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里有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電影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電影大體上說是個造夢的工業。

悲觀的講,我不認為電影里會有我們想要的生活。可能有時候導演希望能讓觀眾看到他們以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導演從自己的理解出發,編織出一個夢。看過電影的我認為是了,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實際是與不是,我並不能夠知道。就如同我們看到一件美麗的衣裳,認為就是自己想要的,當終於穿上身,才發現並不是我想像中的我想要的樣子。

即使是記錄片也不能視為完全的真實。導演,攝影,剪輯,甚至是被記錄的人都有各自的立場,看法,私貨,或許並非主動,但或多或少的都會將他們自己的東西反應到電影中,不可否認他們確實是希望反應真實,但往往事與願違,無法實現。觀影者觀看的過程,吸收理解的過程又是一個無意的加工過程,最終你理解中的電影越發的遠離他原本的模樣。

所以,同一部電影每個人看到的生活都不同,你甚至都無法了解你看到的生活是否是電影真正描述和反應的生活,又如何判斷電影里是否有我們想要的生活呢?邏輯推理不通。

在我的認知中,只有自己真實經歷過生活,才真的知道這是不是我們想要的。

個人淺見,不做參考。


作為藝術它畢竟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過於美好的同時也過於殘忍


我們想要的生活不單單是一種生活,因為「我們」這個群體就不一樣。各類我們想要的生活在電影中有,當然在現實中就一些人有。重點是我們即使擁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會去羨慕同目前不太一樣的生活吧。人的慾望往往是自己不敢想像的,所以才有「癮」的存在。

早些年看電影《小婦人》的時候就特別羨慕March一家的生活,即使家庭遭遇變故物質條件不豐裕這一家人也可以把生活過的有滋有味,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母親的理念對孩子們影響更深遠,這個集果敢、睿智、堅強、溫柔、善良、慈悲...於一身的媽媽簡直完美(有太多的形容詞可以毫不誇張地詮釋她),單單是擁有這樣的一個母親就足夠令人羨慕了。

然後再談談這些女兒們,大女兒Meg溫柔賢淑,二女兒Joe果敢有才,三女兒Beth善良乖巧,四女兒Amy活潑強勢。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很鮮明,也都各自有各自的興趣愛好,但是這些並不影響她們相互之間的融洽相處,這種如陣陣春風拂面讓人如此舒服的相處模式也是很多人都羨慕不來的吧!每每想到孩子們擁在母親懷中讀書的畫面,老夫的這顆少女心啊,化得透透的。

還有令單身狗無比羨慕的,恨不得馬上想擁有的靈魂伴侶,這些孩子們也都找到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當然剛剛的情況要除去得了猩紅熱不幸去世的Beth,她的去世註定了我期待的結局是不會完滿的。這裡也正好說明了其實我們的生活即使百分之九十都是你自己期望的樣子,也一定有會有那些百分之十的部分令你難過悲傷、令你心煩意亂或者手足無措。這樣的比例其實是在理想狀態下的,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不如意十有八九的,我已經幫你們把不如意的比例壓縮到一二了,但是這些一二的部分,才是我們陷入沉思迷惘的時刻。我們想要的生活,應該也是多姿多彩的吧?有笑有淚,有感動有憤怒,有開心有鬱悶,有快樂有難過,有手舞足蹈也有撕心裂肺...這樣才是所謂的生活吧,不可能只有一種色調,有像人世間有陰就有陽,有白就有黑,有男人就有女人,有胖子就有瘦子...

