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女生越是喜歡一個男生反而對那個男生越冷漠,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估計是害怕受傷,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也稱矯枉過正,個體對內心難以接受的、不愉快的觀念、情感、慾望衝動誇張性地以相反的外在態度或行為表現出來。本我的某種衝動被超我所抑制,自我認為這種衝動也不會為現實所接受,於是自我決定把這種衝動以相反的外在方式表現出來,以釋放這種衝動,減輕焦慮。換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外在行為與情感表現,與其內在的動機是成反方向的。在性質上,反向行為也是一種壓抑過程。

在經典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反向形成被認為是一種強迫性的防禦機制。這種潛意識的衝動源於嬰兒期的衝突。當嬰兒期的衝突不是被壓抑,而是被轉換時,反向形成也可能是使嬰兒期衝突得以升華的基礎。

反向機制如使用適當,可幫助人在生活上之適應;但如過度使用,不斷壓抑自己心中的慾望或動機,且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出來,輕者不敢面對自己,而活得很辛苦、很孤獨,過度使用將形成嚴重心理困擾。在很多精神病患者身上,常可見此種防衛機制被過度使用。

· 「恨」自己真正喜歡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愛」自己所恨的競爭對手或所不喜愛的職務;

· 某人極需要某種東西或名譽地位,卻表現為極力反對、推卻或無所謂;

· 牽掛可能是殘忍的反向形成;

· 守時、節儉、清潔則可能是對疲塌、奢侈、髒亂的對抗;

· 過分熱情或自我吹噓的行為是對被壓抑在無意識中的那種不好與人交往或自卑的強烈衝動的一種反應;

· 當某人希望別人照顧自己卻表現出明顯地照顧別人;

· 在班上暗戀某女生卻故意對她冷嘲熱諷或惡作劇,以減少內心的焦慮;

· 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內心是渴望接解異性的,但卻偏偏表現出對異性恐懼;

· 某些人發現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無法接受,結果成為強烈的反同性戀者;

· 有些人非常關心自己的病情,卻表現出對生死無所謂的姿態;

· 一個女人總告訴別人她多麼地愛她的母親,實際上她在隱藏無意識中對母親的強烈憎恨。

· 一位繼母根本不喜歡丈夫前妻所生之子,但恐遭人非議,乃以過分溺愛、放縱方式來表示自己很愛他,企圖證明她沒有敵視孩子;

· 一位好吃糖但被告誡吃糖會蛀牙且不為媽媽所喜歡的女孩,每每與母親逛超市,總指著糖果對母親說:「不可以吃糖,吃糖會蛀牙,且媽媽不喜歡;

· 中國成語「此地無銀三百兩」、「以退為進」、俗語「趕狗人窮巷」也都是反向的表現;

· 有一首歌,曲名叫做《我的心裡沒有他》,這首歌從頭到尾,都一直在強調「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如果「你」也懂得一點反向機制的話,你就該了解他的心裡到底有沒有「他」了。

通常使用「反向」者,本身對於自己在使用此機制一無所知,即是在無意識地使用此防禦機制,並非「口蜜腹劍」、「笑裡藏刀」,或「假仙」刻意而為。


自幼貧民窟長大的女子,僥倖多念了兩本書,枉以為可以與人平起平坐,但是人生從來都是接力賽,你我都是凡人,想要衝出原始階層是有可能,但不多,女子尤甚。在愛情面前,喜歡太渺小,真正的阻力並非他人的壓力和低看,而是流淌在骨子裡的基因,敏感,脆弱。


沒有安全感

害怕

害怕自己越陷越深

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應

總是小心翼翼地試探

因為覺得別人不會喜歡自己

所以乾脆遠離

等自己內心的好感慢慢地消失

如圖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理論中,人格被分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慾望、衝動的存儲區,超我是負責價值觀、良心的「檢察官」,自我則承擔著調和本我與超我的衝突的責任。當某個女性的本我充滿了對青睞的男性的原始衝動時,它認為你應該即刻與青睞的男性發生接觸;此時,超我就會站出來指責你,它認為你應該立刻停止這種「不好」的想法,因為它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這時,自我防禦機制就會啟動,並使用壓抑的防禦手段將無法接受的想法和情感趕出意識,以解決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正所謂,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心早已愛到死去活來。

不過,弗洛伊德的這種解釋在現代心理學看來屬於「馬後炮」解釋,是不可證偽的偽科學。(不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仍流傳至今,且他創造的一些術語如「潛意識」等已經被納入日常用語)

要科學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從心理學上有關人際交往的*吸引-回報理論說起:

