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的舊貧民區現在是什麼一番景象,日本目前有類似的地方嗎?最糟糕的底層聚居地是怎樣的情況?

スラム 明治20年代には、調査された地域においてだけでも、東京には少なくとも115の貧民窟があった。1897年の調査では、下谷萬年町で875戸、芝新網町で532戸、四谷鮫河橋谷町で1370戸の細民長屋が確認されていたが、日露戦爭後に地価が高騰すると貧民は日暮里や三河島など場末の細民街への移転を余儀なくされた。1923年には関東大震災で場末の細民街の多くも壊滅し、東京市外に移る者も現れた。

草間八十雄によると、東京市では、関東大震災以後、區畫整理によって貧民窟は変化し、50世帯以上の集団をなす所はあった(昭和3年調査)。


*2013年12月27日更新*

不請自答。此答案註定超長、圖超多,並且很可能需要分期完成。並且,本答案禁止轉載。

關於問題補充里的那些舊的貧民窟,現在的情況就如@劉惟楚所說的,基本已經不復存在,並且大部分都成了相當繁華的地方:

第二句中所謂的三大貧民窟,下谷萬年町在上野站附近,芝新網町在濱松町附近,四谷鮫河橋谷町處於四谷站附近。這三個地方均是東京都中心的中心(JR山手線上/內),經過都市開發,現在都是繁華的商業區了。貧民們想住還真住不起。

劉先生在之後提到的「髒亂差」的地方,的確和貧民窟沒有半點關係,髒亂差僅僅是因為1、人多且流動性大;2、外國人多;3、有密集的酒肆花街,受酒精影響的消費者不再完全遵守秩序 以上的原因造成。

東京應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貧民窟。

嚴格意義上來說,日本已經沒有貧民窟(slum,スラム街),尤其是大家往往會聯想到的「非洲難民營」的印象。

但是,如果以「①與該國生活水平相差甚遠、與周邊鄰接地區有明顯差異」 「②人口異常密集、居民收入院低於該國平均水平」 「③有大量流浪漢、無家可歸者、低保戶(在日本是「生活保護受給者」)聚集」 「④治安狀況、醫療狀況和其它硬體設施為該國最差水平」 等判斷基準決定一個地區為貧民窟的話,日本是存在這樣的地方的。為了表述方便,以下默認符合上述條件的地方為貧民窟。

今天的日本仍存在三大貧民窟

它們分別是位於東京足立區的」山谷「(Sanya)地區,位於橫濱的壽町(Kotobuki-cho),以及位於大阪的」愛鄰「(Airin)地區。

其中」山谷「和」愛鄰「均為政府和媒體使用的別名,壽町則為至今仍然使用的實際地名。此外大阪愛鄰地區被當地居民廣泛以舊地名」釜ヶ崎「(Kamagasaki)稱謂。

-----------------------------

第一部分-貧民窟的來由

今天的日本僅存3個貧民窟又被稱為「ドヤ街」。ドヤ街(Doya-machi)一詞的」Doya",是日語旅館一詞」Yado"反過來寫形成的詞。指的是簡易宿泊及檔次更低於簡易宿泊的「下宿」,ドヤ街即是Doya集中的地區。ドヤ街在戰前的日本又很多,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很多城市和地區都仍然存在ドヤ街。

關於ドヤ街的介紹,我在日本的遊民(流浪漢)的真實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中介紹得更詳細(或者說將會介紹得更詳細,因為該答案同樣尚未完成)。ドヤ和流浪者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更適合作為那個問題的答案的正文。故以下採用引用格式。

·為什麼會有ドヤ街?

