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互搏」當 Apple Watch S4 遇到 Garmin 245:主觀使用感受及選購建議

除了跑鞋,穿戴式設備(運動手錶/手環)一直都是跑者最為關心的裝備之一。

而我身邊的跑者朋友們,基本都會配備一塊(甚至多塊)運動手錶/手環,本人也不例外。

從 Apple Watch 2015 年推出直到現在,歷經了四代的進化,從第二代開始, Apple 和 Nike 推出合作款,我就一直佩戴著 Apple Watch 跑步。

2016 年購入的 Apple Watch Nike+ Series 2 (以下簡稱:AW2):

2018 年購入的 Apple Watch Nike+ Series 4 (以下簡稱:AW4):


很多人問我,作為一個對成績有所追求的嚴肅跑者,為什麼你不買一塊專業跑表,比如Garmin?

我覺得,買專業跑表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為豐富的跑步進階數據,從而可以通過數據來分析,找到自己的短板,通過針對性的專項訓練,來提升自己的跑步能力。

但是個人實在不喜歡佩戴心率帶,總覺得不(有)舒(束)服(縛),所以和 Garmin 運動手錶一直沒有交集。

直到最近,終於有機會體驗 Garmin 今年推出的主打專業跑步功能的 Forerunner 245 運動手錶(以下簡稱:Garmin 245)。

通過這兩周的親身體驗和對比,重新審視這兩家值得尊重的公司 Apple 和 Garmin ,對於穿戴式設備的不同理解,以及未來的進化方向。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

這不是一篇 Garmin 245 全面功能評測。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會用到的功能無非就那麼幾種(跑步,游泳,騎車,健身房訓練),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是越野大神,或者鐵三精英。再強大的手錶,平常能用到的功能並不會太多,而我主要是針對跑步和日常使用這兩塊,來談談自己的主觀感受。

這不是一個專註於分析各種數據是否精確的科普文。我會在文中說說自己為什麼不大談特談各種數據,以及由於現有技術限制所存在的誤差。

這不是一篇客觀的評測。因為每個人對產品的理解都不太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管你怎麼刻意保持中立和客觀,其實早已「先入為主」或者被之前產品的長期使用所影(洗)響(腦),已形成了自己的使用習慣和觀點。

所以,希望我這主觀而真實的感受,可以帶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對於選購適合自己的裝備,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下面進入正題。

主觀感受

外觀&佩戴

AW4 像一塊圓潤的鵝卵石,延續了前面幾代的圓角矩形設計,非常耐看,而且從一代到四代,所有的錶帶都通用,這樣就意味著你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更換錶帶,再配合錶盤的更改,有一定的可玩度,是近幾年來蘋果工業設計的代表之一。

(題外話:另外一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並經常使用的產品是 Air Pods。)

Garmin 245 的外觀更偏運動,五個物理按鍵對於日常操作來說綽綽有餘,輕薄的機身和舒適的錶帶,日常佩戴和運動過程中沒有任何不適。

屏幕

44mm版本的 AW4 屏佔比非常高,顯示效果精細,配合動態的官方錶盤,給人的視覺衝擊挺大;

Garmin 245 的彩色屏幕顯示還算細膩,但是細節豐富程度無法和 AW4 相比,作為一塊跑表,只能說中規中矩,我想這也是 Garmin 245 擁有更長續航能力的原因之一。

操控

AW4 的觸摸屏配合數碼錶冠和側邊按鈕,操作起來非常便捷,日常使用感受絲滑般的流暢;

Garmin 245 採用傳統物理按鍵,操控起來有著較好的物理回饋,通過長按和點按來實現基本的功能操作;

日常操作方面,個人感覺還是 AW4 更勝一籌,由於已經習慣了觸屏的操作方式,導致偶爾會不自覺的點擊 Garmin 245 的屏幕,但是卻發現它並不支持觸控。但是在跑步過程當中,觸控並不意味著比傳統物理按鍵更有優勢。

關於跑步方面的體驗,將會在後面的章節,單獨說明。

軟體使用

當我們使用一塊智能手錶,最直觀的體驗是它的人機交互界面。通過軟硬體的結合,提供的功能和反饋,構成了我們的主觀感受。

AW4 經過近幾代的進化,已經變得越來越獨立於手機而存在,這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之一。用的最多的除了日常錶盤提供的信息之外,還有其優質的第三方 app 應用。

