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照片最重要的屬性不該是真實性嗎?PS軟體是不是改變了這一屬性?

用ps軟體後期美化照片有什麼意義呢?是不是有點自欺欺人?


攝影話題月經提問,你是不是也喜歡化妝的妹子?是的話照鏡子扇自己臉去


首先,關於什麼是真實,並沒有嚴格的標準定義

比如說,拍攝一個妹子,其中的變數就有很多:

  1. 拍攝時的光線條件,陰天還是晴天,白天還是晚上,室內還是室外,最終呈現的效果會很不一樣。

  2. 拍攝的角度,這個微博或者豆瓣上有很多自拍的活動可以證明,同一個妹子,俯拍就是美女,仰拍就是#¥%。甚至不同角度拍出來的都不像是同一個人,可以多注意自己朋友的照片,尤其是不熟悉的。
  3. 妹子的精神狀態,是剛睡醒,還是困得要死,還是神清氣爽精神抖擻,拍攝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

  4. 妹子有沒有化妝,打扮,衣服鞋子的樣式,顏色,這些都對最終效果有很大影響。
  5. 不同相機最終呈現的效果不同 ,比如曝光控制、白平衡控制,噪點控制等。這方面專業相機差距不大,但是手機差距就會比較大了。而且實際出來的效果也是仁者見仁,有的色彩很濃郁艷麗,但是很多人卻覺得比灰濛濛的更真實,實際上色彩艷麗的都是經過相機內部處理過的。
  6. 照片的顯示設備呈現效果不一致,目前的屏幕分為顯示器、手機、平板等,這些裡面絕大部分都不是專業級別的,沒有經過色彩校正,顯示效果也是很不一樣,比如最基本的色溫和對比度都不一致。色域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的顯示器色域只有72%左右,是沒有辦法還原出自然界那樣的色彩的。

以上變數任何一個都會導致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很難判斷哪種才是真實的,因為所謂的真實就是一個主觀的印象。有研究證明人的情緒是可以影響對現實的感知,比如心情好的時候可能覺得自己很漂亮,心情不好就覺得自己很醜。或者心情好的時候,會覺得天很藍,樹很綠,景色很美,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都很灰暗。也就是說,情緒其實也是一個變數,人對事物的感知是不斷發生變化的。

再說回妹子,還有一些研究證明,人會高估自己的相貌,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增強(Self Enhancement)」。

芝加哥大學的尼克勞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和弗吉尼亞大學的艾琳·惠徹(Erin Whitchurch)的研究證實了這種現象。他們的一系列研究證明,我們認為自己比真實的自己更加美麗。他們的研究方式是通過把參與者的照片進行後期處理,然後讓參與者本人選擇哪張照片是真實的自己。他們把照片分成三種,一種是原件,一種是經過美化的,一種是經過醜化的。結果是,所有人都認為那張經過美化的照片才是真實的自己。(在區分別人的照片時沒有這種現象)

這個研究似乎意味著,那些用美圖發自己照片的妹子,她們真心以為自己就是美化出來的那個樣子,而不是原始照片上的樣子。------觀點來自於我的這個回答:為什麼有些女生對自己的顏有著過分盲目的自信?

然後,照片的真實性並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屬性,照片承載的價值在不同時代都不一樣

攝影剛出現的時候,其價值主要是為了記錄真實場景和瞬間,早期的照片主要是起記錄和紀念的意義。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照片的作用已經完全改變了,就現在來說,我們對於拍照最主要的需求,其實主要是分享和炫耀。按照設計師Craig Mod 在《紐約客》說「對於照片的需求,我們已進入一個傳播大於像素的年代」。(更多觀點:為什麼最好的相機就是你手上的那一部 (評論: 論攝影))

我們現在拍攝照片是為了在社交網路上傳播,展示自己的完美形象,而不是記錄下自己的真實,就算是經過美化的照片,也許我們覺得更為真實,那些素顏的自己不滿意的,反而是覺得拍壞了。

美圖軟體所作的工作,其實也是在修改照片的變數,這些變數可以通過控制現實元素改變,也可以通過PS後期實現。比如說,拍攝的光線不理想,可以通過燈光,或者反光板補光,也可以通過後期修改RAW曝光實現。如果妹子皮膚不好,可以通過化妝解決,也可以通過後期磨皮。最終呈現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那麼是不是說,已經沒有差別?

