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條件的愛」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哪些影響?
曾經有一個調查,問孩子們在家有沒有挨過打,80%的孩子舉起了手。他們又問,當你們聽話,表現好的時候,爸爸媽媽愛你們有多少?孩子們大大的張開了他們的手臂,高興地表達父母愛他們有那麼多。當問到他們表現不好時,爸爸媽媽的愛有多少,很多孩子只是伸出了手指頭,甚至把雙手抱緊在胸前表示那時父母的愛為零。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直觀的,他們可以用手臂筆划出長度來表達他們得到的愛。他們的內心已經形成了這麼一個概念: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是有條件的。當我表現好的時候,他們就愛我,當我表現不好的時候,他們會不愛我,會懲罰我。可是,很多父母的心裡並不這樣想,我愛孩子當然是無條件的,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有兩個家庭,發生了同樣一件事,孩子們在房間追趕打破了媽媽最愛的花瓶。第一個家庭的媽媽聞聲過來,並沒有責罵孩子,把碎片處理完後警告孩子:下次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們了!第二個家庭的媽媽處理完碎片,蹲下來問孩子,你想跟媽媽說什麼嗎?孩子問:媽媽,你還愛我嗎?媽媽回答:我當然愛你了。孩子說:哪怕我淘氣打碎了花瓶你也愛我嗎?媽媽回答:是的,我永遠愛你。孩子問:就算是做錯了事,你也會愛我?媽媽回答:是的,媽媽或許會不喜歡你做的那件事,但是,媽媽會永遠愛你這個人。孩子放心地笑了。
我們可能很難想到,做錯事情後,孩子最擔心的其實並不是責罵,而是擔心父母從此不愛他了。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除了指出錯誤,更重要的是消除孩子的這種擔憂,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但是永遠不要說我會因此不喜歡你。因為,這種負面的有條件教育方法,並不能讓孩子去反省他的錯誤,而是加重孩子的焦慮與怨恨。告訴孩子,我永遠愛你,永遠給你時間讓你去改正錯誤,去到達終點,失敗與犯錯並不重要,這只是一件事情,不會因此改變我對你的愛。
摘自《規矩的背後是自由》一書,中國婦女出版社。
※愛磨蹭做事拖拉 專家支招如何打敗孩子拖延症(二)
※如何安撫兒童情緒?
※暢銷全球50年的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
※讀書之《惡童日記》
※讓家長頭痛的「小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