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存在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多重要?
hmm,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答法,一種是極簡風:父母作為孩子心理世界的塑造者,從孩子出生到成人再到成家,父母的影響無時不刻都會存在,即使父母的死亡,也對孩子存在巨大的意義。所以,父母本身的存在,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直接的影響。
另一種,則是下面的長篇大論:
父母作為孩子所接觸的第一段人際關係,幾乎所有的人際互動模式,都是從這段關係中演變出來的。
孩子在嬰兒階段里,和父母的關係幾乎是一切的核心。特別是直接撫養者,媽媽直接塑造了孩子內心世界的感受。孩子的需求能否得到恰到好處的滿足,不過早不過晚,塑造了孩子主要的情緒體驗。如果這種足夠好的情緒體驗較少,那麼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內在有不好的、會主動迫害的事物存在。
由於孩子在早期的時候尚未發展出分辨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能力,所以,這種內在的不好的、會主動迫害的事物,其實也是他們早期對世界的朦朧認知。所以,他們對外在世界,就出現了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破壞了自我發展的道路,成為自我發展的阻礙。
孩子稍大一些,大概2歲-4歲,這個階段里,隨著孩子大腦發育,孩子慢慢產生了分化的過程,但是早期經驗模式依舊存在,他們會使用舊有的模式去與這個世界相處, 如果幸運的話,在這個階段里,孩子舊有的經驗模式會在一個溫和的、可理解的世界中得到改變。但是同樣的,更大的可能是,孩子的舊有經驗模式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變得更加極端。
在這個階段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開始變得複雜。從伊甸園式的二元母嬰關係中,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和母親是獨立的兩個人,並且媽媽並不全是屬於自己,她也會有自己的生活,甚至她也會愛爸爸,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難以接納的事情。用種不恰當的方式來比喻,就好像在本來是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長大的人穿越到一個女性主導的社會中的那種衝擊感是類似的。孩子在這個階段裡面對的是第一次的系統而巨大的自戀崩潰的過程,同時,孩子得去學著接納這種現實,為自己失去的幻想而哀悼。
假如這個過程受阻,比如母親無法和孩子進行分離,一直圍繞著孩子去行動,那麼孩子就無法真正走出母親的襁褓,也無法發展出哀悼的能力,也就無法發展出合理合適的面對現實的能力。這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某種幻想中,他們在潛意識裡意識到自己生活在這種幻想中,所以他們就持續的面對著幻想破滅的恐懼中。這種恐懼感和孩子沒有得到發展的能力攪在一起,自我獨立性的發展進一步被阻礙了。
當孩子更大一些,5-12歲的時候, 他們之前的自我一直沒有被很好的發展,那麼在面對離開家庭,進入到更大社交場合的過程就會出現巨大的障礙。這種障礙包括了學校恐懼、學習困難等等方面的問題。假如孩子之前發展的較為順利,可以步入學校,也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切順利了。
他們正式開始面對這個社會。社會規則、人際關係、師生關係、開始他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學習等等。這些壓力就直接衝到了這些孩子的身上。這些壓力直接考驗了孩子處理現實的能力,同時他們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應對方式,同時,由於他們經驗的缺乏,這些應對方式有些場合是過火的,所以有些時候顯得非常僵硬。他們會認為一件事情只能用一種方式去執行,看不到其他人的視角,也很難去思考的周全。他們有些時候會因為這些僵化的反應而苦惱,覺得自己處理事情很笨拙,是做不好的。但是這種強烈的自責感,只能被自己處理掉。
父母從這個階段開始,和孩子一起,正式進入到壓力巨大的社會環境中。他們被各種來源的社會壓力所影響,老師、其他學生、其他家長、自己的親戚等等,大家一起對孩子進行比較。因為大多數父母都認為孩子的表現是自己教育的結果,所以當孩子失敗的時候,他們會承擔巨大的自戀威脅,並且認為是孩子引發了這種問題,所以他們開始責怪自己的孩子。而這種責怪,加劇了孩子的自責感。這種自責感使孩子變得僵硬,迴避,笨拙,甚至成為孩子人格中脆弱的弱點。
當然,假如父母可以理解孩子的自責感,同時,扛起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保護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免受過度的因比較帶來的社會壓力,並且和孩子一起探索如何去處理和面對這種壓力,那麼孩子就有可能發展出恰當的防禦方式,恰當的處理來自外界的挑戰。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和父母的關係就變得更加複雜了。青春期孩子核心的需求,是爭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他們現在還只能想到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但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對很多孩子來說是很難去思考的。這個階段里,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除非孩子的自主性在之前的發展中一直是遲滯的,否則大概率會發生衝突。父母如何去理解和孩子新型的關係,幫助他們形成對未來的定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這個階段其實相對前面的階段來說,波動性雖然大,但是對於父母來說是更容易走過的一段過程。當然,前提是父母可以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需求和體驗,真的理解到孩子這個階段里真正需要的,涵容他們的迷茫,同時為孩子盡量創造飛翔的物質條件。
