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去掃墓,該帶上孩子嗎?

該不該帶孩子一起去掃墓?

孩子可以理解「死亡」嗎?該如何向他解釋死亡呢?


木棉君拿這個問題去問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爸爸說:

「咱們家的墓園就在老家那個小山坡上,人多、地方小,怕不安全,所以你小的時候都沒帶你去;後來你長大了,清明假期總是很忙,也就沒想著帶你去。現在想想,其實應該去的,每次站在那裡,爸爸就會覺得,那裡是最靠近我爺爺、我太爺爺的地方,雖然你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

在 Quora 上也有類似的問題,雖然國外沒有清明掃墓的儀式,但有人會問「可以帶小孩去參加葬禮嗎?(Is it OK to take kids to a funeral?)」,在這個問題下面,有答主講了這樣的故事:

「在我丈夫還不到六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因為太小,他沒有被帶去參加葬禮,甚至沒有被告知父親去世的消息。直到兩個星期後,他問母親:『爸爸死了,是嗎?』

他沒有機會跟父親道別,也沒有機會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將會發生什麼。在這件事上,他永遠原諒不了母親。」

看起來,允許孩子參與儀式是很重要的,「死亡」這樣的「生命儀式」就更重要。

在案几上擺一張逝去親人的照片,清明時在墓前放一枝花,讓孩子來做這些小小的儀式,都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當下的場景和情緒是自己可控的。

尤其是中學的孩子。心理醫生 Pontikes 指出: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常思考家庭傳承、人生意義的問題 。在完成這些儀式的時候,也正是跟孩子解釋、討論的好時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去掃墓,當然應該帶上孩子。但是如果墓園在偏遠的山區,有太多對年齡太小的孩子來說的不安全因素時,這樣的現場教育可以等孩子長大一些時再進行。


提到掃墓,不如我們再說說死亡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猶豫要不要帶,原因之一是認為「太小的孩子理解不了死亡」。

吃下毒蘋果的公主只是陷入昏睡,人魚公主死後化成的泡沫還會折射彩色光芒,在提到「死亡」時,大人們往往給予美化。於是,在童話、新聞以及身邊故事的熏染下,年齡小的孩子們確實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

「可能…… 人們死後是去雲上,繼續生活吧」

「人們死後是去了雲上,繼續生活吧」,看起來,孩子們眼裡的死亡是蒙著浪漫的面紗的;聽到這樣溫柔而美好的話,你是不是也會覺得有點浪漫?

只有浪漫還不夠!在西方與死亡最相關的典型節日 —— 萬聖節前夕,家家戶戶的小孩子們都要喬裝打扮,不少孩子會扮成蹦蹦跳跳的幽靈、殭屍,然後挨家挨戶敲門要糖:Trick or Treat?紀念死亡的日子,就這樣在愉快的笑鬧聲度過了。

「社會氛圍把擺在孩子眼前的死亡浪漫化、娛樂化,但是這樣的行為並不會對理解有多大幫助,而是會讓孩子們更加迷茫,尤其是經歷過親人死亡的孩子。」Pontikes 這樣認為:摘下了面紗的死亡,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之前受到了欺騙。「「死亡意味著終結」這樣抽象的概念,對於初中及以前的孩子來說,都是比較難以理解的…… 才上幼兒園的孩子可能感覺不到死亡的真實力量。他們會覺得死亡根本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甚至即便發生了,身邊的人也會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到了上中學時,大部分孩子們就能慢慢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了 —— 沒有王子可以吻醒死去的公主了。」

也許,不拆穿孩子關於死亡的浪漫想像、支持孩子的娛樂,都是善良的大人們對孩子的保護。

但是啊!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孩子們迫切需要從你這兒學習「死亡課」,因為這會是他們受用一生的「生命課」。家長們最常亂入的誤區有二:

① 在孩子面前隱匿悲傷。堅強雖然是美好的品質,但萬一自己身邊的親友去世時,強忍眼淚安慰孩子「他去了雲朵上啦」並不是心理學家最推薦的方式,因為悲傷是正常的。孩子摔一跤感到疼了、沒有及時得到媽媽的抱抱,都會感到難過,甚至大哭,經歷親友死亡這樣更大的創傷之後,哭泣和難過難道不是最自然的反應嗎?

② 迴避和轉移話題。還有的大人為了掩蓋傷心,即便自己本來在談論著死亡相關的話題,當孩子一出現時,就會立刻轉移話題,企圖通過不讓孩子接觸死亡相關的話題來假裝死亡不會發生。其實這是最不可行的。有研究探索了孩子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和孩子的死亡焦慮程度的關係,結果發現,兩者呈現負相關。這也就是說:孩子越不理解死亡,就越會對死亡抱有更多的焦慮和恐懼

與此同時,死亡又是那樣的常見。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5年,全球有5640萬人死亡,其中有一半的人被致死原因前十名帶走,如最大的殺手 —— 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帶走了1500萬人,排名第十的道路事故也造成了多達130萬人的死亡。還有人「主動選擇」死亡 —— 每年的自殺人數大概有80萬。

這樣龐大的數字,意味著死亡可能就發生在孩子身旁,死亡教育,是大人們迴避不了的。

「死亡給我要失去一個人的感覺。」「這讓我有點傷心。」

在教孩子面對「死亡」上,大人們需注意三點:

