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覺得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沒什麼意義。。一個人的時候就莫名的想哭,怎麼回事。
你有想得而不能得也不知如何去爭取的東西吧?
1.生活永遠是一個死循環,永遠原地打轉、止步不前。
我想運動,想訓練我的身體,想做自己的女王。
但在堅持鍛煉兩天之後,因為太辛苦找個理由就放棄,責備自己沒有毅力。
想學英語,想去外企,想去高端層次生活,擺脫low 的現狀。
可是堅持了幾天又放棄了。
想讀一些書,想做有內涵的人,想靠才華和學識永葆青春。
可是看了一大堆書,感覺自己還是老樣子,浮躁地再也看不進去。
想要收穫愛情,想要學化妝,想要學服裝搭配。
可是總感覺自己不夠完美,怕別人看不上自己,看上自己的又覺得條件不行。
你會發現,人怎麼這麼難啊,無論幹些什麼,都搞不定,覺得沒活力沒興趣。
年紀輕輕就過得像一位老人:懶散、消極。
2.堅持做一件事,可能會更消極。
人們總說,要擺脫消極的狀態,就去堅持做一件事。
比如旅行,運動,讀書,烘焙,唱歌.....
可沒學會如何去應對這兩種結果:
第一.你沒有堅持下去,很可惜。
你又會開始懷疑自己,執行力為什麼這麼差,別人都能做到為什麼你做不到?
沉浸在新一輪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以後逢人就說,那事我干過,沒意思。
第二.你堅持了下去,堅持了很久,但是沒有變成想要的樣子。
感覺自己努力了好久,沒有絲毫進步,看看那些堅持做下去的人,要麼成為朋友圈明星,要麼獲得大家鼓勵,要麼有了新的生活。
可你沒成,你開始羞於提起這件事,覺得自己充滿挫敗感,這麼努力也是這個結果,去TM的毒雞湯,一點用都沒有。
這些事情問題的關鍵在哪?
關鍵在於自己沒用,沒有毅力,懶散,消極?
不是。
關鍵在於,我們沒法從自己所做的事當中,獲得足夠的愉悅、和成就感。什麼事都會覺得乏味、無趣。
總覺得自己失敗了,然後產生強烈的挫敗感,這種挫敗、無力,會讓你自身感覺更糟糕,在絕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於是慢慢什麼事都會覺得乏味、無趣。
那如何解決呢?
很多人說,去想想父母、想想親人,想想他們關切的眼神,你還忍心墮落嗎?
事實上,這種說法更可能是雪上加霜。
一旦你開始用親情,道德捆綁自己,效果不好的話,甚至會讓自己更痛苦和自責?
你會感覺辜負了他們,於是更加消極。
這也是有些人,親人越支持鼓勵他,他越振作不起來。
3.雞湯喝多了真的會膩。
我們總覺得做成功了一些事情,從此可以改變生活。
這實際上是將問題推向了未來。
你希望得到未來的結果,但未來很長很長,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你根本等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那為什麼不著眼於當下的狀態呢?
碰到過很多人求書,求鍛煉方法,求溝通學習方法,以便速成。
學習,如果不是為了考試,就應該靜靜地品味知識的魅力,至於學到多少,不要太在意;
運動,如果不是了塑型獲得某種講章,就應該享受跑步時的暢快,身體的健康狀態,只要你有這個意識去改變,至於有沒有肌肉,堅持多久,也不必在意。
旅行,如果不是為了寫遊記,做節目,就應該放鬆身心,好好欣賞風景,不必過於憂慮前路如何,天氣如何,餐飲如何,只要你出發了,玩多久,玩什麼,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當你能重視過程,享受過程,不那麼重視結果,那麼自然就卸掉了心中那個沉重的枷鎖。
慢慢的,好的結果也才會逐漸產生!
這世界的急功近利的雞湯太多了,堅持多少天瘦多少斤,堅持讀多少書才能滿腹經綸,堅持背多少單詞才能與老外一樣溝通,旅行去多少個地方才能算旅行達人。
你總是給自己設限,被要求按別人的計划走,可結果,沒做到就會痛苦,自我貶低。
如果一個孩子一直在思考他什麼時候能夠長大,他總會對那些遙不可及的日子感到焦慮;
如果他看著自己的進步,那麼他就會學會享受童年的意義。
每個人都不完美,相比理想中的自己,我們永遠是半成品。只根據結果的正確與否,來判定自己成功與否。忽略自己為理想努力的樣子,那很難開心。
打個比方:
如果馬拉松一定要跑完才算成功,那我中間跑了那麼久是不是白跑了。
如果你吃了第5碗飯才吃飽,那前面4碗是不是白吃了?
如果你遇到喜歡的女生,勇敢的去追了,就算自己不完美,失敗了,可那又怎樣?
你比很多嘲笑你的宅男優秀的多,你邁出了第一步,你在嘗試,而他們只是在動嘴皮子,敲鍵盤。
倘若一定要等到自己變得完美才去做,那麼如果你永遠達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呢?
是不是就一直在角落裡羨慕別人,自己則默默無聞,唉聲嘆氣呢?
4.由衷的為自己而活,享受過程才是良藥。
如果不能用心感受每件事的過程,去發掘自我進步和成長的快樂,不能學會由衷地為自己開心。
那無論幹什麼,都會感覺沒有興趣,最終呈現出三分鐘熱度的狀態。
只看重一個結果,不停被這種狀態打敗,重新陷入計劃-執行-放棄-自我懷疑-計劃的死循環。
活得再好再精彩有什麼用?最終不都是要死?為什麼要追求美好的愛情?不都得面對粗茶淡飯,雞毛蒜皮。掙錢再多也沒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可這些事,你避免不了的,
唯結果論,所有的事都會變成虛無沒意義。
慢一點,用心感受點滴的過程,你的內心才能變得鮮活!
