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中,為什麼觀測會導致坍縮?

或者說,人的觀察究竟是通過什麼影響到微觀世界的?(別改了謝謝)


謝邀。

簡單總結兩句話:

  1. 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還不完全清楚。
  2. 這個問題科學家們知道的,比一般人想像中的要清楚得多。

如果用最簡的語言來描述一下「裸量子力學」(bare theory)說了些什麼,可以這樣說,量子力學描述了系統的量子態如何演化,以及對某確定量子態的系統進行觀察時,會得到何種結果。再簡言之,就是兩件事,一個是演化,一個是觀察

對應於這兩件事,就有兩個概念,一個是量子態(quantum state),一個是可觀測量(observables)

微觀粒子與宏觀質點不同,它不能用確定的動量和位置來描述。在量子力學的基本公設裡面,微觀系統的運動狀態可以完備地用量子態描述。量子態就是希爾伯特空間中的一個矢量(「態矢量」)。這個態矢量大家最熟悉的一種表達方式,就是波函數在量子力學中,一個波函數可以完全定義一個微觀粒子的全部運動狀態:知道了量子態,就知道了量子系統的一切信息;反之,量子系統的一切信息全部組合起來就構成了量子態。

相對地,從實證意義上,我們更關心的是所謂的可觀測量,也就是說,當我們觀察系統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什麼結果。這些可觀測量包括在經典世界裡我們能夠看到的位置、動量、角動量、能量等等。我們說,量子態包含了一切可觀測量的信息

那麼,量子力學的形式理論就圍繞著這樣兩個問題展開:

  • 「給定初始狀態,我們如何預言未來某一時刻的系統量子態?」
  • 「已知一個系統的量子態,我們對其進行一個特定的觀察,我們會得到何種可能的觀測結果,以及獲得這種結果的概率是多少?」

前者就是演化問題,後者就是觀察問題。在量子力學裡面,各有一個公設約定這兩個問題,前者是薛定諤方程,後者是波恩規則

此外還有另一個公設把兩個問題糾纏在一起,叫做投影公設 - 這個公設還有另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波函數坍縮

我們可以對這三個公設一一道來。

第一個公設是薛定諤方程。這個方程的地位,就像是牛頓第二定律在經典動力學中一樣,是最基礎的基石。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描述這個波是如何存在和變化的:它的波包形狀如何?它的傳播速度如何?它的振幅多大?它的頻率和波長有多大?等等。

[公式]

量子態是一個確定的、連續變化的、由決定論方程嚴格預測的狀態函數。

第二個公設是波恩規則。在觀察時,我們看到的不是波函數,而是某一個可觀測量。每一個可觀測量都對應著一系列的本徵態和本徵值(就是對該可觀測量可以產生確定觀察結果的量子態)。觀察的結果就只可能是這些本徵值之一。往往地這些本徵值是離散的(但不總是這樣!),這就是「量子」這個詞的最初由來。那麼具體結果會是哪一個本徵值呢?這就由粒子的量子態與該本徵值對應的本徵態之間的「重疊」所決定。形象點講,每個本徵值對應著一個本徵態,本徵態也是一種量子態,是希爾伯特空間中的矢量。這個本徵態與粒子量子態之間的夾角就決定了它出現的可能性。當量子態恰好是本徵態的時候,它們夾角為零(完全重合),那麼我們就有100%的概率得到這個本徵態對應的本徵值。夾角越大,概率越低,當夾角為90°(正交)時,概率就為零了。這就是波恩規則。

第三個公設是投影公設,也就是波函數坍縮。那麼這個波函數坍縮是怎麼回事?它又奇怪在何處?

它的奇怪之處,就在於它是演化與觀察的糾結點。按照經典的觀念,觀察總是可以客觀地反映系統的某個狀態,系統的狀態是獨立於觀察的。但是投影公設卻告訴我們,觀察時,我們得到何種結果,系統的量子態就突變為這個結果的本徵態。這裡就包含了兩層意思:

  • 第一層,它是與觀察相關的,不獨立於觀察;
  • 第二層,它是與薛定諤方程相悖的、突發的波函數演化。

請注意,波函數坍縮這個概念,並非玻爾或海森堡這些哥本哈根學者們提出的,而是由馮諾依曼提出的。這裡最奇怪之處就在於,波函數的演化似乎是分成兩種不同的模式,當我們不理它的時候,它滿足薛定諤方程,是確定的、連續的、幺正的(馮諾依曼命名為U過程);當我們觀察它的瞬間,它會瞬間地發生隨機突變 - 這個突變不但是觀察的瞬間發生的,而且是由你觀察什麼決定的(馮諾依曼命名為R過程)。你觀察時發生了兩件事,第一,根據你觀察的可觀測量,會產生一系列本徵態的選項;第二,根據波恩規則,量子態從這些選項中選擇其一。

