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說對話,做對事?

跟家人在一起最怕說錯話。

因為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比較少,相處時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們問的問題又怕不經腦子說的不中聽,也怕把氣氛聊的沉悶,讓自己陷入尷尬。別人跟家人相處是愉快的,而我卻時刻提心弔膽,有點累。比如,明明是件令人開心的喜事,我一不留神說了對方不愛聽的話,自己要內疚好一陣子。在走親戚之前,奶奶也會好心的提醒我,不要亂說話。我可能真的長了一張笨嘴,不太受喜歡。我該如何做一個機智的少女,求大家賜教


少說多看

換位思考


會聽比會說好


謝謝邀請 我個人的感覺是 和家人親戚聊天時我們作為小輩一般都是傾聽比較多 發言的機會也不多 所以做一個傾聽者就好啦 自己說話注意分寸然後盡量挑一些圓滑的話說 要是實在不小心說錯話了 說句「不好意思 我不太會說話」 都是家人親戚也不會去為難 主要是感覺太過於在意自己不太會說話有點約束到自己 反而更加的拘謹


同下面的答主想法一樣

家人是沒有道理去挑剔家人的

畢竟嘴笨不是一件非常過分的事情

但是的確

在當下關係開放的時代觀點來說

斟酌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還是有必要的

畢竟我們都是凡人

擺脫不了那些規矩束縛

但是情商是需要通過經歷得到經驗去提高的

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也許多讀書會明白點

推薦讀主流性名著吧

意思就是

別讀那種大部分人讀完了都看不懂的就行

百年孤獨那樣的書以答主的雙商

真的不查解析都看不明白什麼意思

(...也許?不是邏輯主義我也不是很清楚)

題主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已經足夠讓人欣慰了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在我高一那個年紀的時候

遇到過一位堪稱一絕的奇才

頭大如斗 胸大如牛 痣大如蚊如蠅如怨如訴

其氣性之直爽 腦路之坦蕩

實在叫人為之甘拜下風

答主是個自認為情商不低的慈善的老爺爺

加之有幸與他同桌二三月有餘

嗆得夠嗆之餘

私下提點也未曾被放在心上

索性隨他去 任其逍遙九天行鯤鵬之志去了

約莫他的確是會變強的吧

反正此生再也不願見他了

(所以說實話情商低的人

真的很難讓人喜歡得起來 至少

如這位兄台兒一般的人

讓我印象深刻至此

我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再見了)

答主說這個的主要原因除了實在是覺得這樣的奇院仙葩兒泯然眾人矣太過可惜之外

還是想說一個道理

少說少做便少錯

情商低是可以升的

智商低就不行了


不會說話的時候就閉嘴聽看,特別是跟資質經驗都比你多的前輩長輩在一起的時候,少說多聽


不說話,睡覺


在我這個大學即將畢業的年齡,沒有豐富得閱歷,沒有足夠的控場能力,在前輩面前更多的是聆聽,在小輩面前則是一些提議。


你只是沒有敞開你的心 等你的心向你的家人打開時 自然說的話都對、做的事都對了

家人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你的重要的決定、不管他們支不支持、你可以跟他們說、聽取意見

你的樂聞也可以和他們第一時間分享……


首先說一下,這個僅代表自己的觀點。人和人觀點難免不同,這很正常,我認為無可爭議。所以。以下哪些觀點不符合大家的觀點。也請大家體諒。畢竟,大千世界,需要包容。對吧。

不知道你說的家人,是指父母呢,還是指姑姑姨姨們這些相對遠一點的親戚。我覺得,如果你是一個本身很活潑的女孩兒,不必要因為別人說你 講話怎麼樣怎麼樣 而去改變。我覺得有活力,愛講話這可以是你一個比較好的特色。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安靜的女孩兒,遇到親戚們會比較緊張,那麼你不知道說什麼,那就不說了。我覺得,你跟你親戚雖然冠有親戚之名,但你們的年齡,階層,興趣愛好卻可能大不相同。所以,儘可能去找同齡人講話或者玩耍。至於在長輩面前,還是少說話吧。