無論是戰前還是戰後,日本都有過高度發展的時期。一個社會的高度發展,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對建築、建築工人的劇烈需求。而建築工人主要由來自偏遠的農村地區,或者城市裡不願或者無能力或者財力不允許接受高等教育的體力勞動者組成。這一點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非常好理解——是的,日本在發展時期同樣也需要湧進城市的農民工。

ドヤ則基本為這些建築行業人員提供廉價住宿。ドヤ街的形成便好理解了,因為建築工人都住在一塊,聘用起來很方便

大型的工地會提供工棚住宿,我們在國內也經常能感受到這一點。但在對建築類別的需求上,日本與中國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日本的建築需求中除了」蓋大樓「」建小區「,更多的是」建小型獨立住宅或其他小型建築「(與日本的土地私有和居住習慣相關)。而這些小工程的特徵是工地小(不具備提供工人住宿的物理條件)、工期短暫以至於工人往往是短期臨時僱用。這就是為什麼工人需要「聘用起來很方便」了。總之,建築工人從農村來到城市,晚上住在ドヤ街的簡易旅館裡,白天去各個工地幹活,一個工地的工程結束後回到ドヤ還能很快被其他的需求方招去幹活,因為手握工人需求的「手配師」都會去ドヤ招人。ドヤ街不但是臨時的住宿營地,也是建築業的人才市場。

因此,ドヤ街往往又被稱為「労働者の町」。如今的壽町和愛鄰地區也由於建築工人輸出的功能尚在,依然被稱為勞動者的町。

不難看出,在以前ドヤ街並不一定是嚴格意義上貧民窟(スラム街),這個問題的描述中所說的那些地方屬於後者,現今已經不存在,而現在僅存的3個ドヤ街同時也是勞動者的町,同時也是僅存的貧民窟。

第二部分-貧民窟的現在

一、貧民窟性質

不妨從上文的幾個貧民窟的判斷基準來說明。

①與該國生活水平相差甚遠、與周邊鄰接地區有明顯差異

因為前身是ドヤ街兼勞動者的宿營地,所以貧民窟的共同特點從建築的用途和風格上就能體現出來。可以總結為」人盡量多塞,設施盡量簡陋「。最明顯的是橫濱壽町,以街道為界的邊界處,10米寬的街道兩邊一邊是豪華公寓,另一邊則是周圍滿是垃圾和廢棄物的簡易旅館,一條街的兩頭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除了街道風格的變化,我們還能從人的行動上分辨出兩個不同世界的存在:除了在貧民窟生活和做生意的人,一般人不會踏進貧民窟半步。在橫濱,住在街這頭的豪華公寓的人絕不會過那條馬路;此外另一個極大的特點是,貧民窟里基本上見不到女人和小孩。

上圖是橫濱壽町的區域示意圖。紅線表示貧民窟的邊界(紅線上的星星為筆者實地考察時為勘測貧民窟邊界而在地圖上標出的點)。我們可以注意到橫濱的市政府和著名的橫濱公園離貧民窟近在咫尺。而事實上橫濱最著名的元町·中華街區域里這裡走路也不過10分鐘。即使走到日本最有都市范的、位於橫濱海邊的山下公園或者未來港,也分別不過20和30分鐘徒步路程。

其他一些和周邊地區明顯不同的特徵:

·垃圾隨處可見

·有地攤、露天店鋪、無衛生保障的飲食店等

·自行車堆放異常密集

·到處都是警方關於毒品、搶劫等犯罪活動的警告標示

·汽車隨意停放

·存在價格特別便宜的自動售貨機(50日元/罐飲料的售貨機,甚至還有免費出綠茶的機器)、超市

·便利店、飲食店店員幾乎全部是中國人(絕大多數)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的外國人

·拍照被發現會引發口角甚至圍毆

·盯著貧民窟內的流浪者、勞動者看,或者行為明顯與貧民區不符時亦有上述危險。

我們再來看看大阪的貧民窟的地圖:

圖中紅色線圈出的區域是嚴格意義上的愛鄰地區的範圍,而藍色線則圈出了其周邊可以被理解成ドヤ街的區域。右邊多出來的藍線區域是「飛田新地(Tobitashinchi)」地區,大阪乃至日本最著名的「平民紅燈區」,大量的賣春業者聚集於此,與「現代化」的紅燈區不同,這裡的店鋪的形式保留了曾經的傳統形式,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知乎不進行詳述。飛田新地可以看做是愛鄰地區的「配套設施」。