我們人最容易被怎樣的異性吸引呢,我們是如何選擇心怡的對象交往的呢?研究表明,我們的選擇通常遵循以下四個標準,它們分別是:接近、相似、自我表露、外表吸引力

接近原則會讓你在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異性中選擇空間上距離你最近的人,就像人們往往會和青梅竹馬結婚那樣。因為在得到相同回報的情況下,你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最少。

相似原則會讓你傾向於選擇與自己年齡、態度、興趣、價值觀、經歷相似的人。(在格式塔心理學中,相似原則是指在感知過程中,人們會把具有共同特徵的事物歸到一起)人們在交往中,會對趣味相投的彼此的品味、價值觀進行讚揚,對有同樣悲慘遭遇的彼此則會「惺惺相惜」。而這些行為對彼此都是一種正向回報。顯然,人們會因為彼此之間的相似而產生喜愛之情。

好友和戀人之間常常會互相分享一些自己的秘密、隱私,這種行為一方面會讓彼此增進了解,另一方面還會讓人們更加互相信任,因此,自我表露的程度可以用來判斷一方對另一方的信任程度。這種做法讓戀人或者朋友之間的分享被視作一種親密的回報

俗話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人們通常都會對外貌姣好的異性產生好感,而且會認為與外貌出眾的人交往能夠得到更多回報。無論社會輿論如何強調外表不是最重要的,美貌對第一印象的影響是最大的這點仍不可置否。(男性受到的影響比女性更大)


可見,依據吸引-回報理論,我們有多被一個人所吸引,本質上取決於那個人能為我們帶來多少回報。理論上,我們越喜歡一個人,代表那個人越符合接近原則、相似原則、自我表露原則和外表吸引力原則。可是回到現實中我們發現,吸引-回報理論有很多不能解釋的現象。比如,有些非常漂亮的女性選擇了長相平平的男性作為另一半,而不是選擇外貌同樣出眾的男性;還有些女性會被「高冷」的男性所吸引,反而排斥整日噓寒問暖的男性。這些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有人會在得到的回報越少的情況下被對方吸引得越深嗎?

*期望價值理論可以對這個問題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我們已經看到,根據吸引-回報理論,那些具有高回報價值特徵的人會對我們產生更強的吸引,但是你也會發現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和與自己魅力水平相近的人成為戀人或朋友,而那些「自帶光環」的人身邊反而鮮少追求者,人們常常誤認為那些在他們眼中「完美」的異性一定不乏追求者,事實上恰恰相反。不過,這種矛盾卻又普遍的現象該如何解釋?

事實上,我們選擇的戀人或者朋友,是我們在人際市場中不斷「討價還價」而篩選出的「最佳人選」——就像一個男人在買一輛汽車的時候,會在綜合考慮價格、油耗、質量、品牌、性能等等後再做出選擇而不是只考慮汽車的「價值」。

期望價值理論認為,人們在考慮是否要努力與對方創建一種關係的時候,不單單會考慮對方的價值(高乎?帥乎?有錢乎?白乎?富乎?美乎?聰明乎?人品好乎?……),還會考慮成功的可能性(ta喜歡我這種類型的嗎?我配得上ta嗎?ta的父母會不會反對我們在一起?……),然後在價值與成功的可能性這兩者之間進行權衡。因此,當大部分人發現自己幾乎不可能追到自己心目中的男神/女神時,就不會投入太多時間精力在上面。

因此,一個人的社交價值實際上=魅力指數x易得指數。如果你的魅力指數比較低,(沒存款、沒顏值、沒才華),也彆氣餒,可以通過提高你的易得指數(陽光開朗、自信活潑、善解人意、溫柔體貼……)來增加自己的社交價值。

不難看出,根據期望價值理論:當我們真的愛上了一個人,確實會卑微到塵埃里,哪怕結果不會開出一朵花來。

遇到喜歡的人,眼裡看到的儘是ta的優點,眼裡看到的自己卻滿是缺點。

對於這種心理狀態,*認知失調理論能提供更有說服力的解釋:

當人們自願忍受,深愛的人就在眼前,卻「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折磨時,這種行為與其自身的態度和價值觀產生了強烈的衝突,一種具有很強的激勵性的心理狀態會在人們腦中產生,這種心理狀態就叫做認知失調

為了改變這種認知失調的心理狀態,人們要麼改變自己的行為——主動靠近喜歡的人,要麼改變自己的認知——「我和ta在一起不會幸福的」、「老天註定我們不能在一起,我做什麼都沒用的」、「愛一個人不一定要和ta在一起」…… ……總之,人會想方設法使得認知與行為達成一致。

