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喜歡上自己的專業的?
這個專業是泛指。比如某種具體工作,某個研究問題。或者傳統意義上的某個學科。總之範圍可大可小。
覺得這種點一定會很有趣,想聽聽大家的故事。
你說什麼?敲代碼還能掙錢?
很早以前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這次回來做一下收尾工作順便回答一下。要從小學說起呢,雖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大概是在老師教完除法吧,算了一下1/7的小數表示,嗯0.142857....,循環節6=7-1,緊接著便發現n/7隻是把142857做了一下移位,覺得很有趣,check了一下大概100以內的素數是否具有類似的現象,發現只有很少的滿足類似的性質(大概)(當然老師沒有給出一個信服的解釋,10是7的原根是中學的事情)。在這之前,雖然小學數學課本可以很輕鬆的讀下來,但其實並未萌生興趣,更不必說喜歡了。以此為契機,無聊時便會讀一些從媽媽的同事那裡借來的中學的數學書。我還記得看完最速降線問題後被告知此類數學工具叫「泛函分析」,哈哈,就向家裡的老人討要了一本北師大的泛函分析講義,還記得在電話裡面他以很奇怪的語氣說:「初中生看什麼泛函分析?」。那時自然看不下去,最開始的各類不等式還好,但是遇到a.e.這個符號就傻眼了,那本書勉勉強強讀懂了壓縮映射那部分,因為問題很具體,還有見過的例子,到了高中才明白問題的正確提法叫「變分法」。大概中學階段最激勵我的一件事情是伯努利問題吧,那個時候剛剛學完微積分1,恰好課業講授完了二次方程的韋達定理,很自然的就推廣到了n次方程,某天晚上臨睡前突發奇想:「這個對「無窮次」方程是否成立呢?」,就用三角函數試了一下,寫下了三角函數的無窮乘積形式,但還不知道是否成立,唯一的思路就是檢驗ta的taylor展開,發現得到的正是sum frac{1}{n^2}=frac{pi^2}{6},這個式子是在Fourier級數那裡出現的,並且還有名字!記得那段時間好快樂,每天放學後算到凌晨,沿著這條思路下去得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結論,比如說伯努利數歐拉數,gamma函數的各種形式,tan的部分分式等等,過了一段時間後還用一個積分的技巧嚴格的得到了這類無窮乘積(大概計算寫下來就一行,略去技術性的討論的話,這種方法至今還沒有從別處看過^_^)。很可悲的是,那時候的快樂至今還沒有找回來過。形容一下的話,大概就是沒有別的事情,沒有其它的同類,散散漫漫的走在田野裡面,偶遇到一簇花的感覺,然而大學之後的我只是在漫無目的的遊走與奔跑而已。還沒有學會走路的時候,便要開始奔跑了,倘若不奔跑,便會落在後面,成為一隻離開圈子的黑羊,雖然有草可食。在社會化之前,孤獨是離群索居最好的伴侶,但社會化的羊,即便聲稱自己嚮往與喜愛孤獨,不過是在被羊圈和自己背叛後氣惱的宣言,通過宣稱自己為另類而成為另類,作出一點點無力的反抗而已,這種感覺,比喻為被初戀明確的表示「NO」後,依然日日夜夜的單相思最不過恰當。哈哈哈,說了一些奇怪的自戀的話。總之呢,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每天都在上演的被數學拒絕的自戀狂依然死纏爛打乃至出於報復心理移情別戀的老套的故事,真是「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呀。不過,「初見」的心情,我會銘記,也無法忘記。
發張圖證明我的喜歡有目共睹^_^
其實沒告訴他,碩士和博士也不會放手的~
為什麼喜歡呀?我想想…
30%由於前世有緣,70%由於哥哥吧~
小時候寒暑假他會提前給我講下一學期的數學課本,然後每次到學的時候就超級輕鬆,受到老師表揚很開心,看到數學第一也很開心(每個小孩應該都這樣吧^o^)
到初中,哥哥還會偶爾給我指點,再加上那麼崇拜哥哥(其實是不想輸給他,哈哈),然後就越學越好,越好越喜歡了(正反饋)…高中啊,數學和物理是我僅有的兩門考過滿分的課,做出一道題的開心程度遠遠高於背一篇英語課文(我喜歡背語文課文)…高考報志願,哥哥問我選什麼專業,我毫不猶豫地說「學數學」,還說選基礎數學(其實當時只知道基礎數學)哥哥再三考慮,最終選了名字比較「洋氣」的一個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到了大學第一次班會,發現沒有幾個同學是自願報這個專業的,大都是以為計算機才報的…大學快結束了,我一點也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學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覺真好~
以後的路還很長,還想一直學下去,是的,不放手^_^眼睛好疼啊,明天還有數學課,就寫這麼多吧…睡覺啦:-)因為是我偶像唐國強代言的!
