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打嗎?

於那種目前看來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讀研獎學金,考慮讀博,獎狀獎盃一柜子。但是我真心的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採取打得方式,當然並非不是絕對不能用(有些情景必須打一下才能記得清楚),但這種教育方式不應該成為一種常態。

小時候我經常挨父親打,倒不是因為學習不好怎麼樣,相反成績也很好,乒乓球、古箏、舞蹈也都做的不錯。但是我天生不喜守舊,愛辯論。我的父親曾經在天安門見過毛主席,非常非常傳統又固執的一個人,因為當過兵加上是那個年代的家中獨子,所以身邊的人必須聽他的話,甚至到了吃飯應該先吃什麼地步。所以我就一直抗爭,很多事情覺得自己做得正確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不想依照父親的做法去做,就會起爭執,最終結果就是父親說不過我,我換來一頓挨打。其實我懂得父親打我並非覺得我說的不對,打我就是因為我跟他頂嘴,不尊敬長輩,就這麼簡單。基本上我算算頻率可能一個月四五次挨打吧,都是我被打哭那種。

認識我的人會說,你現在在同齡人算是佼佼者,挨打是個好事。我要肯定的告訴大家不是的。我的母親是一個性格溫和的人,每次我挨打都會幫我,甚至跟我父親吵架。這些都是其他的,大致交代一下。

我就說說為什麼打人不好,現在的我自認也算是比較會處事的人。但是在親近的人面前,比如我弟弟、我未婚夫前,有些事情不能處理好,或者跟我想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強勢地會想動手,甚至有時候真的動手錘未婚夫。明白這種教育的隱患了吧?就是會給孩子植入這種暴力能解決問題的潛意識,或者不隨我意的話也可以暴力使別人服從。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強人所難,但是那一瞬斤想要動手的念頭是真的。現在在未婚夫(脾氣超好)的感染下我也改變了很多。(題外話:也是因為父親的原因,我找男朋友第一關是必須脾氣好,所以影響還是很大)


簡單地說,中國境內是允許父母打自己孩子的,但是打多了可能會付出代價。

在長期打罵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性格缺陷。以個人例子來說,我從小都在擔心挨打氛圍中成長,所以很早就養成了過分注意危險且過分注意別人評價的性格。也就是說我心裡一直得保持緊繃狀態,一刻也不能消停,因為稍一放鬆我就得挨打。注意我說的挨打是廣義的「挨打」,也包括了父母的髒話和當親戚朋友面羞辱之類各樣的暴力。現在即使已經成年,常年以來養成的心裡pattern已經改不掉了,所以也就只能認命做一個年輕的高血壓患者了。

我分享一個令不少人共鳴的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

什麼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鬱症? - 肥叔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993591/answer/598395112

另外站在父母的角度來說,蠻多人打孩子並不是真的以教育為目的,而是以教育為借口找個出氣筒。對於這樣父母我只能勸他們好自為之。皮肉之苦孩子忘得快,但那些恥辱感和被拋棄的感覺是刻骨銘心的。

如果父母真的是要通過打人來教育一下孩子,那我想說希望這些父母打之前能夠將心比心地站在一個未成年人的角度思考一下合不合適。一個8歲小孩吃飯比大人慢需要打一頓來教育他吃快一點嗎?一個8歲小孩的吞咽速度和胃口能和成年人比較嗎?有的時候父母多一些換位思考就能意識到其實不需要打自己的孩子。

再退一萬步來說,如果真的要懲戒孩子,罰站罰娛樂時間罰零花錢什麼不好一定要打人呢?


在以科研為目的讀過很多文獻專著、以帶孩子為目的讀過很多育兒寶典後,我想向渴望給孩子自由和尊重的現代父母們推薦這樣一本好書:《孩子:挑戰》。不管你的孩子是學步期的幼兒, 還是學齡期的少年,還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這本書里所介紹的教育方式都能幫助到你。


《孩子:挑戰》這本書是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之作,由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與薇姬·索爾茲合著,中國正面管教首批導師甄穎翻譯。書中討論的理論和方法也是基於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生活哲學理念和人類生活觀而來。作者在書中既不提倡懲罰孩子,也不贊成嬌縱孩子,而是以生動事例深入淺出地教會父母一套切實可行的育兒方法,這些方法以堅實的主流心理學理論作為支持,教會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如何「和善而非溺愛,堅定而非強硬」地養育孩子。