(另外圖上的幾個五角星按標註的序號分別是:1.愛鄰儲蓄組合(愛鄰銀行)舊址 2.新今宮shelter(收容所) 3.筆者進行深入調查時所住的簡易旅館(doya) 4.西成區警察署 5.三角公園。 這幾個地方在上下文中均會被提到,並會貼出相關照片)

橫濱的壽町以道路為界,愛鄰地區的邊界則多為軌道交通。西邊的南海電鐵為連接大阪市中心和關西空港以及泉州地區各市的重要鐵路,北端則是更加重要的JR大阪環狀線(和東京的山手線同地位)。兩條線在貧民窟的一角的新今宮站可互相換乘,人流量非常多,但是很少有人會從這個站的出口出來,更少有人會過馬路進入對面的愛鄰地區。同時,緊挨著新今宮站的還有地鐵御堂筋線的動物園前站。周末會有很多去動物園和天王寺區域遊玩的人,包括孩子,但是在一街之隔的愛鄰地區幾乎看不到小孩。

值得一提的是,御堂筋線從愛鄰地區的地下穿過,修建時正是愛鄰地區最混亂的時期,而當時負責工程的單位不顧風險僱用了很多愛鄰地區的勞動者,幸運的是工程順利完成,參與工程的勞動者也很滿意當時的工作。

我們可以看出大阪的愛鄰地區所處的地區交通極為便利。從地圖上看,根本無法想像這個大阪軌道交通最密集的地方竟然是貧民窟。這也是為什麼近年ドヤ街的簡易旅館在修繕後陸續開始在日本甚至世界級的酒店預定網上發布信息,大肆宣傳交通便利,並且價格極度便宜,引得很多不明真相的外地人甚至外國人紛涌而至。這使得愛鄰地區在最近有所改觀,具體在下文中再詳細解說。

橫濱壽町由於交通不便,實際上與世隔絕的程度是較高的,而愛鄰地區周邊的新世界、天王寺一帶從以前開始就一直是「下町」(指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所以即使最近天王寺的身價不斷提高,其周邊很大一片不屬於貧民窟的地方乍一看也和愛鄰地區裡面差不多。南部鄰接的堺市也基本是一個風格,沒有太多有錢人居住。

東京的山谷則是界限最不明顯的貧民窟了,很多人也開始承認山谷已經融入了周邊環境,不再有明顯區別。主要的原因有:1、治安大幅改善,毒品相關的犯罪遠沒有壽町和愛鄰地區嚴重,婦女兒童也能放心在裡面走動。2、商家較多,有各種超市和葯妝店,附近的一般居民也經常在此購物。 3、距離淺草等旅遊地較近,很多簡易旅館改變方針成為了接待外國人的青年旅社並且轉型成功。 4、東京的建築行業需求相比較小,勞動者數量在山谷並不多(這一點還有待考證)。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能反過來看到日本貧民窟和非貧民窟的區別。

·

②人口異常密集、居民收入遠低於該國平均水平

房間狹小、收容人數多並且扎堆存在的簡易旅館為人口密度的貢獻功不可沒,市政管理的倦怠又縱容了流浪者的流入,此外即使是正常居民,也因為少有獨立住宅而多住在公寓或政府廉租房裡,這三種貧民窟的居民構成了貧民窟相比其他地區人滿為患的狀況。

此外,流浪者的聚集會吸引公益團體、教會在周邊開展餐食供給(炊き出し)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更加吸引之前不在此區域的無家可歸者往區域內集中。各類支援貧困者的團體和個人也會在貧民窟活動,這也是吸引流浪者和貧困者的一大因素。

同樣的,上述因素除了貢獻人口密度,也會拉低整個區域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收入人群的集中導致配套的商業需求也會低價化,物價低於其他地區,並且不法商販(不交稅的擺地攤的)又無法被統計進經濟數據里。

必須要說明的是,貧民窟的貧困在經濟統計數據里並不是太明顯,這是因為貧民窟其實面積都並不大,無論是大阪還是橫濱的貧民窟也不過是從這頭走到那頭只要15分鐘的狹小區域——愛鄰地區和壽町分別屬於大阪市西成區和橫濱市中區,後者因為有其他著名地點收入並不低,前者雖然在大阪24個區里算最窮的,從數據上也看不出太多的差別。當然,大人口密度和龐大的住宿業需求也許使貧民窟貢獻的GDP反而高於純粹的住宅區。

