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努力和死記硬背, 多點自發性與興趣

摘要:孩子的自發性需要由爸媽來肯定。所謂「因材施教」指的是爸媽觀察到孩子本身的自發性,並儘力幫助孩子發展這些自發性。「因材施教」不是指:家長把孩子迫使為一個家長認為成功的人。

此文首發微信公眾號:yichi_psychology

上周向英國精神分析雜誌《精神分析與歷史,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Impact factor 0.325)投稿了一篇關於比昂與佛學的英文文章。稍微休息了一周左右,今天剛剛開始撿起半年前寫了一半的另一篇關於比昂與佛的英文文獻。今早我僅僅工作了大概90分鐘左右。

半年前,因為書寫的那篇英文文獻中關於比昂和佛學的信息量太大,所以一時感覺思緒雜亂,無法理清文章的大致結構。 那時,我的確嘗試了坐在電腦前一整天,督促自己去努力想出文章頭緒。但是這樣做了一段時間,發現:苦想真是累死人,而且沒有什麼成效。越是苦想,思想越雜亂。

所以最終我決定把那篇文章放一放。這一放就是半年。雖然在表面上看,這半年的時間是浪費掉了。但是從更深層次觀察,我發現這半年的擱置給我帶來了非常積極作用:今早在回顧此文的時候,我發現我的思緒不再那麼雜亂。不費九牛二虎之力就理清了文章的大致思路與框架。今早的90分鐘做出的學術進展比半年前幾周的苦思要多得多。

我想這半年的擱置不經意地在我腦袋裡「做」了一件事:擱置讓我放下了對文章中大量信息的,刻意的回憶和對高效支出寫文的慾望。半年後的今天,我從意識層面不再記得我半年前在文章中用了哪些佛學和比昂的理論概念。今早之前,我真以為我忘記了這些讀過,寫過的概念!但是其實不然。我發現:雖然我從意識層面不再清晰地記得這些微細而具體地概念,但是從潛意識層面這些概念以前給我帶來的情感衝擊其實一直滋養在我的內心。

這半年的,對此文相對的無憶無求不經意地給予了我的內心對這些概念在情感層面的體會與領悟。這種無憶無求的心狀觸發的是一種直覺 ---- 一種從微觀思維(具體,細微,detail-oriented mentality)向宏觀思維(整體性思維)的轉換。這個從微觀到宏觀的思維的轉化在這半年來不經意地發生了。正因為宏觀思維在我內心的發生,所以今早我才能不怎麼費力地整理出了文章的框架。半年前的苦讀,苦思把我心靈囚困入了微觀思維的條條框框。所以在微觀思維的束縛下,不管我怎麼努力也無法思索出文章的宏觀框架。

這種無憶無求的心狀被比昂稱為「無憶無求」(no memory no desire),「直覺」 (intuition),「信仰」(Act of faith)和與「終極現實」(Ultimate reality) 融合的必要條件;它被弗洛伊德稱作「均勻懸浮性注意」(Evenly suspended attention)和人為瞎眼(Artificial blinding);它被禪宗命名為「初心」。

怎麼叫,和從哪種視角來為這種心狀命名其實不重要,因為不管你是從精神分析還是宗教的角度來對其命名,你對這種心狀的真實感受已經被「初心」,「信仰」 或 「弗洛伊德」 這些詞語連帶的意義所影響和污染。我在這裡想說一個比較搞笑和貌似矛盾的話:如果你希望體會到這種無憶無求的心狀,你首先要「做到「 是對這個「無憶無求」的概念本身的無憶無求去經歷而不是去理解。

請不要歪曲「無憶無求」的意義(當然「無憶無求「不止一個意義,我在這裡說的是我對其意義的理解)。它不是說要你去壓抑和逃避痛苦。

「憶求「 「無憶無求」 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我們人人都需要有的心狀。如果這兩種心狀在一個人的內心相對平衡,那麼ta的心靈就會相對健康,充實。只是在我們當代社會裡對「憶求」的強調過於失衡。對「憶求」的過度強調帶來的後果就是:過於勢力的對金錢,權力追逐背後的一顆空蕩蕩,焦慮,抑鬱和道德敗壞的心和社會(毒奶粉,毒空氣,毒育苗,毒食品,毒水);虐待性的應試教育(使勁背詩歌,背數學公式)等。