AW4上最常用的四個錶盤

支付寶的離線支付,可以讓我在不戴手機出去跑步的情況下,在 711 或者羅森非常方便的買水或者其他零食;

支付寶-離線支付

摩拜單車,可以讓我不用拿出手機的情況下,使用手錶就可以輕鬆解鎖單車並騎走(目前尚不支持獨立手機運行,需要手錶連接手機才可以使用);

摩拜單車解鎖

將地鐵交通卡存入手錶的「錢包」應用之內,只需要通過輕觸閘機的刷卡口,就可以輕鬆入站出站,乘坐地鐵或者公交車;

虛擬上海地鐵卡

支持 eSim 版本的 AW4 外加你所在的城市的運營商開通了 eSim 蜂窩網路業務,就意味著 AW4 基本可以擺脫手機,直接通過手錶撥打和接聽電話了。可惜我的手機號碼所在歸屬地,運營商一直未開放這個功能,非常遺憾暫時無法體驗。

說回到 Garmin 245 上,由於暫時不能像 Garmin 645 一樣支持 Garmin Pay,所以對於離線支付這一塊確實是個空缺;

通過 Garmin Connect 應用和手機配對連接後,可以實現「尋找手機」,「音樂控制」,「秒錶」,「顯示簡訊和微信信息」,「計時器」等這些 AW4 也具備的基本功能,但是日常應用這一塊暫時不能要求和 AW4 一樣「全面」,畢竟它的市場定位是一塊專業跑表。

續航

很多人詬病於蘋果手錶的續航能力,甚至吐槽說這塊「天才寶寶兒童表」,一場全馬都跑不下來。這顯然是一種「先入為主」和「想當然」的想法。

我佩戴 AW2 跑了 2016 和 2017 年兩場上馬的全馬:

第一場 307 完賽,滿電出發,到達終點還剩下 35% 的電量;

第二場 253 完賽,滿電出發,到達終點還剩下 30% 的電量;(使用一年之後,電池正常損耗,導致電量減少。)

佩戴 AW4 跑了 2018 上馬的全馬,245 完賽,滿電出發,到達終點剩下 65% 的電量。

所以 AW4 在日常輕量級使用(按照一天使用 8-12 小時計算,睡覺沒有戴錶的習慣)下,電池撐個兩天是沒任何問題的,如果是進行20公里以上的訓練,撐個一天半載問題也不大。

而 Garmin 245 在續航方面確實是強,親身體驗這十多天時間,僅僅充過兩次電,正常使用和訓練下,5-7 天的續航能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跑步

終於說到重頭戲了。

很多人說 Apple Watch 跑步功能實在是弱的不行,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沒有深度用過它,你就沒有發言權。

作為一個 Nike Run Club 和 Apple Watch 的重度用戶,AW4 實現了跑步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的數據和功能,可以滿足 80% 的跑者需求。

它支持室內跑步,室外跑,甚至還支持間歇訓練;同時還支持NRC的語音指導訓練,通過選擇不同的課程類型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AW4 上 NRC app 主界面截圖

但是在專業跑步方面,Garmin 245 配合 Running Dynamics Pod 跑步動態感測器(以下簡稱:小綠豆)可以得到非常多有參考價值的跑步進階數據,而這些數據對於指導跑者認識自己的不足,非常有幫助。

這也是它的核心價值和最吸引我的地方。

兩周同時佩戴兩塊手錶一共完成 7 次訓練,通過不同的訓練類型和環境,來綜合對比兩塊表的表現。

其中包括:

室外輕鬆跑 3次

爬坡速度訓練 1次(強度課)

操場短距離速度訓練 1次(強度課)

跑步機輕鬆跑 1次

公路乳酸閾值跑 1次 (強度課)

從數據的準確性來講,Garmin 245 和 AW4 雖然都採用光電心率和內置 GPS 定位,但是Garmin 245 的定位和測距要比 AW4+NRC 的組合更為準確。

