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閩越王城攻略:江南漢代考古第一城

沒有十萬旖旗招展,沒有水師戰鼓的喧天,只有那巍峨的仿漢博物館張開斗拱和飛檐迎接,還有那一片廣闊的丘陵懷著焦土一樣的心情期待訴說。我們彷彿穿過時間隧道,一下子走進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閩越國,走進兩千年前的西漢閩越王城……

武夷山,作為中原文化進入福建的前鋒地帶,以及南宋偏安南遷形成繁盛的文化現象,還因為地域和山水風光的緣故,一大批青史留名的詩人文學家、名士大儒、朝廷要官都在這裡留下過歷史印痕,灑落山間的眾多遺迹迄今猶存,衍成文化的淵藪之地。

【典史】失落的古越文明

司馬遷在《史記·東越列傳》中記載:「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寥寥數字,記載了福建上古秦漢時期一個輝煌的閩越王城。

然而在閩越國立國92年後,漢武帝為集權統治,一把大火將龐大的閩越王城付之一炬。

就像西方人從厚厚的火山灰下發現了公元前6世紀的古羅馬龐貝古城,並折服在它的魅力之下一樣,閩越王城則有著「中國的龐貝古城」之稱。

漢城遺址:古粵城的城門

閩越(也稱閩粵),是中國南方百越族群中的一支,主要聚居在今福建省。

全國考古學家王學理研究員指出:「閩越族,主要生活在福建武夷山至台灣海峽一帶。先秦時期,他們利用福建水陸自然資源的地利,過著稻耕與魚撈的經濟生活,創造出獨具地方風格的幾何印陶文化。"

城村漢城具有南方丘陵地帶宮殿建築的特徵,為江南獨樹一幟的干欄式建築。其整體布局及建造方式對後世中國南方城市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和建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城村漢城遺址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第一個被評為世界遺產的西漢諸侯王城遺址,目前也是中國南方保存最完整的漢代諸侯王城。所以被海內外專家學者譽為「江南漢代考古第一城」

閩越國是福建歷史上地方割據政權中時間最早最長,也最為強盛的諸侯國。

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中,閩越人民既保持了福建遠古文化中的風俗習慣、宗教觀念等,又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效法中原內地,從而創造出燦爛一時的閩越古國文化。

這些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古老文明,在武夷山閩越王城中得到提示。

1958年,考古發現使沉睡於荒山野嶺的閩越王城地下宮殿再現人間,它從兩千多年的沉睡中醒來,並被世界正式認識;1999年12月,在摩洛哥召開的世界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獲通過,城村漢城遺址成為「雙世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之後在考古人員的努力下,挖掘出大量的歷史文物,如鐵鋌、銅鏃、弩箭、萬歲瓦當等實物,這座王城穿過悠悠的歲月而來,為我們講述了關於一個古老王國的輝煌往事和厚重文化。

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平百越,百越之君挽首系命委命下吏。無諸被削去王號,廢為「君長」。秦王朝在閩越故地設置閩中郡。

秦朝末年,閩越王無諸率閩中兵將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秦大起義,與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接著又參加了漢高祖劉邦對楚霸王項羽的戰爭。閩中軍驍勇善戰,無諸為劉邦戰勝項羽貢獻了力量。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上皇位,復立無諸為閩越國王。

無諸成為西漢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數民族異姓諸侯。城村古城就是閩越王立國稱王后建設的。

無諸在位時,維持著與漢中央王朝的良好關係。

無諸死後,子孫內訌迭起,頻頻挑起戰爭。曾北並東甌,南擊南越,百越臣服,周邊的劉姓諸侯國均以財物珍寶交好閩越國。閩越國已成為西漢王朝南方的一股強大的割據勢力。

博物館內展出的首飾

閩越王無諸的後代東越王余善最後發展到刻"武帝"璽,自立為帝,起兵漢朝。

這時的西漢王朝經過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國富民強,特別是漢武帝在位期間,漢朝進入鼎盛時期,他不能容忍各邊遠地區政權的日益強大。

漢武帝在擊敗北方匈奴,解除北方邊患之後,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攻閩越國。

漢王朝同時對閩越國內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爭取了閩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貴族殺余善後降漢。

漢武帝為了消除後患,詔令大軍將閩越部分舉國遷往江淮內地,焚毀閩越國的城池宮殿。城村古城及其宮殿正是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派遣的大軍所毀,閩越王城從此結束了92年的建都史,淪為廢墟。

