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拓展個人的有效社交?
一提起交友什麼的就把相親,約啊撩啊什麼的扯在一起,我想問的是一個人在很多方面,比如個人興趣、愛好甚至能折騰出一個好活動、好項目來的社交,目的很純粹,互相學習的那種,至於其他會有什麼火花另說。目前覺得網路好多不靠譜,平時接觸的人又太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之前的一篇回答。
說到底一句話吧,你只有走在理想的路上,才有可能碰到懷揣同樣理想的朋友。
朋友不是功利行為的必然產物,而是自然行為的附屬產品,或者說更像是一種緣分。所謂當然行為,或者自然行為,是指當我們積极參加各種活動時,我們必然會結識新人,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了解不同人的性格和品質,發現每個人的優點和不足。
在此過程中,便存在著發現朋友的可能性。我們很有可能碰到一個人,他不必讓每個人喜歡,但他的性格啥好是自己欣賞的;他不必能力出眾,但他恰好是自己最信任的;他也不必日常與你有多緊密,但確實能夠讓你能夠與他分享秘密和疲憊。這便是遇見朋友的偶然性。
但我們不必把尋找朋友當做一種功利性的行為,即觀念中我們應當在大學找幾個朋友,因此我應該找幾個人然後跟他做朋友。
並非如此。
朋友應當是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性格相合,我能懂你拋出的梗,你能明白我的弦外之音,同時相處中又在發現對方缺點的時候能夠接納或包容。
而這樣的人並非生活中隨隨便便一個都可以的。如果只是為了尋找而尋找,之後發現之間都缺乏共同話題,三觀不同,習慣不同…最後只能給自己徒增煩惱。
如此而已。
還有一句話是。別尋求一起上路的朋友,而要在路上尋找朋友。
每個人生來就是獨立的個體。獨自生活,獨自選擇,獨自做自己熱愛的事,即便死亡也是一人前往無人作伴。我們不必渴求朋友,只需要在合適的時間碰到那個合適的人,然後抓住他,然後走在一個方向的大路上便好。
人生而孤獨,朋友是最珍貴也最需要運氣的財富。如果你有社交的需要,首先你要有被需要社交的前提。
我本身不是一個願意主動社交的人,上大學前圈子很小朋友很少,女性朋友永遠三兩個男性朋友一個沒有。上大學後自己可任意分配的時間變多,學校又經常都會提供各種各樣的展示鍛煉自我的平台。大學了想換一種活法豐富一下自己,所以總是參加出現在各種比賽現場,英語配音比賽,演講比賽,PPT製作大賽,科技比賽……大學兩年參加的比賽多了也拿了些大大小小的獎,從院級到校級,校級到市級。除了收穫了一些能力提升上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因為這些比賽結緣了很多有趣的靈魂,朋友越來越多。受參加比賽和身邊朋友的影響,我本身的性格也從內向文靜無趣變得外向活潑幽默愛笑。
走在一步一步變得更優秀的路上的人並不只你一個,而優秀的人總是更容易和優秀的人扎堆。
有效的社交建立在互相被需要的前提之下。所以我想我們需要做的也許就是,豐富自己,勇於嘗試。
有效是無效堆疊起來的,只有多社交才能意識到哪些人是可以深交,哪些是泛交
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要做什麼事,之後就是你要交往的人了,朋友真的不是越多越好,真正的朋友應該是三觀與你相符,對你有幫助,能給你建議的人,我們應該與這些人交朋友,相信你們都會對彼此起到促進作用。那些三觀不合的人,平常偶爾一起吃吃飯,不過也就只適合吃吃飯,不過是泛泛之交,這種人也不必深交,畢竟飯你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和你的朋友吃,你並不缺陪你吃飯的人
你要知道人生是孤獨的。學會一個人孤獨。
並且社交不是你去尋找的努力提升自己自然而然就有了。
推薦閱讀:
※Self-Translation Network Embedding 閱讀筆記
※子彈簡訊要改名?子彈簡訊產品增長的5大猜想!
※網路嵌入(1) DeepWalk
※網路嵌入(2)LINE
※沒錯,這個是我的知乎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