特別是在室內跑,可能是雙方演算法的差異,導致差距非常大,Garmin 245 更為接近實際的跑動距離。

跑步機顯示距離7.76公里

Garmin 245 顯示距離為7.87公里

AW4的 NRC app 顯示距離達到了誇張的10.22公里,誤差較大

世紀公園兩圈 NRC 顯示距離 10.39 公里

世紀公園兩圈 Garmin 245 顯示距離 10.01 公里

每一堂強度課都會佩戴小綠豆,這樣可以得到跑步進階數據。通過對比,分析每堂訓練內容相同或者類似的進階數據,從而得到之後的改進方向。

心率

在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和靜態心率的前提之下,參考心率去了解訓練的強度,才有意義。

特別是一堂強度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能頂的上去,看心率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步頻/步幅

這一對數據可以說是一個反比關係,應該很少有人可以同時做到步頻又快,步幅又大。

從我個人的數據可以看出,我的步頻是比較優秀的,只是步幅還是偏小,證明自己的髖關節活動度不夠,關節和核心的力量也不夠,整個人沒有很好的舒展開就已經落下了,這也和教練給我的建議基本保持一致。

垂直振幅/垂直步幅比

垂直振幅這個值越小,表示你身體在跑動過程中起伏越小,這樣就有更多的地方沒有被浪費在上下的運動上,同時也不容易受傷;與之相關的「垂直步幅比」比越低,則說明你的跑步技術越好。

由於我的這個數據是在配速較快的情況下得出,所以說明越快速的跑動,越需要有良好的跑步技術作為支撐。

觸地時間/觸地時間平衡

觸地時間顧名思義,是在跑動過程中,一隻腳接觸地面到離開地面的時間。這個時間越短,則證明你並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地上,而是騰空往前飛行。

很多馬拉松精英運動員這個數據都小於 200 毫秒,從肉眼上看,基本上就是「貼地飛行」。

而左右腳的觸地平衡對普通跑者更有參考意義,因為人的身體左右兩邊並不是絕對平衡的,因此在跑動過程當中,兩邊數據的差別越大,意味著身體出現了失衡狀態,單側的壓力負荷過大(數據較大的一邊),這就可能導致受傷狀況的出現。

而我是左腳52.3%,右腳47.7%,跟本身右腳腳踝有傷有一定的關係,導致身體會不自覺地加重左腳的負擔,也就是所謂的「代償」機制,這一點也被數據有效的證明。

最大攝氧量/脈搏血氧

由演算法估算的最大攝氧量反倒不是我關心的重點。

因為我明白這個數據更多的是反應一個跑者的上限,並且是軟體演算法估算而來的數值,與通過跑步機科學測試方法,以及科學儀器監測得來結果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一般較少關注這個數據。

脈搏血氧也很少關注的原因,是自己並非越野玩家或者職業精英跑者,很少上山訓練或者去高海拔的訓練,對於長期生活在平原的我來說,這個數據的意義暫時並不大。

正是有了這麼多看的眼花繚亂的數據,再加上經常會有人在社交媒體上曬數據,就會有人感嘆:

哇,你的最大攝氧量竟然有 70,太厲害了!

哇,你跑 430 配速的時候心率只有 140,太強了!

而我認為,這樣的比較,無任何意義可言。

原因有兩點:

  1. 鑒於現在的技術水平所限制,光電心率的測試結果無論是 AW4 還是 Garmin 245 都存在一定的誤差(Garmin 245 稍好一些),而且心率和跑者所在的環境,溫度,身體狀態都有很大的關係;況且每個人的最大心率和靜態心率都不一樣,這樣的絕對值比較,簡直就是在耍流氓;
  2. 同時通過演算法得出的數據僅僅是個參考,單一去看某項數據來評判某人的水平,如同盲人摸象,每個人都可以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嗯,很好,Garmin 245 暫時預測我全馬成績只有 331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認識和使用這些數據呢?