【結構】恢弘的古國王城

這座王城,以山水為屏障,民居處於郊野,以郊野民居為拱衛。

王城大門

一座古色古香的仿漢城門呈現在眼前,上書「古粵城」三個隸書大字。

儘管兩千年的風沙雨雪,已將閩越王城的顯赫、威嚴、奢華消蝕貽盡,但那些殘存下來的城牆遺址仍在,在山野間無聲地述說著一個閩越人久遠的歷史。

閩越博物館

博物館依宮殿基址而建,這座博物館是中國目前惟一一座仿漢博物館,步入其中恍若進入一個規制森嚴的閩越王宮。

廳前大院里,閩越王無諸塑像偉岸粗獷,雄才大略。展廳里每一幅畫,每一件器物,都再現了西漢時期閩越王國的生活風貌。

在閩越王城博物館中,還可見到許多製作精美的陶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從出土的4萬餘件具有強烈漢代風格的文物來看,說明兩千多年前福建就已具有較高的冶煉鑄造和制陶等工藝水平。

王城周圍出土了大量的苧麻、絲綢和棉布片,足見當時閩越人的紡織技術已十分高明。

博物館內還集中展示了西漢閩越王城出土的歷史文物。

櫥窗內陳列著王城遺址中及閩北地區出土的建築材料、日用陶器、各種銅鐵製品以及兵器等珍貴文物數百件,其中有不少堪稱當時全國之最。如2.02米長的空心磚、15公斤重的鐵犁、81.5厘米長的鐵矛頭,還有全國最早的五齒耙等。

這些文物是福建上古文化的遺澤,它們默默地訴說著一個王國在其發展巔峰時期的無限輝煌,展現了一個王城在城址建設、農耕商貿、制陶、冶煉、武備、衣食住行、宗教祭祀、捕獵狩獵、墓葬文化等各個領域文化的繁榮。

王城遺址

公元前一世紀的漢城遺址,是西漢閩越國時期的一座王城。

遺址橫跨三座山丘,全城南北長約860米,東西寬約550米,面積相當於北京故宮的三分之二。

舉目眺望四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整個城址呈長方形。

儘管漢武帝一把大火已將閩越王城燒得蕩然無存,但遺址的美還是讓人震撼:遺址由夯土城牆、烽火台、四大城門、卵石古道、城內河道、宮殿遺迹、宮中浴池、王宮古井等組成,宮殿中的室內浴池為我國所發現的古代最早的宮內浴池,其供、排水管道設施非常嚴整、完備,是古代宮殿建築的典範。

古老的夯土古城牆,于山崗上的雜草樹叢中,隱約可見。登上山崗頂的宮殿遺址,幾十萬平方米的古城遺址,湮沒在荒草荊莽間、丘陵黃土下,遊人可沿台階而上,厚實的城牆,蔚為壯觀。

古城依山山勢起伏而築,護城河、烽火台、古街道、祭台等等,依稀猶存。曾經美輪美奐的,殿宇樓台、王侯第宅,隨著多少年的風風雨雨的消逝,早已灰飛煙滅,連一梁半柱都尋不見,但留殘垣斷瓦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偉岸。

斜陽照壁,顯得厚實而又凝重。走在幽靜的卵石古道上,清風吹來,殘破的城垣邊上野花野草迎風搖擺。

古道兩邊的荒草中散落著各種圖騰雕刻的石像,有的刻著像魚,有的刻著如象,極富文明意蘊的它們也許曾經是哪一座宮殿的裝飾,幾經風雨,如今靜靜地躺卧在荒草叢中。

宮殿遺址

當年的宮殿座落於城址中央的高湖坪,主殿坐北朝南,以庭院、殿堂為中軸線,左右均衡對稱,由大門、門衛房、庭院、殿堂、東西廂房、東西廊屋、西側殿、東暖房、浴池、西天井等組成,現今各處均立以石碑標明,各個地界都有明顯區別。

王城中許多大型的宮殿建築,其外觀、建築設計和布局等,都與秦時的咸陽、漢時的長安宮殿建築非常類似,不過獨具匠心的閩越人並沒有全部照搬中原建築,他們在這座王城融入了當地的特色,如正殿的南方「干欄式」建築風格。

這種建築也是古代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建築典範,但在漢代城址中卻實屬首例。下部採用木柱支撐,其上架梁,整體建築呈現「半懸空」的狀態,既起到防潮作用還能並避免蛇蟲侵擾。

王妃浴池

主殿中的室內浴池用菱形花紋方磚鋪砌而成,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宮內豪華浴池。

據說規模建制超過楊貴妃的清華池 。

殿中古老的供水、取暖陶管道,仍深埋在地下,而今模擬的管道淺埋於夯土層中。

宮廷浴池,讓遊人去聯想,甚至想入非非。

貴妃浴池的取暖管道(此處應有貴妃浴池的照片,然鵝沒拍……)

江南第一井

主殿北側後院處,有一口漢代水井,上建有四方亭子。

建於2000多年前,井徑113厘米,高42厘米,厚2.54厘米,由多節陶質井圈套疊而成,每節井圈上有4個對稱的小圓孔。

水質甘洌,經測定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十分適宜飲用,用之泡茶不同凡響,有「閩中第一井」之稱。國內一著名考古學家考察此井,感嘆地說:中國秦漢以前古井多已乾涸廢棄,唯有這口井還有如此強的生命力,可稱得上「華夏第一井」

