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曾經內向自卑嚴重社交恐懼者的三段人生實踐:

大家好,我叫徐峰,網名平易,1974年出生,現年(2019年)45歲,在我20歲時,曾有嚴重的自卑和社交恐懼,此後,我的人生和社交恐懼以及心理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今後發表的各種理論觀點和思想,皆源自於我與社交恐懼和心理學結緣的三段人生實踐的體悟和發現。

有關我人生的三個實踐,我在這裡先做以簡介,以後會向大家做以更詳細的介紹。


第一階段的人生實踐: 為了改變自己的內向自卑、社交恐懼的人生實踐:

這個階段大概有七八年,從95、96年——2003年, 20——28歲左右,這個實踐階段我的角色是一個求助者(我曾經看過心理醫生,吃過心理藥物), 也是一個為改變自己的自助者和實踐者。

從我20歲開始,我就深受由內向自卑的性格發展為嚴重社交恐懼的痛苦折磨,究竟有多嚴重呢?不敢見人,不敢出門,最嚴重的時候出門必須戴墨鏡,怕領導、怕同事、怕異性、怕熟人、怕街坊鄰居,後來連工作也被迫辭去了。

為了改變自己, 我當年主要選擇了兩條途徑結合起來進行學習與實踐:

第一條途徑:遍尋並學習和實踐各種可能改變自己的理論方法,然後把自己當做「小白鼠」在自己身上做實驗:

包括,泛心理學的,如:成功學、各種勵志書籍、心理自助讀物、各種心靈雞湯等等,以及哲學與宗教里涉及心理方面的內容;

心理學的:行為療法、認知療法、森田療法等等。

第二條途徑:由於看了許多心理學和泛心理學的書籍, 其中的許多觀點都強調用行動戰勝恐懼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心理學中的行為療法中的暴露療法、系統脫敏療法,還有成功學等各種勵志書籍。因此,為了改變自己,當年做了大量的行為訓練:

從20——28歲期間(95年——2003年), 先後做過近二十種事情:

  • 擺地攤,售賣和維修小家電;
  • 賣過米線,熱乾麵;
  • 賣過鞋,賣過服裝;
  • 賣過光碟,錄音帶;
  • 有段時間跟別人學習汽車電路維修,打算找個汽車電路維修的工作;
  • 跟別人收售二手手機;
  • 還在一個朋友介紹下,在商場門口促銷舞台上唱過歌,也算當過歌手吧;

02年到南京之後:

  • 在南京珠江路上的雄獅電子城,幫人站櫃檯賣二手筆記本電腦;
  • 還做過銷售跑過業務, 在珠江路一家計算機公司推銷VOD視頻點歌系統,主要是向卡拉ok廳推銷;
  • 還做過一家貿易公司的推銷員,推銷辦公用品;
  • 創辦了「南京口吃互助協會」,我是當時的創始人之一和會長,帶著會員,在公交車上演講,找陌生人搭訕、拍照留影、要下聯繫方式,我們還在紫金山上演講、喊口號,激勵自己;
  • 等等。

當然,做這些事情,除了把它們當做行為訓練來戰勝恐懼,同時也是為了生存,為了生計。


第二階段的人生實踐:2003-2019 由過去的求助者、自助者和成功改變了自己的過來人,蛻變成一個幫助他人改變的助人者。

到二十八、九歲的時候,我逐漸改變了自己。

這裡要插一句,我剛才說過我在第一階段的人生實踐,就是改變自己的那段實踐中,主要是兩個途徑,一個是學習心理學和各種泛心理學,還有一個是做了將近20種事情(工作)來鍛煉自己、突破自己。在40歲之前,我一直把自己改變的原因歸結為是這兩個途徑帶給我的,但最近幾年,也就是步入40歲之後,我才猛然發現,真正改變我的,根本就不是我之前學習的那些心理學、泛心理學的各種理論方法以及我做了那麼多的行為訓練,並且,之前的這兩條途徑不僅沒有給我帶來真正意義的改變,甚至還讓我的人生走了一個大大的彎路,有關這一點,我以後會給大家做詳細介紹的。