本書在開篇就描述了家長的兩難處境——既不願意用老式的懲罰、威脅、賄賂等專制手段對抗孩子,又不願意用妥協、驕縱、哄騙的溺愛方式控制孩子,面對孩子的頭疼行為,父母還是本能地在「專制」或「溺愛」這兩種極端態度中搖擺,除此之外他們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也不知道能有什麼好的辦法。那些在棍棒教育理念為主導的環境下長大的父母,常常會把民主和溺愛這兩個名詞混淆。他們想要「和孩子做朋友」,卻會誤把「驕縱」當「民主」,誤以為民主就是沒有規則沒有限制地為所欲為。我們也會把「為孩子設立規則」和「懲罰」搞混,誤把強權當權威,誤信「不打不成器」。


現在呢,說起家庭教育,各大育兒大咖都在強調一個詞:平等。人人生而平等。這種平等,還不僅僅是不管年齡大小在法律上都享有的人權平等,更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那種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相互尊重、平等對待。我想,很多新手父母都和我一樣,在孩子到來的第一年就在心底默默起誓:我要和孩子做朋友。可是怎麼做朋友?我們想培養出懂得尊重規則,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可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呢?作為父母的第一堂課是從哪裡來的呢?不用傳統打罵棍棒或是獎勵教育的方式,還有哪些更合理的方式呢?這本書就會給我們一個可以參考的答案。

為了便於大家更加快速領略並吸收本書精華,我對原書的結構重新進行了分類,歸納整理出三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養育孩子的長期目標是遵守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這也是我們評價和選擇適合自己家庭的教養方式的燈塔。


第二個要點,和善而又堅定是新型教養方式,它的基本態度是了解孩子並互相尊重,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客觀事實。


第三個要點,新型正面教養方式的具體做法,包括真誠地鼓勵,避免獎勵或者懲罰,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擁抱錯誤,贏得孩子的合作等。


接下來,先來看看第一個要點:新型教養方式的目標。


新型教養方式相信,家長可以通過引導和鼓勵這樣和善又堅定的親子溝通方式教會孩子:有自由就會伴隨著規則,有權利就會有義務。孩子在享受並擁有自由的同時,也在學著自律;在有能力維護自己的權利和自由的同時,又有勇氣承擔自己的責任義務。這樣的品質也是我們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潛移默化並手把手教給孩子的。


規則是什麼?規則就好比交通規則。 駕駛員有開車的自由,可以決定自己的目的地,但同時必須要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就會失去開車的權利。這個規則不是為了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機構的利益而設,而是為了維護整體的利益,社會整體或家庭整體的利益。因此每個個體都應當並自覺遵循。


合作是什麼?合作是一種生存技能,是平衡自我與別人需求的能力,是為了某個共同目標與他人聯合起來共同行動,是在現代社會立身的根本。 孩子的合作意識也是在家庭中初具模型的,和父母的相處方式是孩子長大後在學校、在社會中與其他人相處的縮影,孩子的同理心和責任心也是由此來而的。


獨立是什麼?獨立是孩子在成年後,自己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兒時父母選擇的親子溝通方式,在孩子長大後可能就會成為孩子的自我對話方式。兒時與父母情感的緊密連接,也會成為一個人在成年後自信和獨立的情感基礎。當孩子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他的耳畔可能迴響的是父母的話語,他所做的可能是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因此高質量的親子關係是孩子獨自面對更大挑戰時的底氣。


總的來說,新型教養方式的目標是在尊重孩子、給孩子平等自由的基礎上,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最終激發孩子的獨立。

