議論:怎麼在幼兒園裡這麼乖,家裡玩具滿地都是,都不知道收,讓他收么越弄越亂。

家長們看到的是孩子們的表現,在這背後,我們老師做了什麼:

1.給孩子聽音樂,告訴孩子到你聽到這首兒歌你要收拾玩具了;

2.給所有玩具固定位置貼好示意圖,讓孩子的玩具整理有據可循;

3.對於音樂放完還沒有收拾好玩具的孩子一定的懲罰,例如第二天你需要最後一個進入遊戲,這時這個孩子就不能挑選到自己最稱心如意的玩具了,吃到「苦頭」後,自然就會按規則行動。

到了今年上半年,孩子們已經中班下學期了,現在室內自主遊戲進行時,個別時間觀念強的孩子還會主動來詢問是否時間快到了,然後去判斷自己是否更換遊戲材料或者該慢慢收拾玩具了。

那麼在家裡呢?當吃飯前出門前家長要求孩子收起玩具時,往往是孩子不肯收玩具,家長三催四請後要麼放棄收拾玩具讓玩具攤一地,要麼就是自己動手,然後拖死孩子去做下一件事;又或者是孩子哭鬧,家長拖鞋。時間長了,孩子就摸到了規律:我不聽爸爸媽媽的話沒關係,她們雖然會生氣,但跟我並沒有多大關係,再者我哭一哭鬧一鬧這事兒就過去了。


推薦閱讀:

小小傳承人:幼兒園夏季吊飾環創,冰爽整個夏天!
開學第一車:幼兒園開學典禮跳鋼管舞 | 小南早報
我與服刑人員的故事之十年之友
教師節快到了,我們該不該給幼兒園老師送禮?
幼兒園的那些事兒3~ 幼兒園只帶孩子玩兒嗎,你就明白了

TAG:幼兒教育 | 幼兒 | 幼兒園 | 學前教育 | 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