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大咖的多年育兒經驗分享...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方法都在這了!滿滿的育兒乾貨

有一種很重要卻常常被家長忽略的高質量陪伴:那就是孩子自己玩耍,父母在一旁認真的做自己工作。孩子吸收的是父母做事的狀態。什麼意思?且讓我慢慢說。

我一直覺得高質量陪伴,不是要時時刻刻和孩子黏在一起玩遊戲、講故事,也不是父母的隨時待命,隨時的在孩子身邊。而是你無形中給孩子傳遞的磁場,是你此刻陪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和你在一起時是愉快安詳的,那就是高質量陪伴。

可能許多媽媽會說:「難道父母在做自己的工作,讓孩子自己玩耍也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

是的,這不光是一種陪伴,而是一種質量極高的陪伴。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這裡所指的工作,絕對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上網、打電話應酬、看書等等工作, 而是指那些孩子能理解能模仿的工作。

比如做家務,比如做手工,這些孩子能看見,也能明白並能模仿,只有這樣的工作才能成為陪伴孩子時的工作。同時,父母做工作時的狀態極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還是享受工作本身,悠閑自在的工作?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時的狀態。

有人可能會不相信,因為孩子自己玩的時候往往會很專心,好像根本就注意不到媽媽在旁邊做家務,這怎麼會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呢?事實上,孩子表面上好像沒有注意到媽媽在做什麼,但他卻能準確的感知這種陪伴。正如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李維胡德在《孩子成長曆程一一三個七年成就孩子的一生》一書中所說:「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

我想很多孩子都會記得小時候父母幹活時自己在旁邊玩耍的場景,因為那時候的父母不匆忙,他們總是漫悠悠的,滿懷歡喜的干著自己的工作,這種溫馨, 這種享受的狀態,多年後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腦海中,歷久彌新。

我們給孩子提供與創造的是生活的氛圍

我當初踐行這樣的陪伴純粹是誤打誤撞,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我家沒有保姆幫忙幹家務,而孩子睡著時我又想寫點文章,所以只好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帶著他一起做家務,沒想到孩子居然非常喜歡,不但不會搗亂,還會經常幫忙幹活, 有時即使他要玩耍不幹活,也總是興高采烈的,呈現出一種滿足偷悅的狀態。 那時,我就疑惑,莫非孩子很喜歡我做家務?因著孩子喜歡,我也就不著急了, 干起家務來更加輕鬆悠閑,孩子的狀態也愈發好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誤打誤撞的這種陪伴居然是華德福教育中極其推崇的一種陪伴方式。

華德福教育認為,成人只是給孩子提供生活的環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導,這樣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倩,狀態非常放鬆、喜悅,孩子吸收了這種狀態也會非常放鬆喜悅,同時,成人專心做自己的事倩,本身就是一種示範, 光是這兩點,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

學習了這種教育理念以後,我又將韻律和節奏引入了我們的家務中,每天定時掃地拖地,周一到周五,我每天都會安排不同的家務來做。比如周一檫桌子, 周二洗襪子,周三清潔玩具,周四洗鞋子,周五做麵食等。這些活動中,我很少叫孩子來幫助,只是自己輕鬆的做著,有時候他會過來幫忙,有時候他會玩自己的,但無論哪一種,他的狀態都是平靜喜悅的。

當我真的希望他參與時,我也很少直接說,而是通過唱歌吸引他的注意力, 不管是擦桌子還是洗襪子,我都為這些活動編了特定的歌曲,比如我們的《襪子歌》:「媽媽正在洗襪子,洗呀洗襪子,媽媽現在正在洗呀洗襪子!

我們家一天到晚歌聲不斷,我相信這種歌聲本身也是一種陪伴,更是一種韻律和節奏,我想等孩子長大後,他也會記得我們曾經美好的家務時光的。當然,他更有可能記得的是那些與他有關的家務,比如洗他的衣服鞋子,比如給他做手工,比如爸爸給他做玩具。只要父母狀態好,所有的家務都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 與孩子有關的家務更是一種萬兩黃金也換不來的超級陪伴。

那麼,有了這種陪伴,還需要父母陪著孩子玩嗎?

