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4哪都好,為什麼要設計伍迪失去發聲器和離開,就不能換個大團圓的故事?

是換個故事,不是結局,也可以用大團圓的故事來表達伍迪的成長,伍迪又不是鋼鐵俠合約到了,鋼鐵俠不想拍了,現在都那麼喜歡拍這種結局嗎


伍迪失去發聲器,從玩具的角度來說,變得「不完美」了。

但從伍迪的個人角度而言,他面對了自己最大的恐懼-不再被人類主人需要,從而失去了到此為止人生的目標和價值。其實他一直在做著存在主義的思索-最早可以追溯到系列的第二集:在那個故事中,伍迪除了玩具以外的可能性是成為玩具博物館中的藝術品,然而這個選擇是和玩具的價值觀相背離的,彼時安迪還是需要伍迪的,伍迪追求自我價值就必須放棄和主人的契約。

在第四部中,牧羊女這個角色的設定的存在就是為了代表和象徵伍迪除了玩具之外的另一種可能性,一種完全脫離了人類的生活,一種自由的、充滿冒險精神的生活,同時也是他一直以來內心真正的渴望和需求。所以當故事的結尾,當所有外部的衝突得到解決,伍迪沒有像前面三部一樣,回到主人身邊,而是選擇了自己。他不再「屬於」任何人,他只屬於自己。

同時,雖然伍迪和朝夕相處的夥伴們暫時告別,但這種分別恰恰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的友情是多麼寶貴。

所以我認為這個結局是【圓滿的】,而且打開了更大的故事的可能性,如果前三集故事的核心是以伍迪為代表的玩具和與安迪為代表的玩具的關係,第四集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故事,第五集之後就可以完全以伍迪為主角,開啟一系列冒險的故事了。


你是不是把Pixar跟Disney弄混了?Pixar的電影一直都是從成人的角度講故事的,不搞虛假繁榮,幾乎每一個Pixar動畫電影都有一個沉重或者成熟的主題,劇中人物面對的是真實的心理/社會問題,如何面對恐懼成真,如何應對抑鬱,如何面對親人的死亡等等,Pixar之所以是奧斯卡的香餑餑也正是因為這份「思想性「。

Toy Story系列,你第一次看時候可能年齡太小,現在請回頭想一下,說的是什麼問題,這些玩具們是那一類人的化身?是父母啊,玩具本身就是父母養孩子的工具,父母早晚是要放飛的,大團圓豈不就是把孩子養成家裡蹲了?


後,說了一個我覺得非常走心的地方。因為玩具系列跨度非常長,真正從1一路追下來的人多數都是8090。迪士尼真的是充分的回應了受眾群體的心裡變化。

曾經,玩123都還是善惡分明的。迪士尼自始自終都是做善惡分明和大團圓結局的。

專門破壞玩具的隔壁男孩Sid。

唯利是圖只想用玩具賺錢的肥宅。

因為自己被取代了而變得心理變態的草莓熊。

他們都是前三部的完全反派角色。

然而第四部,我更看到了一些成人世界的灰色地帶。沒有哪一個角色是真的壞掉的。我以為按照迪士尼的套路,一定是蓋比娃娃把從叉叉手裡得來的胡迪的過去,用花言巧語美化一變,用來騙取胡迪的發生器。最後胡迪發現被騙,要拿回發生器回到邦尼身邊。

但是,當蓋比娃娃發現,自己沒有被重視,沒有被愛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發聲器損壞,時便同意胡迪拿回她的發聲器這一點,這也更是側面的說明,胡迪能夠遇到安迪,真的是太幸運了,這世上有太多的玩具,一生都只活在等待和期許之中。

一些人,一些像胡迪一樣受著運氣恩惠的人。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源於自己的努力。然而很多時候,自己所享受的一切,並不僅僅來源於努力。胡迪在安迪還小的時候就能有幸陪伴安迪。胡迪有一顆出場時完好的音效卡。這些胡迪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都是蓋比娃娃做夢都想要的。蓋比娃娃每天,練習喝茶,努力的想要修好自己的故障想要得到一丁點,她珍視的那個女孩的愛。胡迪與安迪的習以為常的每一天,是蓋比娃娃做夢都想要得到的一天。

