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處理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
如題,想到死亡的感覺就特別恐懼有時出一身冷汗。無可避免的感覺讓我覺得十分焦慮。對這個的思考讓我產生了人生的無意義感;有時候回想幾個月前或幾天前的事情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會有人生也就像是這樣子死亡很快就會到來的感覺;甚至會對自己的意識和這個世界產生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該怎麼處理?題主今天19歲,大二,被這個煩惱困擾許久了,每天心情都因此不好,很久沒體會到發自心底的快樂了。
慢慢自然會好,不要擔心。
對死亡的恐懼來自兩個層面的原因。
首先來自文化心理。對世界所有的現存文明而言,曾經最大的恐懼就是因人力資源不足而在軍事和生產力鬥爭中失敗。因此,它們不約而同的極力將死亡恐怖化和負面化(以及將生育和生存正面化甚至義務化),這是所有現代文明曾經的本能衝動——王朝必須人丁興旺,意識形態必須要廣泛傳承。社會並不關心這樣做對個體造成的心理創傷,正如自私的基因並不關心人類是不是會因為它們的遺傳最大化策略而容易患上癌症一樣。換句話來說,經過社會化的人類實際上普遍染上了文化有意塑造的「恐死病」。這也是為什麼恐死現象往往發生在初高中階段的原因——這個階段人基本完成了初步的社會化。但我們並不能簡單的去責怪「文明」。客觀說這是一種自然的安排,並沒有哪個具體的人或者具體的階層要為此負責——沒有為自己的社會設定這個屬性的文明也就趨向於滅亡了。
死亡恐懼的第二層力量來自人的樂觀期望。青少年往往處在一個「高勢能」地位,身上沒有歷史包袱,沒有罪惡記錄,可塑性強,時間資本豐厚,正所謂「天下無事不可為」,「前程似錦」。在這樣的未來預期之下,死亡自然被識別為風險。尤其是在耳聞目睹到各種意外死亡案例,已經切實產生了到無法完全防止一切死亡風險的無力感時,會產生強烈的恐慌。
要想治癒這種「疾病」,首先你需要意識到「治癒」它的代價。——如果你失去對死亡的恐懼,以你的閱歷很容易導致對安全的漠視和對風險的低估,一個意外足以將你的人生馬拉松變成四百米越野。死亡恐懼所造成的負擔,客觀上就像你為生命買的一份保險。你省掉這筆保險費的同時,也就接受了這項風險。你確信這對你是凈賺的嗎?
第二,對一切癥狀穩定的病症,都存在第二種治療方式——適應。也就是依靠接受和「刺激的邊際效用隨時間遞減」的認知規律,靜靜等待自己對某個癥狀刺激喪失敏感性。恐死也在這個名單里。也就是說,你可以選擇「保守治療」。隨著你年齡增長,你對未來的美好預期會隨著時間資本的不斷削薄以及多次的時間投資挫折而發生很大的下滑,作為風險的死亡的重量自然也會大幅的下降,而你處理負面情緒的經驗自然也會隨著時間積累和增長,此消彼長,死亡所造成的精神壓力很快會降低到你的管理能力之內,只是在某些脆弱的時候才會伴隨著別的什麼東西翻滾到水面上漂浮一會兒,疏忽之間就又消失在你思維的深淵裡去了。這差不多也是絕大多數人的路徑。
還有一條少有人走,更為艱難,但更為美好的路。
那就是更加深入的認識死亡,去除對死亡非理性的恐懼,代之以尊重前提上的敬畏;明白人生本身最好的樣式,就是向死而生。人在死亡問題上能有的最好樣式,就是此刻有人告訴你你已必死,你可以長出一口氣,欣喜於你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休息了。
首先看你什麼年齡,都七八十歲,就多活一二十年,要體能好和有積蓄花,哪時候對事業求也沒用,沒什麼遺憾的,有什麼恐懼的。其次看自身的健康狀況如何,正常不會突然死的。再次看什麼層次,反正有錢花基本上不會想短命的。最後就是三十多至四十多,這年齡段因為基礎和性格,可能經濟狀況差很遠,迷茫中。這時候就生有何歡,死有何懼。保持努力,才有經濟轉機。但要混起來,不容易的,所以死也沒什麼恐懼。就有點遺憾,為什麼一事無成,又不是能力,努力差於人。以上的各狀況心態。
死亡作為行為狀態,好比一場考試,有人焦慮恐懼,有人興奮激動,有人淡定無謂,各人的心裡想法還千差萬別。認知作為一種實然,就是在極端之間分別卡位,然後分別真心地覺得自己卡到了最好的位子。
看一下宇宙圖,你會發現你在宇宙中根本渺小到可以忽略,在宇宙面前,滅亡只是必然
我也是。我也是19歲大二,我從初中開始就一直在思考活著的意義還有對死亡的恐懼,後來以至於得了焦慮症,白天還沒什麼,一到晚上睡覺的時間,躺到床上就開始胡思亂想,越想越心慌,基本上隔三差五的晚上都是失眠,躺在床上冒冷汗,心跳加快,頭皮發麻,渾身發冷。我怕死,我膽子還特別小,再往後有時候白天突然也會有那種感覺
※Oct.8 2018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快樂活在謊言中,抑或痛苦面對真實
※瑞詩凱詩丨一個能使土地、哲學與靈魂溝通在一起的聖地
※人生要學會珍惜
※<將真理活出來>
※聰明的孩子,從小讀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