接下來,我就為您具體剖析第二個要點:什麼是適應當代社會的新型育兒方式。新型育兒方式是和善而非溺愛,堅定而非強硬。它是建立在親子間高質量溝通的基礎上的,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這個是家長的任務,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由於年齡的限制,他們的腦部發育還很不成熟,所以讓他們清楚自己的真實心理動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過作為父母,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心理學技巧來解讀孩子的真實心理動機。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表明:孩子是社會的產物,孩子渴望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這個強烈的心理動機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可是,由於孩子較差的理性思維能力,他們在追尋自我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時候,常常會定錯目的地位置,導致走錯路。本書作者把孩子常有的「錯誤目的地」分為四類:尋求過度關注、尋求過度權利、報復和自暴自棄。書中詳細講解了這四類情況的應對方式,並手把手幫助家長見招拆招、按圖索驥:即根據孩子不同的錯誤目的,做出不同的反應,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比如,孩子錯誤地以「尋求過度關注」的方式來獲取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那麼解決方式很簡單,就是巧妙忽略,避免過度關注。


舉個例子,在二胎家庭,新寶寶到來後,三四歲的大寶經常會出現年齡倒退的情況,比如又開始尿褲子,大聲哭鬧,讓大人喂飯,或是有意傷害新寶寶等 。傳統父母通常會覺得,大寶爭風吃醋開始不懂事,沒有表現出當哥哥姐姐的樣子,於是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責罵大寶,也有可能會覺得自己對大寶的愛被分走於是心有愧疚地彌補。其實這都不是有效的處理方式,因為責罵或憐憫對於大寶的心理疏導和改善大寶的不良行為於事無補。但如果根據書中剖析,認識到孩子此時的錯誤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那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機,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爭寵是多子女家庭孩子的正常反應。二寶出生,父母不可避免放更多注意力在小寶寶身上。由於孩子尋找自己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方法是通過自己的直覺來找到的,而不是通過理性,所以大寶通過觀察自己周圍的世界,錯誤地把「嬰兒式行為」和「父母的關注」連在一起。這時,他就本能地決定通過模仿嬰兒來達到獲得父母額外關注的目的,哪怕這個關注是責罵。孩子在體驗中構建著自己的思維模式,一旦錯誤目的達到,孩子就會慣性地一次次重複,哪怕這個行為是不恰當的、是讓父母頭疼的。


在這個例子中,作者說其實應對大寶「年齡倒退」的方法很簡單,兩個關鍵詞:「忽略」和「轉移」。不強化孩子的錯誤目的,家長主動地積極喊停,退出戰爭與衝突,不給孩子貼上「自私」、「暴力」的標籤。當意識到孩子做出「爭寵」行為的本來目的不過是想要獲得父母額外關注的時候,按圖索驥,就在其他時間、其他情況下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大寶的惱人行為自然迎刃而解。如果我們想解決孩子的讓你頭疼的行為,總結起來,家長首先得找出孩子的錯誤目的,就是要自己先心裡明白孩子誤會了什麼。然後抽絲剝繭,用成年人的理性頭腦引導孩子、幫助他們解除這個誤會,繞過這個錯誤目的,讓孩子的錯誤行為沒有結果,不在錯誤的路上走下去,引導孩子回到正確的獲取價值感、歸屬感的路上來。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就是這樣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這個過程中,作者還提醒我們彆強化了孩子的錯誤觀念。咱們得警惕為人父母不由自主地、衝動地指導、說教、批評和懲罰孩子,因為這樣做反而會給了孩子「額外」的關注,事實上也惡性循環,強化了孩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所以,很多時候,什麼都不做,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什麼都沒反應,相信孩子本身的能力,反而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書中作者給了一個親子溝通四句式說:在對孩子表達你的想法的時候,先說出自己看到了什麼,然後表達自我的感受,再解釋原因,最後給出一個解決辦法。態度要點是:真誠表達,不評價、不批判。


說到這裡,我想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比如,我的孩子以前吃飯時總喜歡亂跑,我很擔心,第一個念頭是想吼他、強迫他坐下,甚至想以不讓他看動畫片威脅他。 畢竟暴力說話法不用動腦子,而好好說話需要技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儘力不給自己開這個口。因為自己開始養育兒女,我也開始學著好好說話。我想我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各自都值得被尊重。


有了錦囊,我就照葫蘆畫瓢,當他又在吃飯時候亂跑的時候,我試著這麼說:「寶貝,我看到你吃飯的時候在走路。我很擔心很害怕,因為你很危險,食物可能會卡到你,不小心摔倒,飯菜可能會燙到你。你願意先吃飽了飯,再去玩嗎?」在說前三句的時候,他居然已經饒有興緻地跟我討論這件事情了,我們就事論事,只關注於行為和當前的問題,不會對彼此做任何評價和判斷,此時孩子神奇般地真的與我就站在了一起,我們一起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邊養孩子也再培育一遍自己。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分析,然後一起想解決辦法。