① 坦誠相對,並直接使用 「死亡」 這個詞。不僅在我國的文化中人們會迴避 「死亡」「去世」 這樣的字眼,即使是在西方,直接使用 「死亡(dead or died)」 也令人不舒服,還會被視為不禮貌,所以人們往往用 「離開」「走了」 或者有欺騙意思的 「睡著了」 來替代。但研究表明:當涉及到解釋時,用更加現實化的詞來描述死亡,對整個哀傷的過程都是更有利的。

② 適量分享關於故人去世的信息。不必對死亡的原因等諱莫如深,但也不必一股腦都傾倒給孩子,這種分享最好根據孩子詢問的問題來展開。有時,孩子們的一些問題也會很難給出答案,尤其是在這樣難過的場景下。他們可能會問:「爺爺在來到墓地這個家裡前,是怎麼想的?」比起支吾瞎編,坦然表達 「不知道」 就好了。

③ 分享回憶和情感,並接納可能帶來的傷痛。研究表明:分享逝去親人的故事和記憶,其實在整體上有助於治癒哀傷。分享之後,準備好面對各種情緒反應:有的孩子在聽到這些事後,可能一整天都悶悶不樂、沉默不語,但沒必要強迫自己或孩子在短期之內就振作起來 —— 難過的情緒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在談論之後,孩子出現了日常生活活動的退化(例如尿床)、 睡眠問題(例如噩夢驚醒)等嚴重反應,並且持續了六個月及以上,家長才需要擔心,此時需要求助於專業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師。

最後還有一點,是木棉君想格外指出的:我覺得,能提出「要不要帶孩子掃墓」問題的人,一定是認真思考並關心照顧著孩子的人。但在照顧、教導孩子的同時,一定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清明這個「對故人的思念如紛紛細雨浸潤人心」的時節。在自己的悲傷難以排遣的時候,記得及時尋求家人、朋友、諮詢師等社會支持。

別忘了,能照顧好自己的人才更有能力照顧好身邊的人。

願你,和在你心中永駐的他們,都能安好。

本文參考資料:

[1] YouTube Video: Life and Death - Childrens thoughts.

[2] ScienceDaily: Talking to kids about death amidst the fantasy of Halloween.

[3] Psychology Today: The Dos and Donts of Talking with a Child about Death.

[4] Slaughter, V., Griffiths, M. (2007). Death understanding and fear of death in young childre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Psychiatry, 12(4), 525-35.

[5] WHO: 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

[6] Quora: Is it OK to take kids to a funeral?


完全可以帶,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安全。掃墓期間人很多很雜,墓園大多在山區,所以要注意留意孩子的安全。

2.考慮家中老人的一些傳統看法,有些老人由於某些原因,不願意帶孩子去。那麼就不要帶孩子。


謝邀~

我自己小時候親歷父母的長輩們從去世到後來的每年掃墓。小時候,姥姥姥爺相繼去世時,雖然那時很小不懂事,但是能感覺到父母的悲慟,能感覺到親人逝去的自己內心的隱隱作痛。到後來,每年回老家,隨著父母一起緬懷祖輩的時候,會越來越虔誠,會想念他們,會清楚記得他們的音容。直到後來,逢年過節,身邊沒有父母的提醒,也會想起要回老家,看看過世的祖輩,也會隱約為自己父母的壽命感到擔憂。

誠然,生命是有限的,沒有誰會永遠被記住。但是一個家族的家風,家魂是可以得到延續的。我關於家族意識的產生,也是深受父母虔誠恪守的影響。題主產生這些擔憂,其實自己是否對上幾代的祖輩也無感了。

我們,完全有能力,從自己這一代,給自己的後代設立一個溫良的家風。秉承一個可以延續繼承的理念。從自己開始,讓自己後代可以去銘記,可以去緬懷。

另外,以前老話常言國人無信仰,唯獨信仰老祖宗。其實,現在的人們,漸漸信仰物質,信仰名利,只覺前人墨守成規,不查自身性情淡漠。所以,提出清明節掃墓,帶不帶孩子這個問題時,應先想想是否帶了自己的真心真情?也許帶去了孩子的單純善良,孩子比成人緬懷地更真誠呢。

我們總潛意識想保護孩子,可是我們都是從小到大這麼過來的,隨著成長,沒有陰影,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只有敢於直面的勇氣和珍惜時間的自省。

不要等到我們逝去,我們的孩子考慮,是否帶著他們的孩子,要不要來緬懷我們。想想,也挺悲涼的。


謝邀!

首先應該按孩子年齡大小做具體決定。

如果是3周以下不諳人事的孩子,建議不帶,原因有二:一是,如果是農村的掃墓,大多墓地是在山區,且山路不平,雜草叢生,孩子太小,安全是個隱患。二是,這麼小的孩子,無法理解大人眼中的生老病死,無需解釋。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上學年齡,且有自主意識的時候建議帶去一起掃墓。原因有二:一是,可以向孩子闡述這種儀式是為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二是,可以藉此通過故事解釋死亡,如可以向孩子解釋,墳墓是每個死去的人的家。


想想自己離去後,會不會希望自己的子女帶上他們的孩子來看看你?哪怕只是來轉一圈,對著你緬懷的笑一笑,輕聲的告訴ta:這是你的爺爺/奶奶,你們流著同樣的血,ta賦予了我們的生命,也孕育著你的生命。


推薦閱讀:

幼兒教育與國學-家長篇
開學適應不了怎麼辦?北辰老師來支招!
BBunion國際早教:如何開兒童教育機構?
引導孩子應對信息時代
在孩子「失去興趣」的背後,到底什麼?(深度解讀)

TAG:死亡 | 兒童教育 | 清明節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