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苦集滅道(二十一)

準確而通俗的描述修行究竟在幹什麼,是這樣的:

要認知到一切都是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觸到的、嘗到的和想到的(十二處)。這些感官領域展現出來就是念念相繼(行蘊)。根據念形成的來源,對應有六大類念頭(六思身)。

認知到以上的事實,並且能夠明確的指認出每一段獨立的念頭(思)後,憶念每個念頭的形成(集)和滅去(滅),會發現每個念頭的形成都是有充足原因的(觸),不是無原因隨機產生的,或者取決於個人意志,你想產生就產生,你想不產生就不產生的。同時,念頭形成後就會滅去。

然後我們單獨的觀察每個念頭中的零部件:念頭中包含了具體內容(想蘊),感受(受蘊),以及當下能夠了知這一念的感知能力(識蘊)。首先你要能夠明確的指出這些構成一個念頭的零部件,在這個基礎上,你要知道這些零部件都是怎麼形成的。比如當你觀察到一個蘋果,你要知道蘋果的形象是眼和色作用的結果,是取決於眼和色而形成的,由不得你決定,你不能把蘋果硬生生的看作是梨;而對於紅外線和紫外線,你擁有人類的眼睛,無論多想看到也白扯。同理,拿電烙鐵懟你,也不是你想不形成苦受就能不形成的,不是你想轉移注意力就能轉移注意力的。而且,這些零部件會隨著念頭的消失而消失。

最後,你要知道形成這些感官領域的感官(色蘊)都會隨著你的死亡而壞掉。

當正確的觀察以上的結論以後,你會當下的認知:一切無非就是六種感官領域,而這些感官領域的展現和消失,以及展現什麼內容,都不是「我」說了算的;這其中並沒有一個「我」的立足點。這個時候你會有一種非日常生活能夠體會到的感受,這種感受是沒辦法用語言精確的描述的,因為語言在那個狀態下根本就沒有產生的理由。

在那種狀態的當下,一切都沒有了意義;因為沒有意義的緣故,任何的慾望都不再會產生;因為慾望消失的緣故,會有一種徹底放下包袱的自由感,一種喧囂突然停止的寂靜感。

推薦閱讀:

苦集滅道(十七)
苦集滅道(七)
論真實與虛幻
苦集滅道(十四)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