剛剛我講了實現新型育兒方式的關鍵一步「了解孩子」,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新型教養方式的基本態度 ——「堅定而非強硬,和善而非溺愛」,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客觀事實。

何為尊重孩子?雖然孩子的能力有限,但每個人在家庭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所以哪怕生活經驗和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也有被尊重的權利,也是個享有同等決定權的人。作者提出尊重孩子的四個要點:


一是不要憐憫。父母要記得給予孩子理解,理解並認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給予孩子憐憫。因為憐憫是貶低孩子的態度,可能會損害孩子的自我認知和對生活的信心。


要點二是:傾聽,做一個有效的傾聽者,不評價不說教,只傾聽,理解,共情, 學習做一個捧哏。


要點三是:注意說話的語氣,秘訣就是像和朋友說話那樣。


要點四是:放鬆,從容。孩子並不需要我們去拯救、去救贖、去修正,他是一個獨立的人,只要父母真心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力量,相信他們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一生,帶著愛放手,那麼他們就會真正發展出自信自立的品質。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小男孩的生日聚會被臨時而來的大雨破壞,他非常傷心,媽媽看了孩子這樣也非常自責。媽媽把孩子擁入懷中,向他道歉說「對不起,讓你失望了,我願意做任何事讓雨停下來」,並向他承諾第二天再補辦生日派對。但孩子聽不進去哭鬧不止,認定自己的生日完全被一場大雨破壞了。作者把這種養育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稱為「不公證據搜集者」。因為經常被父母憐憫的孩子,他們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是欠他的,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帶給自己快樂。當他自悲自憐的時候,他的痛苦也更加加倍,因為他不是去面對困境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是越來越依賴他們的憐憫。最終,孩子可能會因此越來越不願意麵對現實,最終失去勇氣 。


何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在親子挑戰中,不僅要尊重孩子的權利和感受,也要尊重矛盾中的其他人,比如父母自己、其他小孩等等。尊重自己並不容易,面對孩子,特別是作為母親我們非常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作者建議父母在矛盾激烈的當下,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並把焦點放在關注自己的行為身上。因為我們並不能強迫別人去做什麼,但可以決定自己做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告訴孩子你的決定就好。這個方面也適用於和家中其他撫養者育兒觀念不統一時要怎麼辦。如何尊重自己,尊重身邊的人是一生的課題。


何為尊重客觀事實?比如,孩子非要看電視,我們心裡想的可能是對身體不好。但是我們給出的理由可能就很奇特了,有的父母會說:「不能再看電視了,再看媽媽要生氣了。」 「再看眼睛會瞎的。」 「你如果不看電視,我給你買個冰激凌吃。」 「別看了,再看爸爸回來生氣了。」


那麼孩子會怎麼想呢?不看電視是為了討好大人嗎?是為了躲避爸爸的指責嗎?看電視眼睛真的會瞎嗎?孩子還真的想試試呢。不看電視可以換來零食嗎?那可真是個非常好的要挾大人的時機哦。


又比如,孩子非要買玩具,我們給出的理由是: 「家裡窮,沒錢買」,「你已經有太多玩具了」,「總是買買買,浪費錢。」

孩子接受了這些理由,他會怎麼想?我們家真的很窮嗎?那為什麼有些時候爸爸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又不窮了呢?我確實有很多玩具,但我也真的很想要這個玩具呀!浪費錢是什麼意思?好吃嗎?