那麼在這麼小的一塊區域里到底有多少人口呢?以愛鄰地區為例,維基百科表示這塊地區的的面積約為20公頃,而人口則有超過4萬。當然流動人口其實是無法統計的。大阪官方的數據顯示全市的流浪者在4000人上下,然而筆者在愛鄰地區調查時,愛鄰地區的NPO組織「釜ヶ崎支援機構」的負責人卻透露露宿街頭和長期住在簡易旅館裡、自身沒有住所的人約有9000多人。如果人口的確是4萬,且NPO的數據屬實,這代表著愛鄰地區內每五六人里就有一個是流浪漢。

物價和商業形態是佐證收入水平地下的另一要素。

比正常販賣價格便宜一倍甚至以上的自動售貨機,是日本三大貧民窟的一大標誌。幾乎所有貧民窟的調查、採訪者在提及貧民窟的報告和文章中均會展出售貨機的照片。在這裡,筆者也不妨提供一張:

50日元起價的自動售貨機幾乎只會出現在三大貧民窟。並且在貧民區內幾乎都是這個價位。飲料的自動售貨機隨處可見,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老舊的款式,筆者甚至見過一台賣紙杯咖啡和茶飲料的機器可以免費出麥茶。

關於自動售貨機,另一個與其他地方所不同的地方在於,酗酒成性的人集中的貧民窟往往有很多販賣酒類的機器,其占售貨機總數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地方。事實上,由於日本有較嚴格的飲酒年齡規定(未滿20歲者不得飲酒購酒),所以正常的街區基本上是看不到出售酒類的售貨機的。這類售貨機正常出現的地方一般是旅遊地的溫泉旅館內,或者一些專營煙酒類商品的個體商鋪門口。而在愛鄰地區等地,這個「潛規則」不復存在,到處都可以找到賣酒的機器,當然,還有用它們買酒的人們。

不過,由於貧民窟內基本上不存在未成年人的身影,倒也就無需擔心會有毒害青少年的惡果出現。但無論怎麼說,如此售賣環境映射出的是酒類在此地區的泛濫,筆者將在後面的章節專門介紹這一點。

除了自動售貨機,私人店鋪、餐館等也會低價提供商品和服務。最典型的商戶是大阪以愛鄰地區所在的西成區為中心,擁有數家分店的日本最廉價超市「Super玉出」。能便宜到什麼地步呢,一般得賣350日元的便當在這裡標價頂多240,而且從下午四點就會開始半價出售(一般超市半價處理商品得等到晚上8點半以後);經常會出現1日元起價的商品,限買一件,第二件開始會收取原價;19日元一罐的小罐飲料,39日元一罐的咖啡;連最奢侈的西瓜等水果,在這裡也能和中國物價換算匯率後差不多的價格買到。

(右上角的部分在這裡看不清楚,是售價100日元的炒麵。日本市場中同類商品在其他超市中的價格一般在250日元-400日元之間,即使半價處理也沒有這裡的原價便宜)

從Super玉出的店內景觀亦能看出它與一般超市的差別——到處裝飾著廉價的彩燈,商品放置的原則則是能放多少就放多少,工作人員穿的制服非常簡單並且根本沒有考慮顏色的搭配,而購物者的八成以上都是附近居無定所的高齡男性。

除了零售、批發業的商業形態,貧民窟甚至還一度有過獨自的金融機構和模式。

-愛鄰銀行

大阪的愛鄰地區直到2年前還存在著俗稱「愛鄰銀行」的「愛鄰儲蓄組合」。其功能和銀行一致,但是有幾點令人瞠目結舌的特徵:1.愛鄰銀行為辦政府運營,服務對象為「勞動者」,也就包括了流浪漢。2.為什麼流浪漢也能用呢?因為愛鄰銀行的賬戶無需任何身份證明即可開通。3.存取款額度可以非常細小,5日元也能存進去或者取出來,這意味著流浪漢撿拾罐頭甚至在街上偶爾撿到硬幣也能通過愛鄰銀行即刻存起來。

