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人們普遍選擇做好人那還能說人性本惡嘛?

我修改一下措辭。善良是一種選擇的話那麼本性中就有與之相左的東西不然善良就是本能,那可不可以由此說人性惡?但既然願意選擇做好人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善?會不會也可以說這只是趨利避害?


人性本惡說的是人的性質,而一個人誕生於世選擇好的趨向是一種追求,這二者並不衝突。所以光從一種行為去判斷善惡並非是衡量人性善惡的標準。可以給你舉幾個例子。

我們知道孩子在嬰兒期處於懵懂無知狀態,無法自主,那個時候你不能把它歸結為善,只可用單純來形容。那這個孩子長大一些了,到幼年期,你就會發現一些令人驚訝的事。孩子們往往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撒謊、耍賴、打架、威脅他人等等。那麼可能有人會說孩子懂什麼,是的也許他們並不明白太深刻的東西,但他們卻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自然而然地知道運用一些惡劣的手段就能夠達成目的。那麼,為什麼孩子不會在一開始就運用善意而合理的方式來達目的呢?

這裡就說到人性本惡的問題,這種惡是深入「人」這個種群骨髓的東西,從人類誕生之初就存在,有句俗話說「壞不用教就會,好卻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這就說明了人在行反向之事上是一種自發行為,但是行正向之事卻要通過「學習」這個途徑來完成。

人類先祖在一代代繁衍生息中,從單純的為了生存團結或殺戮,到為了各種人性現象發明體制、規則,這就說明人這種動物並不是僅僅靠糊口就能夠滿足的,在填飽肚子後,還有更多的慾望開始襲來。這個時候稍微深入思考的人們會發現,不制定相應的規則會導致人性中的惡肆意膨脹,人在原始的慾望中橫行,卻沒有任何一個名詞可以高度概括他們的行為叫「自私」,叫「惡」,於是制定了教育體系來使人認識自己,並遏制人類當中殘敗之欲的盛行,也為了使人明白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才能使人活得有希望。

那麼現在就說到了題主你說選擇行善的部分。根據上文所述,人類的行善趨向是一種「教育」之後的產物。人性本惡,但上天卻又仁慈地賦予了人「認識事物」的能力,通過對於日常生活和自然現象的觀察,人們開始產生善惡相較、進行正反對比,慢慢總結了自然規律,制定更加成熟的規則,形成社會體制。那麼,明白了善才是正道的人開始遵循善的規則行事,但卻並不意味著人性中的惡從此消失。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社會現象,一個被周圍人評價性情溫和並受到了一定教育,甚至是良好教育的人,有一天居然犯了罪。當然犯罪的原因和類型多種多樣,不作詳述。藉此說明人性中的惡會支配人們哪怕是在相對完善的制度和教育下依舊會有暴露「惡」質的時候,甚至可以說,人類在最直觀的「善」制統治下,依舊有不少明知故犯的陰暗面在地下橫行。哪怕老子曾經提倡的「無為之治」,也是建立在特定規則之上的。人受到教育之後一方面會明事理,另一方面會害怕懲罰,所以才會有獎勵機制和懲罰機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機制的最終目的是遏制人性中的「惡」。

那麼總結一下,人們為了維持「善」需要做非常多的努力,在方方面面上下功夫,但是發泄「惡」卻並不需要,因為建立不易,毀滅卻是極其容易的。可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定時炸彈,人類所能做的就是不斷認識錯誤並修正,卻並不能從源頭上根除。所以行善是值得被稱頌的,也是人類世界相對正常的生活得以延續的方式,卻並不代表人性因此就成了本善。

(汗("▔?▔)汗 )寫這麼多可累死我了……你這個主題其實挺大的,時間有限,很多細節不能詳述,只能大體上盡量涉及到,但願能解答你的問題。


有人太想做好人,反而做不了人。


表面上選擇做好人的人本性也並不一定是善人。

本性非善的人最終也會暴露自己人性的惡。

之前的偽善也不過是隨波逐流。


選擇做好人就不是好人了?你的邏輯有問題。

普通人就不能做好人了?好人不能繼續做好人了?為什麼選擇做好人的人以前就一定不是好人?你的根據是什麼?

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每個人選擇做好人是最優選擇,受益者是每一個人。


人性本惡是為了突出教化的重要性。


我比較贊同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人性本無善惡,後天的學習成就善惡。如果人們選擇做好人,那也是後天受到的影響,並不能說明先天的善惡。如果人們選擇做一個好人,那說明他有向善之心。實質上,所有人都向善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之所以有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如果全都向善,那善的標準就可能會提高了,屆時可能會有新的善惡評定。


我認為選擇做好人與人性本善或者惡並無必然聯繫。只能說是後期的個人的修養和經歷造就的。而且好人和壞人也是較為主觀的界定。說句廢話,一個最後選擇當個好人的人,也可能是存在惡意出生的。


推薦閱讀:

自私是一種天性嗎?怎麼樣的自私才不是惡行?
人性的弱點(讀書筆記)
人性本惡,人的本質是自私,是否正確?
你人生第一次報警的經歷
偉鴿:利用人性這6大弱點促成成交,適合所有行業!

TAG: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