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很奇怪不能理解的現象?

1.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認識都是覺得自己:幼稚、浮誇、愛幻想、說話輕佻、注意力難以集中。大腦經常空洞。

2.我想做到成熟、沉穩、穩重、低調、可以集中注意力、很好的思考。該怎麼做到呢?

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我覺得後者狀態的時候,也就是沉穩、低調、穩重的時候思考能力強了,情緒穩定了、而且辦事能力也相對前者增強了。為什麼?希望大家解答。謝謝。


謝邀

1、你會繼續成長的。一時不是一世,現在不代表一生。

2、有目標的活著,可以改善你的注意力不集中。

3、你想「成熟、沉穩、穩重、低調」,專註做到第二點,加上一定的經歷和積澱,能力和境界提升後,自然就可以了。


題主多大?本人現在20,看看我身邊的人,我還以為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


還是太年輕、太浮躁。我在公眾號「公務員樹洞」里寫的這篇推文《閑言絮語集萃|人生若只如初見,該多好啊》,應該能回答你的困惑,現摘錄如下——

有人問我,人的這一生到底該怎麼過?我一時愕然,竟然失語。

這個問題還真的沒好好地在腦子裡搭理過。只知道,自己過去通常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算一步,跌跌撞撞地闖到今天,過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日子。偶爾,還像個「偽大師」一樣,自個兒「半罐子晃蕩晃蕩」的,自不量力、班門弄斧地去開導別人。

年輕時,我很衝動,經常喜歡意氣用事,自以為是地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解。曾經也有許多人給我許多好的建議,但基本被我當「耳旁風」一樣。

我發現,人處在二三十歲這個時段,大多數都有一種自命不凡的清高和固執,近乎偏執地認為自己持見是正確的,聽不進別人的好心提醒,正所謂當局者迷。待自己覺醒時,一二十年的寶貴光陰,已嘩嘩地與你擦肩而過,淪落為歷史的滾滾風塵。

1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的這句詞說得多好呀。可現實是,人生必須反覆深入地赤膊相見,遇到想到的和意料之外的,而且其中總是充滿著變數、心酸和苦難。

縱觀俗常,人必然會經歷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時期。民諺有雲——「一歲出場亮相,十歲讀書至上,二十歲青春蕩漾,三十歲職場對抗,四十歲身體發胖,五十歲打打麻將,六十歲老當益壯,七十歲常常健忘,八十歲搖搖晃晃,九十歲迷失方向,一百歲掛在牆上。」

真的很形象。各人具體情況可能不盡相同,但從年少到年老,從中年到老年,身體要逐漸衰退;從低處向高處使勁地爬,再從高處向低處走,則都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一生,無論好壞,都是一個在不斷成長的過程。我感到,人不迴避地要面對和處理好三個關係:人與外部世界、人與人、人與自己。

人這一輩子,註定是在這三種關係的相互交織、糾葛和奮爭中突圍,註定會遇到許多事、許多人,有好人,有壞人,有好事,也有壞事。

那麼,遭遇諸人萬事,我的人生總原則是: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盡量做自己。

2

取他人之長,做最好的自己。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幸運:上學時遇到一位好老師,工作時遇到一位好師傅,成家時遇到一個好伴侶。

這裡,我還要加一條,進步時遇到一個好貴人。有時,他們一個甜美的笑容,一句溫馨的問候,關鍵時刻一次有力地幫扶和提攜,就能使你的人生與眾不同,光彩照人,少走多少彎路啊。

這「四好」之人,都是我們的恩師,都是值得我們珍惜和學習的榜樣。

過去,有位領導經常教導我們:讀好書,交高人,確有道理。讀經典之書、之文,能開闊眼界和思路;與優秀者為伍,能耳濡目染,受人家氣場的影響,久而久之,自己也慢慢變地優秀起來。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朋友越多,意味著你的價值越高,對你的事業幫助越大。

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把它轉化為自己的長處,你就會成為聰明人;善於把握人生機遇,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機遇,你就會成為優秀者。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和不一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愛情、婚姻如此;家庭、事業也如此。