愛鄰銀行因為一些各方面的原因已經關閉。以前擁有賬戶的人可在2014年的某期限之前將餘額取出。

(↑愛鄰儲蓄組合所在的建築物,即大阪市愛鄰會館。筆者在調查期間未見此設施開門)

(↑張貼於愛鄰會館門口的告示,該告示宣布了愛鄰儲蓄組合於2012年3月31日廢止,之前儲戶的錢可通過聯繫特定機構在2022年之前取出)

-地下錢莊和高利貸、以及非法賭博

在治安較差、收入不穩定的地方,高利貸和地下錢莊的產生似乎自然而然。在日本,大大小小規模的合法的高利息借貸,即所謂的」消費者金融「(亦稱」sara金」(白領金)),遍布大街小巷,尤其是在繁華的地方的車站附近常常能看到各個消費者金融企業的門店或櫃員機。而在有著比繁華街的個人借貸需求更大的愛鄰地區,顯然市場的結構與合法消費者金融的市場定位是不符的,於是這裡成了非法高利貸(多由個人或暴力團關係組織運營,利息和還貸機制明顯超出合法範圍)的溫床。

另一方面,由於暴力團組織的集中,一些與之相關的洗錢業務也存在於愛鄰地區的深處。關於這個筆者並未能深入調查,但根據所收集到的各類資料和以往的報道,可以確定地下錢莊的存在。

收入的低下還能從博彩業方面反映出來。日本雖然有合法的競馬、自行車競速(日本人原創的賭博方式)、賽艇等等博彩業存在,但對於經濟收入及其不穩定的人來說,參與這些賭博的門檻較高(甚至很多人都沒能力負擔跑去馬場賽艇場的路費)。此外由於「部分窮人反而會沉迷賭博,進入惡性循環」這一世界共通的規律,貧民窟滋生出地下賭博攤在所難免。關於地下賭庄的詳細介紹將在寫在後面章節。

③有大量流浪漢、無家可歸者、低保戶(在日本是「生活保護受給者」)聚集

貧民窟居民的組成:

1、一般居民

一般居民指有固定住所、身份證明的人。在貧民窟的區域範圍內,這些居民一般是靠政府補貼為生的低保戶(生活保護受給者),他們或因為身體殘障、疾病或因為年齡過高而無法確保能夠支持正常生活開支的經濟來源。經過申請,這些人可以從政府領到每月10幾萬日元的"生活保護「補貼。此外他們大部分也生活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裡。

2、露宿生活者

指純粹的流浪漢。他們其中好一點的居住在貧民區內的公園(名義上的,實際上都已經成了帳篷營地,見本文第一張圖及其解釋,該圖實際位於上文地圖中的序號為3的五角星標記處)或者」中心設施「周圍。一般它們靠搭建帳篷或者紙箱屋遮風擋雨,當然這只是」有能力「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頂多只能用紙箱作墊子,用雨傘、報紙、各類衣物被褥作鋪蓋在夜晚睡覺時勉強做窩,不睡覺的時候則無法保證在同一個地方停留——白天顯然不能睡在大街上。

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所謂的」中心設施「。日本現存的三個貧民窟都擁有中心設施*——政府建造的大型建築,包括廉租房和職業介紹所等機構。這些設施往往是貧民區無固定住宿者的生活中心。東京山谷地區的中心設施是山穀日雇労働組合,橫濱壽町則是壽町総合労働福祉會館,大阪愛鄰地區是愛鄰職業安定所。可以看出其實貧民區的名字都是由這幾個中心設施而來。而這些設施也正是政府在六七十年代整合眾多ドヤ街、出台各類政策的同時可以修建的。愛鄰地區這個名稱也是為了施政而改的」官方名稱「,這也是為什麼愛鄰地區的居民更青睞以前的」釜ヶ崎「這一舊名,並沿用至今。

*關於中心設施

(↑橫濱壽町的中心設施:壽町綜合勞動福祉會館,簡稱壽町會館 - 神奈川縣橫浜市中區壽町4-14)拍攝這張照片時被坐在此建筑前地上的大漢發現,隨即被大聲吼叫...不過並沒有出現麻煩,全身而退。