我覺得PS和繪畫很接近,可能PS就是這個時代的繪畫,或者說,PS是這個時代的繪畫工具。過去的繪畫其實都是和技術的發展相關的,一種新式染料和繪畫方式都可能會開創一個時代,一種新技術也會讓繪畫失去價值,比如印象派和後來現代主義繪畫的出現也與攝影的出現有關,因為攝影取代了寫實繪畫的意義。像PS這樣的數字圖像處理軟體,其實就是在寫實的基礎上建立一種藝術表達。有點像早起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做的事情。

技術提高了我們改造現實的能力,從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PS就是改造現實的工具,它不關心什麼是真實,它只是可以根據你的意圖,對照片進行任何可能的修改,就像畫家用畫筆,可以畫真實的東西,也可以畫想像的東西。寫實曾經也是繪畫的重要標準,但是從印象派之後,畫家就不再關心什麼是真實了,比如像後印象派的梵高、高更、塞尚,按照所謂真實的標準的確是挨不上,但是他們的繪畫仍然很有感染力,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真實。

推薦:

攝影藝術百年史 (豆瓣)

現代藝術大師 (豆瓣)


什麼是真實?鏡頭看到的世界本來就跟肉眼看到的不一樣,不同的光圈快門組合拍出的世界也都不同,攝影就是選擇的藝術。問這個問題的人根本對攝影一丁點了解都沒有。


你確定你看到的就是本質?就是真實的?

你看到的顏色,只是一定範圍波長的電磁波。你聽到的聲音,只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機械波。你聞到的氣味,只是一定類別的分子。你感覺到的溫度,只是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真實?什麼是真實?

我不知道。我們不是上帝,只是凡人。我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實。

真實都是醜陋的,所以我們修飾它,加入自己的情感、想法、創意,以一種美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表達的。

關於攝影角度的,大家都說得很具體了,我只是想補充下我對真實的看法。


  1. 相機和人眼的成像效果不一樣,不同膠片的成像效果不一樣,不同參數的成像效果也不一樣,哪個是真實的?
  2. 一張2D照片和一張用兩張2D照片處理成的3D照片,哪個是真實的?
  3. 拍攝時選擇角度和範圍是主觀行為,看照片腦補照片背後的內容也是主觀行為。謠言配一張沒有任何後期的照片,也不見得就是真實的?
  4. 後期的作用不是只能偷梁換柱,也能讓它所承載的內容更貼近現實,比如擴大圖片寬容度展示出更多被高光和暗部隱藏的信息。


美即真實。


相信樓主抱著這樣一個觀點:攝影就是記錄,應該直出,不應該PS。

就樓主這個觀點稍微擴展下:

其實好多人都是抱著這個觀點,包括我之前。

但拍著拍著也會發現,這個相機記錄的跟那個相機記錄的,跟自己記憶里的,都不太一樣。同樣是夕陽,我們記憶里的紅彤彤一片,到相機里顏色淡了許多。同樣一片景色,你就覺得,技術好點的人拍出來顏色漂亮,你拍出來的總覺得蒙上了一層霧。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只要你睜開眼睛,你的大腦也會自動的,快速的對眼睛收集到的信息做處理。自動調節白平衡,自動調節對焦點。

相機也是如此,尤其是數碼年代,許多東西都自動調節了,例如,自動的白平衡,讓許多在你眼前多姿多彩的顏色變平淡了。

還有相機的寬容度問題,大腦的腦補能夠迅速將特別亮的地方和特別暗的地方合併,這樣你能看到的從亮到暗的範圍非常大。當然也有超出範圍的時候,比如,當你在夜晚碰到一輛迎面而來開著遠光燈的車的時候,你會覺得周圍都是黑的,這時候如果你用手稍稍遮住眼睛,你又會發現周圍看得到了。

而照片能反映的層次,尤其是JEPG直出情況下能反映的層次,遠低於你眼睛看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拍攝景物時,經常會出現的,天空白茫茫一片或者是暗處景物黑漆漆一片,和我們當時看到的,不太一樣。

對於題主這樣的想法,我個人建議是,用單反/單電/微單之類的產品,出門時,多拍拍,用raw記錄,回來放進lightroom稍微調一下,尤其是調節白平衡和色階。你會發現,原來你記憶中的,相機也記錄下來了,只不過是直出的情況下,記錄的和人腦處理的,有些偏差。

另一方面,如果把攝影理解為一種創作方式,後期的調節也是很必要的,在此不表。

以上,謝謝。


攝影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紀實,有些是藝術創作。

但是無論是哪一方面,照片的目的都是反應一個主題的,不過由於諸多的客觀調教左右,很多直接拍攝出來的照片出現了各種「雜訊」需要用ps進行一定的處理使主題更突出。


真實的照片只是照片的一種而已啊,比如新聞,紀實,體育,身份證。。。而且後期也分程度,修改曝光度,對比度,飽和度肯定沒有改變真實性,只有疊加,合成,去除這些操作才是改變真實性,而這些都是藝術攝影的範疇了。這些在攝影評選里區分都是很明確的,不同類型的照片不要放在一個範疇里比較,因為是不同的創作領域


推薦閱讀:

這種旋轉的感覺怎麼做出來?
安卓上有沒有好的PS軟體?
Photoshop混合模式里的描邊和顏色疊加為什麼默認是很少用到的俗艷的紅色?是出於什麼考慮?
ps保存過程中崩潰,psd源文件消失了,用恢復軟體也沒有找到,畫了一個星期的圖啊,請各位大神幫幫忙?
PS教程有誰可以介紹?

TAG:AdobePhotosh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