2002年,為了給自己尋找一條生活的出路,我來到南京, 除了上面介紹過我在南京開始做過一些銷售工作,後來創辦「南京口吃互助協會」(我曾經有隱性口吃,嘴上的口吃現象不明顯,但是說話時經常會有種被卡主說不出話來的感覺), 還在一家心理諮詢機構做過兼職,幫他們維護網站,並且參加了他們的心理熱線輔導員的培訓,學了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再後來,也就是2003年下半年,我開始用自己所學到的各種理論和自己實踐得來的經驗來幫助和我有著一樣困擾的人。

時光飛逝,一晃就來到了2019年,2003年至今的這十五、六年期間,共舉辦線下培訓130期,最近兩三年我還開展了線上輔導(微課),加在一起,共培訓和輔導學員1500多人。在我舉辦培訓的前十年期間,基本上採用的是各種主流傳統的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行為療法,森田理論,認知行為療法,並以團體培訓的形式幫助學員。而後面兩三年的線上的授課,則主要採用由我本人獨創的一套理論方法,我把它取名為——平易創統合心理學(以後會介紹)。

隨著理論方法的不斷升級和轉型,隨著培訓的年頭越來越多,經驗越來越豐富,效果也越來越好,學員反饋也越來越好。

這是2004年5月1日第3期培訓,學員們在群情激昂的喊口號

這十五六年的培訓和授課,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心理研究所和心理實驗室」, 我把傳統理論方法以及後來自己的理論方法都用了在學員身上, 然後通過學員實踐後的效果和反饋的問題,再不斷的調整、修正、補充和完善,逐漸形成了我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方法。我從這個大多數人所人沒有的「心理實驗室」,我積累了大量的來自實踐的第一手的認識、發現和經驗。

這十幾年間,為了更好地幫助學員,我也會繼續研究各種和心理相關的理論方法,看各種書籍, 也親自參加過各種學習和培訓,五六年前,我先後到北京、廣州、杭州、寧波等地參加各種培訓:

  • 潛能訓練(在北京參加)
  • 演講口才培訓(參加過兩次,一次是廣州,一次是北京)
  • 還在北京和寧波參加過中國心理學會舉辦的由國內頂尖的心理學專家的培訓。

從我20多歲至今,我僅僅買書共花費有六七萬元,去外地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也花了好幾萬,加起來共有十幾萬元。

我藏書有近三千冊,其中1000冊左右的書籍,都是和心理相關的書籍,包括各種心理學的和泛心理學的。

這是我在南京家裡的部分藏書,還有一部分在老家。


第三個人生實踐: 前兩個人生實踐,都是我在和內向自卑、社交恐懼等等這些人的所謂負面的心理進行「鬥爭」, 起初是為了改變自己而「鬥爭」, 後來則是幫助學員而「鬥爭」。而這第三段人生實踐,則是我要面對人生給我們每個人所出的「人生考卷」。

也就是說,我除了是一個所謂的心理障礙者,一個「心理疾病」的「患者」,我還有一個和所有普通人一樣的人生角色和人生任務, 也就是和所有生活在這個現實生活、現實社會中的每個普通人一樣, 我也同樣需要去面對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人生給我們出的那些必答題, 如:工作、事業、人際交往、戀愛、婚姻、家庭、孩子教育等等,這就是我的第三個人生實踐。

經過不懈地努力和打拚,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談了戀愛,結了婚,有了孩子,成為了丈夫,也成為孩子的父親。當然,也相應的要扛起養家糊口、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的責任和重擔。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我不是嚴重的社交恐懼嗎?最嚴重時連家門都不敢出, 見到熟人都害怕,出門都要戴墨鏡,異性也不敢接觸, 一個不敢與人交往的人,怎樣面對和完成人生給我出的這些必答題呢? 人生中的這些生計、工作、戀愛、結婚等等,哪個不需要與人交往呢?