我們想要的生活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我們現在過著什麼樣子的生活,我們努力的重點都是把不滿意的變成我們滿意的,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變化以及我們追求的變化,我們不滿意生活的地方也在隨之變化。而電影中的生活往往只能呈現一部分,並不能滿足我們一生所有時段的需求。其實調整自己的心態,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那些無法改變的,坦然接受以後就不會有執念斤斤計較了,在現實中我們就可以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幹嘛非要活在虛擬世界裡。(請原諒一個看完復聯4連續五天沒睡好覺的矯情老阿姨在這裡叨叨)


題目和補充說明是倆問題,我首先選擇回答題目問題。

我用之前寫過的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給我的答案取個名字,叫:

電影中的一生。

-1-

電影中的人,擁有這樣的父母:

多年來全方位「照顧」、控制、虐待自己的女兒。

直到女兒自殺後依然在追責的媽媽。

把領養的孩子當成去世親生孩子的補償。

管生不管養的親生父母。

拼湊出來的家庭甚至比原生家庭還要溫暖。

被「選中」的孤兒,是所有觀眾的玩物。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慘命運:

繁華的城市,掩蓋不住掙扎的邊緣人。

被負債妻子拋棄,帶著女兒連夜逃離家鄉,最終卻只能隱姓埋名,不得與女兒相見。

為了追求自由,甘願走鋼索的人們。

為了追求理想,孤獨前行的人。

丈夫去世,只能獨自一人扛起生活的帕金森患者。

一生不羈愛自由,撕破悲劇的藝術家。

為了權利終身奮鬥的女性。

生活在悲劇中的同志和同妻。

大時代背景下悲劇的每個人。

沒有生活的年輕人。

-3-

只是活下去,就已經用光所有運氣:

我們生活在怎樣一個世界。

人渣橫行的世界。

無法公正的世界。

當然電影中也有完美結局,可是那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一樣,都只是一種可能性。

所以活在電影中也不一定會絕對幸福,每個完美結局的背後也都有被幹掉的反派,和經歷悲傷痛苦折磨的主角。


想要,非常想要。

很多電影書籍都說電影就是帶著觀眾做一個夢,既然包含這層定義,那麼電影中毫無疑問的有我們想要的生活。

超級英雄中的正反派的特殊能力

各個美女帥哥演員所擁有的身材相貌或者激發起的慾望本能

了不起的蓋茨比或華爾街之狼中一夜暴富的奢華生活

鐵塔尼號或愛樂之城中的愛情

成長的煩惱,六人行中家庭成員或朋友間彼此的親情和友情。

等等……


電影里沒有你想要的生活,因為你想要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


那不是在影射生活嗎?


有我羨慕的愛情,友情。


多得是想要的生活 偏偏又活在了殘酷的現實世界中


是有的


人生如戲

戲演人生


謝邀,我認為是有的,因為我看過幾部電影,那都是我想要的生活,很羨慕,但是現實很骨感。


電影里不都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主要是看自己想要獲取生活的方式!


有。千與千尋裡面。


有,但是可能更多的,是某個場景的擴大版,生活中可能更複雜,我需要電影里的後悔葯!自己的錯誤選擇導致沒有辦法彌補的一生遺憾


你說的恐怖片還是生活劇?


有,我們期望的美好往往電影里有而生活中沒,而我們憎惡的生活中卻遠高於電影。我羨慕人家的愛情長跑依舊恩愛,我有長跑,卻是離開。


有,但我們的生活比電影更精彩


沒有,電影的生活都是比較理想化的,與現實生活差距很大,即使自己現實生活達到了預期的狀態,與電影仍然有差別


現在都不敢說什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了,因為自己在某一段時期里所想要的生活一定都是在那段時期所缺少的。

等到自己那一天真的過上了這樣的生活,沒幾天就又會厭倦了。就又會回過頭來懷念之前的生活。

所有漂泊的人都夢想著平靜,童年,杜鵑花。正如所有平靜的人都幻想著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

就像叔本華所說的:生活終究是令人失望的,非痛苦即無聊。


推薦閱讀:

因為沒有目標而焦慮怎麼辦?
當我的能力撐不起我的夢想的時候怎麼辦? 很痛苦 很困惑?
你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什麼樣子的?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沒有目標、理想、前途、家庭並且不努力但快樂的人?
生活中理想與現實的比例如何把握?

TAG:電影 | 生活 | 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