  1. 正確看待數據本身。和跑鞋一樣,穿戴式設備永遠只能給你提供建議,並不能幫你下決定,千萬不要忘了還有「體感」這種東西存在,數據給到你的永遠只是一個參考。要學會去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學會去感知配速,這是我們原始的本能,而不要依賴數據,本末倒置,所以可以偶爾嘗試不戴錶或者不看錶的訓練,比如慢慢嘗試著一周內拿出一天不戴手錶訓練,重新去找回身體的感知,你會發現,原來不戴錶,也跑的挺好。
  2. 和過去的自己比。好的數據參考模型,應該是在一個比較接近的環境下,和過去的自己做出對比。跑同樣的課表,處於差不多的環境和身體條件下的訓練數據,才具備對比的價值。比如相隔三個月,在相同的操場,差不多的溫度和時間,測試自己的 5 公里或者 10 公里的數據,來看看這三個月是否有進步。不僅僅是時間上的縮短,還有相關進階數據的改善,才有意義和價值。同時還可以對未來的訓練計划進行調整,做到有的放矢。
  3. 記得我的教練分享過這樣一句話:對於業餘跑步愛好者來說,現在的訓練強度和水平,通過分析數據來調整和優化的意義並不大,要更多的學會自我感知。這一點,我感同身受。最開始一直戴著蘋果手錶(AW2&AW4)訓練,雖然數據並不是那麼的準確,還是從 307 慢慢進步到了 245,並沒有因為缺少跑步進階數據,就一直停滯不前。我相信精英馬拉松運動員(男子 220 之內,女子 240 之內)一般都會有專業的教練指導,而他們的訓練課程和效果,確實是可以通過專業跑表的進階數據作為輔助,為教練提供有效的參考。

槽點

就現有的技術而言,任何一塊表都不完美,包括 AW4 和 Garmin 245。

在體驗了兩周 Garmin 245 之後,愈發覺得 AW4 在跑步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比如更準確的 GPS 數據,更多的參考數據,更好的續航能力等等;

而對於 Garmin 245 本身專業跑表的定位,如果可以在日常使用上做的更好一點,我相信會有更多的跑者不僅僅在訓練時佩戴上,也會更多的考慮戴它日常出街和搭配。

同時吐槽一下 Garmin 245 的背部設計和充電方式,裸露在外面的金屬觸點讓我這個強迫症患者有點難受,特別是在充電的時候整個錶盤都無法正常「躺下」休息,也讓我覺得非常的不舒服,希望這只是我個人的審美問題。

擁有「美背」,也很重要

正在無線充電的 AW2 和 AW4 對Garmin 245說:哥們兒,你那樣側躺著睡,能睡得著嗎?

同時對於睡眠監測功能,由於個人的習慣是到家或者運動後就會取下手錶,廠商希望穿戴式設備 24 小時陪伴消費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對於我這種睡覺連褲衩都不想穿的人來說,真的不想有任何的束縛。


選購建議

場景一:下了班回到家,換上運動裝,拿著鑰匙出門去公園跑個 5-10 公里放鬆一下,這時候可以帶上你的 AW4 和 Air Pods,把手機和其他一切雜物以及煩惱都留在家裡,享受跑步和音樂帶給你的雙倍樂趣。

場景二:一堂強度課,比如說一場法特萊克訓練,40分鐘,300米快(配速在320-330),100米慢(配速在520-530)連續完成,我會戴上 Garmin 245 外加小綠豆,盡全力完成這堂訓練課,並將結果發給教練參考和分析,為之後的訓練和調整做好準備。

場景三:準備一場距離不長的輕越野或者爬山,一路吃吃喝喝玩玩,戴上 AW4 一起出發,足矣。

場景四:好好的進行一次爬山坡度訓練,或者跑一場 50 公里之內的越野比賽,這時候 Garmin 245 外加小綠豆,是我的第一選擇。

總而言之,不同的使用場景,可以發揮不同設備的優勢,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現在,你應該知道該怎麼選了。


延伸閱讀

  1. Apple Watch Series 4 首發評測
  2. 跑一次步收集到這麼多項數據,我應該重點關注哪些?
  3. 跑步的「觸地時間」是什麼意思,為何高手的觸地時間那麼短?
  4. 跑個步,為什麼雙腳左右觸地還要講究「平衡」?
  5. 佳明Forerunner 245首發測評:專註跑步,特別「能打」
  6. 跑步中的「垂直幅度」透露了奔跑的哪些秘密?

推薦閱讀:

穿莆田造高仿AJ阿迪是什麼心態?
如何評價Apple Watch3使用eSIM卡?國內運營商是否會支持?
2018 年蘋果秋季發布會將發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4 有哪些可能的新變化?
學生黨年末想買一個蘋果表,有什麼推薦?
新的Apple Watch4應該買GPS還是蜂窩版?

TAG:Garmin佳明 | AppleWatch | 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