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想知道,在學校學習古代的文言文還有像論語這樣的句子為什麼要這樣?

像學英語一樣學文言文,感覺文言文的精華沒有被重視起來,都是有哲理的,流傳下來的警句。在初高中學習的都是各種用法(使動用法,意動用法,通假字之類的)和以前死板英語學習一樣(背背背,單詞語法句形)。應試教育的死板?


因為不這麼解釋你讀不懂啊

題主問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現在的問題,小學從來都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路徑。就以題主所提的《論語》舉例,古代人是怎麼學的呢?這裡可以看清代的《論語正義》

我摘錄一部分以說明問題:

「時習」者,説文:「時,四時也。」此謂春、夏、秋、冬。而日中晷刻亦得名「時」。引申之義也。皇疏云:「凡學有三時:一是就人身中爲時。內則云:『六年教之數目,十年學書計,十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十五年成童舞象。』並是就身中爲時也。二就年中爲時。王制云:『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三就日中爲時。前身中、年中二時,而所學並日日修習,不暫廢也。今雲『學而時習之』者,『時』是日中之『時』。」

「之」者,詩蓼莪鄭箋云:「之,猶是也。」此常訓。

「不亦説乎」者,孟子滕文公上:「不亦善乎!」趙岐註:「不亦者,亦也。」

爾雅釋詁:「説,樂也。」皇本凡「説」皆作「悅」。説文有「説」無「悅」,「悅」是俗體。夫子自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又稱顔囘好學,雖貧不改其樂,皆是説學有然也。

「乎」者,説文云:「乎,語之餘也。」廣雅釋詁:「乎,詞也。」

看這一段的解釋,分別解釋了

1、時字的含義。時有幾種含義,在本句中特指一天的時間

2、之,猶是也。之與是都有同樣的指代功能。

3、「不亦者,亦也。」反問句表示肯定含義。

4、「説,樂也。」說是悅的通假字。

5、「乎,語之餘也。」乎是語氣助詞。

基本你所提到的語法現象,這裡都提到了,換言之,如何理解古文,古代人和現代人所用的方法,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所謂的區別是,在現代語言學的改造下,我們對語法的認識更加深刻,比如提出了句子的成分、各類詞性以及詞性的轉化等等概念,用以統攝各種語言現象。

清代有乾嘉學派,強調「讀書須先認字」,這是學習古文的不二法門,章句從來都是大義的敲門磚,否則很難理解具體語句的含義。

進而言之,哲理的體悟本身也不是語文教學的任務,語文教育的任務在於理解文句,至於文句中體現了怎樣的哲理,如果老師一開始講明,那豈不是少了很多自己探索的意味?


因為文言文並不是幾個「有哲理的,流傳下來的警句」,而是實際使用了二千年以上的書面文體。它建立在古代知識分子的語言邏輯上,與今日的生活是有隔閡的,並不是身為中國人就一定能完全掌握的,而必須要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們不選太難的,太古老的,太佶屈聱牙的,太生僻古怪的,就從從《孟子·公孫丑章句下》中隨便摘兩段出來吧。

「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季孫曰:『異哉子叔疑!使己為政,不用,則亦已矣,又使其子弟為卿。人亦孰不欲富貴?而獨於富貴之中,有私龍斷焉。』古之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為賤,故從而征之。征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孟子去齊,宿於晝。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卧。

客不悅曰:「弟子齊宿而後敢言,夫子卧而不聽,請勿復敢見矣。」

曰:「坐!我明語子。昔者魯繆公無人乎子思之側,則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詳,無人乎繆公之側,則不能安其身。子為長者慮,而不及子思,子絕長者乎?長者絕子乎?」

請問,題主不藉助任何注釋與譯文,自己能讀懂這兩段嗎?能理解嗎?

別說現代人,古代的科舉考生都有把「征商,自此賤丈夫始矣」給理解錯的,作破題說:「以臣伐君,武王非聖人也」,結果被判為劣等。

文言文的精華?如果連文章的主題和文義都讀不明白,還奢談什麼精華?


傳承傳統文化


課堂教的是基礎,只有這樣教,才能夠學習文言這一種已經很有隔閡的語言了。

而且,若有心,為何不在課堂之外去讀相關典籍呢?在讀到難解處,還是需要回頭再回顧課堂上教的語法、訓詁等基本知識。


學習任何東西,都要在實踐中驗證,不然它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是無法真正到達你的心裡的。


我覺得吧,當初學文言文的時候,雖然語法講了不少,但是精華也沒有被忽略。中學的時候,各位語文老師也經常說,有的時候有些本末倒置了,所以她們從來不會忽略文章的精華部分,對於詩歌,更是偏重於賞析和體會意境。而且有些用法,是翻譯的基礎,即使再有文采,看不懂文言文也不太合適對吧。

個人愚見,正如小時候要學字詞,學句子結構,現在學文言文也是要從最基本的開始。等到閱讀文言文可以像閱讀現代文一樣順暢容易理解,賞析才真正有意義。


古人的語言思維跟現代人的語言思維不一樣。自五四白話文運動開始,現代中文體系大致是根據西方語言體系來建立的,其目的是為了更加通俗易懂。而用你說的那種方式來分析古文,是為了讓用現代語言思維思考的現代中國人更好地理解古文所要表達的意思。舉個例子,「唯命是聽」,倒裝句語式,即聽命;還有一系列的省略句之類的。語法即是對語言規律的整理,也並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一種更快理解文字背後含義的方式。

個人喜歡將古文讀很多遍,用語感來理解。但語感並非可以解釋所有的古文,畢竟我是生活在現代語言思維下的現代人,本身的語言環境與古文的語言環境已有隔閡。

所以你可以把那些語法結構理解為,了解古文的一種渠道。


推薦閱讀:

大家當初為什麼讀《莊子》?
陸羽在茶經里寫 茶宜精行儉德之人 那精行儉德 到底怎麼解釋呢?
熊貓唱古文|唐代大詩人們都是怎麼成為「大V」的?
漢字左上起筆右下結筆,古文排列卻是右上開頭,左下結尾,為什麼?

TAG:古漢語 | 文言文 | 古文 | 論語書籍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