成人的世界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

這一路,

他得到過主人的視若至寶,

他嘗過擔心自己不在重要的心焦,

他在孩子玩具箱里的短暫和博物館裡的永恆里進出,

他在無數的艱難險阻中尋找回家的來路,

他是幼兒園等級制度的改造者,

他是光速長大了的孩子給後來者的託付,

他是壁櫥里的灰塵,

他是孩子融入集體前最後的看護,

他把希望之聲讓給了守望之人,

他把遵從內心化作最後的謝幕。

他與摯友相遇又離別,

他與愛人破鏡又重逢,

他的嶄新的人生即將起航

接下來的生活,

是之前的任何一個他都不曾觸及的遠方。

So Long.


對我來說,這結局也不算完美。我個人也更喜歡完美的結局,但這個結局其實很合理。

首先,電影里著重描繪了叉叉對邦尼的重要性,但同時也側面反映了邦尼對一旁的胡迪是忽視的。所以可以很明確的就是邦尼並不是十分在意胡迪,而且邦尼身邊有自己原有的類似「管理者」這樣的玩具角色,警長這個責任交付給了翠絲。結尾彩蛋也應證了翠絲在成為警長後的確就如同胡迪一樣。綜上,胡迪對邦尼來說可有可無。所以在我看來胡迪最後選擇聽從自己的內心和牧羊女一起去冒險是合理且非常正常的。

其次,說說胡迪失去發聲盒這個安排。胡迪一開始進古董店就是因為看到了牧羊女的燈,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因為胡迪對牧羊女有愛慕之情,一切都不會發生。所以最後結局胡迪選擇和牧羊女在一起也是很合理的。另外,胡迪之所以失去發聲盒,一方面因為蓋比娃娃的遭遇,一方面也是蓋比娃娃說中了胡迪的心。當然,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救叉叉,因為這是胡迪唯一感到被邦尼需要的地方。

不過由於蓋比娃娃拿到發聲盒的方式並不光彩,所以她沒有被心心念念的小女孩留下可以說很公平了。而胡迪作為一個老好人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或者就這樣拿回發聲器。所以胡迪幫助了蓋比娃娃找到主人,這點上其實和結尾胡迪和牧羊女決定幫助全世界的玩具找到主人相得益彰。作為一個正面人物,胡迪自然也沒有再去和蓋比娃娃討要發聲器。那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蓋比娃娃主動給出發聲器,這樣問題就來了,蓋比娃娃是不可能自己拔出發聲器的,且不說她夠不夠得到自己後背,假設可以,那麼她時候有這個力氣扯破棉絮呢?繼續如果可以,那麼能不能完好無損地將發聲器拿出來呢?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黑人小女孩(主人)將蓋比娃娃放在一旁,沒有在意。但實際上,在黑人小女孩決定留下蓋比娃娃後,沒有一時放開蓋比娃娃。換句話說,蓋比娃娃沒有機會交出發聲盒。再想一下,蓋比娃娃真的不需要發聲盒了嗎?或者說胡迪還需要發聲盒嗎?

胡迪不再需要發聲盒了,因為胡迪不再需要主人,他是個自由身。我個人理解是,發聲是為了讓孩子覺得有趣,胡迪沒有主人也不打算找一個新主人,自然不需要。其次,發聲盒是個人工內置的聲音,不屬於胡迪的聲音,胡迪已經不會再迷失了,他已經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他的心聲告訴他應該幫助更多玩具找到主人。這裡可能和巴斯光年一直按自己的發聲鍵有呼應,當時巴斯光年不懂傾聽心聲,而如今胡迪不僅懂了,更加清晰了。所以對胡迪來說,這個發聲器實在不是什麼必需品。

總結,這是一部愛情喜劇,所以在一切的一切都顯示胡迪不再需要成為一個孩子的玩具時,他選擇和心愛的牧羊女一起幫助更多的玩具找到主人。而英雄形象總是需要犧牲一點的從而襯托其不凡之處,失去發聲器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


Woody放棄發聲器是他自我意識覺醒的第一步,當下他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但是他的潛意識已經不再把「玩具」「取悅人類」這一身份作為自己的唯一使命了. 寶貝的經歷讓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活也存在另一個可能.

