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土著一般都有幾套房?


上海人,高三學生。出生於浦東三林。父母就一套。

00年媽懷孕的時候一家人(奶奶,叔叔,爸爸,媽媽)擠在西營路30多平米的房子里,後來實在受不了了,爸爸媽媽和奶奶的關係很不好,在我媽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把大概,爸買了房,在三林,然後就有了我。

至於房子的話呢,40幾平方,一室一廳,12歲的時候感覺已經長大了,不太適合和父母睡一個房間了,加上家裡沒有客人,就把廳改造成了我的房間。

說實話,房子不大,但挺舒服的。

班級里一些原來是南匯的和上鋼的,在九幾年和世博會的時候拆遷過,有人父母七套房,有人父母選擇拿錢創業,然後就很有錢,很有錢。

在我眼裡本地人和上海人的區別除了語言,就是房子和錢。


我就是上海土著,今年29歲,89年9月生,我的職業是書籍裝幀設計師,在出版社工作,年薪16萬,年收入20萬左右。

我的爺爺的祖上是上海盧灣農民,以前我們家宅基地老大的(在盧灣五里橋一帶,現在屬於最最市中心的區域),後來80年代被政府徵收,原址造了公房,家庭面積一下子縮小了,爸爸和奶奶在黃浦區瞿溪路局門路共有一套平改坡1層的房子(就是之前說的這套政府分配的公房,宅基地原址上建的),1990年代這套房子公房轉商品房了,面積是2室0廳1衛1廚+10平米天井=合計50平米,兩人產權各佔一半,爺爺已經過世(江南造船廠造船工人,一生兢兢業業,並沒有留下多少財產)。奶奶是南匯惠南鎮土著,是被家裡人趕出南匯的,也屬於可憐人,一點財產都沒有,後來她在上鋼三廠上班。

我和媽媽爸爸3人在浦東新區三林共同擁有一套共有產權房(新式小區),70平米2室1廳,目前是小產證狀態,我是戶主,我媽媽是出資人,老爸未出資,每月還貸由我一個人的公積金+補充公積金就能維持,預計我可以在2020年一次性還清130萬左右的餘款,小產證換大產證(經適房產證換商品房產證),然後就可以出租或上市交易了。全款買下經適房之後,我家就可以著手買下一套房子了(我的婚房)。媽媽在上世紀1990年代下崗了,再就業的,爸爸在1990年代發生工傷事故,失去勞動力,全家就靠媽媽支撐,我也從初中開始就在媽媽工作的日本料理店上夜班了,雖然是童工性質的,但是日本老闆還是收留了我。

我外婆在黃浦區五里橋路有一套平改坡6層的1室1廚1衛1儲藏室=合計39平米的房子,外公(離休幹部,參加過解放軍,打過渡江戰役,1948年入黨)已過世,外公一輩子獻給了人民,自己很清廉,並沒有留下多少財產。外公在紹興三江老家農村裡有一套宅基地,動遷時被同村的親戚瓜分了,後來還是紹興的老鄰居打電話來,我們才知道動遷了,於是回了一次紹興去問他們要錢,最後要回了30多萬。外婆在紹興柯岩的宅基地老家尚未動遷,現在開發成了旅遊區的民宿,由當地村委會代為管理。

我舅舅(我媽媽的弟弟)是大學數學教授,我舅媽原是中國銀行山東某沿海城市分行行長,現在調回上海做副行長級別的高級管理層,我舅舅在長寧區天山路擁有一套2室1廳1廚1衛的房子(單位分配的),我舅舅在徐匯區龍漕路有一套3室2廳2衛1廚1儲藏的房子,我舅媽在黃浦區蒙自路有一套2室2廳1衛1廚1儲藏室的房子,我舅媽在山東青島有一套3室1廳1廚1衛的房子(單位分配的),我舅舅舅媽去年為我表妹在黃浦區中山南一路南車站路附近濱江板塊購置了一套新開樓盤的4室3廳3衛1廚1儲藏1閣樓的房子。我的表妹是上海財經大學的碩士學位,現在女承母業,在中國工商銀行基層工作。我舅舅舅媽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並不知道怎麼通過房屋差價來炒房地產,他們每一次購房都是和當時的房價硬碰硬購買的,基本上都是用的自己賺的錢+之前房子出租的租金買的(或者就是單位分的),他們的致富之路就是走正道,不走捷徑或另闢蹊徑,用自己工資性收入+租房收入與房價硬碰硬決鬥,我舅舅舅媽都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1980屆考入大學的知識分子,他們只知道通過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實打實的去致富,不會想些歪路子,這應該是繼承了我外公的耿直、強硬、明朗的特點,一根筋耿到底了。

我多少也繼承了我外公老實、忠勇、敦厚、耿直的特點,我也喜歡一點一滴靠工作和自己手藝來積累,不喜歡動歪腦子,共產黨人從來不投機,做人正正道道,向著房價的衝鋒發起衝鋒,向著鬼子的兵峰突圍。

我姑媽沒房子(離婚未再婚)。我姑父在黃浦區豫園街道有一套老式里弄房(很小)尚未拆遷,另外他在浦東塘橋有一套2室1廳的房產(現在轉讓給了姑媽住,但是產權並沒有轉讓,估計有復婚的傾向)。我姑父是做裝飾建材生意的,我堂姐名下無房,和堂姐老公住在浦東周浦鎮,他們住的是一套3室2廳的房子。我的堂姐是會計師的,姐夫是園藝師(蘇州人)。

