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得自信?不懂投射效應,一切就是紙上談兵!

對於那些快被自卑拖垮的人,要記得把「理想的我」這四個字去掉一半,它只是「理想」,不是「我」。我們是完整的人,不是超級市場里去了骨的肉片,我們有優點也有缺點,而且很可能缺點遠多過優點。——蔡康永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被教育要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但如何變得更加自信,卻並沒有人告訴我們一個標準答案。

作為一個被自卑極度困擾的人,為此問了身邊很多朋友,也請教了不少老師,雖然得到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有兩點被提及最多。

  • 一個是說我太完美主義,應該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
  • 另一個勸我應該聽聽別人怎麼說,通過他人的肯定找回自信。

老實講,丟掉完美主義的束縛確實幫助我擺脫了很大的心理負擔,變得沒那麼自卑,通過他人肯定,短期內對提高自信也有幫助,但沒過兩天就又回到原地,甚至變得更加自卑起來。

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直到學習投射效應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的方法都錯了!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把自己的觀點、感情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特點。

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他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

同理,一個不夠自信,總是否定自己的人,也會習慣性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所有評價,都是在打擊自己。

就比如對待文章評論這件事,一個自信的作者,當別人指出其文章的不足時,他會據理力爭地反駁或者虛心接受,絕不會因為別人的批評而否定自己。

而一個不自信的作者,即便是99%的人稱讚其文章寫得不錯,他的情緒也會被那1%的否定給擊垮。

部分極端不自信的人甚至會覺得,那些稱讚自己的人不過是表面上肯定,實際是吹捧、嘲諷自己。

所以說,當你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時候,別人的肯定和鼓勵就不會有用,甚至適得其反,進一步瓦解你的自信心,想要提高自信,就必須學會從內心深處肯定自己。

那麼,我們該如何從內心深處自信起來呢?

第一:觀察自己,降低負反饋的概率,增加正反饋的頻率。

寫文章三年,最開始時習慣性地想要找出某個問題的標準答案,但現在越來越能感受到個體差異的豐富性。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對其的反應不同,甚至是大相徑庭,就比如下雨,有些人會開心,但有些人就會變得悶悶不樂。

所以說,想要從內心深處讓自己自信起來,就必須觀察自己,找到那些讓你沮喪的事情,在自己還不夠自信時,嘗試以退為進,先遠離它們,儘可能地為自己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處處都是正反饋的環境。

比如,當你覺得朋友圈讓你壓力倍增,就暫時把朋友圈關掉,又或是覺得某些朋友總是在你成功的時候給你潑冷水,就趕緊遠離他。

與此同時,多多嘗試那些帶給你正反饋的事情。

或許你會疑惑,這樣做是不是在逃避?

我覺得不是,因為人要學會承認自己的不足,更要懂得量力而行,就如同嬰兒學習走路,剛開始時都會藉助一定的工具,在父母的保護下不斷嘗試,雖然一開始看著很笨拙,但訓練的次數多了,就會越走越穩。

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年齡上已是成年,但在自信心上還是一個嬰兒的狀態,在走向自信的道路上,也需要一定的保護,不能急於求成。

第二: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人的自信心不可能憑空而來,必須通過一次次的正向反饋累積出來的。

比如一直沒有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朋友,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鬥拿下考試,自信心就會得到極大提高;

工作遇到瓶頸,絞盡腦汁想出各種方法,在不斷嘗試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信心就會提升。

但可惜,很多人解決自卑的方式卻是逃避,一邊接受不了自卑帶來的傷害,一邊又不敢挑戰,活生生把自己變成一隻溫水裡的青蛙。

但就像劉瑜所說:

年紀不小了,該幹嘛幹嘛去,別一頭扎進那美麗的憂傷,一邊拚命往裡鑽還一邊喊救命。

想要變得更加自信,就必須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能,讓其持續為自己帶來正向反饋,就比如讓博爾特去跑步,他一定是信心滿滿的,因為他為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樣的道理,讓孫楊去游泳,也一定是胸有成竹。

所以,想想看你的核心技能是什麼?