所以,這些理由都不是好理由。孩子是直來直去的單線思維,他們真的無法轉幾個彎去解讀我們背後的恐嚇和挖苦。


尊重事實的處理方式是這樣的:孩子中午不吃飯,那麼就提醒他下午可能會餓,但我們那時候沒有飯吃,你可以喝水,一直等到晚餐時間。孩子非要買路上的玩具,那麼就告訴他家裡有一個什麼樣的相似的玩具,我們回家試試還有什麼有趣的玩法?或者問他我們關於買玩具的約定是什麼?孩子非要看電視,那麼我們依然可以約定每天看半個小時,教孩子去認識時間。告訴他看太久電視眼睛會不舒服,而且按照咱們的日程表,這會耽誤了你去公園和小朋友玩的時間。


所以,跟孩子溝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錦囊就是:不哄騙,尊重事實,如實描述可能會發生的結果,相信孩子可以承擔並理解自然結果。


尊重客觀事實就是關注事件本身,尊重事物發展的原有秩序和規律。關於這一部分,作者在書中又詳細論述了三個方面。


第一:尊重事件本身的樣子,比如玩刀可能會受傷,不吃飯可能會餓,騎車可能會跌倒,這是事件本身的自然結果。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可放手讓孩子從實踐中體驗,從錯誤中學習,不嘮叨不強迫不說教,當然也不拯救。比如不吃飯,那麼大可讓孩子體驗飢餓的滋味,而不是憐憫地為他提供額外加餐。不剝奪孩子體會自然結果的權力。第二:保持規律。為孩子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和日程,比如三餐時間,比如作息時間,有規律的生活和保持一致的養育方式是孩子安全感歸屬的來源,也是孩子學習遵守秩序的契機。第三:花時間訓練和有效跟進。孩子的很多生活技巧也需要家長手把手地教授,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是兩手一攤無作為,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和引導,在孩子獨立的時候帶著愛放手。有效跟進就是總結、復盤、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


上面為你講的是我歸納的本書第二個要點,適應當代社會的新型育兒方式,第一步要了解孩子,解讀孩子的真實心理動機;以及基本的態度是尊重孩子、自己和客觀事實。那麼,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就表揚,做得錯的地方就批評?也不盡然,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陰陽兩極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接下來,為您介紹本書的第三個要點,作者介紹了一些新型正面教養方式的具體做法:真誠地鼓勵,避免獎勵或者懲罰,行大於言,擁抱錯誤,贏得孩子的合作等。


鼓勵的要點在於父母真誠地關注和聆聽,態度比方式更重要。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值得鼓勵的地方。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與表揚不同,鼓勵是從孩子出發,從事件本身出發,強化孩子內部動機,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勇氣。


作者詳細剖析了獎勵和懲罰的缺陷。在獨裁社會裡,規則是社會掌權者用來維護個人利益而設的,基於這樣的規則而來的獎勵和懲罰措施也是基於權威人的感受和利益而強加給別人的。因此獎勵與懲罰的實質其實是社會掌權者試圖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的工具。前面已經提到,孩子的目標是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這個目標是需要發生於內部動機,通過個人生活體驗過程中的貢獻和合作得到滿足的,而不是從權威人,也就是家長的評價里,從外部動機獲得的。

獎勵和懲罰的效果都是短暫的。懲罰可以立刻取得效果,但卻無法讓孩子獲得長期的收益,因為他們並沒有學到什麼,只是暫時屈服於家長的權威,作者把這種教養方式稱為「趕蒼蠅」。趕蒼蠅式教養方式短期效果好,孩子立刻就會聽話,但長期效果卻是更加強烈的反抗和挑戰。獎勵也會讓孩子立刻屈從,但強行把事件 B 當做獎勵加給事件 A,就是剝奪了孩子在日常生活體驗里可以得到的基本滿足感,就是剝奪了事件 A 本身可以帶給孩子的感受,包括負面感受。比如用獎勵零花錢的方式鼓勵孩子多做家務。當孩子不再關注於家務本身,而是把家務作為交換條件換取金錢的時候,那孩子很難再意識並享受到窗明几淨給自己帶來的內心的和諧與滿足。


行大於言。望子成龍的父母總是期望給孩子講述各種大道理,捨不得孩子走彎路多辛苦。但父母需要明白,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經過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遇到過的各種挫折挑戰之後打磨而成的,鮮有人是經過別人的指點然後自動修正的。所以說教、嘮叨其實沒有意義,與其苦口婆心告誡孩子「按我說的做」,不如簡單地「按我做得做」。


