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長大越冷(性格)?感覺自己有點外熱內冷型?
「是我多管閑事了。」的事經歷多了,心也慢慢冷了,當幫助別人卻得不到感激甚至被責備的時候,自己不過是個二百五愣頭青搞不清楚狀況的大傻,倒不如索性不去理會,反正事前止損不如事後安慰。反正有些人不撞南牆是不會回頭的。
熱代表欣喜,迫切,甚至是討好,想要換來自己覺得新鮮的東西;再長大一點就明白了,那些吸引自己的東西,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了,那些東西的內在甚至是糟糕的,那就會淡淡的了。
因為人間不值得。
哪有人會是一張白紙啊,大家都是帶著愛與恨,往事與陰影活著,只是有的人藏得深,有的人藏不住而已。
藏的深就變成了冷,藏不住就變成了脆弱。
經歷的多了,學會保護自己了。
因為你明白一點,有些狗是養不熟,有著人捂不熱,一個人能發的光熱有限只能留給你最重要的。真是是人間不值得。
年紀越大,陽氣越弱,於是冷淡。
外熱是一種偽裝,你覺得熱情是好的,所以希望別人覺得你熱情。
因為覺得他們在走自己以前走過的路,不是越來越冷,只是覺得幼稚。
我得說這種性格非常好。因為最終能留在你身邊的都是交心的人
因為你知道有很多東西很假,懶得應付
謝邀。
明白了有些事沒必要計較,明白在這世界上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世間所有的事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個人認為所謂的冷應該是經歷的多了之後的淡然,能夠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外熱,但是在內心同樣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
我覺得不是你外熱內冷。
是你長大了,成熟了,知道把好的展現給別人,把憂傷寂寞留給自己。
內,越來越冷,說明自己在收縮,
內,越來越熱,說明自己在擴張,
那種想要改變世界的人,就是內在越來越熱………
之所以內在越來越冷,通常是在對大量挫折中,尚未找到突破方法,故而選擇收縮………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看過一句話「當你過了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當時的自己,覺得幼稚可笑,說明你長大了」。
越長大,便會越發成熟,當初所相信的幻想,現在怎麼也不可能再拾起。
聽過這樣一個比喻嗎,我們好像都生活在一個圈裡,越長大,見識越多,圈便越大,這在我們成熟的過程中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而每當這個見識圈擴大一些,我們所理解了的幸福與不幸就會更深一層,當你終於不會為得到一顆糖果而純粹地開心一整天,你就會對外界的防備更深一分。
所以你冷漠,只是作為你,成熟的一種標誌吧,像是穿上了一件件保護的外套,用來抵禦世間的風月,好留住心中溫暖的美好。
成熟的人都會這樣,我也一樣。懂得多了,見識多了,就看淡很多事情了。
為何越長大越冷?
我覺得很多時候成長中「捨得」二字是永遠繞不過的話題。我們要想保護自己,要想不受傷害,要想有自己施展拳腳的空間與自由……那我們也要相應開始改變,去掉自己天性中的一些東西。
冷並不代表冷漠,不代表冷血。也許別人摔倒了,我們也會關注他,但基於很多碰瓷事件後我們不會頭腦發熱直接上前,而會冷靜一下,看周圍人的反應。如果摔的那人對自己不會有什麼傷害,沒人去幫助他,而他爬不起來,那這時候你的攙扶與協助才不是多餘或者被勒索的借口。
加繆《局外人》中的默爾索是個冷漠的人,但同時他也是個令人敬佩的人。在現代社會下「冷」是一個通病,並非某一個人的專利,這樣的「冷」讓我們審視自己,審視周圍。站在茫茫人海中,拿著手機的我們可能感覺孤獨,解決的辦法可能也是讓自己淹沒在面無表情沉浸網路的世界。
放在我們現在的交際圈中,似乎冷要講究適度(萬事都要適可而止)。該熱情時候就拿出你的勁頭,該淡定時就好好控制距離。一味的冷讓人覺得你格格不入或者清高自戀,一味的熱也讓人覺得似乎是個傻大個。古人雖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但社會中我們總要藉助旁人的支持,這樣的支持不是憑空而來的,也要努力去爭取。「道相同者」我覺得也應該不少,或許我們適當的熱情會幫助我們找到他們也不一定。
很多時候的問題,不僅僅來自於個人性格,還有行為習慣、朋友圈子、社會趨勢……多方面審視,可能更能想到問題之所在。
(自己的薄見,希望求同存異)
人生是個波浪,沒有直線下降,此時冷是正常,回頭會有暖陽。
好多人都是這樣的,我覺得這是變得成熟了。長大後會發現人與人,心與心之間都是有距離的,保持外在的熱情可能是為了社交為了工作,內在的冷漠是一種潛在的自我保護意識,大家並不都是知心朋友自然都會有所保留
我覺得我性格一直挺冷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女孩子相貌平平,卻很討人喜歡?
※不喜歡自己的性格和個性,怎麼樣才能改變成自己欣賞的那種人?
※男生普遍喜歡哪種風格的女生?
※不喜歡麻煩別人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性格?
※為什麼從外向變內向很容易,然後想變回外向很難?
TAG: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