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過一件事判斷一個人的本性?

今天走在路上,天氣很熱,陽光很大,我基本都在低頭走路,然後我看見一隻蟲剛好擋在我面前,當時我心裡只閃過一個念頭「踩死它」,並且我的腳在我這麼想的時候已經向它踩了過去,伴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它死在我得腳下。隨後我想了想當時第一反應為什麼是把踩死而不是繞過去呢,難道說我本身是個邪惡的人?

當時如果我想繞過去是完全可以的,也不存在無法反應或者沒看到

能通過這種事判斷一個人本性嗎?


謝邀 ,惶恐,我是小白。

從最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我相信 人性本惡論。

聖經上說: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確可以通過一件事判斷一個人的本性。

但人有很多面,從不嚴格的意義上來說,人性里是矛盾的, 寵老婆孝順的人也完全可能對別人殘酷的髮指。但這一切並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你提出的問題希望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判斷出之後如何自處,如何對以後的決斷選擇有什麼影響,好的繼續壞的規避 ,趨勢的改變我覺得才是重要的。


其實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這件事是我小時候舅舅跟我講的

舅舅他們那一輩,小時候讀書都是在農村(還是鄉鎮我不記得了),所以學校周圍一般都有小河小溪。

小學的時候,有一天,舅舅和他一幫小夥伴去河裡摸魚,摸上來一條大家都不認識的魚。

出於好奇心,舅舅先拿著這條魚去找了班上的學習委員,也是當時班裡類似那種萬事通、小博士那種同學,想問他知不知道這是什麼魚

「萬事通」也不認識,於是舅舅就打算去問老師

可在得知舅舅要去問老師的這個時候,「萬事通」突然搶過這條魚,把魚撕了個稀巴爛(我清晰地記得我舅舅用的是撕這個字,但怎麼撕的我卻不知道)

魚已經面目全非,自然也沒辦法問老師了。

我當時很自然地問,那個「萬事通」為什麼這麼做,舅舅給我的回答是:

「不讓你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我當時還小,聽到這個答案並沒什麼感覺,但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不寒而慄。

那個萬事通當時只是小學,就有這般城府.....難以想像現在的他究竟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我覺得這個問題最後會演變成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兩者之間的爭論。


一直相信事不過三,如果一兩次還好,如果第三次幹了讓我很失望的事,我就覺得他這人不怎麼樣。看事情吧!如果是自己特別在意的事情就另說了


一件事一個面,你不能見寸而覺寸,窺一斑見全豹不合適,不過一切隨您。


一般來說是不能的!

一件事發展的全過程有太多的因素,(基本上可以說是隨機組合——偶然性)

如果恰好那天你需要判斷的人的心情很好那麼他可能會更容易讓你滿意。

如果那天你需要判斷的人心情不好則反之。

如果不考慮個人心情因素,那麼讓你滿意的則本性較好的可能性較大一點,或者本性較好的那面佔比可能會多一點(世界並非非黑即白)

再從另一個方向上分析:

你想要通過一件事來判斷一個人的本性,說明那個人與你交往不深,(很可能是你們第一次接觸)那樣的話對方還會多了在陌生人面前留好印象的可能性。(首因效應)這個就需要日後進一步的觀察。

如果你們交流時間已經很長了,那麼就可以從他以前留給你的印象來看這件事是否符合他的日常行為準則。符合則說明他本性好的一面佔比比較多或者特別多(因為很多人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處事準則),不符合則需要進一步接觸觀察。

不管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其本身的兩個或者幾個屬性(元素)會像打太極一樣存在,雖然互斥,但是統一存在同一體系,但是屬性(元素)佔比不同。


不能,人沒有那麼簡單


不能,這說明不了什麼,如果能通過多件事加以佐證,可能初步推測,有些不太照顧別人情緒,對於厭惡的東西,有毀滅之意。

非專人士推斷,只做討論交流之用,無它。


有一個道理不知道題主認不認同?

千萬不要去考驗人性。

如果認同,那你的問題就有答案了。


推薦閱讀:

百億富豪追王祖賢到手又拋棄,談起當年事情為何洋洋得意?
睡前和晨起做哪些事情有助於長壽呢?
有哪些事情堅持下去,可以讓人5年後受益匪淺?
What?鯊魚都改吃素了?你沒看錯,事情是醬紫滴…
我用脫毛這件事情,成功地成為了辦公室團寵!

TAG:人性 | 道理 | 事情 | 人性善惡 | 人性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