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該教育孩子禮貌還是說真話呢?
起因是我在空間看到了別人發的說說,並且和轉發說說的起了一點爭執。
在我看來,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
就像問題描述里所說的那樣:
問這個問題的家長,其實在他們心裡只有一種標準答案,就是孩子說一堆漂亮話,然後被人誇獎說他們教育有方,孩子聰明又禮貌。可是孩子真實的想法真的不重要嗎?
提出這種問題的家長一般都有自己預設的立場在這裡,所以實際上要改變的並不是孩子,而是做為家長的說話方式。
當家長經常主動使用讚美、積極、正能量的言詞去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影響身邊的子女。
就像班杜拉的社會學系理論一樣:
一個孩子的行為的改變更多的是受到外界行為環境的影響,而靠說教來引導孩子的行動收效甚微。
對於教育孩子更是如此,我們都知道言傳身教的重要,但是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的時總有控制不住的狀態。
題主說到的情況我們沒辦法改變家長太多,因為這是他們那一代的為人處世之道,講究面子,但他們自己又經常做不到理想中的樣子,然後不斷把他們的這種意識灌輸給子女,希望子女們做到他們腦海中完美的狀態,稍有偏差就惡語相加。
我們也不應該逆來順受,任由家長的思想影響我們的三觀,這就需要我們給自己一個準確定位: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的子女又是什麼樣的性格?我們該怎麼引導他?而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流水線產品的模樣。
回到問題本身:該教育孩子禮貌還是說真話?
其實這兩點也並不是對立的關係,有禮貌的說真話同樣可以做到,只是對於孩子的認知體系來說還有些困難,這就更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以及運用孩子接觸到的最多的夫妻關係來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正面引導。
這件事,不懂事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打人不打臉,禮貌和誠實並不衝突。
恕在下直言,問孩子這種問題的家長是真的蠢,好看不好看,自己心裡沒數么?
很喜歡題主這樣的思考方式,跑過來強答
這樣的爸爸媽媽是把教育孩子的時間和社交的時間混淆了
好的教育孩子的時間,最好是日常單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因為教育中包括自信感的建立,所以有什麼話,不要當著外人說。就像有些答主提到那樣,應該是爸爸媽媽給外面的人道歉,因為沒有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失職,應該父母負責道歉。而私底下再來教育孩子,給孩子保留顏面。特別一些熊孩子,一些父母希望孩子當時就馬上給對方道歉,效果並不好,孩子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孩子的視角大概是,媽媽大聲吼著讓我道歉的時候,就是我做錯的時候,但是這樣的道歉缺乏反思,因為這並不是好的教育時間。大人吼著讓孩子給對方道歉了,最好有事後私底下的交流。比如,和孩子談談:對不起媽媽今天白天吼了你,因為我當時太生氣了,你知道當時媽媽因為什麼事生氣嗎?通過這樣的時間把當時發生的事讓孩子回憶和反思一遍,這才是教育。再說一遍,好的教育時間是日常單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有些爸爸媽媽容易把自己的社交時間和教育孩子的時間混淆。這時候,聊天對象往往覺得這個大人很會教育小孩子,而孩子往往一臉蒙b,比如題主舉的這個例子就很好,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孩子(包括我)經歷過的:
A家長:你家孩子好乖啊,念書的時候安安靜靜的
B家長:哼,他乖什麼啊,你是沒看到他在家的時候,.....吧啦吧啦吧啦(當著孩子們的面,把孩子覺得丟臉的事作為聊資,和A家長哈哈一樂)嗯,最後不忘記一句,你看你家寶貝才乖,.....吧啦吧啦吧啦一堆奉承。A家長很滿意,心裡想B家長情商很高,很會說話啊。
B孩到了青春期,跑到知乎上怒答:從小有哪些事情讓你覺得爸爸媽媽很討厭。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寫,為什麼要當著別人嘲笑我/吼我/打我,就那樣討厭我嗎,嗚嗚嗚嗚
孩子們受苦了,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當時不是在教育,而是在社交
推薦閱讀:
※馬雲的孩子教育理念
※統一思想 OR 統一目標
※現在的老師這麼急功近利,因為一個孩子成績不好,就在群里發他的成績,還讓他爸爸把他領回去教會再領?
※學生學習成績很差但是學生有想去補習的心,孩子媽媽確有點不想浪費錢讓她去學的意思,這時做老師的該怎麼辦?
※美國互惠之我經歷過的美式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