(↑大阪愛鄰地區的中心設施:愛鄰勞動公共職業安定所,簡稱愛鄰職安 - 大阪府大阪市西成區萩之茶屋1丁目3-44)設施正面的圖由於得來容易,反而沒有作為論文的資料圖而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故此處用的是維基百科上的圖。本文除了這張圖,所有照片均為本人拍攝、製作(地圖有谷歌提供)

愛鄰職安和壽町會館都是大型複合建築,除了職業介紹所等政府管理的機構,上層則為生活保護受給者可以入住的公營住宅。此外愛鄰職安的裙樓以上除了公營住宅(照片上被遮住),還有大阪社會醫療中心(醫院,如上圖)

(↑愛鄰職安及兩側的全景圖。拍攝位置位於JR/南海電車的新今宮站的出口處。也就是說設施位於車站的正對面。畫面右邊的跨過公路的橋及南海電車的鐵路線,馬路正上方是其站台。南海電車也是狹義上的愛鄰地區貧民窟的邊界。眼前的馬路則是另一條邊界,故愛鄰職安雖為整個地區最重要的「中心設施」,其地理位置卻在地區的一角。從上文的地圖的介紹里筆者已經提到附近還有地鐵的動物園前站,該站從照片拍攝位置的這一側往左走2分鐘即到。上班高峰期甚至平時時間都會有不少和這個地區無關的人從JR、南海的車站和地鐵站往來換乘,但照片里眼前的這條人行橫道線則鮮有對面愛鄰地區的居住者、工作者之外的人通過。也就是這條馬路,把大阪的這塊地方隔成了兩個世界。

照片的左邊可以看見一座高樓聳立在不遠之處,該樓是2013年剛剛竣工的あべのハルカス(阿倍野harukas),高300米,超過了橫濱的landmark tower成為日本最高的大樓。這座樓周邊是大阪的新興商業區天王寺地區,有眾多大型百貨店和購物中心,頗受中高層收入人群青睞。天王寺的存在進一步讓近在咫尺的愛鄰地區顯得與周圍差異甚大。(日本第一和第二的高樓上都能俯瞰到日本第一和第二大的貧民區,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愛鄰職安的背面一側)這張照片拍攝於早上7點-8點之間,愛鄰職安周邊的各種招工已經基本結束,剩下來的這些人大多是無所事事的,有的到處遊走,有的繼續呆在周邊或者到設施裡頭的大廳去躺著。露天小攤在職安設施附近也會有一些(另外的分布在萩之茶屋商店街附近或三角公園、四角公園周邊。關於流浪者的生活,將另外在日本的遊民(流浪漢)的真實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一題的答案中給出詳細說明,目前改答案同樣在撰寫中,尚未完成)

(↑夜裡愛鄰職安建築的一側。有流浪者用很多雨傘圍出了自己的地盤,睡在裡面過夜。)

愛鄰職安也好,壽町會館也好,在作為中心設施的同時,也和貧民窟里的公園一樣是重要的流浪者棲息地。沒到夜晚都會有很多人以各種方式睡在周邊,其中有勞動能力的人為的是凌晨用不著再移動就能直接接觸來到設施周圍招工的建築公司代理人員;當然,利用設施內的一些服務也方便一些。和公園裡的「旺鋪」一樣,中心設施周邊聚集的也是流浪者中力氣大或者資格老的。和公園裡的旺鋪不一樣的是,根據筆者觀察,設施周邊的流浪者流動性較高,每個人的地盤並不是一直就能確保的。畢竟因為是公共設施,所以也難免有時會有人來清理。

(↑新今宮shelter。這個面積不小的兩層建築十分簡易,透過窗戶可以看出裡面是容有很多上下鋪的大通間)