放下自己所依賴的東西,跳出舒適圈,是自我覺醒的第一步……正是因為這樣,這片才沒有落入俗套,而且無比感人啊……


求你了,標題就劇透。真的是服氣唉。


謝邀。

發音盒是我對《玩具總動員》4第二大意難平,第一是胡迪和巴斯光年分開。

原來這麼多人也對這段意難平,大概是因為人類對完美的追求的天性和「完整強迫症」。

首先回顧一下發音盒這條線。

蓋比發現胡迪發音盒跟她是同一款,要搶,胡迪這個時候是不願意給的。

胡迪逃出去了,但是叉叉被挾持。胡迪在外面組隊團戰,叉叉在敵人內部賣隊友,把胡迪和安迪之間的故事告訴蓋比。所以前面跳車後,胡迪和叉叉流浪那段是伏筆。

胡迪組隊成功回去古董店跟蓋比team硬杠,最終失敗,這個時候胡迪也還沒放棄發音盒。

逃出古董店,大家不願意回去了,我覺得胡迪這個時候是有動搖的,可是他選擇回去,難道他不知道回去會有什麼後果嗎?發音盒跟他之間的bonding已經斷了,隨時可以放棄。

回到古董店,蓋比用懷柔政策,說自己也想像胡迪一樣,有一個主人,和他一起創造快樂又美好的回憶。胡迪主動放棄發音盒。

結局,換了發音盒之後的蓋比成功吸引到哈默妮的注意,但是哈默妮把她拿起來看了一眼就扔掉了……這裡我真的既爽又心酸,心酸是因為胡迪好慘發音盒白換了。

蓋比給過機會胡迪把發音盒拿回來,但是胡迪不要,還主動帶蓋比走,想讓邦妮當他主人。胡迪真是「聖父」人設。

所以胡迪為什麼要主動放棄發聲器啊?

因為胡迪吃軟不吃硬。(just kidding)

自我的覺醒,放棄「主人」。以前安迪最喜歡胡迪發聲器這個功能,《玩具總動員》1片頭就有,雖然胡迪口口聲聲說忠於邦妮,其實各個小片段都表示他想著是安迪。要是安迪是他的主人,胡迪肯定死活不會換的。可是邦妮已經不跟胡迪玩了,發聲器就不重要,扔掉發聲器胡迪不再屬於任何一個「主人」。

成長,如果沒有4,那《玩具總動員》系列是安迪的成長史,有了4就變成了胡迪的成長史。一開始巴斯光年出現在「家」里,奪走了主人對胡迪的寵愛,胡迪妒忌他;再後來胡迪和巴斯光年是buddy,一起完成了很多冒險;最後.......

所以皮卡斯為什麼要設計這個劇情?

大概全世界的人包括編劇都認為失去才能成長。

但是我認為成長就不能讓時間慢慢改變自己嗎,為什麼一定要失去!

從《玩具總動員》系列看這24年來,美國人對忠誠的態度。第一,追求一種「only one」的概念,人生只有一個主人;第二,以前胡迪對安迪有點「愚忠」了,現在更多利己主義,注重「自我」。


因為失去了發聲器這個和主人溝通的橋樑才促使了胡迪的離開和「成長」。而開篇胡迪和牧羊女的分別就已經說明了這是一個關於離開與抉擇的故事,所以不會有一個所有人都在一起的大團圓結局的。


邦尼不再玩伍迪了,再也沒有人會拉動發聲器,與其這樣還不如把發生器給一直渴望去愛一個孩子的娃娃。


第四部已經把前面三部的所有精華留下來了,所以說是最後一部,至於為什麼不是大團圓結局,怎麼跟你說呢!我覺得挺大團圓的,我記得電影有個玩偶說這年頭孩子已經不玩玩具了,過時的玩具要麼在櫥窗里當模型,要麼就主人遺棄消失了。而胡迪最後帶這玩具們默默離開,就像導演再告訴那些從玩具總動員1看起來的觀眾們,玩具並沒有被主人遺棄,而是進行一波心理成長,玩具們要去追尋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夢想啦,就像人一樣成長。就像,你小時候那些不見的玩具,它們可能是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弄壞被丟進垃圾桶的悲劇結尾……仔細想想導演還是給你了一個不是太俗的第三種結果和安慰讓你告別這個系列!胡迪這部真的是玩具總動員整個系列中西部味最濃得,末路牛仔!