匿名:數學專業
我知道你們想聽愛情故事。但是作為最資深的單身狗,很遺憾,我連暗戀故事都沒有。可作為一個沒有故事的大學生,今天還是很想講一個為了TA放棄正牌Prof的橋段。
TA:Teacher Assistant,助教;Prof:professor簡寫,教授。
公立大學的初級課業是很幸福的,Prof講的課總是一百人起步,於是就有了TA這個設置:把大班課的學生們再分為幾個小班,在小班課上TA就會講講概念和作業,搞搞quiz和監督一下期中考。至於為什麼幸福?原因自然是大班課可以翹到不留痕迹,所以我多個早晨昏睡在床上,沒有看到過Prof的臉。然而小班課總要去的,點名簽到,不去扣出勤。這樣一來,每周看到TA的次數反而大於Prof。
於是在大一第一學期的數學小班課上,當TA在黑板上描她沒有寫全的分式線時,我下意識注意了她的姓名特徵與臉部特徵,當即判斷這位TA十有八九來自大天朝。等待下課鈴聲響起,眾人默契地收拾書包奔向教室門外,我則走到TA面前,開口說了一句:
「加個微信吧。」
還處在英文狀態的TA愣住了,反應了那麼十幾秒之後,拿出了手機。
大學生總有自己的獨特堅持,比如每晚必去圖書館,比如早課永遠不選,再比如吃飯必去樓下的泰國餐廳等。而我的堅持就是,死也不去理科教授的office hour,想到漫無盡頭的等待,心裡尚存的一點耐性都能消失殆盡。但繼加上了TA的微信之後,我莫名其妙起了念頭去了TA的office hour(額外答疑時間)。
這一去,到現在也沒有停過。這期間講過題目、談過未來、說過數學,也調侃過學校。TA作為一個二十多歲的人,也展示過年輕人的普遍模樣:看著變態一點的考試題皺眉撇嘴,談起數學專業也自嘲畢業繼失業,回宿舍也堅決不走路只坐公交。
而數學,在這個時間段里,讓我看到二十多歲的人在它的影響下進化到什麼樣子。每天也為自己的證明作業煩惱,演草紙一周幾沓幾沓地用,教學樓內看見自己的老師還是有些緊張。
是如TA所說的那樣,數學這個學科必然是沒有CS等那麼有高回報的,但我心裡還是持有最原始的喜愛。在與多個課程的較力中,明顯感受到自己在數學學科上的得心應手,也願意在平日里花更多時間在數學上。
未來是什麼樣子的還不好說,不過這個學期開學前,我已經為了這位TA放棄了一個傳聞中考試很簡單的Prof的課。結果?結果我現在的Prof的考試比那位我沒選的還簡單。但我想說的是,遇見一個合適的老師,不要看對方年齡,只要教得好,一定不要羞澀。多去交流,有很多潛在的美好意外在未來等待著。
編輯:王導
本文出自Testdaily,歡迎關注Testdaily微信號獲取更多信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