擁抱錯誤。新型教養方式強調正向思維的能力,因為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作者在書中抽絲剝繭地向家長展示了面對不同錯誤時,家長如何做到關注正面。作者把孩子常犯錯誤類型大致分為三種,第一,因為缺乏知識和經驗的錯誤,解決辦法:給予孩子手把手的指導;第二,因挫敗感而產生的錯誤,解決辦法:給予孩子鼓勵;第三,由於孩子出現了「錯誤目的」,解決辦法:按圖索驥給予引導。


比如孩子害羞不打招呼,這多半是由於當孩子害羞的時候反而會得到成年人更多的逗引和關注,孩子錯把此時的額外關注當做實現了自己追求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因此,解決孩子遇到生人不打招呼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不給於額外關注,不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不去諷刺嘲笑批評孩子不懂禮貌,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做好準備。為什麼批評無效?為什麼慎用激將法?因為孩子感覺好才能做得好,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恢復。批評不是在教孩子正確認識錯誤、教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它的實質是在強化孩子的錯誤,因為理性頭腦尚不發達的孩子會本能地以故意犯錯的方式來求得大人的額外關注和照料。


本書還向我們詳細描述了如何才能贏得孩子的合作,以及如何教會孩子合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我們和孩子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所以自然而然,我們和孩子有著共同的目標,並一起為之努力,我們彼此合作共建和諧的家庭。作者主要提出了兩種教會孩子贏得合作的辦法:一起享受樂趣和家庭會議。一起享受樂趣就是我們常說的遊戲力、正向思維的能力。家庭會議是一家人共同制定規則,一起頭腦風暴解決辦法的最佳方式,也是平等尊重,新型教養方式的最佳體現。在有規律的家庭會議過程中,家長也會學到如何和孩子說話,而不是對孩子說教,如何和孩子一起去思考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控制孩子寄希望於孩子的順從。在閱讀的時候,或是遇到親子溝通挑戰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我梳理的思路進行翻字典式查閱,不必拘泥於原書的行文順序。這本書是我在大兒子一歲半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的,書中事例也經常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其實書中各種生動現實的事例發生於每個家庭中,對於父母理解自己的個性特徵也是很有啟迪的。比如,書中介紹的和孩子合作的方法對於我們成年人的個人成長和婚姻家庭也是不無裨益的。最為難得的是,本書作者不僅僅停留在親子矛盾的揭露上,而是像作者描述的新型育兒精神一樣,溫柔而又堅定地向現代父母介紹了一套切實可行、簡單易上手的辦法。西方教育界此後提出的正面管教、父母 P.E.T 效能訓練其實都是由此延伸而來,可謂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好了,這本書講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為您總結一下今天的分享。首先我們講到了養育孩子的長期目標,即遵守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接下來,我們又講到了和善而堅定的新型教養方式和它的基本態度,而實現新型教養方式的關鍵一步就是「了解孩子」,了解他們的錯誤動機,給予引導;最後,我們講述了真誠地鼓勵,避免獎勵或者懲罰,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擁抱錯誤,贏得孩子的合作等具體的正面教養方式。


我對這本書的推薦,就到這裡了。以上我講述的內容基於 2015 年 1 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生活書店出版社《孩子:挑戰》版本,希望我的推薦能幫助你讀懂這本書。願好書陪伴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

購買該講書查看完整 28 分鐘內容

講書

孩子:挑戰

Jennie真真

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由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與薇姬?索爾茲合著,中國正面管教首批導師甄穎翻譯。書中討論的理論和方法基於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生活哲學理念和人類生活觀而來。作者在書中既不

¥9.99 會員免費


別打。男孩女孩都是用來愛的。如果小孩做了什麼讓你生氣的事,而父母只能想到打這個解決方法,那我覺得父母也要反思反思。

別說大人打小孩是為小孩未來好,關心他,明明是恃強凌弱欺善怕惡的表現。


看自己在孩子心裡的地位和形象 孩子的熊行為可以控制的情況下當然不用打 已經知道孩子的行為不在道德範圍內 並且講道理已經沒有用的情況下 帶到沒有人的地方單獨動手教育 動手也需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動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家庭子女越來越不願意與父母溝通?
挑食的孩子是如何讓父母崩潰的……
中國式家長,活得好像一條「狗」啊···

TAG: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 父母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