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蟲不光吃書,還會吃掉你家一切的有機物

一天晚上,司馬億捧起本舊書,津津有味地讀著。

還沒讀到高潮部分,他就開始皺起了眉頭。

前面的書頁還好好地,怎麼翻到這頁就被咬了幾個小洞?

上面的字自然是被「吃掉」了,還好不影響故事情節的走向。

可繼續讀著讀著,司馬億突然「哇」地一聲將書扔在地上。

原來在那泛黃的書頁里,居然夾著一具乾癟癟的屍體。

雖說「書蟲」司馬億見多識廣,但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難免驚慌。

緩過神來後,他便撿起屍體凝視了半天,卻不知其為何物。

比起直面乾屍的經歷,大家可能更常遇到這樣情況。

舊書舊報在家裡放久了,一翻居然爛了大半頁。

看著破爛不堪的書,你只好把它當廢品處理掉。

一兩次倒也不礙事,但經常這樣的話就很惱人了。尤其對愛書之人,這無疑是暴殄天物。

當然對部分學業負擔重的小夥伴來說,可巴不得它能直接把書本、作業本一口吃了。

那麼這些愛啃書的「書蟲」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方法能對付它們呢?

帶著種種疑問,司馬億開始了追查真兇之旅。

由於這小小蟲子太過狡猾,經過一波三折才使它浮出水面。

既然是跟書本有關,那麼就先盤查與書有關的昆蟲。

一番研究後,司馬億率先將目標鎖定在書虱的身上。

書虱屬於嚙蟲目,個頭很小。

它又被稱為書蠹、嗜卷書虱、嚙蟲、米虱等。

據資料顯示,它們通常會藏匿在書本、紙堆以及紙箱中。

書虱

似乎這書虱就是我們口中說的書蟲?

然而,調查發現它們居然不會在紙張上穿洞。

原來這書虱主要是以黴菌或其他真菌為生的。

它們喜歡潮濕的環境,比如受潮的書籍,潮濕的牆壁、櫃架等。

雖說也能咬破書,但不吃紙張的書虱不能算是真·書蟲吧。

那麼朋友們,你能猜到真正的書蟲究竟是什麼蟲嗎?

恐怕很少人能想到,真·書蟲可是擁有著高貴的「活化石」身份。

我們知道恐龍最早出現近2.3億年前,大部分於6500萬年前滅絕。

而它至今在地球上已經延續近了3億年了,見證了恐龍由出現到滅絕的全過程。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真·書蟲還有一個動聽的名字:衣魚。

沒錯,它聽起來可是跟書沒有一點兒關係。

不僅如此,它長得跟絕大多數蟲子不一樣。

跟前面的書虱一對比,我們就能發現衣魚是沒有雙翅的。

相反,它的尾部那裡擁有三根纓狀尾須。

也正因如此,衣魚曾被劃為纓尾目(Thysanura)當中。如今則被納入衣魚目(Zygentoma)。

纓尾目已被棄用

全世界已知的衣魚250種左右,我國大概已知20餘種。

它們是世界各地圖書館裡普遍存在的圖書文物害蟲。

像常在我國高校圖書館出沒的,就有毛衣魚,家衣魚等。

書中是否自有黃金屋、顏如玉不好說。

但自書籍出現以來,書中是少不了有衣魚在的。

而古人也早就認識到了衣魚的魅力所在。

《爾雅翼卷》就有記載:「白魚,衣書中蟲也,始則黃色既老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白魚.....一名炳魚,又名壁魚。」

由此可看出,古人那時是根據了昆蟲的外觀來取名字的。

除了衣魚外,它還常被稱作「蠹」(dù)、「白魚」、「壁魚」、「剪刀蟲」等等。

當然,它也因為「嗜書如命」而被叫做書蟲。

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麼它的通用名是衣魚,而非書蟲呢?

這還得歸功於,它十分貪吃的「吃貨」屬性。

區區的書籍怎能滿足它那不挑食的大胃口?

