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買寶石要考慮什麼?

從寶石新手到行業專家,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搞定寶石的六項指標即可:

顏色、重量、瑕疵/凈度、切工、產地、證書。

壹:關於顏色

只要記住一句口訣: 3好2貴9比較

三好:顏色越濃郁越好、越飽和越好、越均勻越好

△(以坦桑石為例)

兩貴:同一種顏色下,飽和度和均勻度越高越貴。在不同顏色下,市場越受歡迎的品種越貴。

△(以碧璽為例,不同顏色的碧璽,價值有高有低。)

九比較:價值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是藍色>綠色>紅色>橘色>黃色>白色>咖啡色>黑色

貳:關於重量

所有人都知道克拉,但估計沒多少人知道一克拉到底是多少,這裡給大家一個換算:

10厘=1分

100分=1克拉

5克拉=1克

重量決定寶石的價格,但這並不是一個等比上升的過程,寶石價格會隨重量的增加成指數級增長,這種現象稱為「克拉溢價」(Carat premium)。

比如99分的鑽石賣8000元,1克拉的鑽石可能就賣2萬元,雖然只有1分之差,但是價格相差很多。

叄:關於瑕疵/凈

1瑕疵:一把「雙刃劍」

寶石的瑕疵分為五個級別(國外的鑒定證書上用字母表示):

IF:完全無暇

VVS:十倍放大鏡下可見

VS:肉眼難查瑕疵

SI:肉眼可見

I:易查

造成寶石瑕疵的罪魁禍首當屬內含物了,內含物又稱包裹體,像水汽、氣泡、液體、固體、裂紋、刻面稜線磨痕都屬於內含物。其中對寶石價值影響最大的就是裂紋了。

因此,在購買寶石時,藉助放大鏡觀察寶石表面和內部是否有過多的內含物,是鑒定寶石價值高低時必須採取的行為。

△(寶石內部瑕疵)

內含物雖然討厭,但寶迷也不用敬而遠之,因為內含物是寶石天然的證明,所以有時候看見它們,你應該高興自己買到天然寶石啦!

2優化處理:天使與惡魔

化妝變美和整容變美,大家更能接受哪種呢?珠寶師在表現寶石的魅力時,也面臨了這樣的煩惱。從以下兩點說明。

◆寶石優化:

不改變寶石的本質,只是用一些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手段來強化寶石的魅力,比如祖母綠注油,紅寶石熱處理等,在某些鑒定證書上可以不寫明(權威的國際證書可以檢測到這些手段並且寫明,比如GIA)。

◆寶石處理:

改變了寶石的本質,採用大眾不認可的手段,偽造出寶石的魅力,比如輻照、擴散等,這些在鑒定證書上必須標明。

常見的寶石優化、處理的手段:

①加熱:加熱又分為直接加熱和添加其他成分加熱。

◎直接加熱:

屬於一度燒,還是天然寶石,只是優化了一下,溶解內含物提高凈度、改變寶石的顏色,市面上的寶石部分都是經過一度燒的,不需要證書說明。

◎添加其他成分加熱:

屬於二度燒,已經不能成為天然寶石了,它雖然改變了顏色、提高凈度,但加入了其他元素,改變了原有成分,血統不再純正,證書上要寫明處理手段。

②輻射:改變寶石的顏色、去除內部雜質、將無色的水晶變成彩色等,被輻射過的寶石已經不算天然寶石了,證書上也會寫明。

△(寶石被輻射前後,顏色由淺變深。)

③浸泡:利用強酸浸泡可以溶解微細礦物顆粒及雜質,被劃分到「處理」;而像祖母綠浸泡無色油,提高凈度,則是「優化」。

△(被強酸浸泡過的翡翠表面形成蜘蛛網紋)

△(祖母綠的天然和浸油)

④填充:在寶石、玉石中注膠或者玻璃,這是假貨製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肆:關於切工

切工有常規切工和特殊切工兩種,常規就不提了,特殊切工分為:千禧切工/唐卡夫切工、素麵切工(雜質多的寶石多採用)、格子切工、八角形切工等。

不管是常規切工,還是特殊切工,鑒定切工好壞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觀察寶石「火彩」。將寶石轉動觀察,發現寶石內部迸發出小火苗般的光彩時,說明它的切工還可以,「小火苗」越熱烈,切工越好。

伍:關於產地

產地不能證明寶石的價值,不過某些著名礦區產出的寶石,天生自帶主角光環,走哪兒都受大眾歡迎,比如哥倫比亞—木佐礦區的祖母綠。這種想法可能和人們的慣性思維有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厲害的國際證書對寶石的產地會特別說明。比如圖上這張就說明了祖母綠來自哥倫比亞。)

陸:關於證書

任何寶石、玉石都可以去做證書,只不過不同級別的證書,收費有差異罷了。國內省級以上的證書,對寶石的鑒定都還算靠譜;國際上知名的那幾種證書,比如GIA、GRS、EGL、GIS等,比國內的要權威很多。

要是記不住這六項怎麼辦,那看寶石的鑒定證書啊!

推薦閱讀:

和男朋友睡了,第一次沒流血,之後男朋友就一直懷疑我不是處,有時還懷疑我是不是和別的男的開房?
第一次坐飛機應該燙什麼頭髮?
你有哪些令人尷尬的第一次?

TAG:寶石鑒定 | 寶石 | 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