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如果叮人前不發出聲音,不是更易生存嗎?

看到這個問題所想到的:

蚊子如果叮人不會使人感到瘙癢,不是更易生存嗎??

www.zhihu.com圖標

熟睡前聽到蚊子嗡嗡叫,人就能察覺到蚊子正處於身邊,蚊子覓食前發出嗡嗡聲不是會暴露自己的位置和行動嗎?就等於在傳達一個信息:喂,我來了,我要吸你點血,可能會有點疼、有點癢,事後呢還可能給你傳播一些疾病,所以,嗡嗡嗡我來了我來了我來了我來了我來了我來了。

網上多數都說這是蚊子翅膀震動的聲音,而從直覺上總一直對這個解釋存疑。


我讀書少,搜了一下,總結地白話一下。

人的聽力 20-20,000 Hz,蚊子飛 500 Hz(舉個例子)。飛到1000 Hz 可能性非常小,因為高頻率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飛到15-20 Hz 也不容易,差距非常大。除非它們換一種方式進行飛行。

無聲飛行方式只有滑行才能做到。安靜的貓頭鷹就是如此。其他的飛行方式都會有聲音。

然而滑行的話,急剎車,急轉彎什麼的不如現在做得好。可能不小心撞到我們的身體,然後被拍死,吃掉,或者五馬分屍……

第一隻被發現的吸血蚊子,生活在八千萬年前,動物們的尾巴根本拍不死它們。人類的手去拍蚊子的歷史不長,而且大多數時候還拍不死。所以,這個選擇動力不強。

而且蚊子的飛行已經是非常獨特的了,和其他小蟲子不同,要不然怎麼飛得又快又穩呢。事實上,非常多的動物都會給給人類一種感覺——為什麼它不進化成…… 的樣子。

總之,把蚊子看成朋友吧。夏日睡覺前與之相伴,可能它們會是我們最忠誠的朋友,不論我們身處何地,不論歲月幾何,當我們垂垂老矣,聽不太見聲音的時候,夏日的傍晚,蚊子依舊在我們身邊陪伴。

  • https://biology.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5278/why-dont-mosquitoes-evolve-towards-muting-themselves


其實這是典型的人類思維

生物進化不是專門迎合人類的這一點意識,是所有思考進化意義的前提

然後問題就很簡單了

蚊子叮哺乳動物的時候,大部分哺乳動物是裸露的,比如牛之類,直接叮屁股就好了那點振動聲音根本聽不見,叮完就跑事後才癢也對蚊子造不成威脅。

然後再思考為什麼你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很簡單,人晚上睡覺的時候被子遮住了大部分裸露的身體部位,只露出頭【以及偶爾露出腿腳部位等】。同樣,當蚊子在叮你腿腳的時候你仍然察覺不到,你能聽到的嗡嗡聲只有那些盤旋在你頭頂附近的蚊子。

由於這種原因造成的暴露以及高死亡率,不足以為讓蚊子振翅無聲的個體被自然選擇出來而作貢獻。

試問除了人以外誰睡覺還蓋被子嗎?


吸完血趕快滾 別嗡嗡嗡煩老子睡覺


快刪,不能被蚊子看見。


蚊子要飛行來到你的近前,飛行翅膀振動必然要發出聲音啊,如果要不發聲音 則蚊子不能動 那樣談何吸血了?為了吸血充饑 它必然要冒著可能喪命的風險振動翅膀發出嗡嗡嗡的聲音飛過來,吸到血才能生存以及充足營養繁衍後代,何況 嗡嗡嗡在飛時你真的能很輕鬆很準確的打死它嗎?貌似也很難吧。


推薦閱讀:

如果世界上沒有昆蟲會怎樣?
什麼飛蟲靠特技飛行將火蟻變成殭屍?

TAG:生物進化 | 生物學 | 蚊子 | 昆蟲學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