【1】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
一開始看一本書或者一部國外的電影的時候,它很難一下子就完全吸引你。但是如果你堅持看下去20頁,或者認真看完片頭的五分鐘,你很可能會完全被它的劇情吸引,廁所都捨不得去,看完以後憋著尿大呼過癮。
為什麼?
正如這世界上最絕美的風景都需要你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一樣,凡是那些有趣、有內涵、有意義的東西,它就會越高深和複雜,它給你的正向回饋就會越慢。
它不像看抖音一樣,能讓你一分鐘內就獲得欣喜和快感。
它需要你去了解它的一些規則、框架、設定,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
【2】
一個並不深奧、但是好多人想不明白的的道理是:興趣不同於好奇,它本來就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你的投入和付出。
它雖然起源於本能的好奇,但這種本能的感覺太弱了,它需要你為之付出,於是從其中獲得正向的回饋,這才會激勵你,才會讓你對這件事產生真正的興趣。
你說自己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那我問你,你真正的去嘗試過什麼?你有沒有認真的去了解過那些好奇的事物?你有沒有為自己的好奇付出過一些努力?
恐怕連你自己的潛意識裡都知道,你從未真正付出什麼過。
【3】
有些人一直看起來很積極很上進,對很多事物都有「興趣」,實際上這些所謂的興趣都不過是淺嘗輒止的好奇心。
因為他們過於急切的追求和等待回饋,這種心態下,得到的必然是失望,失望以後就會馬上認為自己對這個東西是沒興趣。
我用半天時間去學彈鋼琴,學了幾個音以後發現自己手指不太協調,沒人誇我,所以就覺得自己對音樂沒興趣;
我感覺開豪車很帥,於是我決定用一天時間去滿足對汽車的好奇,打開汽車構造原理看了兩眼覺得好複雜,於是再也沒有深入學習和了解,所以我認為自己對汽車沒興趣。
恕我直言,這不叫上進,這就是瞎忙活,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充實。
【4】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想減肥,咬咬牙報一個健身房,刷卡似乎瞬間治癒了長胖的焦慮,只去了三五天就丟之腦後;
想自我提升,準備考一個證書用業餘時間多賺點錢,結果在網上買了一堆書,只翻開前三頁後,就再沒打開過;
想學樂器,買了一把高質量的吉他,報了一個價格不菲的小班,卻每周的課都找借口沒有去;
想學ps設計,想學成就轉行去畫畫,於是買了一堆從零開始到ps大神的課程,卻只聽了
幾節後就不了了之。
這樣一套下來,你就會說,自己對健身沒興趣,對考證沒興趣,對樂器沒興趣,對ps也沒有興趣。
而事實並不一定是你真的沒興趣,而是你沒有為自己的興趣付出過什麼!是你這種喜歡太廉價!
【5】
也許你的確是什麼都沒真正喜歡過,因為你沒有真正的去突破外圍的好奇,進入某一件真正喜歡的事物的內核里,進入那種【看電影看到不捨得上廁所】的狀態里。
不管多少豪言壯語,信誓旦旦的決心,都會慢慢褪去,最終都會退回到躺著吃零食玩手機的狀態。
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一開始我還挺有興趣的啊。
【6】
為什麼?
因為人的大腦中有一種獎勵系統被稱之為「獎賞迴路」。
在人遇到需求,比如說飢餓、寒冷、疲倦的時候,大腦會下達指令讓身體主動去探尋,來緩解需求帶來的焦慮感。
而一旦滿足了這種需求之後,大腦就會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告訴我們「這種行為會讓我們獲得快樂」,從而使得我們習得這種行為,成為我們的習慣的行為模式。
而對獎賞系統的刺激則分為兩種:
①外源刺激,即感官刺激。只有獎賞,沒有付出。比如說:手機遊戲、八卦段子、電腦遊戲、視頻、娛樂綜藝,等等。
②內源刺激,即需求--勞動--獲得--獎賞--強化的一整套流程。
它與外源刺激的區別是,這中間有一個投入時間和精力的過程。
【7】
現在很多人之所以會對什麼都沒興趣,甚至以前喜歡的東西現在也逐漸變的不喜歡了,根本原因是大家逐漸用外源刺激代替了內源刺激。
這就是傳說中的代償效應。
更可怕的是這種代償效應會讓人逐漸產生一種習慣,我們幸福的閾值會被不斷地提高,期許的時限會被不斷地縮短,失去耐性。
久而久之,我們可能一分鐘都不想等了。
那些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內源刺激,再也無法分泌出同等量的多巴胺,再也無法提供給我們用足夠多的動力去探索和實踐。
陷入這種喪的狀態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就會讓自己產生一種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的錯覺。
而唯一的解決途徑也很簡單,就是給興趣一點耐心,給回饋一點時間,減少去做外源刺激的事,加強內源刺激。
可以嘗試給自己制定每日計劃,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行為系統,讓生活充滿儀式感和操控感,這樣才能提醒自己,我的生活是在被我掌控的,我現在需要去幹什麼了。
這種有規律的狀態持續一段時間以後,你自然而然的就會對很多事物重拾興趣。
獲取更多自我提升的內容,關注 @黃糖糖 ,或關注微信公眾號【黃糖糖的影像筆記】。
題主你好呀,看了你的問題讓我想起了之前我們曾邀請美國加州整合學院心理學博士呂旭亞 做的一次分享,分享的主題是關於《暗夜的溫柔|從抑鬱與死寂中復活》。相信從呂博士的文字中,你可以汲取到你需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