當孩子進入成年期,某種角度來說,和父母算是正式進行分離了。但是在這個社會的壓力下,其實對父母依舊存在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可能更多的在現實層面。孩子在婚戀中,初始的內容其實還是和父母關係一致的東西,但是,隨著生活和愛情的深入,孩子必須要依據於現實,去調整自己的模式,慢慢的產生一種和父母模式下不同的生活模式,只有這種模式穩定、習慣了,孩子才算正式的和父母分離,自己開始成家、準備成為父母。
如果這個階段過的不順利,例如不想適應新的關係、習慣回到過去的關係模式、父母不願意孩子離開身邊、因為物質條件的問題無法獨立等等方面的問題,孩子獨立的嘗試就失敗了。這種失敗,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折磨,對於孩子來說,這使他們無法承擔起後續最重要的角色:超越父母的超越者和父母。這使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願望破滅。而只剩下現實生活,成為生活的奴隸。
對於孩子來說,成為父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階段。他們開始的時候成為父母的模式,最好的模板其實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們拿著自己父母對自己的要求,或者反轉的要求去處理孩子。但是,這種模板,在孩子一代一代的加速發展還有社會環境的變化中,慢慢變得僵化、笨拙。這就引發了這些成為父母的孩子的身份焦慮。be parenting,和時代的變化、孩子的變化一致,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情。
而父母對孩子最後的影響,是父母的死亡。
當父母的死亡放在眼前的時候,孩子開始不得不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自己也會死。父母的死亡的狀態,會極大的影響到孩子在面對死亡時的態度,也影響了孩子在面對自己老年時的態度。死亡這個話題,正式成為孩子心頭的警示,使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健康的話題。間接影響了孩子和他們的孩子的關係。
生命的輪迴,就到了這裡。
到這裡,回答就算結束了。謝謝觀看。
———————————————————————————————————————
以下吐槽:這個問題真的屬於那種提問者動動嘴,回答者累到死的問題。。不過寫完之後倒是感覺挺開心。
你好,父母對於孩子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的降低,最後孩子成年了自立了,會回過來反哺父母。但是對於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來說,父母就是離不開的人,這裡的父母是指心理學上的具有父母功能的人,就是對孩子有養育、有愛,有抱持,有共情的養育者,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其他的親人。如果沒有這些功能,那只是生物學上的兩塊肉而已。
作為一個小時候一兩歲父母離婚,然後跟著爸爸,中途爸爸因某些原因出門幾年沒人照顧,爺爺奶奶也不太願意照顧的我,說不出太多大道理,就講講自己從小到大的感覺吧。
首先我現在不怨恨他們任何人,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選擇尊重。
因為從小就沒有跟父母在一起(是那種過年都不會回來的那種),爺爺奶奶也不願意照顧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守著房子,上學放學,導致我本人獨立性很強,性格和父母都不太像,畢竟沒有怎麼受他們長久以來的影響。現在長大了和他們相處起來總覺得少了別人那種和家人的親近感。我想這是他們最難受的地方,但我也在努力改變自己,現在稍微好些了。
說說正題吧,小時候自己的一些時候心裡的想法吧。
1、小時候住村裡,放學寫完作業就去小夥伴家串門玩了,在小夥伴那裡玩遊戲,玩小霸王。因為我家沒有。然後快到吃飯點我總會先走了,因為看到別人父母一起,一家人吃飯,我心裡總會難受。
2、學校經常會要求學生填寫家長信息,每次我拿到表格,母親那裡我不知道該怎麼填寫,父親那一欄,在特殊原因出去的那幾年,我也是不知道怎麼填寫。這裡提一下,在我初中我爸爸再婚了,雖然後媽對我還不錯,但我到現在填寫家庭信息我依然會填寫我親生媽媽的信息。
3、我成了一個很內向,甚至有些抑鬱的孩子。
4、我是個GAY。
最後兩點我不想描述的太多,因為這兩點也不能說是完全和他們離婚不在我身邊相關。
總的來說,雖然他們沒能從現在我身邊,但我有顆堅強的心吧(這句話忽略),我從小心裡以父親為反面教材,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和他一樣。不打牌不抽煙不打架,時刻提醒自己禮儀禮貌,也算是個三好孩子了,現在也有個獨立自主的性格,就是稍微內向孤僻了些,我還在繼續努力改變自己。
雖然說父母的存在對孩子的影響會很大,但是孩子怎麼想的更重要。一個孩子怎麼想的,內心是怎麼樣的,除了家長,就只有老師最了解了。作為老師對孩子影響也是特別重要。
小學的時候好有幾位老師,對我特別的照顧,對我以正確的引導,在學校也是對我特別多的關懷和幫助,不然我想我現在可能也是一個愛打架,刻著紋身,染著黃毛的那種吧,我自始至終都非常感謝我的小學老師。
說說說我現在吧,23歲,租著一室一廳的房子,養著一隻藍貓,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月6000的收入,其實也挺好,早上起床去上班,晚上下班自己做個飯,然後喂一下貓,玩玩遊戲,刷刷劇,睡前看看書,我覺得挺好了。
手機碼字,想到啥寫啥,有些混亂,望理解。
父親是太陽母親是月亮。兩者皆不能少!
他們對你的言行決定你將來的處事和為人。
推薦閱讀:
※每天把自己營造成受害者的人真的能開心嗎?
※孩子從小應該是培養學習興趣還是應該用棍棒教育強迫孩子學習?
※毀掉孩子視力的四大「原罪」,可能不是電腦也不是手機
※都說慈母多敗兒,難道真的只有在棍棒底下才能成才嗎?
※家長承諾了孩子卻沒做到,導致孩子發脾氣,到底誰的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