如果說觀察結果是由觀察手段決定的,這一點還容易接受(經典理論其實連這一點都無法接受,因為觀察是客觀的);但是說,系統的演化也是觀察手段決定的,這就讓人費解了。這是波函數坍縮最有爭議的部分。

請參考:

賈明子:17、波函數的形式:希爾伯特空間中的骰子?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有些教科書說,這是因為觀察難免要對系統產生干擾,因而觀察就不可避免地改變系統的狀態。這個解釋很常見,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但是它是典型的經典思維,是錯的。

如果說觀察「干擾且改變了系統狀態」,這就意味著在觀察前系統已經有一個確定的「狀態」了。而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的,是觀察改變了「量子態」。量子力學在使用量子態這個概念,但是並沒有說明量子態是什麼東西 - 它是系統的狀態嗎?不知道。如果說量子態就是系統的狀態,那麼「疊加態」到底意味著什麼?從態矢量的角度看,它不但是可疊加的,而且是可任意疊加的。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計算方便,把它隨意地看作不同狀態的疊加。難道一個系統的狀態可以是隨著我們的意願變化的嗎?

並且,貝爾實驗也明確地表明,在滿足定域性的前提下,不可能存在一個確定的狀態。所謂「觀察干擾了系統的狀態」是立不住腳的。

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中,觀察、「坍縮」、「R過程」都是原生概念。作為一個公理,它就是基本的、不加解釋的。在不對量子力學形式理論做出改變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知道觀察到底是什麼,它是意識造就現實嗎?還是個純物理過程?不可說,不可說。

從純粹的閉嘴計算態度看來,量子態是我們對觀測結果做出預測的工具,量子力學這種工具的使用手冊,「坍縮」只是工具使用手冊中的一環。它有用,但是我們也只知道它有用,不知道別的。

用物理機制詳細分析觀察過程的第一人是馮諾依曼。他試圖用物理過程解釋觀察結果 - 試圖將「坍縮」這個神秘過程用某種明確的物理過程消解掉。但是,從系統的「由本徵態組成的疊加態」這個起點,經由「系統與儀器的相互作用」、「觀察者介入並接受儀器指示」、到最終的「我們在意識中認知到某一個特定結果」這個終點,他發現過程中間是無法被完全消解的,因為由薛定諤方程的線性性質就可以推出,在系統與儀器、儀器與觀察者之間的物理相互作用過程中,一切疊加態都將會保留下來。然而最後我們所意識到的觀察結果,卻是一個確定的、單一的結果。因而經過他對觀察過程的詳細分析,他只能消解掉其中的物理部分,而那些未消解的部分,被他歸結為歸結為「非物理」,也就是意識。他說,坍縮大概是與意識有關的。這就是「意識坍縮」的由來。

賈明子:19、波函數坍縮是意識引起的嗎?世界是真實的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賈明子:量子理論中的「意識」是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知乎上很多人言之鑿鑿地說「觀察是個純物理過程」,基本上都沒有仔細想過這句話意味著什麼,屬於隨意之語。如果觀察是個純物理過程,這意味著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因為觀察過程在量子力學中是作為公理存在的。如果觀察過程是物理過程,作為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就應該對這個過程做出描述,而不是付諸公設。以公設的形式做出強行規定,也就是說量子力學對這些物理過程無能為力。

以哥本哈根學派為首的一大票人的解釋是,態矢量代表的不是物理狀態,而是我們的認識狀態 - 因為我們無法直接獲取微觀粒子的物理狀態。因而量子力學不描述系統的物理變化過程,而是描述我們對系統認知的更新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認識論波函數」,簡稱為 [公式] 。至於獨立於我們認知的系統「客觀狀態」則是毫無意義的。疊加態作為一個認知狀態的描述,就沒有任何奇怪之處了。「坍縮」就是我們從外界獲得觀測信息後的貝葉斯更新。這裡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哥本哈根詮釋,它認為,微觀世界與經典世界不同,態矢量適用於且只適用於微觀系統。而微觀粒子經由經典儀器把信息傳遞給觀察者,就必然會在其中某一點「坍縮」為經典狀態。也就是說,用量子態描述的微觀粒子、只能接受經典狀態信息的我們,這兩者之間隔了一個經典儀器。在跨越量子經典邊界的時候,波函數就坍縮了。