還在期待大團圓故事結局,是真的沒看懂這部動畫啊~伍迪是失去了一些東西,但開始了新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階段的路要走~真正的人生是沒有大團圓的!


其實如果你看過前三部應該就能感覺到,第三部結束就已經是一個完美的故事閉環了,第三部結局的情節設置就能看出來導演就打算把故事寫死了,好像當時就沒打算會有第四部,反正我個人覺得第四部是強憋出來的劇情。


發聲器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乛?乛?

玩具總動員胡迪中文發生器


比較真實,給人印象深


我想是給下一部鋪路吧

團圓的故事可能會很有趣


這部電影的每一段劇情都猶如走獨木橋一樣在三觀崩塌落入俗套的邊緣遊走,但卻又恰到好處的避開了所有雷區並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對於牛仔來說 原來的主人安迪已經不會回來了

他最初做的所有努力也是為了讓小主人更快樂一點 可是對他自己來說是 不太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生活了

他把發生器給了那個洋娃娃也是因為他還是很善良也希望幫助別的玩具體驗一回和主人相遇並且不被拋棄的感覺

至於結尾

因為牧羊女去意已決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會大家再聚在一起 牛仔也想明白了什麼小主人有了新的玩具陪伴 一樣會有個快樂的童年他他也終於可以放心和牧羊女一起浪跡天涯了

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大團圓了吧~


兄dei別怕,你皮的作品就是沒天賦就要退學的,老了就要退役的,沒人愛了就要滾出門的,習慣了就好了哈!×合家歡,合家歡.jpg


我也特別難以接受這個結局。如果woody是主動把發聲器給一個弱小可憐的,比如第二部里小企鵝那樣的角色,我都會很支持他。蓋比娃娃太自私了,很像第三部里的大反派草莓熊,搞那種集權小團體,靠綁架武力威脅心理戰各種陷阱奪走woody的發聲器。即使她是出於渴望小孩子的愛,但這讓她她心理變得很扭曲自私,一點不讓人同情,反而覺得可怕。woody把聲音給了她讓我很不好受,一點不值得。並且那個forky也太丑了。


發聲盒,對玩具是至關重要的。woody交出發聲盒也做了很好的鋪墊,為了救叉叉,也為了成全蓋比,還有就是自己已經不被新主人需要。這個地方的處理其實是很殘酷的映射


人生哪有那麼多大團圓結局,況且對於人類來說可能覺得所有玩具都歸家才是大團圓結局。可假若站在玩具的角度上講,胡迪幫助蓋比找到了主人(有沒有發聲器對胡迪本身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邦妮已經冷落了它,但是蓋比卻很需要那個發聲器,所以胡迪可以說是其實是心甘情願的給蓋比的),同時胡迪也找到了心愛的牧羊女,並且不用再承受不被需要卻要堅持的責任,跟牧羊女浪跡天涯瀟洒自在,而那些邦妮最愛的玩具依舊回到家裡陪伴邦妮。

這難道不是真正的大團圓嗎。

蓋比得到了主人的愛

胡迪找到了作為玩具存在的新的定義,以及心愛的牧羊女

別的玩具依舊陪著邦妮

我覺得這就是大團圓。

雖然胡迪和巴斯已經那群朋友們的分開多少令人傷感,但這就是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抉擇與選擇。

你所去到的地方,若是你內心追尋的地方,那麼一切就是正確的。就像巴斯所說,追尋自己的內心。


所謂大團圓故事不是指伍迪回到邦尼家,而是他解開心結,去另一的地方開啟新的生活。畢竟他會到邦尼家的結局註定是吃灰。而且他離開邦尼家後就不需要發聲盒


推薦閱讀:

你最崇拜的人是誰,為什麼?
小鎮疑云:警察找了四年,對比了6000多張嫌疑人照片,最後破案的是食堂大師傅
你給孩子起名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我沒有錢,我怕養不起她,可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很愛很愛很愛她,想要和她說我愛她?
小狐狸的故事【一】

TAG:電影 | 故事 | 玩具總動員4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