為什麼沒有直接去回答題主的 說對話,做對事 這個問題呢? 我覺得年輕人難免犯錯,因為比較有稜角,所以言語難免不夠中聽。這其實是一個終身性的成長問題,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好。在家人面前,還是儘可能的敞開心扉吧。當然,那些別有用心的親戚就另當別論了。但我覺得,人應該還是可以感覺的到,誰是真正想讓你變好的。

對於人際方面的,其實不必太著急,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磕磕絆絆成長的過程。


其實意識到自己說話有問題時已經向解決問題邁進了一大步,有些人一生都並沒意識到,更談不上改變。

接下來是改變:

1.培養自己平時說話前「暫停」的習慣,下意識地訓練自己,不管在家人還是朋友、同事面前說話都自覺思考後再說。--這樣比較累,掌握不好分寸也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所以要注意是有意識後再說而不是壓抑自己的表達。說前先想,具體辦法是:數秒。

2.多聽少說:此處聽不限於聽覺,平時關注並系統學習說話的邏輯、待人接物的分寸等等,網上的大牛和專業書可以自行搜索後開始這漫長探索和終身學習了。

3.耐心:改變是意願,而結果除了努力還要時間、用心等因素的加持。先對他人(家人以及擴展到所有值得的人)保持尊重、情緒積極或平和,在此前提下耐心地對待別人也包括自己,假以時日,相信你會如願成為你希望成為的人。


謝邀,雖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邀請我……

以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呢,給樓主兩點小小的建議。

第一,遇事多聽多看多思考,小心謹慎。樓主的問題里提到了兩次說話說不對的情況,怕一開口把氣氛搞僵,或是講了對方會不開心的話。其實對我來說很難想像啊,我覺得跟人交流,那就是我自己說出一句話來,我已經預判了別人大概的回答,不存在說話不經大腦說了不討人喜歡的話的問題,除非我是故意想要激怒人家。如果樓主沒有這個能力,那就多聽多看,看別的「會來事」的人是怎麼做的,看小說看電視劇里別人是怎麼處理的。不要怕不開口氣氛沉悶,如果現階段沒有能力「錦上添花」,那就至少做到不要「落井下石」。

第二,信賴你的「家人」。雖然我跟我家人的關係也不是很親密,但我一直秉持著一種原則,「blood is blood」(中文譯作「血緣就是血緣」?)。父母(或是其他直系親屬)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可能害你的人了,極端情況除外。不管你們之間是怎樣的狀態,是否能像別人的家庭那樣相處,你要相信,無論他們做什麼,都不會站在會傷害你的出發點。哪怕他們做的事傷害到了你,他們也絕對不是有意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怕,自如地和家人相處,盡情地說出你的想法,有什麼不懂的就問,父母都會幫助你的。還有一種就是「旁系親屬」了,叔叔阿姨表哥表妹之類的,這樣的看情況,畢竟不是「一家人」,像對待普通朋友一樣的對待他們。如果他們過來「指手畫腳」你的生活,你就想想,你吃他們家大米了嗎?沒有的話,那就愛誰誰吧。

最後還有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如果你工作了自食其力,誰家的大米都不吃,其實不用在意別人怎麼看。和人處得來就多聊聊,不行的話就點頭之交,不用想著讓全世界都滿意。

希望對樓主有點幫助。

PS:你真的不用特意來發個問題啊……類似的回答已經有很多了。比如這個:如何養成基本的社交習慣? 唉真是不動腦子啊不動腦子


沒辦法幫助你了,我在家人面前也是個嘴很笨的人


推薦閱讀:

那些社交活動很少的女生,日常生活都是怎樣的?
那些事讓你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呢?
胡思日常(一)
在什麼時候感覺自己最無能?

TAG: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