與之相對的,就是本體論波函數, [公式] ,它非常明確地認為量子態就是物理狀態,量子力學描述的是物理過程,而不是我們的認知過程。那麼,這類理論就必須面臨著「疊加態是真實的物理狀態」這個問題,這就是多世界理論。多世界理論認為現實本身就是多重的。多世界理論既然反對認識論波函數,同時就必然會把觀察過程看作純粹的物理過程。那麼它就需要對波恩規則和投影公設做出物理解釋。有不少文獻在這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例如Deutsch 和Wallace的決策論理論,Carroll 和Albeit的post measurement uncertainty,Zurek的量子對稱性等等),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取得決定性突破。

賈明子:24、命運多舛的的多世界理論?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還有一類受眾較少,就是承認波函數的預測,但是認為波函數只是對更深層現實的認識論描述。這就是隱變數理論。但是貝爾定理告訴我們,隱變數必然是非定域的,與相對論衝突。

簡單總結這三類觀點:

  • 物理現實毫無意義,物理現象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 物理現實不依賴於主觀觀察者,它是是多重的;
  • 物理現實是隱藏在波函數背後的單一現實,但是是非定域的。

也就是「無現實」、「多重現實」、「單一非定域現實」這三大類。傳統的唯一的、定域的、確定的現實,是無法成立的。

為何說科學家對題主的問題認識其實比人們想像的清楚得多呢?這得益於人們對量子糾纏的認識和退相干理論的發展。請注意,很多人對退相干理論有極大的誤解,認為它是一種詮釋。其實不是的,它是一種純粹的動力學理論。它是在量子力學的形式理論框架內,對觀察過程做出分析。這個過程中理清楚了很多原來的模糊不清之處,但是並沒有從根子上解決這件事。

量子退相干到底是什麼意思??

www.zhihu.com圖標

我這裡通俗地說一說退相干。退相干理論的核心是,觀察就是觀測儀器(或觀察者)與系統、環境形成量子糾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純幺正的、由薛定諤方程唯一描述的。比如說,我們有某個粒子,它可能有兩個狀態,分別是「+」和「-」;同時我們有一台儀器對之做出測量,儀器有一個儀錶盤讀數,一開始,它處於就緒狀態,此時讀數為0;然後我們用它測量粒子,它與粒子發生相互作用,如果粒子狀態為「+」,它的讀數為1,否則為2。也就是說,粒子與與儀器之間的相互作用就表示為:

[公式]

那麼對於任意一個處於疊加態的粒子,它在與儀器發生相互作用後,根據薛定諤方程的線性性質,就有:

[公式]

這裡就涉及到了量子力學的另一個公設:複合系統的希爾伯特空間由子系統希爾伯特空間的張量積構成。這裡我不對此做出解釋,只是想說,根據這個公設,就有了大名鼎鼎的糾纏態 - 在這種狀態下,複合系統的量子態無法被表示成子系統量子態的張量積。通俗點說就是,糾纏態是不可再分的,它的態矢量無法被分割成為粒子+儀器兩個子系統的態矢量。「+」和「-」疊加的粒子與儀器相互作用後,並不會讓儀錶進入「1」和「2」的疊加,而是粒子和儀錶共同進入「+、1」與「-、2」的疊加。此時單獨的儀錶或單獨的粒子的量子態從數學上就不再有定義

而此時我們觀察儀錶,就是在把這個整體系統(粒子+儀錶)強行分割為粒子的部分和儀錶的部分來對待,如前所述,此時量子態不再有意義,從數學形式上,它就由「純態」變成了「混合態」,也就是從一個疊加態變成了概率。

所以說,觀察不是觀察者對系統產生了什麼影響,而是觀察者與系統發生糾纏後不再有獨立的定義。

前面我們提到,測量時其實發生了兩件事:

  1. 根據可觀測量的本徵態形成一系列觀測結果的選項;
  2. 系統「坍縮」至其中某一個本徵態。

在退相干中,把第一個過程叫做「preferred basis problem」(偏好基問題),回答的是,為何觀察所產生的結果總是確定的經典結果?為何我們不能看到「既在這兒又在那兒」的粒子,不能看到「既死又活」的貓,甚至「既是貓又是狗」的動物?

