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向孩子交代家裡的經濟狀況么?

不作貧富的假設,家長是否有必要向孩子說明家庭收入情況,或者說,孩子是否有權利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


應邀!

我認為孩子有權在提問的環境下知道家庭情況。

今天買了個千把塊的東西到家,我兒子問題我多少錢,我說一千,他說和他那玩具一樣,他那玩具也要一千。

我和他說,謝謝你沒要我給你買那麼貴的玩具。

他自己做口算小能手,他同學上學而思類型的題目他自己會做了,我告訴他,謝謝他自己努力學習,我們可以省了培訓的錢去玩。

前一兩年的時候,有次在肯德基吃飯,他說要買899一套玩具,還說真不貴,很大一盒。

旁邊剛好兩小姑娘,我叫他去問問姐姐們怎麼說,姐姐們告訴他八百的玩具真的不便宜,很貴。

他自己拿過年的100去買過99玩具,我告訴他用我貴賓卡可以打折節省幾個買包子的錢(小朋友的認知要用具體物品解釋才能更好理解)

後來他再買就知道報我手機。(這傢伙大概買了幾百,三五個。現在收手,學習真是很好的轉移注意力的事情)

現在有錢他會自己存,我告訴他一千二存他自己名下銀行卡,他自己支付午餐錢。

另外他有個零錢盒子會存些。

我覺得孩子是需要知道錢財和錢財的概念。

我督導的杭州風動力青少年發展中心拿了芝麻街財商課程版權在杭州地區免費推廣。

其實開始有數字概念的孩子就差不多可以理財了。

前個月我們家樓下小店開始除了包子連鎖還賣香腸。

他說,包子一個一塊五,兩個包子三塊錢,香腸三塊五,比兩個包子貴,還是包子好。

(但其實關鍵那三塊五香腸不好吃,台灣肉腸,還有魚籽腸什麼他很愛,就沒看他比價)

告訴小朋友家庭可以有的選擇範圍,或者問孩子是什麼讓其考慮錢,這些互動很重要。

能坦誠很好。

不一定太具體。

我也會告訴他那錢是我賺,決定權在我,等他賺決定權才在他手上,還要考慮具體情況。

所以我認為要說。

能談錢是很重要的自我功能和現實能力評估,經典精神分析角度講往往和肛欲期相關。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部分,當然有權利知道自己家裡的經濟條件,就像上面回答說的「孩子是需要知道錢財和錢財的概念」。

雖然俗話都說女富養男窮養,但富也不能富到超過家庭經濟承受範圍,窮也不能窮到太過苛刻。孩子從小養成的消費習慣很難改變,如果家長月收入一共只有5000,孩子買一身衣服一雙鞋子就花1000甚至更多,我是認為長大後他會不甘心去買500的衣服鞋子的,或者說他已經不削那種低檔次的東西了。但是其實500的東西也並沒有比1000的差。

在養孩子上面,我堅持給孩子花在教育、穿著和生活上的錢,不超過家裡經濟能力,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盡量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性價比最好的,不是最貴的)

人跟人本身就是有差別的,每個家庭的家庭情況當然也是不同的,我覺得從小讓孩子了解自身家裡的經濟情況,讓他們知道每個人家裡的情況都是不同的,養成好的消費習慣,之後上學了也可以避免一些盲目從眾、攀比的行為,更理性得對待需求。


我覺得應該。

就個人經歷而言,我父母50後,帶有時代特點的節約,一切能省則省。且常對我說,你只管學習,家裡什麼你都不要操心。每次買個水果什麼的都恨不得他們吃皮我吃果。

十幾歲的我那時覺得家庭條件應該是窮到極點,因此也分外節省,自卑同時還自尊心極強,從來不開口要這要那。

現在我知道了,其實家裡一直不象我想的那樣,只不過這種熏陶對於小孩子性格的養成已經無法改變了。


窮不可怕,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會窮。小孩子其實會有點明白的。當他明白自己家裡的條件以後要更熱愛生活,更懂得讀書的意義。

