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性的六大需求

第五屆說服力總裁班 超級說服力 死亡爬行

讀懂人生智慧,從這裡開始……

引爆企業利潤,從關注開始;

改變思維模式,從閱讀開始;

提升個人價值,從分享開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夢想,但是基本需求都相同。有的人達到自訂的目標之後,不禁又問:我要的只有這些嗎?

這是因為他們從未真正了解自己所需,也不知道如何達到理想,只一味盲目地追求環境塑造出來的目標,了解六項基本需求,不但可激發自己的潛力,更加了解自己的實力,也能督促自己不斷地向前努力邁進。

  六項基本需求: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推動您向前邁進的六項基本需求,但是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我們發展出"方法"或計劃對策,有的將會大幅影響我們的生活,有的則是滿足短暫的需求,過一陣子便失去作用。

例如,為了突顯自己的特點,有的人設法擊敗別人,有的人收集所有的玩具,有的則是付出獨特有意義的貢獻。選擇的方法可解決當前甚至是長遠未來的所需,同時也影響您未來是否獲得成長或付出貢獻,測定的方法是,回想過去生活中的經驗,並將其分為四類,以下是四種類型的詳細說明。

  第一類經驗是   1感覺舒適

           2對自己有利

           3對他人有利

           4有非常大的益處

  如果經驗中有這幾項標準,通常稱為"最佳人生經驗"

  第二類經驗是   1感覺不安

           2但對自己有利

           3對他人有利

           4有非常大的益處  

             

這些通常是我們不想要的經驗,但因為屬於正常人的行為,往往也會為我們帶來快樂,如果能夠掌握,感覺則相當充實。

  感覺踏實的秘訣是,試著將第二類經驗轉換成第一類,例如,學習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接受感覺不安但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利、有益的事情,試著讓自己快樂的面對處理過程。

  本課程中教導您使用的工具,便能協助您調適自己,了解其中的價值,當您知道如何接受有助於自己和其他人自覺生活的事情,必能擁有少數人可獲得的驕傲,鼓勵和自信心。

  第三類經驗是  1感覺舒適

          2對自己有害

          3對他人有害

          4沒有任何益處

  這些是生活中常常的無建設性的,例如飲酒過量,便屬於這一類。第三類經驗雖可立刻為您帶來快樂,但時間久了,將會破壞生活品質,帶來莫大的痛苦。

  第四類經驗是  1感覺不安

          2對自己有害

          3對他人有害

          4沒有任何益處

  為什麼有人依然沉溺於第四類經驗中?例如,第一次吸煙,感覺必定不是很好。但是沉溺第四類經驗的人,只是因為來自他人影響的壓力,或是為了適應環境和舊有的觀念。必須強迫自己忘卻第四項經驗,才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必須恆久履行的六項人類需求為:

確定性/心安 不確定性/變化 重要性 連接/愛 成長 貢獻

  因為人類具備同樣的六項需求,大家都有同樣的問題,此外,這些需求彼此間相互矛盾,相互衝突。如果選擇錯誤的方式,滿足這些需求,將會產生嚴重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建立新的執行模式,迅速地主宰自己的生活。

  所有的人類都必須感覺:

 1,確定性/心安

  對大多數人來說,感覺確定性即是充滿希望,我們都需要確定性,遠離痛苦增加快樂。有些人為了獲得確定性,便設法控制周圍的事物,此類行為屬於第三類經驗,例如,短時間內感覺舒適,但對自己並不利,也對身旁的他人不利,更沒有任何益處。另一方面,藉由內心的勇氣和信念取得確定性,便屬於第一類方法。有勇氣堅守信念,感覺舒適,對自己有利,心中充滿勇氣和堅定的信念,讓自己更努力做有益的事。

  但此說法仍有自相矛盾的論點,當一個人心理感覺踏實,對事情有把握,滿足了一己的需求之後,很可能覺得無聊。需要確定性的同時,我們也需要......

2,不確定性/變化

  每個人都喜歡多樣化、驚喜、充滿活力的挑戰性,以及體驗滿足的感覺。感覺過於踏實,便覺得無趣,同樣地,過於多樣化,又會覺得恐懼沒有安全感。生活中需要某些程度的踏實感,協調多樣化的感受,我們必須在二項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才能感到滿足,有些人選擇多樣化,像是藉著藥物或酒精,有些人選擇看電影,有人則從刺激性的對話和生活中的機會不斷學習,讓心靈與感覺不斷產生變化。

 3,重要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重要性,希望在某方面有特殊的能力,生活有特殊的目標或意義。可藉由消極的方式認定自己獨特的個性,達到這項需求。例如,想像自己比其他人都優秀。有的人可能故意製造問題,創造自己的獨特性,醫學界也顯示,有的人刻意加重自己的病情,引起他人的關懷或注意,這些情況都屬於第四項經驗。為了顯示自己的重要性,每個人的表示方法都不同,有些人努力賺更多的錢,有些人收集多玩具,進修念書取得更高的學位,或是穿著特殊,獨具風格,甚至我們也可以讓生活更有意義,雖然這些項目有時也有點類似第二類經驗,但仍應屬於第一類。請記得,每個人都應認為自己具有獨特的價值,但矛盾的是,如果要顯著自己特點,有時必須特立獨行。如果覺得自己很獨特,同樣也會覺得自己與他人不大一樣,甚至孤立,便違反下列需求......