第二個過程叫做「outcome problem」(輸出值問題),回答的是,為何觀察會產生一個特定的結果,以及為何產生這個結果的概率由波恩規則指定?

退相干問題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但是對第二個問題無能為力。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依賴於詮釋。

所有那些認為「坍縮」存在的詮釋,對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過程就是坍縮。它仍然是一種(物理的或非物理的)神秘過程。

多世界理論對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是一個符合幺正演化的純物理過程,因而觀察就不會只產生一個特定結果,而是所有可能的結果全部保留下來了,只不過「我」的一個副本只能在一個分支上意識到一個結果。

這就是到現在為止,仍然存在的分歧。

最後回到這個問題,「量子力學中,為什麼觀測會導致坍縮?」,答案是,科學家們並不清楚觀測是不是導致坍縮。更談不上回答為什麼。但是科學家們正在從不同的方向上接近這個答案。


給你舉個例子吧。

你應該玩過開放世界遊戲吧?比如曠野之息或者刺客信條奧德賽這種。

這類遊戲的共同特點是有一個無比巨大的地圖,同一時刻進行影像渲染的只有你遊戲中視線所及的範圍,但是不在你遊戲視線中的部分卻又真實存在著。

如果你理解了這點,那麼我開始慢慢的進行剖析:

為什麼當遊戲中的人物到達了一個地點之後,就會看到一個連貫的,栩栩如生的世界,即使之前這部分世界並未被渲染?

因為它是切實存在的。當你視野邊界推入這裡的瞬間,cpu根據遊戲規則進行了推演,並在一個或數個可能性中選中一個,交付顯卡,這個過程叫做渲染。

回歸現實:

為什麼當你觀察一個疊加態的信息時,會觀察到一個合理的結果,即使之前你並未進行持續觀察?

因為它是切實存在的。當觀察者開始觀察的瞬間,信息流根據宏觀與微觀宇宙規則進行推演,在一個或多個可能性中選擇一個,交付觀察者。這個過程叫做坍縮

那麼問題來了,你可以通過遊戲編程來決定什麼叫做「視野邊界」,可宇宙規則是通過什麼來決定「觀察」的呢?

通過波粒二象性。

我想你應該聽說過雙縫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有一個很有趣的點,假設你通過縫後感光器進行觀察,就會出現許多條紋狀圖案,如果你在縫前進行觀察,就會出現兩條平行線的圖案。

這是因為:觀察一個光子,需要其確切的位置,而光子平時的表現形式是概率波。也就是所有其可能在的地方都有它也都沒有它。

如果你正常在縫後觀察,那麼光子就是以沒有確切位置的概率波的形式穿過了雙縫,形成條紋裝的圖案。

如果你在縫前觀察,為了被你觀察到,光子就需要一個確切的空間位置,來向觀察者表示「我是在這裡被觀察到的」。這樣,光子就是以「有速度,有路徑,有實體」的粒子態。自然就變成了兩條平行線。

也就是說,當你需要捕捉一條光概率波的實時位置時,你就獲得了一個粒子態的光子。

而你捕捉概率波的行為,叫做「觀察」。

一堆的概率波聚在一起,就是信息

一束未被觀察的信息流,叫做疊加態

被觀察時信息流發生坍縮

一束已經被定義的信息流叫做坍縮態

所以,一枚標準六面骰子在無法被觀察的杯中時,它的所有面都是以疊加態信息流的形式呈現的。當你掀起杯子,用光的反射這種方式來捕捉骰子表面的概率波時,其信息流發生坍縮。由概率波坍縮為了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的原子分子。你看到了最上面的點數為1。

於此同時,最下一面坍縮為點數6,即使你並未對其觀察,這個叫做量子糾纏。具體就不展開了,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另一個回答

如何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語言解釋量子糾纏??

www.zhihu.com圖標


首先,我覺得我們需要明確一點,

物理理論並不等於現實,所謂物理理論只是人們對現實的一種建模.本質上,物理理論和其他模型,比如經濟學裡的理性人假設之類,是沒有區別的,唯一的不同在於建立在實驗上的高精確度.

實驗現象是客觀的,但是如何描述實驗和建立邏輯是主觀的.