在愛鄰地區的流浪者中,除了露宿在公園、中心設施周邊甚至街上的任何地方,少數人還會爭取入住收容所(shelter)的機會。愛鄰地區一共有兩處政府出資運營管理的shelter,萩之茶屋收容所位於萩之茶屋車站附近,共有600個床位,新今宮收容所位於愛鄰職安附近(見上文地圖序號2的五角星標記),有400個床位。兩處shelter都是巨大的房間內一組一組的雙層鐵床,另設有淋浴設備。入住shelter需要領取整理券,整理券每天17點開始發放,往往會有很多人排著隊領取。因為外出勞動或者其他原因來不及拿到整理券的當晚自然無法入住,但要拿整理券又意味著當天不能去打工,所以shelter里人員的流動性還是很大的。另外在採訪NPO法人工作人員的時候,筆者得知如果流浪者生病或者需要去醫療設施檢查、治療的話,也是無法入住的。

因為是政府機關運營,Shelter在年末和新年伊始時會停止運營。為了解決寒冬下無處可去的人員,作為「越冬鬥爭」的一部分,公益團體會在南港附近提供「南港臨泊」的預約制住宿服務。關於越冬鬥爭和其他具體到流浪者生活的介紹,同樣將在日本的遊民(流浪漢)的真實生活狀態是怎樣的?里給出。

入住shelter的並不一定是純粹的流浪者,也有為了減輕沒有找到活的日子的經濟負擔的簡易旅館生活者(見下)

3、ドヤ(簡易旅館生活者)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ドヤ街的來由,以及其主要收容者曾是建築工人。長期居住在簡易旅館的人往往有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大概確保一定的收入,因此他們當然不會甘心自己流落街頭。話雖然這麼說,但是建築工人的需求畢竟不穩定,所以其實很難保證所有住在簡易旅館裡的人哪天不會偶爾到街上過夜,或者因為年齡大了、得了病等原因無法像之前一樣勞動,導致收入減少而不再能負擔長住住宿設施的能力,繼而流落街頭。

愛鄰地區到底有多少簡易旅館,這個無法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就是一個充斥著簡易旅館的地方,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是這樣。

在深入愛鄰地區進行實地調查的2個星期里,筆者入住了其中較典型的一座規模較大的簡易旅館,就位於新今宮shelter的後面。選擇入住旅館的標準是根據愛鄰地區內各種形態和規模的簡易旅館的平均價格來確定的。

愛鄰地區和橫濱壽町的簡易旅館,最差的也是最便宜的,價格能低到500日元過夜。這種最低級別的地方其實連」Doya「都算不上。實際上,簡易旅館(Doya)是所有住宿設施級別里排倒數第二的,最下面的,被稱為」下宿「。下宿可以理解為只提供遮風避雨的地方,除此之外不提供任何東西,連被子都需要自己攜帶。

理論上愛鄰地區應該仍然存在下宿,但筆者的受訪者們頂多只提到過500日元的地方——幾經尋找之後確實找到了一個500日元的設施,不過條件比描述中的下宿還要好一點點,更接近Doya級別。

愛鄰地區和壽町的Doya最常見的價格集中在800-1300日元區間。這些簡易旅館的價格廣告從區域的最邊緣起就能看到很多,加以設施帶的各類設備的宣傳,比如」淋浴,大浴場,數字電視「什麼的,與中國的一些小地方頗有相似之處。

較貴的設施也有接近2000的,但超過2000的基本不存在——再高一點點就是正常地區的商務旅館的價格了。部分已經完全轉型為面向海外來日本的觀光客的guest house、青年旅社除外。有意思的是大阪愛鄰地區的這類完全轉型的店幾乎沒有,橫濱能看到一些,而東京的山谷已經有了不少,這分別顯示著三個貧民區轉變的程度。

筆者首先選擇的是一家規模較大的(一共有六層)的Doya中,價格最低的1100日元的房間。但在第二階段的實地調查期間由於改房型客滿,」只好升格成了1300日元的。二者在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區別,無非是貴的樓層更高一點,並且房間內的小電視是液晶屏幕,而不是老舊的彩色電視機。

這家旅館佔一座建築的一半,另一半是同一業者運營的廉租公寓。客房從1層起一直到6層,每層有20多間,面積均為2.5貼(大約七八平方米左右),不帶獨立衛生間和浴室,但有空調電視甚至一台可冷藏食品飲料的冰箱。每一層樓還有廚房和微波爐。廚房裡設有神奇的投幣瓦斯爐,一般是長期在這裡居住的人使用。