我外婆的在上海有一個親妹妹(我管她叫「三外婆」)(三外婆與其丈夫皆已過世),三外婆有兩個兒子,一個我管他叫大舅舅,另一個我管他叫小舅舅(這樣是區分於我對我媽媽的弟弟的稱呼)。

大舅舅家在上海的徐匯區梅隴新村有一套3室1廳的房子,這是大舅舅家唯一的房子,表姐(30歲,大舅舅的女兒,職業:幼師)2019年出嫁,姐夫(38歲)也是上海人,姐夫家以前也不富裕,其父母也是下崗失業人員,通過姐夫自身努力終於在37歲擁有了自己的婚房(三室一廳,在浦東新區三林,商品房),他是我學習的榜樣,姐夫的職業是做貨運代理的。

小舅舅家在浦東新區上南路有一套2室0廳的平改坡老公房,他這套房子是繼承三外婆的,原來是三外婆住的房子,這套房並沒有買下了,所以公房沒有轉成商品房(不像我家市區的平改坡已經買下來了),小舅舅家沒有錢能買下這套房,小舅舅是無業人員(部隊復原,但是沒有分配到工作),他們家全靠他老婆(小舅媽)撐著,小舅媽是做汽車推銷的。然後他們家在2017年買了一套3室1廳的經適房(買在浦東新區周浦鎮,比我家晚申請2年),他們申請的時候,三外婆還沒去世,他們把三外婆一起拉進來申請了。

我們整個家族,在上海沒有碰到過拆遷這種情況,所以也靠不到機會這種奢侈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整個家族中從古至今沒有人找拆遷戶做配偶的原因,因為在我們的思維中他們是懶惰且沒有血性的,我爺爺的祖上從明朝末年至今生活在上海,大漢民族的血性傳承到了今天,祖上好多人當過兵,打過仗,殺過人,我們家族的歷史上有在浙江殺過倭寇的,有抵抗過滿人侵略的,有參加過上海工人武裝暴動的,有參加過解放戰爭的,從軍尚武是我家的風格,家族成員各個耿耿直直、直來直去到今天,忠勇是我們家族的性格傳統,家族成員幾乎都是做一個職業就做一輩子,在一家公司就是一輩子,具有匠人精神。。。我們家族的傳統就是,看不慣的事,要麼不做聲,一旦哪天我們家做聲了,不是要改朝換代了,就是要打仗了。

我們家是很孤傲的,沒有人是靠向有錢人低頭而存活的,所以別說拍馬屁,家裡沒有人會奉承人,各個說話難聽,易得罪人。雖然普遍沒錢,卻活的都很高傲。家裡很多獅子座、處女座、金牛座和摩羯座的人。

我們家庭解決問題的方式也簡單粗暴——打人,外公那30萬動遷款就是我們抄傢伙打出來的。我以前的日料店老闆也在我被學校同學欺負後和我說過:「誰欺負你,你就揍他,不要怕受傷,好男兒要與人搏鬥與天搏鬥,不要活在安全中,整天做一頭羔羊。世界上只有人和障礙兩種東西,誰阻礙了你,你就把它當東西,把它推開或清理掉就行了,剩下的不阻礙你的都是人」。


分類討論。(以下討論只適用於嘉定近郊)

08年至今拆遷的,拆一代大概都是70後80後,以夫妻雙方是否獨生子女可分為四類。

拆的早的,00到08年前的,有如下情況:

1 選擇只拿動遷款

2 1-2套+少量動遷款

因此,單憑拆遷獲得的房子,至多能有6套,前提,夫妻雙方均為輪到拆遷的獨生子女。

當然,也有以兩至三套動遷房置換市區商品房的操作。


一般3套,老人一套,父母一套,小孩一套。


我,上海本地人,郊區人.我家祖上農村戶口,正宗農民,鄉下人。有農村宅基地,03年左右我爸翻修的造了三層的農村大別野,外環外,就是我們郊區的中心城區父母買了兩套房子,一套80平方的,一套160的父母住著~

我老公,跟我一樣本地人,郊區人,他們是那種居民戶口,家裡條件比我好,我公婆在內環很早買了一套90平方的,在我們郊區中心城區有一套120多自住,我們結婚前給我老公買的110的婚房 (買的時候還不認識我老公)我婆婆的一個很要好發小做房產中介的 做了20年有 一直倒弄房子 我婆婆跟著所以這方面是比較有頭腦 還給我老公買了兩套商房 一套在外環 一套在內環最邊上靠近中環了 我婆婆在外地就是崑山也搞了套商房首付很便宜那種

我們婚後,賣了我家一套80和一套外環商住去給我寶寶換了徐匯的一套學區房掛戶口不住的 租粗去的

我家裡算小康吧 我老公家比我家好 算中等 我們現在算中等 我還是想住大點 但是現在問題是不敢多動了 為了我寶寶的60平方的學區房我每年要交好幾千房產稅 買大要交更多


推薦閱讀:

虎鯨被虐待只為取樂人類: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我勸你善良!
同濟插班生備考策略
上海紹興路書遊記|這裡有一些愛舊書的人,有堅持的人
撤離北上廣的論調,到底是負能量還是正能量?
悉尼VS上海,世界上最破費的兩個城市,消費數據扎心對比!

TAG: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