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一刻讓你覺得人只想別人對自己善良,而並非自己待他人善良?
具體是怎樣的情況哈
謝邀~(不過我最近怎麼總被邀請回答這些人性善惡的問題啊哈哈哈)
人希望別人對自己善良當然是肯定的呀!我的朋友都是那些相處起來很溫和沒有攻擊力的不會讓人覺得不適的朋友,因為她們善良,所以對於很多矛盾不會計較或者說都會適當的做出退步。
同樣的,我的將心比心和我的善良從目的來看,也是為了哪天能被同等對待。
比如我對地位比自己低等的人善良,是因為我也會有需要去與上級接觸的時候。我內心隱隱覺得,如果我善良溫和有禮貌的對待等級地位比較低的人,那麼我的上級也會這樣對待我……
我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也是希望有年輕人能給我的爺爺奶奶讓座……
所以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大公無私的善良,潛意識裡都有所圖謀罷了。
我們嘴上說著「善良不求回報」,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委屈,以及認為社會黑暗,不過是因為沒能得到同等對待罷了。
從小到大,我對弱勢群體總會很憐憫,公交車上腿腳不便的老人因為下車太慢被司機責怪,我會扶著他們下車。路邊賣水果的老夫妻大晚上還在寒風中等待顧客,我會多買幾樣水果。小區一位八九十歲的老婆婆每天推著車子去賣一些針線,可是小區的坡又長又陡,老婆婆已經佝僂的身子比三輪車要足足小了大半,只要我碰見了,我就幫著她推到坡頂。
可是我也並不能總被善良對待。有時碰見沒有素質蠻不講理的人,被一頓指手畫腳,明明沒有犯錯,可依舊被罵得狗血淋頭。同事不好相處,上級只看結果。每一樁每一件都讓我覺得人性冷漠。我就想:為什麼我溫柔對待世界,世界卻反饋給我這麼不堪的一面?
其實啊!是我一直活在「世界大同」的美夢裡罷了,一廂情願的代入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世界規則。但很多人並不按這樣的規則行事,而往往破壞規則的人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收穫。這些道理,只有在一次次碰壁以後我們才能知道。
但憑心而論,我們又真的是那麼純粹的善良嗎?我們究竟把善良當人生準則,還是僅僅只是生活的一種附屬品?
我們那份惻隱之心也許是善良。但是捫心自問的話,這些微不足道的善舉,其實只是因為舉手之勞或者不過多的參與你的生命,所以你願意去做,換取良心上的道德滿足。
可如果善良的行為會影響到你,比如讓你給一個陌生人捐腎,讓你把多餘的一套房產捐贈出去,讓你放棄輕鬆的城市生活去貧苦農村支教,你還能這麼坦然果斷嗎?
當然,不乏有這樣善良的人,他們後面也許成了感動中國人物,也許一輩子默默無聞……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做不到這麼大公無私的,他們想善良,但是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再去填補自己的精神高度。
所以希望別人善良是正常的,而有時候不想對別人善良,是人性。
分清凡聖境界的不同,非常理解凡夫位的有情時時刻刻都是愛我執,或者我愛執,因此這樣的凡夫都是我執極其強大,分分秒秒都是以自私自利心態努力精勤追求自己享受,但最後只會是一場空。為什麼?因為自私自利者,得到只是命中注定福報,而不明白只得到,一點都不付出,只會越來越福報淺薄。大德說過: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誰都希望自己擁有最好的一切,但聖者根本相反,是希望所有有情擁有最美好一切,自己無希求。凡夫位再巧取豪奪,最後只擁有一點點微小的物品,聖者不執著,不貪求,卻擁有整個世界。因此不介意他人怎樣,自己努力做一個具有慈悲菩提心的人,真是快樂自在無憂。
有呀,但自己善良的行為以後收穫的那種滿足感,有時候真的比別人給的溫暖多得多
謝邀 首先在我認為呢,人是自私的,而且還貪婪,人都是這樣吧,捧不得,一加吹捧就會變貪,想要的也就會更多。其實很多時候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其實什麼都會,甚至在陌生的城市都能借著導航到達想要的地點,一個人的時候你真的什麼都會。而一到人多就會產生依賴,依賴性也會慢慢變強,甚至後來在自己不想付出的情況下要求對方無償的為你付出,其實明明你可以,只是不習慣孤獨,並且享受在一起的互相依賴,就慢慢變了……
拋開自家人)社會時刻都這樣的嘛
做什麼事情(人要不要善良)
重要的不是怎麼做(選擇善惡)
或者做了什麼(做出什麼抉擇)
而是找到了一條自己相信(信仰)的人生之路
並在這條路上踏上自我榮耀的印記
當你找到自己的路
你的人生就不那麼嘈雜了
塵埃飛舞也再難入眼
有。
但下一刻,我立即想到,如果我只擁有不付出,就不配擁有。
利益至上,生存也是一種利益。
不愧於心,畢竟自己的心不難受就好
推薦閱讀:
※男朋友出軌要選擇原諒嗎?
※營銷: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為什麼人有那麼多局限性和無知之處,生活中大多數人還那麼篤定著,特別是那種傲慢的人,她們不會怯弱嗎?
※用金錢考驗人性,值得嗎?
※人們不應該以貌取人,為什麼我們會對樣貌醜陋的人產生生理的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