長期住的人,即沒有自己住所但又有勞動能力、有一點收入,比流浪者能過得好一點的人,一般被安排在較低的樓層,這也是為什麼越往上的房間越貴。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住客都會盡量安排到頂樓6樓,並且該層設有女衛生間,其餘樓層衛生間均無男女區分。另外6樓還設有淋浴間。」(by受訪的工作人員)。從這句話里可以解讀出很多信息:1、女性住客很少,所以基本不用考慮衛生間的區分問題,這也與整個愛鄰地區的男女人口情況吻合。2、住在低樓層的長住客的確對其他外來住客存在一定風險,這一點在很多其他的側面也能看出。3、這裡是有一定女性客流的,這說明該店對旅行者的態度是歡迎的。

但是這家旅館卻又不能和其他嘗試轉型的旅館歸為一類。雖然它有一些照顧弱勢遊客的措施,並且在一些酒店預約網站註冊、方便了外來預約,但規模的龐大也使得它不會放棄長期居住的複雜人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調查時入住這家店能獲取到的信息也是很多的。

除了6樓的淋浴間,旅館唯一的洗浴設施在一樓,溫泉形式。有若干蓮蓬頭和一個不大的浴池。這個澡堂僅供男性使用。此外,每個入住的人每天可在前台(實為一樓門口結構同保安室的窗口)領取附近名為「入船溫泉」的澡堂的利用券。入船溫泉設施陳舊,就男浴場一側的情況來看衛生條件也不比旅館本身的澡堂好到哪去。但由於其正常入場價格為400日元,從這一角度考慮的話筆者入住的簡易旅館實際價格其實可看做不到1000日元。

*圖*doya內部環境

④治安狀況、醫療狀況和其它硬體設施為該國最差水平

*概述*

治安:

-暴動和反抗

-「泥棒市場」(小偷市場)和「露店」(露天攤販)

-酒精依存

-非法賭博

-毒品,望風者

-暴力團

-盜竊和泥棒市場 (doya連鞋子都得自己拎回房間否則一夜就被順走)

醫療:

-肺結核

-醫護人員緊缺

-衛生條件

其他硬體:

-垃圾處理

-郵局、ATM等便民設施

-公園

二、貧民窟的變化

-高齡化

-構成複雜化,流動人口中的旅遊者和出差者增多

-doya的轉型

三、和貧民窟相關的人們

-各種NPO

-各類社會研究者、好奇者、採訪者

-發貧困財的人

第三部分-貧民窟的將來

幾種推測:

-消失但留有大片遺迹

-維持

-惡化並在其他城市新增

-轉型成功

一些思考

-和中國甚至世界其他所有國家比


題目中的例子都是戰前的事了。

第二句中所謂的三大貧民窟,下谷萬年町在上野站附近,芝新網町在濱松町附近,四谷鮫河橋谷町處於四谷站附近。這三個地方均是東京都中心的中心(JR山手線上/內),經過都市開發,現在都是繁華的商業區了。貧民們想住還真住不起。

個人印象中東京現在比較(以日本標準來說)髒亂差的地方大概有:新大久保附近,副都心如新宿池袋,上野。但是這都屬於比較人多熱鬧魚龍混雜的地方,和貧民窟完全不搭邊。

流浪漢基本上只有在上野附近才看得到。估計是公園的環境太好了。

東京應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貧民窟。


嫌疑犯X的獻身

主人公每天經過一條流浪漢聚居的路,算是很有日本特色了


非常感謝這篇文章的作者,讓我發現了這個自己1+1帶著4歲的娃,把酒店定在了動物園前站下車,的惠美須附近,也就是通天閣新世界附近,我覺得我得改改酒店了我~~~哭~~~


推薦閱讀:

以刀劍之名-京都聖地巡禮
在日本最能讓人兩眼冒光、瘋狂剁手的商場有哪些?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日本airbnb第二次體驗
日韓老齡化也有996的功勞?

TAG: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