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祭典文化的發展、保護、傳承——以京都祇園祭為例分析

作者

若說有什麼場景是校園動畫中最常見的,夏日祭絕對有一席之地。那麼說到夏日祭,最先出現在腦海里的是什麼?浴衣、廟會與煙花?諸如俺妹中黑貓夏天的約會、京吹中麗奈的「我想成為特別的人」是否給你心中的夏日祭染上了夢幻的色彩,或者涼宮中無盡的盂蘭盆舞讓這種富有日本傳統文化感的夏日慶典不再能引起你的興奮?如果你還抱有對日本夏日祭典的好奇的話,下面我們便將對日本夏日祭典(由於日本祭典文化具有共通性,本文主要從祇園祭入手說明)進行一次簡要籠統的介紹,探討其中蘊含的文化要素,分析祭典對日本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作用。

《吹響吧!上低音號》中的京都府宇治市地方祭典

「祭」是日本最重要的傳統活動之一,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祭」集中反映了日本的諸多文化要素,對了解日本的文化有重要意義。京都祇園祭是日本規模最大、最著名的祭典,文化氛圍濃厚,頗具代表性。整個祇園祭長達一個月,在7月17日(前祭)和7月24日(後祭)則進行大型巡遊。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69年的祇園祭也在2009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 祇園祭的起源與發展

祇園祭起源於公元869年平安時代的清和天皇貞觀年間,當時日本人口急增,爆發瘟疫,許多人因此喪命。由於醫學知識不足,當時的人們將疾病原因歸咎於怨念作祟。為了平息怨靈,人們在八坂神社舉行御靈會祈福消災。由於當時日本分為66個小藩國,於是要求這66個藩國各造一鉾車,送至京都的神泉苑祈求驅散瘟神。祇園御靈會初期只在有疫情時才會舉行,直到公元970後變為每年舉行一次,並在民眾中得到推廣。祇園祭曾因「應仁之亂」停辦了20多年,直到明應5年(公元1496年) 才重新恢復。此後,祇園祭開始脫離官方色彩,越來越民間化和商業化。

京都 八坂神社

祭典由宗教性的祭祀儀式到民間參與的、娛樂性、商業性活動的轉變是由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商人階層力量的擴大所導致的。筆者將日本祭典的轉變劃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民間化、娛樂化。隨著日本平安時代社會的穩定,生產力的富餘使人們不再單純忙碌於生產活動而是尋求更多的娛樂方式,大眾逐漸參與到祭典中來。「日本的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簡而言之就是觀賞人群的出現,也就是說參加祭的人們中,有些人並無共同的信仰,他們從審美的立場出發,來觀賞祭的過程」[柳田國男:《日本の祭》《柳田國男全集》13、東京:ちくま文庫1990年,第249頁(王曉葵譯)]。民眾的參與給傳統的祭典添加了娛樂性,此後祭典內容逐漸豐富。

第二階段----擴大化、商業化。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人口密度增大,城市出現雛形。人口集中的城市工商業發達,商人階層力量壯大,有能力組織開展大型活動。京都便是這樣的城市。此階段,祇園祭更加民間化,轉而由城裡的商人們來負責舉辦。盛大的祭奠活動也是商人們經商的好時機。從安土桃山時期一直到江戶時代,山車的社會影響力大幅提升。商人階層為祇園祭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裝飾神輿、山車,準備更多彩的表演節目, 這一切都讓這個古老的宗教活動變得更加世俗化,更加賞心悅目了。對商人們來說,這也是他們展示自身財富和社會地位的最好機會。

19世紀初的祇園祭

20世紀初的祇園祭

第三階段----都市化、現代化。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日本基本完成了都市化的轉變,在都市舉行的祭和祭禮也不斷增加, 而且在鄉村地帶舉行的傳統的祭和祭禮,也受到都市的影響,逐漸改變其方式和形態,現代祭典在這一時期成型。在這一時期,祇園祭也固定為了如今連續一個月的盛大典禮。松平城總結了現代祭典的五大重要特徵:1.從地域走向開放;2.觀賞、參與、展示的多義性結構;3.柔軟的內涵,開放的外延;4.開放形的網路體系構和增殖性;5.非日常/日常的結構變化,目標指向性的喪失與欠缺(松平誠:《都市祝祭の社會學》,東京有斐閣 1990 年,第34 頁)


二、 祇園祭的內容

祇園祭的儀式包括兩大部分,其一是在八坂神社內舉行的各類祭典,特別是在神社本殿內的儀式,這部分內容神道教色彩濃重,一般不對普通市民和遊客開放;其二是在各個町街山鉾駐紮地舉行的儀式性活動,以及宵山、前祭、後祭等最終以山鉾(為山、鉾兩大類山車的統稱)巡遊(也稱花車巡遊)為高潮的娛樂狂歡性活動,這些活動市民和遊客都可以參與。

《月色真美》中川越祭(關東三大祭之一)的山車

表1 祇園祭活動時程表*(據祇園祭-wikipedia整理)