 4連結與愛

  包括自己與彼此相互關懷的其他人,彼此之間的連結。若要滿足這項需求,您可加入建設性目標的群組或團體。加入幫派將有負面的影響,但是他們彼此之間仍維持密切的連結,追隨上帝,時時刻刻獲得它的指引,也是一種密切的連結,如上述,有些人刻意加重病情,為了和他人聯絡的關係。其他人努力地提高原來的地位,希望獲得高階層人士的接納關愛。請記得一項簡單的道理,所有人的需求都相似,如果持續地付出自己希望得到的同等對待,他人必定會以同樣的回應對待自己。

5,成長

  成長就是生活,地球上所有的物質,不是處生存狀態便是死亡狀態,成長是生活中二項主要需求之一,與擁有的金錢多寡,有多少結識的朋友,甚至一生的成就均無關。除非覺得自己不斷成長,否則人生必定痛苦無趣,此外,您必須同時體驗快樂、有意義的......

6,貢獻

  人人都應超越自我,過著有意義的人生,您將體驗真正的喜悅和成就感。人們無法付出本身沒有的事物,不單是受惠他人,同時也受惠自己的貢獻,絕對是有意義的行為,受惠自己和受惠他人,特別是無私的奉獻,將為您帶來一生難能可貴的喜悅。

  如果您認為有趣的行為,對其他人來說是麻煩事(您卻可以不停地做數小時)相信您必定認為其中具備踏實、多樣化、重要性或獨特性、關係、成長和貢獻的感受。當我們察覺出某項行為合乎自己的需求,必定會實際付諸行動,同樣地,自己一向逃避或拖延的某些事情,必定是因為現階段過去的經驗,讓您備感沒有把握,缺乏樂趣(也許已經確定將是種痛苦的經驗)認為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只要稍微改變觀念(注意、體會或信仰)或策略(如何達到目的的方法),人類所有的行為均將符合這六項需求。

  如果得知符合六項需求的方法,您會發現自己充滿幹勁,明確地知道如何達成目標,從全新的體認開始明確了解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找到全新的努力方向。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 呼吸

  ◆ 水

  ◆ 食物

  ◆ 睡眠

  ◆ 生理平衡

  ◆ 分泌

  ◆ 性

  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而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這是人類要求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 人身安全

  ◆ 健康保障

  ◆ 資源所有性

  ◆ 財產所有性

  ◆ 道德保障

  ◆ 工作職位保障

  ◆ 家庭安全

  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3)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一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 友情

  ◆ 愛情

  ◆ 性親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4)尊重的需要。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 自我尊重

  ◆ 信心

  ◆ 成就

  ◆ 對他人尊重

  ◆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5)自我實現的需要。該層次包括對以下事物的需求:

  ◆ 道德

  ◆ 創造力

  ◆ 自覺性

  ◆ 問題解決能力

  ◆ 公正度

  ◆ 接受現實能力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干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1954年,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探討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敬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

研究

許多的研究表明,高層管理人員和基本管理人員相比,更能夠滿足他們的較高層次的需求,因為高層管理人員面臨著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們能夠自我實現,在另一方面,基本管理人員更多地從事常規的工作,滿足較高層需求就相對困難一些。而且需求的滿足根據一個人在組織中所做的工作、年齡、公司規模以及員工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 生產指揮系統的管理人員在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方面比科室人員感到更大的滿足,雙方在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上的差距最大。

  ● 在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方面,年青員工(25或以下)的要求比較年長的員工(36或以上)更強烈。

  ● 低層次的管理部門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員比在大公司工作的管理人員更易感到需求得到滿足。

  事實表明,個人和組織中的事件能夠而且確實能改變需求。組織中的習慣做法會強烈地影響許多高層次需求的產生並給予滿足。例如,根據過去勝任工作而給予的晉陞能夠激發員工的尊重需求。而且,隨著管理人員在組織中的發展,安全需求逐漸減弱,而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則相應增強。下面是需求層次理論的主要研究發現的概括:

  ● 需求可以認為是個人努力爭取實現的願望。

  ● 只有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高層次需求才能發揮激勵作用。

  ● 除了自我實現,其它需求都可能得到滿足,這時它們對於個人來說,重要性就下降了。

  ● 在特定時間內,人可能受到各種需求的激勵。任何人的需求層次都會受到個人差異的影響

,並且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推薦閱讀:

怎樣從惡毒走向良善?
怎麼糾正自己的心態?
女人最大的本性是善良嗎?
什麼時候你發現自己真的墮落了?
怎麼對人進行分析?比如平常的行為,情感的變化。就是很多人會通過和一個人短時間的接觸就知道是怎樣的人?

TAG: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