當然也要,尤其是當孩子需要你參與他遊戲的時候,同樣,陪伴孩子做遊戲,要記住你只是一個陪伴者, 一個跟隨者,不要企圖通過遊戲教會孩子什麼,孩子自然會吸收他能吸收的一切,相反一個成人在遊戲中上躥下跳,拚命引導,表面看孩子是興奮了,瘋狂了,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應該有的狀態,也就是說,這只是你的表演,而不是真實的生活,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是真實的生活,我們真正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同樣,這樣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應該和前面所說的這種通過工作陪伴孩子應該相結合,每天都有這樣的陪伴,也有那樣的陪伴,兩者缺一不可。其重要性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明:

父母工作陪伴既是對孩子的一種陪伴,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陪伴。

這種換擋可以讓成人有更好的品質去和孩子相處。就我個人而言,在孩子的陪伴下幹家務是非常享受的,有過這樣的享受時光,當我陪孩子玩耍時我也更能專心。 同時這也讓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以便孩子睡著以後,我有足夠的時間看書、寫作, 這種安排讓我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第二,這樣的陪伴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

當父母陪孩子玩耍時,孩子能學會如何與人合作玩耍,也能從成人身上學到很多優秀的品質,當父母通過工作陪伴孩子時,孩子會學會如何獨自玩耍,這是他陪伴自己的時間。很多孩子一離開父母就無所事事,不知道幹什麼好,這就是父母從小沒給過他機會自己玩耍的緣故。

也有人說,我的孩子如果不陪著玩,他真的不知道怎麼玩啊,他會很無聊的。 好吧,孩子偶爾的無聊是必須的,正如成人一樣,每個人都需要一點點無聊的時光,這樣我們更能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可以說,當我們無聊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與自己的心距離最近的時候,也是我們真正獨立思考的時間。

第三,從孩子的健康角度出發,這樣養育的孩子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

當他獨自玩耍時,他在發展自己的自我;當父母陪伴他玩耍時,他的自我又是放下的。這兩種陪伴相結合,孩子旣有發展自我的空間,也有放下自我的時候,這才是健康的發展狀況。

如果大人從來不能專心陪孩子玩,孩子的自我是一直孤獨的,長大後他可能變得非常自我,只知道有自己而不知道有他人。相反,那種大人無時無刻不陪著玩耍的孩子則很難得到自我發展的空間,因為他的自我和成人的自我是糾纏在一 起的,甚至是被成人所裹挾的,尤其是在家裡,被很多大人圍著的孩子,大人的自我緊緊包裹著孩子的自我,這無異於一種扼殺,所以現在我們會看到那麼多沒有自我的可憐的孩子。

1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2

心理發展有關鍵期,孩子也一樣,未成年時期大體可以分為12歲之前的依戀期,12-18歲叫青春期,依戀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關鍵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會的參與。

3

以性格為核心的人格,是決定人一生,尤其是45歲生活的關鍵,所以人格教育家庭要重視。

4

一個人如果小的時候沒有對善待過,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後會善待這個社會。

5

孩子一歲以前,甚至三歲之前,最好由母親親自撫養。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無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滿足和快樂都和撫養人息息相關。認人是最早的情感現象,也叫依戀,由此父母才獲得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李教授在論述這個觀點的時候,說到了末代皇帝溥儀的故事,溥儀從小喜歡惡作劇,也不聽老師勸,誰都管不了,唯獨聽他的乳母王焦氏的話。這個故事說明只有心理上依戀的人才對他有控制力。

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環境,我認為職場媽媽不要把孩子丟在老人家養育,利用工作後的時間高質量陪伴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6

有一種人脾氣暴躁、容易激動的人,還有一種人平和大度,前一種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虧欠的,後一種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7

真正的養育過程,肯定是嘮叨的,是有言語的,這叫做有親情撫養。言語發育和社會性發展(願不願意和人交流、親近)、認知等能力都會在有親情撫養和無親情撫養的背景下表現不同。

8

孩子成長過程的心理陽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我一定讓他活得快快樂樂,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在逼孩子,這種教育導致我們的孩子到後來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9

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他的東西不能給他,怎麼辦?做到四個不要:一不要罵;二不要打;三不要說教,這個時候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在他耳邊的都是噪音。第四,你不要走開,他鬧給家長看 ,所以你一定要看著他鬧,溫柔而堅定的拒絕。

