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究竟應該為自己而活還是應該多考慮考慮父母?


為自己而活,似乎現在是各類公眾號雞湯類文章推崇的生活,享樂主義,提前消費主義,追求奢侈品,攀比心理........太多的時代進步的標籤,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這讓不同年代的父母很是操心......

說說我的父母吧,白手起家,結婚後漂泊異鄉,打工掙錢把我養大,省吃儉用,即使掙了很多錢都只會存錢,他們這一輩子都在努力存錢,捨不得喝三塊錢的飲料,捨不得坐5塊錢的大巴,寧願坐2塊錢但是要多花半個小時的公交,我媽說不就是早起半個小時么,這不算什麼,還可以節約,他們精打細算,但是關鍵時刻,比如投資在子女身上,你說要買房不好意思跟他們開口,問了下你差多少,還要15萬呢,第二天卡里居然打了25萬,上學期間你說要報個什麼班,買個什麼,只要是辦正事,他們從不含糊,還有原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病住院,千里迢迢火車站票一天一夜也要回去看望,一給就是幾大千幾大千的給,那個時候還是98年,99年的時候,他們不是做什麼大生意,菜市場賣菜起家,然後用自己的積蓄做起了蔬菜大棚,規模越做越大,生意越來越好,再苦再累他們都不會去雇多的人,特別忙的時候,雇一雇零時工,也不想其他老闆那樣,雇長期工人,加班加點的干,說的是看到你成材,我們越干越開心......他們只是對自己苛刻!是的,也是由於我受爸媽的影響,在這樣的一個傳統家庭里,我不像身邊人那樣胡吃海喝,不亂買買買,知道規劃自己的資金,知道錢慢慢掙但是也需要攢,不攢應急的時候,自己就真的很孫子,我也很想像身邊很多同齡人那樣,不顧他們的勸阻,任性驕傲的活著,不顧一切他們善意的任何建議,比如 我可以買一輛寶馬,再買個小套一,但是想了想,父母說的對,離婚後雖然你只有一個人生活了,但是父母想你了,來你的城市看你,你不可能每次都讓我們去住賓館吧,嗯,壓力大一點,雖然我一直鍾愛的車子,我要暫時放棄,我還是妥協了,我們可以選擇為自己活,但是我自己更知道,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我盡量做到聽他們的話,畢竟他們不會害我,他們一輩子為了我,可以嘔心瀝血,時時刻刻的挂念,為了我付出青春,忍受風吹日晒,我自己收斂下自己的慾望,聽聽他們的話,讓他們少操點心,讓他們開心一點挺好的,畢竟這輩子要還清父母的養育之恩,永遠不可能了,我知道有一天他們會比我先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不較真,我從原來媽媽多嘮叨幾句,就要丟碗筷走人的急躁小伙,只要老爸提出的觀點不合我意,我就可以3個月故意不理他的任性小伙,變了,馬上快奔三了,一周兩個電話,噓寒問暖,聽媽在電話里嘮叨一個小時,我都那麼耐心,溫柔.......不怎麼愛聯繫的老爸,總是有意無意給們在一家三口的家庭群里搶紅包,我給他們換蘋果手機,教會他們怎麼使用,就像老媽兒時教我系鞋帶那樣,那麼的耐心,眼裡都是寵溺,我給老爸買適合他的,他不捨得買的男人三大件......嗯,人究竟為自己活還是為了父母呢?我選擇了在我而立之年,用孝順和責任,扛起這個家,雖然我也經歷了太多的不堪,但是我知道了誰才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人。忍不住,手機碼了這麼久,我所言,句句發自內心。


在我看來家庭是自己的一部分,家庭搞不好自己也談不上好。


不逆己心,不違子道,


自己能活好,才能有精力能力顧及其他的


瀟洒了2年之後。發現父母因為在變老,思想好像越發固執了!對於家庭瑣事的看法,我主張的原則是他們快樂就好。不要糾結那些失去的賺錢機會之類的。說實話他們糾結的事情也就是幾千塊的事情但好像很難過。一瞬間放佛有了自己沒有多照顧他們的感受,這種感受主要來自,他們為啥不明白,開心才重要?什麼時候才能給他們洗腦成功?


推薦閱讀:

憑自己本事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被女朋友放屁臭死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果足夠有錢,全世界哪個城市生活得最舒服?
是我們拋棄了生活還是生活放棄了我們?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對話,刪減都在這裡,一篇看完

TAG: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