7月1日 吉符入、長刀鉾町御千度。祭典開始。

7月2日 簽取儀式、山鉾町社參。

7月7日 綾傘鉾稚兒社參

7月10日 幣切、鉾立、神事用水清祓、御迎提燈、神輿洗

7月10日到13日 (前祭)宵山建立、鉾的建立。山之分解收納?鉾之組合、進行懸裝。

7月13日 高橋町社參、稚児社參、久世稚児社參、(前祭)鉾引初、山建、舁初

7月14日 中之町御供、(前祭)宵々々山

7月15日 斎竹建、式包丁奉納、伝統芸能奉納、(前祭)宵宮祭、宵々山

7月16日 獻茶祭、豊園社御真榊建、手洗井戸開き、神剣拝戴、石見神楽 、(前祭)宵山、宵宮神賑奉納神事、日和神楽

7月17日 (前祭)山鉾巡行(重要節目)。神輿渡御出髮式。

7月18日到20日 (後祭)宵山建立

7月20日 宣狀式

7月21日 (後祭)宵々々山

7月22日 (後祭)宵々山

7月23日 斎竹建、獻茶祭、琵琶奉納、(後祭)宵山

7月24日 (後祭)山鉾巡行、花傘巡行、御真榊御祭、還幸祭。

7月25日 狂言奉納

7月28日 神事用水清祓、神輿洗

結合祭祀的起源和流程就可以理解祇園祭的大概流程,首先17日「山」遊行,代表惡靈出現,疾病肆虐;接著神靈坐著「神輿」從八坂神社出發,開始「巡查」,來到御旅所,並在此停留一周祛除邪祟,鎮壓惡靈。接著鉾車遊行,表示神靈降世,人神合一,展開盛大的慶祝活動,直至最後確認惡靈退散,送神歸位,回到八坂神社。

前祭山鉾 御池通巡行

可見起源於宗教活動的祇園祭在今日仍具有濃厚的日本傳統神道教的宗教色彩,即使民眾參與的目的已經與宗教並無多大聯繫。除去共有的宗教元素,祭典以當地的民眾聚居地為活動空間,並且融入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也有了地域特色。各種傳統藝術形式、傳統服飾食物等隨處可見,祭不僅作為宗教祭祀活動,還成為了商業娛樂活動、旅遊民俗活動。這種祭典的活動形式較為完好地保存與傳承了諸多日本文化要素。

(夏日祭典中文化要素豐富。如上圖《Free!》中的面具、浴衣、小吃與燈籠等。另外煙花也是祭典期間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


三、祇園祭中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

日本對「祇園祭」的有效保護,主要得益於一百多年來日本非遺保護的法制化管理、自發自願的民間組織的積极參与等幾個方面。

(日本祭典由民間組織、參與、傳承、保護。上圖為《月色真美》的男主(右)為準備川越祭的巡遊和當地學生一起進行練習)

1. 政策與法制

日本對文化遺產的法制政策保護是世界領先的。早在明治初年,日本就建立了第一部文化遺產保護法案。發展到今天,已有《文物保護法》 《文化勳章令》 《文化財產保護法》 《古社寺保護法》等一套完備的法律體系對歷史遺迹、古建築、街道風貌、民俗文化遺產、民間工藝傳承等各方面進行繼承和保護。同時,政府積極的社會態度也促使相關活動和參與者得到大眾普遍認可和相應的社會地位,這也為祭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打下了堅實基礎。

2. 民間組織

日本民間非遺活動都是由民間自發自願的組織保護起來的,這樣的組織被稱作「保存會」,這種相對穩定的民間組織形式不受政府和財政的制約。而為組織大型活動多個保存會聯合形成的更大的機構叫「連合會」。以「祇園祭」為例,京都府「河原町」設有「祇園祭山鉾連合會」,下設35個保存會(目前只有32個保存會參與巡遊),「祇園祭」的活動開展主要由保存會負責。

保存會和連合會形成的這種縱向管理,橫向聯合的結構是促使祭典繁榮發展的重要組織保障。首先,每個保存會有獨立自主權,充分尊重保存會的民間特性與自主性,這樣可以根據社區意願創建各種有創意的活動;其次,各個保存會之間又有競爭關係,希望能夠宣傳自己社區的文化,競爭心理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向前發展。

(贊助是祭典主要的經濟來源。上圖為公益財団法人祇園祭山鉾連合會在網上發起的2018年『京都祇園祭山鉾行事』活動的眾籌)

3. 精神需求與科技保護

祭典中體現的宗教內涵與傳統文化與日本國民的精神世界緊密聯繫。如同春節之於中國,「祇園祭」是京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對祭典的精神需求也是民眾自發地參與、保護,並有意無意中將傳統文化傳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另外,有趣的是,近年來先進科技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多種新科技手段對「祇園祭」進行保護工作,已經成為世界非遺保護中的一個頗具開創性的範例。日本科研團隊已通過虛擬現實、動作捕捉、激光測繪、三維聲場等技術手段對祇園祭實現了數字化保存與可再現。這無疑是對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積極有效的進展。

鉾車遊行中的數據收集用於數字化保存與再現

夏日祭便是這樣一個對日本民眾來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張琳.非遺保護中的法制化管理和先進科技的應用——以日本「祇園祭」保護為例[J].大舞台,2018(06):86-89.

[2]王曉葵.現代日本社會的「祭禮」——以都市民俗學為視角[J].文化遺產,2018(06):83-90.

[3]葉濤.作為傳統信仰文化載體的祇園祭——日本京都祇園祭考察札記[J].民俗研究,2018(06):148-153+156.

[4]何蓉. 日本祭祀文化探析——以京都祇園祭為例[D]. 2012.

[5]陳宗花.在日常生活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日本無形民俗文化財「祗園祭」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01):23-26+177.

[6]L. Li, W. Choi, K. Hachimura, K. Yano, T. Nishiura, and H. T. Tanaka, "Virtual yamahoko parade experience system with vibration simulation," ITE Transactions on 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vol. 2, no. 3, pp. 248-255, 2014.


推薦閱讀:

關於「古典主義京蜜」的聯想

TAG:日本文化 | 京都 | 京都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