而且通常情況下,人們會選擇改變自己的想法以適應行為來減少矛盾。所以,多數時候,暗戀一個男生的女生,會一直選擇默默地喜歡,而不是告白,並用自我合理化來解決認知失調的問題,畢竟人是一種非常善於給自己不合理的行為找借口的動物。

┄┄┄┄┄┄┄┄┄┄┄┄┄┄

我們也可以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我們人類的祖先在遠古時期,經常遇到危及生存的威脅,食物的匱乏、極端惡劣的氣候、來自猛獸的突然襲擊……在我們的祖先中,能夠對危險做出快速反應的個體生存了下來,並且將相關的基因傳給了他們的子孫,而那些反應遲鈍或無效的個體伴隨著他們的「愚鈍」基因逐漸在進化的歷史上被淘汰。

無論是獲得充足的食物以解決飢餓、找到安全的掩體躲避自然災害還是原地不動以騙過危險的猛獸,對早期人類而言,在這些目標沒有達到之前,沒有時間可以浪費,必須迅速評估從環境中獲取的信息並快速做出相應的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到恐懼、憤怒,產生生理喚起、進入激勵狀態並採取行動的這一系列過程的速度決定著我們的生死。

所以,繼承了祖先基因的今天的人類,在面對會導致我們感到恐懼、危險的沒有生存威脅的慢性應激源時,會「過敏」地做出與祖先相同的反應——或戰或逃。(比如人在上台演講前,因為對自己將暴露在眾人視野下感到不安,導致了恐懼的情緒,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生理喚起現象,這時你的大腦會誤以為這是危險信號)所以,當一個女生遇到非常喜歡的男生,產生了正常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頻率變快等)時,大腦會不自覺的將這種反應與恐懼、危險掛上鉤,從而產生逃避心理,也就是所謂的越是喜歡越是遠離。

這種快速反應模式讓我們的祖先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活了下來,但這種簡單的反應模式已經不適合今天如此複雜的人類社會。儘管如此,因為我們的自我防禦機制總是會自動地合理化自身的行為,當面對喜歡的人時的本能「消極反應」使得兩人之間一直保持著「安全距離」,這種反饋會強化大腦的錯誤認知——「果然,我和他保持這個距離是安全的」。

遠離會帶來壓力的喜歡的人┄大腦感覺到片刻的安全┄逃避行為得到強化┄繼續本能地逃避┄大腦持續感到安全┄逃避行為持續被強化┄形成遇到很喜歡的人就自動閃避的操作性條件反射…………

然而,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你只是根據自己對周邊環境的解讀本能地做出這些反應——

我知道對這種越是喜歡越是遠離的現象,在言情小說里可以編出無數肉麻的橋段來,也可以編出「愛一個人就要讓他自由」這種屁話來。可回歸現實,這只是一種逃避行為。

越是高級的動物越懂得偽裝自己,比如,人類,而女人,在感情上,比男人更高級,更複雜

當然,從更加廣泛的視角來看,如社會心理學視角,情境對人的行為也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有的女性之所以會不敢靠近喜歡的人,除了我上面說的那些原因,也和社會潛意識有關——「女性應該是被動的」、「女性應該被男性追求」、「輕易表達愛意的女性是不檢點的,女人就該矜持」……等等這些很顯然並不理性的觀點,會使得處於這樣一個大環境(社會)下的女性,相比之男性,更容易形成我上面說的逃避-安全的錯誤認知。

跨文化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西方個人主義思想盛行的社會環境下的女性要比亞洲集體主義思想的社會環境下的女性更加「主動」、「開放」,這也證明了一點:在崇尚內斂含蓄的中國儒家文化思潮的影響下,我們身邊的女性對於愛意要更加的羞於啟齒,因為這有悖於她們的價值觀與認知。

當然,我說這麼多並不是說女性應該立刻向喜歡的男生告白,我說的是「越喜歡越遠離」這種行為是逃避行為,而與喜歡的男生像朋友一樣正常交往是無可厚非的。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心理學並不能給出答案,如果你堅持認為愛一個人就要學會放手那也是你的自由,你認為人生就一次不能重來就要勇敢去愛不要逃也是你的自由,怎麼樣都好。

有人說,輕易說出口的愛一文不值

也有人說,再不瘋一次我們就老了

你,選哪個呢?


越喜歡越膽怯,越要逃。有一種是害怕自己陷進去,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再有一種是好想在對方面前是美好的,不敢靠近,害怕如果靠近會暴露了自己的缺點,對方會不喜歡。


推薦閱讀:

你認為怎樣的女生才算是女神?
為什麼男生男遊戲都喜歡針對女生?
如何忘記一個特別喜歡的女生?
男生不贊女生說說是不耐煩嗎?
女生胸部的大小對男的意味著什麼?

TAG:心理 | 女生 | 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