不要一味的拒絕孩子的要求,雖然自己沒有錢,但是要努力去賺錢,讓孩子明白這個是父母努力才得到的,所以小朋友也要努力。

讓孩子明白自己擁有的快樂。或者是感情方面的充足。遠比討論買和不買有趣得多。

孩子是最珍貴脆弱的。


我是會跟孩子們談家裡的經濟狀況的。

我不但會跟他們談自己家裡的狀況,還會跟他們談整個社會大部分人的經濟狀況,從窮到富。

如果你不讓他們知道一個大人每個月的平均收入是多少,那麼他們又怎樣知道,買什麼東西叫做奢侈?買什麼東西叫做節儉?一樣物品的合理價格是多少?怎樣不成為冤大頭?

讓孩子們了解世界是怎樣運作的,是很重要的。

他們知道家庭的平均收入,他們才知道合理的支出水平是什麼;他們知道學歷低或能力低會造成的影響,他們才會努力上進及學習;他們知道社會需要怎樣的能力,他們才能克服自己的厭惡去彌補自己的缺點;他們知道社會是怎樣運作的,他們才會知道自己該怎樣努力。

很多時候孩子們並不是熊,他們只是被隱瞞。你從來就沒有給他知道,一個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多少,那麼他自然也就不知道,他想買的東西有多貴;他也不明白,為什麼你不買給他,甚至還要罵他。

即使你買給他,他也不知道這東西其實是很珍貴的。他以為這個就是普通的物品。

把孩子教育成不懂柴米油鹽,你覺得他們就會快樂,其實不是的。如果他們不知道一個物品的價格,那麼他們同樣也沒有得到昂貴禮物的快樂。在給予同等級的禮物下,他們的快樂其實是少於識貨者的快樂的。打個比方,就像你組一台 i7-6950X 給一個懂硬體的男生,和一個不懂硬體的女生,兩者得到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有人會覺得孩子們知道家裡經濟狀況後會自卑,其實真正先覺得自卑的是家長本人吧?如果你不是一開始就覺得你自己收入低+低人一等,你怎麼會認為孩子們知道家裡經濟狀況後會自卑?馬雲顯然不可能覺得他的孩子知道家裡經濟狀況後會自卑。

就算你不告訴他家庭狀況,難道他就不知道?他不會看你做什麼工作,不會看你用什麼手機,不會看你給他多少零用錢,不會看你買什麼車,不會看你住什麼屋子?你根本不可能隱瞞他吧。

很多人不想說,很多時候,真正的理由是,無法跟孩子坦白的承認自己的收入很低,害怕面對這個問題。如此而已。

當然,如果你有很多收入是見不得光的,咳咳,好吧,這個是例外……


作為五六歲就下地幹活的女漢子,一直都知道家裡缺錢,儘管我們家比起鄰居的生活要好的多。因為父母一直灌輸賺錢不容易的思想,並且經常讓我下地幹活,做家務,導致對錢一直很敏感,非必要的東西儘可能不買,吃飯吃最便宜的菜,加上暑假去實習,平時在學校勤工儉學,做家教,大學倒是省了很多生活費,我爸覺得很欣慰。

但我心裡一直很羨慕那些活的無憂無慮的同齡女孩,她們吃飯的時候很少介意價格是十塊還是五十塊,覺得好吃就行了,淘寶買的衣服不喜歡了可以扔掉,這些對我來說都太難做到了……

消費觀是很難改變的東西,我心裡認定自己只能穿200塊以內的衣服,可能到我月薪過萬,也只能把預算提高到三百,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推薦閱讀:

婆媳關係誰出面解決?
為什麼孩子要隨父親姓?不能喜歡什麼姓就姓什麼么?
女生在考慮結婚時,覺得對方的顏重要還是家庭條件更重要?
為什麼把孕婦叫做患者?懷孕是病嗎?
嫁給一個家庭條件好跪舔自己無微不至 但自己卻不愛的男人婚後會有幸福的可能嗎 他爸媽也對我很好?

TAG:家庭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