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覺得,「異性相吸」,這是一種本能(特例請無視,只討論傳統的!)——我老婆是幼兒園的老師,她經常會跟我講他們班裡孩子的情況,比如,她們班有個長的很漂亮的小女生,很多小男生都喜歡她,就願意跟她玩,還經常來個「爭風吃醋」什麼的,而且,有一次,有個小女生回家跟她媽媽說,她要和他們班裡的某某某(小男生)結婚,說是喜歡他,而且,小男生也回家和他媽說了了類似的話......這下可不得了,2位媽媽著急了,沒想到這麼大點的小孩竟然學大人「戀愛」了,都如臨大敵般趕緊給我老婆打電話,詢問情況。後來,詢問了2個孩子,知道了原來,他們這段時間看同一部「偶像劇」(跟著家裡人看),想學裡面的情節,其實,他們年齡太小了,根本連什麼叫「戀愛」,什麼叫「結婚」都不知道。只是,這些孩子們,天生會對「異性「感興趣!
2.「接觸信息的渠道比以前多了」——很多周圍的朋友會感慨——自己家的孩子「早熟」,特別是那些上了學的孩子,現在不少孩子,有自己的手機,電腦就不用說了,現在,我朋友家5歲的小孩,玩「王者榮耀」玩的溜的很,即使有些沒有手機,電腦,不看電視的孩子,在學校,他們也會去聽,去看,別人講的事情。因為現在網路上的信息,五花八門,想感情類的東西,會以各種方式傳遞給孩子們,所以,現在很多以前大人才知道的事情,孩子們都懂了,甚至有很多比大人還懂。所以,很多上了學的孩子對於「戀愛」並不陌生。
3.「尋找心靈的慰籍」——什麼樣的孩子會「早戀」?作為「過來人」,我想說,一般心理壓力大,家庭教育有問題,受到「溺愛」的孩子,容易「早戀」,但從我身邊的例子來看,經歷過「早戀」的同學,大都家裡有問題,比如,「父母離異」,「家裡管的嚴」,「家裡條件好,沒有關愛,只有錢」,這些情況的同學,「早戀」的幾率比較大,其實,在我上學的那個時候,更多的人在談到「愛情」這個問題上的時候,可能大多數人沒有特別的去考慮「性」的問題,更多的考慮的是「心靈慰籍」,「溫暖」,「懷抱」!至少在我上學的那個時候,即使身邊有談戀愛的,也很少聽說有出去「開房」什麼的(上大學之前!),其實更多的是在一起「玩」!「互相取暖」應該是那時候我們那代人「早戀」的一個寫照。
4.「從眾心理「+「攀比心理」——在知乎上回答一些高中生,初中生的「情感」問題,能感覺出來,他們對於「戀愛」不單單是嚮往的,更多的是想「證明自己」,之前有個人問:「為什麼自己長的漂亮但是沒有人追」(這是一個資料顯示為初中生)提的問題。還有的問,為什麼周圍的人都有對象,而自己沒有?其實,現在在一些,初中,高中。「戀愛」成了一種文化,或者說是身份的象徵,大有「戀愛」了,證明自己很帥,很厲害的意思。所以,不少學生,渴望有一段「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