比如他要買小汽車,家裡已經有無數了,他還要買,在商店開始鬧起來,說我就要這輛小汽車,我不走。這時候,父母就一定要對他做一個克制任性的訓練,把他抱起來抱回家,不要打不要罵,也不要管他,任他鬧。抱回家把他放進卧室,因為卧室沒什麼危險,把門一關,一個人來管。

10

未成年人的很多問題是滯後問題,比如當你發現孩子已經很難教育了,其實問題發生在很早之前。

11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我們話有時候只要說到了,孩子知道了,你就不要非得讓他承認錯誤。青春期的孩子讓他承認錯誤是很難得。不要和孩子爭執到底,那吵到最後反而會讓孩子對你不恭敬。

12

我的孩子高考前,她當時很痛苦,怕考不上對不起我,我說沒問題孩子,就這些錢,你考不上你想開店,我把這錢給你做啟動資本,你想做什麼我都支持你。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一個位置。

13

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到後來承受力就越好。除了他可能暴力一點,有些事情容易暴力,但他絕對不會有天有地,遇到挫折就去跳樓自殺。尤其家裡有兒子的,一定要苦著養,千萬不要照顧太周到。逆子很多時候是百依百順造成的。

14

孩子6歲之前管什麼呢?很重要一點,就是幾個問題,剋制任性,防止壓抑,學會控制,學會忍耐,防止自私,經歷挫折。6歲時候說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滾,可是你等他12歲再說不行,他可以拔腿離家出走,他可以說你不答應我,我就跳樓。

15

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關,而意志力的培養,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而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讓他吃一點體力之苦。

16

二胎家庭兩個孩子發生爭執怎麼辦?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護小的上面。

只要發生爭執,比如吃的,你可以對老大說這個吃的是你們倆的,你來決定怎麼分,如果他都吃掉了,沒關係,你就看著他。下次你還交給他,在這個過程中他就知道了爸爸媽媽挺在乎我的感受的,既然我決定,我也不能虧著弟弟妹妹,這樣老大就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了。

17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於他的自信,孩子學習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老師有一個分數線有一個任務,作為家長,我們要顧及孩子的全面發展。分數是老師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學快樂不快樂,有沒有人欺負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我可以幫助你什麼。

18

要讓孩子「參與」到家中的大事,不管他什麼樣的學習狀態,家中的大事都要告訴他,聽他的意見,讓他做一點沒有壞處。

19

關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家庭背景,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孩子最大傾訴者,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觀察孩子最好的朋友的行為,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如果交的朋友不太好,你也可以問問孩子認為朋友的優缺點,表達你的意見就好。

20

善於從孩子的態度發現自己教育背景中的問題,有的時候你用什麼方式教育,他就用什麼方式對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對我來說這些經驗也受益匪淺,也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朋友。

陳銘說:「完美是方向,不是終點。」

我們需要的不是永遠活在期待里,不停追求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而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自己的孩子。

他的成績可以不拔尖,他可以不會琴棋書畫,或許他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平庸又普通的人。

但是只有我清楚,他是與眾不同的,他有自己的天分,或許這些天分還沒來得及被發掘。

但我堅信,終有一天,他會光芒萬丈。

我希望她可以在大好的年華里,拼盡全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哪怕與世俗所期待的成功背道而馳。

我希望她可以活成自己想要且驕傲的樣子。

而我能做的,就是在她累了、迷茫了、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堅定地對她說一句:「孩子,在媽媽心目中,你永遠是最優秀的!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還請點一點贊▲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哦~

關注 導購物語 公眾號

致力於專業/有趣/實用的育兒知識分享

同時,也會一直在公眾號提供媽咪呵護寶貝的必知乾貨


推薦閱讀:

我想問問有多少人在愛情和家庭里受傷甚至丟掉性命?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里,真的生了男孩就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起來嗎?
怎麼說服爸媽一個人也能生活得很好,不需要結婚?
作為女孩,有一個特別疼愛,甚至溺愛自己的爸爸會對性格有怎樣的影響?
女朋友工作在外地我(一百多公里),家裡人不同意結婚,而且是絕不鬆口?

TAG:育兒經驗 | 教育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