自兩千多年前的閩越王宮流淌至今,據說是福建目前最古老的一口水井,井壁用陶圈重疊豎立。

水井地勢和海拔遠高於村莊,但遊人稍微探頭,就能看到清澈的井水,舀一瓢嘗飲,甘冽清甜。

城村古建築

王城早已是昔日黃花,不復存在,只有王城邊上那傍著王城而生的古粵城村歷經時間長河的洗禮依然炊煙裊裊。

據民國王寶仁撰《建陽縣誌》記載:「城村,名古粵城」,古時「粵」通「越」,從村口門樓上鑲嵌的「古粵」磚雕村名可知,城村之名來源於歷史上的「古粵」城。

它傍著閩越王城而建,在千餘年漫長歲月中,歷代城村村民和能工巧匠,共同創造出城村充滿建築藝術魅力的聚落環境。

村中至今保留著百餘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尤以趙氏祠堂、李氏祠堂、林氏祠堂等稱奇,當年的建築格式基本保存完好,古樹古井古街巷,古色古香。

漫步城村,「井」字形街巷縱橫交織,門樓磚雕,鵝卵石道,透著古樸與靜謐的氣氛。

村子裡,兒童嬉鬧,老叟納鞋,老牛牧歸,古民居里的天井裡一盆盆清新的蘭花,是古閩越人沿襲至今的雅趣,時光在這裡彷彿沒有改變任何的事。

據當地的村民介紹,明清時期,這裡還曾經是建陽、崇安木材和茶葉出口的集散地,南來北往的商人在建陽、崇安採購好各種商品都從村北的渡頭碼頭裝船運往南平、福州等地經銷。

村子裡商鋪林立,碼頭上熙熙攘攘。青山依舊在 古風尚猶存,歷史留給古城村「閩越都城地,王室貴胄村」的美譽,歷經歲月的滄桑,它為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講述著一個王國曾經的無限風光。

閩越王無諸

無諸,姓騶氏,為越王勾踐後裔。

公元前334年,越國解體後,無諸移居閩地,佔有福建及周邊地區,自稱閩越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置郡縣,無諸被削去王號,降為君長。

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各地響應,無諸率閩中士卒舉師北上。

秦亡,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因楚越已往有讎隙,故不封越族後裔為王,所以無諸也不附楚。

公元前2O6年,楚漢戰爭爆發,無諸出兵輔佐漢王劉邦打敗項羽,為中國的再度統一和漢王朝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路線】尋覓古漢城遺址

1.古漢城沒有直達交通,可以考慮租車或者包車,包車往返大約200~300元(住在一縷陽光客棧的客人,客棧提供包車,四人座小車,往返費用240元);

2.坐武夷山到興田的公交車,一般來講半小時有一趟車,你要跟司機說要去城村古漢城遺址,讓他在路口把你放下來,走進去有一小段距離,具體車次可以諮詢5311446(武夷山客運站),5315193(武夷山公交電話)。

門票:古漢城遺址目前沒有對外出售門票(無需門票),古漢城博物館暫不對外開放。

【保護】不可複製的文化遺迹

雖歷經1300多年的風雨,仍不減文化魅力。

從發掘至今,它一直是中國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城遺址。

城的東、西、北三面,崇溪環繞,依山傍水,風景優美。

令人稱奇的是古城的排水系統,古閩越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山坡和溝谷,使古城能實行雨水、污水分流,規劃自然合理。

閩越王城的考古發現,說明閩越王城時期已經有了城市。

城市是與文明時代一齊出現的,這證實了閩越國在西漢時已有高度文明的發展,社會經濟並不落後,同時還證明了閩北是福建開發較早的地區,漢文化在福建地區的傳播首先是從閩北開始的,而後才逐漸向閩東、閩南、閩西等地輻射擴展。

來到這裡,你便遠離了現代都市的喧囂,彷彿進入了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古老空間,能處處感受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恬靜、純樸、和諧的自然情調,從審美的愉悅中得到心靈的滿足。


原創攻略,筆者小妖,首發於馬蜂窩攻略版塊,可以轉載,請註明出處和原文鏈接即可(摘抄也是一樣,請註明出處)。

往期回顧——

一縷陽光:武夷山攝影:齊雲峰與三才峰的那些朝朝與暮暮

一縷陽光:武夷山南天道國:數次訪問止止庵,青山白雲無非止止

一縷陽光:武夷山必玩的十大景點指南(含交通、門票等詳細事宜)

一縷陽光:雙世遺武夷山:私藏已久,3分鐘了解這座北緯28°的城


推薦閱讀:

愛爾蘭垂釣須知
恩施旅遊景點攻略指南 自助游/自由行必看
懶人線路推薦:川西小環線3日游
為什麼烏鎮的攻略收集了不下10篇,但還是玩不好烏鎮
在你所到過的所有旅遊目的地中,如果讓你選擇長期居住在那兒,你會選擇哪一個?

TAG:武夷山(福建武夷山景點) | 遺址 | 旅行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