問得好?!

因為有一個生命底層更大更核心的驅動力,不停的用「鞭子抽打」著我,讓我硬著頭皮、死扛著前進,這股力量比社交恐懼給我帶來的障礙和阻力要強大得多,它驅使著我突破了生活中重重的困難和挑戰!多年以後,也就是我在40歲左右的時候,我終於醒悟了,原來,它才是我人生的底層的核心驅動力!

那麼,這個強大的驅動力究竟是什麼呢? 竟然有這般神奇的力量!

我先賣個關子,先保持著它的神秘性,我今後會為大家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所以,我第三個人生的實踐是,作為一個曾經內向、自卑、嚴重社交恐懼的人, 我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搞定了我這些必答的人生考卷,而這一段人生實踐,是從20歲至今,已有25個年頭。

以上就是我從20歲—45歲的三段人生經歷和人生實踐的簡介。


這三段人生實踐經歷賦予了我不同的人生角色, 而這三個人生角色也是在不斷地升級和轉型,總結一下:

  • 第一段人生實踐:內向、自卑、社交恐懼的親歷者和過來人;
  • 第二段人生實踐:幫助他人改變的助人者;
  • 第三段人生實踐:對心理學,更確切地說是對人的心理以及整個人生的實踐者和研究者,一個心理學新方向、新思路、新理論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那麼向大家既簡要又系統的介紹了我的三個人生實踐,大家可以看出,這三個人生實踐的一個核心的概念,始終圍繞著我的這三段人生實踐,它就是——實踐,

一聽到實踐這個詞,這個概念,大家馬上就可以想到中國人很熟悉的三句話,出自馬克思主義哲學:

  • 實踐才能出真知;
  • 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而我今後所發表的東西,皆來自於實踐,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類:

一、經過實踐檢驗過的:

1、我曾經是一個內向自卑社交恐懼的人,通過多年的自助實踐,我已經成功改變了自己,這其中的經驗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

2、從2003年至今的十五、六年,1500多人的培訓和輔導實踐,剛才已經說了,隨著培訓年頭的增加,理論方法的不斷升級和轉型, 經驗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培訓的效果也隨之越來越好。尤其是最近幾年,絕大多數學員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有的甚至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今後我的學員會把他們的反饋發布到網上。這也是經過實踐檢驗和證明過的。

因此,在內向自卑、社交恐懼這一領域,我的理論和經驗是經過真正的實踐檢驗過的。

二、由實踐中所生髮的各種新思考、新觀點和新理論,以及各種新的假設和猜想,則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檢驗:

這一部分,是我在20多年的研究實踐中,尤其是最近幾年的研究實踐中,所發現的傳統理論存在的許多疑問和反思,甚至在我看來有可能存在許多的錯誤。此外,還有我從實踐過程中得來的新思考、新觀點、新理論,當然,這些則有待於做進一步的探討、研究和實踐。

聲 明:

我今後所發表的許多觀點和思考,絕非是頭腦一熱的信口開河,一拍腦門憑空臆想出來的,我強調過,這些皆來自於實踐中所引發的思考。

這些新思考、新觀點,只當是拋磚引玉,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反思。

我在這裡真誠邀請大家可以和我一同思考、一同探索和一同實踐檢驗。

謝謝各位!


推薦閱讀:

不懼別人的眼光,勇敢的做自己
知識星球問答《不敢與岳父說話,擔心被他看不起怎麼辦?》
如何打破約會時的「社交恐懼?」
內向≠社交恐懼症,懷疑自己「社恐」?你有這些癥狀嗎
社恐——今天又是假扮正常人的一天呢!

TAG:社交恐懼症 | 自卑 | 內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