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付出越多,只會讓你更愛他,而不會令他多愛你

我有個朋友年初剛生完孩子,有次聚會時我問她喜不喜歡小孩,她抬起頭思索了一下:

「開始一般,後來越來越喜歡。」

我覺得這回答蠻有意思:「怎麼說?」

她:「孩子出生那一刻我迷迷糊糊,護士抱給我看時我還心想,咦,這就是我孩子啊,血淋淋髒兮兮的。」

我笑了。

她:「剛生完那幾天,我看孩子沒想像中漂亮,居然有點失望,冒出這念頭時我不停自責,心想自己還是個當媽的嗎?連自己孩子都不喜歡。」

我:「那後來呢?」

她:「後來每天照顧孩子,半夜起來餵奶換尿布的,漸漸就離不開寶貝啦。」

說完她深情地望了孩子一眼。

這一瞥令我感嘆:

親情的基石不是血緣,而是付出。

《射鵰英雄傳》里的楊康(完顏康)並非完顏洪烈的親兒子,但從襁褓中就由完顏洪烈一手撫養大,最後完顏王爺亦完全將楊康視若己出,為救楊康性命甚至不惜下跪求葯。

所有領養孩子的父母基本都是如此。

這揭示出一個顛覆很多人三觀的心理學常識:

對一個人付出越多,只會讓你更愛他,而不會令他多愛你。

在心理學上,你的每次付出,都是一筆情感投資,投資愈多,你對投資對象的感情就會愈深。

然而據我觀察,90%以上的人都傻傻以為,只要對一個人不斷付出,他就會用真心回饋你。

我父親一共三兄弟,他是老大,很早就離開老家出去闖了,奶奶最寵的是我二叔,每次二叔回家奶奶都親自迎到門外,二叔40多了,有時還要奶奶幫著洗衣服,洗內褲。

而三叔每次回家,奶奶不過從沙發上站起來招呼幾句了事。

但最孝敬奶奶的卻也是三叔,每次奶奶生病,求醫問葯的瑣事三叔都是急先鋒,二叔只是偶爾來慰問一下。

這些都不妨礙奶奶繼續寵愛二叔,三叔繼續孝敬奶奶。

奶奶對二叔付出了一輩子,感情上卻並沒得到相應回報,三叔對奶奶亦是如此。

大家應該對這種現象深有體會: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里,父母最疼愛的那個,與最孝順父母的永遠不是同一個。

好在親情本就不求回報。

愛情就不同了。愛情是最求回報的,不然那句「我愛你,與你無關」也不會顯得如此特立獨行。

太多陷入愛情的人,最怕付出的愛收不回,於是心裡的不安全感會驅使她們繼續瘋狂的投入感情。

她們哪裡知道,對一個人付出越多,只會讓你更愛他,而不會令他多愛你。

於是我們看見太多女人為渣男付出一切後反被拋棄的故事(反之也成立)。

十年前網上出過一個很有名的案子,講的是一個叫姜岩的女人與一位比她小四歲的男生談戀愛,很快就結了婚,當時男人沒工作,姜岩負擔了一切衣食住行,後來男人出去讀大專,學費也是女方給的。

可惜這些都沒能換來男人的感恩戴德,他讀完書找到工作後立刻就和公司一位女同事在一起了,並義無反顧地向姜岩提出離婚,最後姜岩不堪屈辱,從24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哀哉!

所謂心理學,就是人際關係運行的遊戲規則,不懂規則有時會要命。

怎麼破?

我一直覺得,心理學規則如同晝夜交替,是牢不可破的自然規律,我們既然無法改變,唯有先充分了解規則,然後順應並利用規則。

當我們已看清一個人狼心狗肺,不值得付出,就應及時止損,停止一切投入,千萬別因為不甘心而繼續,那樣只會讓你像個賭徒一般越陷越深。

而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如何巧妙而得體的引導別人對自己進行情感投資,以此增進與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的感情:

所謂情商高,就是會給人添麻煩!

推薦閱讀:

物質溺愛or精神虐待?
過早步入學校,能否真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養不教,父之過?
孩子的長相,暴露了父母的情商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