是的,它不光是愛吃書,還愛吃你家一切的有機物。

所以,別以為家裡沒書就沒衣魚了,說不定它正捧著你的衣服大快朵頤。

跟大部分人類一樣,衣魚這個傢伙最喜歡的就是吃糖了。

比如膠里的葡聚糖、糨糊、書籍裝訂物、照片、糖、毛髮、泥土等。

又或者是棉花、亞麻布、絲和人造纖維等,甚至連皮革製品、人造纖維布匹、昆蟲屍體、自己脫的皮也照吃不誤。

這也是為什麼說衣魚能吃掉你家一切有機物的原因。

而衣魚可能是你家最常見的小動物之一。只不過,絕大多數人都完全無視它們的存在。

當然這也不能怪我們粗心,要怪就怪衣魚長得實在太小了。

即便是身體完全發育成熟了,頂多就一厘米左右而已。再加上衣魚十分害怕見到光線,基本躲在暗處。

可難道我們沒有辦法發現這個整日與我們為伍的小動物嗎?

那倒也不是,我們能通過它蛻下的皮來發現其蹤跡。

作為昆蟲綱的成員,衣魚是通過「變態」蛻皮長大的。

但它們採取的相對原始的「表變態」模式。

「表變態」其實可以看作是早熟的表現。

也就是說,幼體剛孵化出來就具備了成蟲的基本特徵。

不像蝌蚪找媽媽那樣坎坷,表變態的生物一眼就能看是不是親生的。

之後在胚後發育的過程中,它們只需要個頭增大,性器官發育成熟就可以了。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昆蟲到了成蟲時期就不再蛻皮了。

但是這些表變態的傢伙成年之後還是會繼續蛻皮,令人嘆服。

別看只是簡化的「變態」形式,但衣魚從幼蟲變成蟲至少要4個月的時間。

雖然幼蟲與成蟲僅有大小差異,生活習性相同。

但如果遇到惡劣的環境時,它們發育期甚至能達到3年之久。

其實不光是發育期長,它們交配時長也是難得的久,能持續半小時。

這是因為它們的交配行為複雜且精彩,堪比一出好戲。

當雌衣魚和雄衣魚看對眼後,它們就秒懂了對方的心思。

趕緊頭對頭,觸角對觸角的碰來碰去,調整身體的位置;

緊接著,雄衣魚玩起了欲擒故縱的戲碼,將身體挪到一旁。

可雌衣魚哪肯就此罷休,直接大膽出擊追了上去。

你追我趕一陣子之後,,雄衣魚會先產下一個用絲包裹的精包。

雌衣魚則會快速讓精包進自己的體內。之後雌衣魚會產卵,孵化出白色的小衣魚。

圖片來源:valhalla.ulver.com

前面說了小衣魚出生後會從幼蟲變為成蟲。它的壽命大約為2到8年。

在衣魚的一生中,它隨時都可能會蛻皮。

所以,如果我們不能親眼看到它的出沒,但也能通過一些皮屑判斷哪裡有衣魚。

一旦確定有衣魚所在的位置,我們有興趣的話還能活捉它。

方法很簡單,可以選擇有粘性的捕蟲紙或紙盒,往上面放些麵包或者澱粉充當誘餌,就能讓衣魚原形畢現了。

當然衣魚本身對人類沒什麼危害的,但如果數量大的話影響生物的話可採用一些驅蟲劑或者殺蟲劑處理。

而在中國傳統醫藥文化中,衣魚還能當做藥物的成分治療某些疾病。

如果你實在好奇真·書蟲的味道,也不妨抓來放進口中試試。

這樣,當別人誇耀自己是新時代「書蟲」時,你就可以冷不丁來一句:

「醒醒,你知道書蟲是什麼蟲,什麼味道嗎?」

*參考資料

那些不期而遇的蟲蟲們---衣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 吳軍 彙編 2014.06.20

那些不期而遇的蟲蟲們---書虱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 吳軍 彙編 2014.06.26)

【城市物種日曆】衣魚 (蟲!恐!慎!入!) 瘦駝  物種日曆  2015-02-23

書蟲是什麼蟲?它吃的紙可能比你讀的書都多 作者:空鳳小仙  人呆手戶  2018-08-09

Silverfish.Wikipedia.on 23 June 2019, at 17:31 (UTC).

"Silverfish and firebrats in homes : Insect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xtension". www.extension.umn.edu. Retrieved 13 December 2017.

馮大慶.藏書害蟲衣魚的防治[J].當代圖書館,2008(04):46-48+51.

陳元生. 博物館的蟲害及其防治[A]. .文物保護技術(1981~1991)[C].: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2010:11.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