所以,問「波函數為什麼會坍縮」,這本來就是沒什麼意思的問題,因為波函數本身並非是一個實驗中可直接觀測到的量,而是為了解釋實驗而人為設定的,我們之所以認可它,是因為用這個概念及其推演建立起來的邏輯,我們可以預言得到精確的實驗結果.因此,我們認為這種建模方式是合理有效的,僅此而已.所以,所謂的"波函數坍縮」,只不過是人們對於「在相同條件下對一個微觀體系進行測量,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但對進行過測量的一個微觀體系,再進行相同的測量,會得到同樣的結果」,這一物理實驗所得到事實,在我們上述建立起的邏輯體系中的一種人為賦予的解釋而已.至於你如果要問為什麼物理實驗做出來是這個結果,那就是天知道了.不妨想想,難道牛頓三定律就比量子力學原理平常了嗎?也未必吧?只是你一直生活在這個環境里,習以為常了而已,如果存在生活在量子系統中的生物,他們反倒會覺得牛頓定律奇怪吧?只能說,世界本身就是這樣。

補充:具體可以看看狄拉克《量子力學原理》,有助於理解.


大家基本上都把問題解釋清楚了,我就從數學上定性地解釋一下吧!大佬們理解一下非術語吧!全用術語沒學過的朋友們就暈了。

我們目前得到波函數都是通過解薛定諤方程得到的,這是一個線性偏微分方程.,得到的解的某些參數可能是連續的也可能是分立的,我們把它稱為本徵函數-----你願意稱它為基函數也可以啦,因為他們在一個叫做希爾伯特空間上是正交的,也就是垂直,內積為零,乘積在整個定義域上的積分為0。

然後我們就是在一定的邊界條件下求解如何用這些函數來拼湊出一個滿足一定邊界條件的波函數,得到的波函數就是以上本徵函數或是希爾伯特空間的基的疊加態,因為我們是拼湊出來的。

注意啦,邊界本身就是一種限制,一種持續的觀察。當我們用儀器或是任意物理系統與這個系統發生作用,或是大家認為的觀察,這個系統的邊界條件就改了,自然得到的解只能是本徵函數中的一種,於是所謂的波函數就坍縮了。

早上起來手機碼字的,如果真的有小朋友在看的話我就上電腦加一點點例子和圖啦~


由於我只是學了很淺顯的量子力學,所以可能以下文字會對你造成誤解,希望大佬指正。


我們可以考慮這樣一個一維情形,一個半無限深勢阱,即勢能V可以如下表示:

[公式]

於是,如果我們求定態薛定諤方程,即方程

[公式]

這個方程是我們通過分離變數法,把時間t分離得到的,E就是分離變數法留下的一個常數。

換個說法,左邊方程是能量算符,右邊則是波函數乘以一個常數,這個常數是能量。這個常數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本徵值,這個方程稱為本徵方程。

我們把V代進入,得到的方程如下:

[公式]

這個方程的通解很簡單,就是:

[公式]

[公式]

係數為+i的是朝著x正方向的波函數,-i的是朝著x負方向的波函數。

但是由於我們邊界條件,x&<0時波函數不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寫成 [公式]

A的話是一個係數,我們理論上要歸一化的,但是這裡是自由粒子波函數,波函數可以一直延伸到正無窮,沒法一般地手段歸一化,我們一般令A等於以下值,是採取了叫做delta歸一的辦法(不是傳統的歸一,意義主要是空間的量子化吧,這裡我不是很懂,所以大家不要記住z括弧裡面的內容) [公式] n就是維度數,這裡是一維所以n=1。

於是,我們得到的定態波函數的本徵函數 [公式]。這裡的能量是連續譜,要求出波函數,我們還需要有其他條件。但是由於波函數的正交歸一性,我們總可以這麼寫

[公式]其中Ci的和平方為1。

也就是說,這是個疊加態。如圖,可以直觀的理解一下,就是各種形態的都可以有,他們是疊加起來的。我把他們畫開了,但不代表他們就是分開的。

但是呢!如果我們在x=L處加上另一邊的無限深勢阱, 那麼如果繼續求解的話,我們得到的方程本徵函數系就改變了,如下:

[公式]

n是一個量子數,只能取分立值,也就是說上面的疊加態就坍縮成了下面的本徵態之一。依據之前那個自由粒子波函數的具體組成而定。

必須要滿足駐波條件,才能使的波函數是穩定的,如圖:

另一邊的牆壁就是觀察者,它使得波函數「坍縮了。」


從【系統】的角度看,可以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等效性】

簡而言之,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虛擬宇宙遊戲中,跟一個客觀實在的宇宙,會在很大程度上是等效的。「站在上帝角度」考慮問題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首先:【內部認知悖論】必然存在。——人類生活在這個宇宙內部,只能用這個宇宙本身的工具去認知。很少有人意識到,「從內部認知世界」必然存在一個類似「自舉」的矛盾。如果仔細考慮,就會發現「客觀觀察」這一立場根本就不存在。沒有任何「內部人」能夠像看電影一樣完全「客觀」的觀察這個世界。

完全的、純粹的「客觀觀察」只能存在於宇宙之外。生活在宇宙內部的智能生物,想要完全的絕對的認知這個宇宙,是沒有可能的。「內部智能」認知宇宙的結果,只是整個宇宙規律系統的一個映射,而且這個映射,必然是不完備的。

比如本宇宙「觀察者」對時空的測度,正如生活在虛擬遊戲中的智能人一樣,如果電腦不顯示時間,那麼他們只有通過「比較」來建立時間軸。比如通過觀察微觀粒子的翻轉次數,這些觀察本身就必須依賴於電磁波或者類似的「因果傳遞介質」來傳遞信息,這使得對「時間」的概念完全依附於「因果」之上。而如果說光速或者說因果的速度實際上是因為虛擬世界的電腦計算速度導致,是完全可以說得通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宏觀世界層面的所有「觀測」完全依賴於本宇宙的「基底」和「介質」,這些「基底」在量子尺度呈現高維度泡沫狀態是可以理解的。相反,如果在量子尺度仍跟經典世界的質點表現接近,那麼可能在信息層面或者其他規律上,宇宙規律體系難以自恰面臨崩潰,這樣的宇宙根本就無法發展。可以想像「上帝」也許嘗試過完全經典規律的世界,結果該宇宙大爆炸可能剛剛「點亮」就崩潰消散了。

比如你搞了一個大型的虛擬遊戲,結果遊戲中人物產生了智能,他們開始了各種研究……過一段時間,他們居然發現了「像素」的存在,那麼他們能否搞清「像素」的本質呢?

而向微觀世界的進發,必然會遇到類似「像素」的基底問題。這個「像素」的狀態改變為什麼會超越光速引起另外一個像素的改變?內部人是很難解答這個問題的。「基底」世界超越定域性因果律很可能是這個規律系統的必然形態。無論是否虛擬世界,很可能都是這個結果。

其次:【量子態】與【信息】問題。無論麥克斯韋妖還是拉普拉斯妖,都是試圖將微觀狀態反映到「信息」空間。實際上無論那種「信息」,都承載著宏觀因果律。「內部觀察者」試圖取得、記錄傳遞甚至抹除信息,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能量,同時受到(定域)因果律的限制。

所謂的「經典世界」,說白了就是定域因果律有效的世界。

所有的研究和實驗都表明——量子疊加態或者量子糾纏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延伸到「經典世界」中。同時一定要注意的是,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經典世界」的定域因果律因此會遭到破壞

同樣,如果要構造一個完美的虛擬世界,那麼面對「內部智能」試圖從微觀去研究這個世界的時候怎麼向他們顯示完美規律的同時,又限制他們進一步的探索呢?一顯示有規律,但是無法進一步探索;內部人只能依靠猜想,但是無法確定參數,於是存在多種可能性,限於能量和時間的有限性,無法證實和證偽。二給一些概率性的規則,增大「內部人」探索的難度,同時也可以使得探索的時間無限延長。而最最重要的,一個確定無疑的微觀世界,很可能會導致虛擬世界的電腦系統由於計算量太大而崩潰。

但是反過來,因果世界的基本運作規則必須完美不可觸動,所以定域因果性在「經典世界」不能被破壞。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某個指定的時空就是無數量子疊加態的一個「實例」。

本宇宙是規律系統的一個時空實例。

所以回到問題————如果觀測不引起坍縮,那麼定域因果性將會失效,整個宇宙都將會處於難以計量的疊加態中。


推薦閱讀:

物理學必須面對的25個核心問題
麥哲倫雲的二重唱可能是三重奏
真空鍍膜主要方法
【七哥辣評】BitMex—以太暴跌的元兇?
【新興科技】什麼是光子學 為什麼我們需要關注

TAG:自然科學 | 物理學 | 量子 | 量子物理 | 高等量子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