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到底是不是豐衣足食以後的產物?
08-10
以前人是有良心,可是那時候大家生活都苦,物質還不是很充分。所以那時候的道德,其實也摻雜了一點同情,憐憫和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的感覺。現代社會呢?道德到底是不是豐衣足食以後的產物?
豐衣足食是道德永遠不變的方向,更是道德發展的基礎。豐衣足食是檢驗人類一切行為的道德標準!
講一個聽說過的故事吧 以前有六個英國人被困在一艘船上 沒有食物 其中一個身體狀況很不好 有人提議說要抽籤決定生死 有人不同意 最後 那五個人把病的人給吃了 後來他們獲救了 英國的法院沒有判決他們有罪 因為法律是基於正常的社會環境下的產物 可是當時的環境十分極端 所以無法使用正常法律裁決 我想這個故事和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道德不是豐衣足食的產物,但豐衣足食以後會有更多的人關注道德,所謂」倉廩實而知禮儀「。對社會來說,道德是維護社會運轉的基石。對個人來說,有的人偏重物質需求,有的人偏於精神需求,物質匱乏時也不放棄道德追求,即」安貧樂道「。
道德也許不是豐衣足食的產物,卻是窮困潦倒時候的底線。
謝邀
這個問題需要關注幾點,什麼是道德?什麼是豐衣足食?什麼事產物?道德,官方解釋就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
豐衣足食,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產物是多種條件和因素下作用的結果。分割線---------------------------------------------------------------
那麼問題來了首先我們來說豐衣足食,現在這個社會生活富裕的標準是什麼?沒有,沒有這個標準,畢竟人均工資都是高收入少部分人群拉動的整個團體。而且到了一定的資本,目光也會更遠,看的更上面,也不會有自己很富裕的狀態。
其次再說說道德,以前的環境標準與現在是截然不同的,很多時候都喜歡拿以前的東西和現在比,以前西瓜幾分錢,大閘蟹隨便吃,和現在能比嗎?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改變太多,是無法和之前所比較的。說簡單的問題就是X(道德)+Y(條件)=Z(產物)以前的時候是
X1(前道德)+Y1(前條件)=Z1(前產物)條件都不同,只是名稱相同而已,你是無法寫成等式在說究竟是哪裡變化了?以上生產力的高低與道德水平的高低成正比,你無法在奴隸社會維持封建社會的道德水平,同樣你無法在封建社會維持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水平。
倉稟實而知禮節
謝邀
左伯桃見羊角哀一表人材,學識又好,就勸他一同到楚國去謀事,羊角哀也正有這個心思。一日天晴,兩人便帶了一點乾糧往楚國而去。
曉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乾糧將要用盡,而老天又降下大雪來,左伯桃兀自思量,這點乾糧,若供給一人受用,還能到得楚國,否則兩個人都要餓死。他自己知道學問沒有羊角哀的淵博,便情願犧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才能。想罷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塊大石來坐著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來,左伯桃已經脫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凍得只剩了一口氣。羊角哀大慟而號。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乾糧帶走,速去求取功名。言畢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國,楚元王因愛惜羊角哀的才能,以上卿的禮節安葬左伯桃。羊角哀夢見左伯桃說:感謝你的恩德,我才能得到厚葬。我因為墳冢靠近荊將軍的墳冢,受到他的逼迫。當月15日那天,羊角哀帶兵馬來到左伯桃墓前,並製作了三個桐木偶,然後自殺,捨命去幫助左伯桃#富裕的不僅可以是物質,精神一樣可以富裕這個問題要劃分絕對貧窮和相對貧窮兩個方面。絕對貧窮,活的不如畜牲,生命如同草芥,沒人會思考除了生存以外的問題,也沒有時間思考。相對貧窮,過去的物質條件對於我們來說是貧窮;而我們的物質條件對於未來的社會來說也是相對貧窮。過去我們在社會建設摸索期走過錯誤的路子,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這就是絕對貧窮。
推薦閱讀:
※關於道義論的兩種道德約束視角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從道德的角度來看?
※中國的法學生到底要如何努力?
※道德一二三 10
※自殺道德史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