我希望表達的是:這種對「憶求」的過度,要命的強調的背後是一顆扭曲的,被剝奪的,不再相信有真愛與正直的心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也是我們社會的心。不再相信有真愛有正直,所以不如毀壞環境和他人生命健康來掠奪自己渴求的利益 ;不再相信孩子的自發性能力和與生俱來的興趣可以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與事業發展,所以一個勁地逼孩子像殭屍一樣學習知識,背誦。

說到底,我們的心是一個失望,而恐懼的心。「努力「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但是過度努力到傷害自己,家人和社會的地步代表的是一顆生病的心。過度努力的背後是失望,失望,恐懼,恐懼。這種失望來自於一種深層次的「不相信」

媽媽不相信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結果把焦慮投射給了嬰兒;嬰兒不相信媽媽的照料能力,所以希望趕快把媽媽的乳房吸干(媽媽在嬰兒眼裡不是一個可以持續提供營養的乳房。所以嬰兒希望趕快吸干,掏空,以此來積攢即將失去的營養供給)。

從上面這個母嬰模型中,我們看到的是失控的教育和社會。家長,學校不相信孩子的自發性能力,所以要把孩子逼到自殺的地步 (過於強調背誦的背後是對忘記,對「沒了「的恐懼。忘記是一個自然現象,忘記了知識不代表什麼都沒了。就像我上面說的,遺忘很可能是從微觀轉宏觀思維的代表性現象)。奸商不相信穩定的社會經濟可以來帶的長期利益,所以生產劣質產品,希望趕快掏空當下的利益。

所以,對「憶求」的過度渴求的背後是對自己,對孩子,對父母,對社會,對愛人的不相信, 失望,與其來帶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換句話說:對「憶求「的過度強調是對」不相信「感施加的一種控制欲。因為太害怕失去,所以一個勁地要去控,控,控。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越是去控,我們越是容易失去;越是失去,越覺得不安全,就越想控。在精神分析里,這叫做強迫性重複,或偏執分裂循環;在佛學裡叫輪迴。

最後,我想再回來說說「無憶無求」這個心狀的重要性。在前面我描述了「無憶無求」心狀是怎麼幫助我從微觀思維轉換成宏觀思維的。 適當的「憶求」或「努力」是必要的。我希望學習知識對大家來說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學習知識有時的確也需要一定的刻苦努力。但是,我們更需要明白的是過度「努力」只會把我們變成一個像U盤一樣的死板記憶工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往往覺得:過度努力的人沒什麼創造力,很死板,沒趣 (興趣被死板虐殺了)。過度努力可以幫助我們達到一些目的。但是這些目的的最高境界也不過是把我們訓練成一個勞累而出色的抄襲者

一個創造者靠的是天賦,靈感與直覺;這三者來自於我一直想告訴大家的「自發性」;而「自發性」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心理功能就是「無憶無求」。使勁地背誦知識,套概念,理論其實是在虐殺我們與生俱來的自發性和「無憶無求」的心理能力。

我們天生,小孩子般的自發性和「無憶無求」心狀背後的驅動力是一種「天生就有」的感覺。這種「有」的感覺是和「憶求」,過度努力背後的缺失感(「沒有」)相對立的。只有心裡感覺相對安全,感覺「有」,我們才敢試試「無憶無求」;才敢把事情放一下,以後再回來弄 (反之,一個心裡感覺缺失的人會覺得放一下以後,事情就會變糟,會被忘記和毀滅);才敢捨棄自己的,對孩子,對伴侶的控制欲。

「無憶無求」心狀背後說的是:「我相信自己的,與生俱來的能力」。

孩子的自發性需要由爸媽來肯定。所謂「因材施教」指的是爸媽觀察到孩子本身的自發性,並儘力幫助孩子發展這些自發性。「因材施教」不是指:家長把孩子迫使為一個家長認為成功的人。

「自發性」, 「無憶無求」的種子天生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只不過你需要少強調一下「努力」,「慾望」 「死記硬背」 來重新發掘,和澆灌它們。

·END·


推薦閱讀:

英美國家教育體系及與我國的對比分析
孩子要尊重父母是從小被灌輸的觀念還是天生就懂得?
作為父母我們更需要學習—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TAG:育兒 | 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