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在的父母一點都不了解孩子?

班上有很多家庭條件很好,但是基本不學習的人。而父母對自己孩子沒個認識,以為孩子放在學校就一定在學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孩子是變化的動物。

小時候,父母特別了解他,什時候吃喝拉撒,哭一下馬上知道你是要吃還是要喝還是拉粑粑了。

稍微長大了,你父母依然很了解你,知道你喜歡穿什麼樣衣服,玩什麼玩具,害怕什麼運動,喜歡上什麼興趣班,但是什麼時候餓了,渴了卻不需要怎麼操心了。

再長大一點,你開始有自己的主意,自己的小秘密了,不一定會對父母說了。

再大一點兒,父母就會說,哎呀你怎麼一點兒都不像小時候了。

小時候你需要父母了解你,是因為你需要他們,全方位依賴他們。你長大了,獨立之後便不再需要他們的了解。

這種了解,與朋友之間的了解是不一樣的,是基於生存需要之下所不得不。隨著你對父母生存的依賴的減少而減少。因為,那種了解的出發點,是需要父母為你提供什麼你所需的東西。而不是朋友那種了解的出發點是分享,共享。

如果你長大,還特別想父母了解你,那時因為你還未從心理上長大,還依賴著父母,希望父母能通過了解你知道你想要什麼,從而主動為你提供。

這時,看回我寫的第一條對比。你還未能自我提供自身所需,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就是說,你長大了,餓了,卻還不能自己拿到吃的,希望父母拿給你。

有些人不必鑽牛角尖,這世上誰能真正了解誰了。正是這種不了解才給你個人的私密空間。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兩個人相互了解,心心相印是最美好的狀態(這是夫妻)。

但試想,如果真有一個人,把你像嬰兒般了解你,無孔不入,無所不明,那才真的嚇死人呢。

所以,哪怕夫妻都需要空間。你又何必要求父母呢,畢竟你們是兩代人。

你們之間有親情,有血緣,有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羈絆,你們之間相愛就足夠了,又何必了解。

我覺得這是需要雙方都要明白的事。

因為還有一種父母,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一點兒都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所以,上面的說法換過來也說得通,多得是孩子大了還想揣在手裡的父母呢。

再者,父母和孩子哪有沒有代溝的呢,當你們矛盾時,秉持著:雖然我不理解/不贊同/不支持/不認為…你的想法/做法/觀念…是對的/適合的,但是,我問相互尊重,這種小矛盾並不影響我們相親相愛。

這才是最舒服的親子關係呢。

備註:那種極端例子比如孩子生下來便扔一邊的父母,天生反骨的孩子之類的不在討論範圍類。但我覺得上面這種有等於沒有的親子關係,反而不會問這種問題。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想我父母還是了解我的,只是不怎麼管我學習(文化程度有限),後來我大概讀五六年級,有點早熟,開始叛逆,我覺得父母越來越不了解我,只知道關心我是否吃飽穿暖成績怎樣,關於我內心在想什麼,他們也不太在意。從小升初到初中這個階段,其實我是很叛逆的,在父母老師面前就是三好學生,背地裡歪想法多得不得了。因為偽裝得好,還有就是因為每次想給父母講自己遇到哪些問題時,父母的回答總是不讓我滿意,導致很多時候不想跟他們交流。

父母感情是否和睦也會影響孩子。至少我是這樣,從我小到大,父母總因為錢的事是吵架,每次都鬧得雞飛狗跳,最後還要問我願意跟誰,我其實誰都不願意跟,我想把他們一起毒死,但是這樣做是不可能的,也導致我也封鎖了自己,不想跟他們交流。

還有我覺得,父母總是以大人的角度和口吻跟小時候的我們說話和指揮命令,不和我們做朋友,也沒有耐心和我們做朋友,所以他們不了解我們,我們也不理解他們。當時這點是我為人母時才明白的事。現在我也很想和我的孩子做朋友,大部分時候還行,但有的時候,說真的,真的大人放不下面子,就會在不考慮孩子感受的情況下剝奪孩子的權益。

所以,說了這麼多,我覺得,孩子越長越大,思想也會變得成熟獨立,大人不能再掌控或左右他的思想時,應該嘗試站在孩子的那個角度,在孩子的那個階段,去思考問題,去理解孩子。


偽裝的好,我初中就熬夜看小說,天再熱死活要關門睡,爸媽一直以為是怕鬼。


去掉現在,沒毛病,父母改成任何人甚至是自己,也沒毛病。

簡單說,一個人要去理解另外一個人就非常的難,更不提溝通了。不然的話,心理諮詢師就徹底沒飯吃了


其實就看父母有沒有意願跟著孩子共同成長了~要不然父母肯定總以自己是過來人那一套去要求孩子,自然做不到了解多深了


推薦閱讀:

我覺得我是被撿來的孩子?
「我太累了,不想學了」,請把這15幅圖送給孩子, 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從Facebook 創始人給女兒的信,到《傅雷家書》
高質量家庭教育親子陪伴,從來不是刷抖音、玩吃雞,教你解鎖正確姿勢!
很多人成年後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為什麼他的生活還是離不開老人的參與?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