3

為了更強大,改變自己從現在開始,在一環扣一環的縱深打拚中,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增強軟實力和自信心。

不能改變世界,我們就只好以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複雜、冷峻而現實的世界。

托爾斯泰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這是個真實而有趣的現象。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於是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不禁啞然。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移山之術,惟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若不過來,我便過去。

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就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我認為,首先要照照「鏡子」,自我清醒地認清自己:處於怎樣一個水平,有哪些優點,針對當前所處的「環境氣候」,個人從性格稟賦、言行舉止、行事方式、儀容外表、溝通協調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什麼薄弱和短板,亟需知恥而後勇,在後天加以認真而細緻地改進和完善。

一個人的性格,從根本上是很難改變的,人們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做出有限的調整。我們不能夠回到過去,去改變過去,我們可以做的是改變將來,而且從改變現在開始。現在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將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影響。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現在,完善自我的過程,雖然誰也不可能最終成為完美,但我們都在向著自己心中的完美努力。

在挫折和困難面前,自由的靈魂和堅強的意志,雖是奢侈品,但很管用。一個人的能力,只要稍作努力,下點苦功,動點腦子,苦點身子,是很容易提升的。不要迴避,不要懼怕,不要貪圖安逸,一點一滴地探索總結,當真正掌握了套路和主動權之後,許多東西,其實不過如此!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適應環境,改變自己,才能克服更多困難,戰勝更多挫折,創造更加絢爛多彩的美好明天。

4

人生之路很多,歸根結底只有兩條:上坡路和下坡路。

這麼多年走下來,看到、經歷那麼多人和事,我深感:走「上坡」路要低頭,走「下坡」路要抬頭。

一個走上坡路的人,可能正處於官場、商場、情場春風得意之時,如日中天、光彩照人之際,容易忘乎所以、目空一切,需要低頭好好思一思,你的這一切是如何辛苦爭來的,不排除有幸運的成分,應當保持清醒、珍惜當下,居安思危、再接再厲。否則,就可能停滯不前,甚至「傾覆」、「沉淪」等滅頂之災就會降臨。

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人,經常抬頭看看路,保持樂觀的心境,某一日忽然發現自己的誤區,那他可能就會幡然醒悟,並咬緊牙關衝破發展的「百慕大三角」,從而走上那條雖艱險但卻有著光明前途的上坡路。

秦朝的李斯,其人生大起大落。他靠不斷奮鬥實現了人生目標,但是他留戀功名、貪戀富貴,關鍵時刻喪失氣節、認敵為友、助紂為虐,最後落得個「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咸陽血染衣」的可悲下場。

相比之下,春秋時期楚國的范蠡,早期與當地的縣令文種一起到越國,幫助越王勾踐復國。公元前473年,越王滅掉吳國,范蠡完成了他的承諾,但他急流勇退,很快向越王勾踐提出要離開,北上山東,先在齊務農,又到陶地經商,散富於民,名垂後世,得以善終。大智慧呀。

人生不可能永遠雄居山頂,有上山就有下山,有上坡就有下坡。爬坡時,要有下坡時的心情;下坡時要有上坡時的心愿。

功名利碌,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看開一點、望遠一點,人的心也就平靜、敞亮多了。


時間自會解決一切


說的簡單點,你的理性逐漸在控制你的大腦,可以不完全被本能控制


1、誰都有年少輕狂,少不更事的時候,沒有誰生下來就成熟穩重的。

2、俗話說四十不惑,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經驗、閱歷也會成長。想成熟穩重,平時多做、多看、多聽、多學、少說。每日三省吾身,總結經驗教訓,經過積累會慢慢好起來的。


推薦閱讀:

藏識|禪宗的思想與風範(四)——六祖的智慧
如何從背影分辨男生女生?
自由職業者的年底扯淡:2018年,我寫了30來萬
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為何還會自卑?
木心丨偉大的思想都是有毒的

TAG:思考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