如果沒有也不用擔心,從現在開始找一個方向,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培養一個吧,暫時找不到的話,就從解決眼前最困擾你的一個難題開始,先讓自己行動起來,跳出越頹廢越自卑的怪圈。

第三:培養正能量姿勢的習慣。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時,都會選擇跑步,用運動的方式緩解壓力;緊張時,也會採取深呼吸,加上雙手隨呼吸而上下擺動的方式來緩解僵硬的身體。

順著這個思路,哈佛大學教授埃米·卡迪通過一系列研究發現,當肢體動作改變時,人類內分泌腦神經的狀態也會隨著改變,進而影響人的情緒。

當一個人以自信的、擴展性的姿勢站立時,只需要短短的2分鐘,其體內的睾固酮濃度(一種和統治欲、競爭欲相關的激素)就會明顯升高,皮質醇濃度(和人的壓力有關)就會顯著降低,而且還能有效提高實驗對象的力量感和風險忍受度。

卡迪教授將這種能為我們帶來自信的姿勢稱為高能量姿勢,與之相反就是低能量姿勢,比如常見的雙手環抱,蜷縮在沙發上等姿勢。

和動物一樣,人類在表達權力,表達強勢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讓自己顯得很「大」(即所佔的空間很大另一方面),而當我們感到無力,不自信時,則會把自己包裹起來,讓自己變「小」。

所以說,當你覺得不夠自信時,不妨擺出一些高能量姿勢,先從生理上調動起你的自信,進而逐漸培養起心理上的自信心。

第四:停止錯誤比較,丟掉冒充者綜合征。

上學時認識一學長,大學四年一共獲得3次一等獎學金,1次國家獎學金,各類比賽證書也是拿到手軟,在很多人眼裡他早已是傳奇人物,但他卻跟我說自己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

老實說,我第一次聽他這樣講時覺得他好矯情,總有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但深入交流後發現,他的自卑並不是說說而已。

每次談到自己取得的成績時,學長就習慣性地說只是幸運,將成功歸為外部因素,而談到自己的失敗時,便會列舉出一堆問題,認為都是自己的不足。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冒充者綜合征,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

它是說個體按照客觀標準評價為已經獲得了成功時,但其本人卻不接受,覺得自己並沒有能力取得成功,甚至覺得自己是在欺騙他人。

大家熟知的《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也患有嚴重的冒充者綜合征,她說:

「我做的越好,別人越誇讚我,我內心那種沒底氣的感覺就越甚。我好怕有一天,別人發現我根本不配擁有現在這樣的成就。」

和學長、「赫敏」一樣,很多人自卑並不是他們不夠優秀,而是不懂得肯定自己的優秀。

總是習慣性地放大不足,忽視自身的長處,而想要解決冒充者綜合征帶來的自卑感,關鍵就在於承認自己的努力,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

就像蔡康永所說:

「對於那些快被自卑拖垮的人,要記得把「理想的我」這四個字去掉一半,它只是「理想」,不是「我」。我們是完整的人,不是超級市場里去了骨的肉片,我們有優點也有缺點,而且很可能缺點遠多過優點。」

最後,總結一下。

想要提高自信,就必須從內心深處學會肯定自己,因為它就像一座大樓的根基,倘若根基不穩,一切努力都會白費。

  • 首先,學會觀察自己,遠離那些打擊你自信心的人和事,降低負反饋的概率,與此同時增加正反饋的頻率;
  • 其次,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從而讓自己真正自信起來;
  • 再次,培養正能量姿勢的習慣,當你覺得不自信時就嘗試擺2分鐘的高能量姿勢,用身體的自信帶動思維的自信;
  • 最後,避免陷入冒充者綜合征的陷阱,學會肯定自己的努力,接受自己的不足。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提高自信,仍需要大量的練習和訓練,不妨從現在開始,拿出一張A4紙,列出讓你感到自卑的場景,短期內儘可能地遠離他們,同時列出能提高你自信的事情,多多嘗試起來吧。


我是用時間釀酒,沒太多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倒不少,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用,別忘了點個贊哈~~

也歡迎大家就自信的話題在評論區多多討論,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如何讓一個自卑的人不自卑?
女生患有波蘭氏綜合征怎麼提高自信?
自卑到骨子裡,卻又突然自信起來,兩者之間的落差怎麼對待?
自己對外貌很不自信怎麼辦?
女孩子如何變得自信?

TAG:自信 | 缺乏自信 | 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