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價值觀人生觀不同的好朋友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三觀不同,就不能好好做朋友?
1.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你和他說話,一言不合就把你拉黑,一語不快就把你臭罵一頓,然後美其名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曾經我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人,不過還沒到把人拉黑,與人大罵這麼嚴重的地步,只是會在心裡給對方做上標記:三觀不同,不宜為友。
可是,如果你問我,我的三觀是怎樣的。
呃,容我想一想。
一時間好像我也說不太明白。
如果非要問我對人生的看法,我覺得:人生一世最重要的在於體驗,過程最重要,當然結果也很重要,但過程自己可以把握,結果只能留給時間來評判;做人做事要隨心率性,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自己的事情一團糟,說如何愛別人都是假的;人生最大的意義不是結婚生子,而是可以做一些超出世俗的事情,比如說寫出偉大的作品,比如說死後給這個世界留下些有價值的東西。
這就是我的三觀,正不正這個因人而異,至少我是按照這個標誌去為人處事的。
2.
關於三觀,網路上給的解釋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括。世界觀是你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但後面還有一句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
人生觀是對人生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層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個人的價值觀一單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由於人員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著的。
總的來說就一句話:世界觀決定人生觀,每個人的三觀都各不相同,並且也會隨著所處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
所以說三觀就像一個液態的物質,你把它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它就會呈現不同的形狀,一個人的三觀並非永恆不變的。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喜歡看《奇葩說》,節目上正反雙方就一個話題發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一方噼里啪啦說了一通,你一聽,哇塞,有道理!趕緊拍手鼓掌
另一方又噼里啪啦反駁了一通,你一聽,卧槽,又好有道理!跟著又鼓掌叫好
正反雙方辯來辯去,你發現自己的三觀也左右搖擺個不停。
《奇葩說》給自己的定位是一檔嚴肅的辯論節目,我卻覺得它是一場「毀三觀」的綜藝節目。在整個辯論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三觀經歷著摧毀又重塑的反覆變化。
所以,這個時候你說自己三觀是怎樣的,你說自己的三觀是怎樣堅不可摧的。在邏輯比你強,口才比你好,能力比你強的人面前,你看似牢不可破的三觀,實際上不堪一擊。
而這個時候你還會說三觀不合,根本不適合做朋友;三觀不同,不必強融;和三觀不同的人相處,到底有多累?
我想不僅不會,還應該好好做朋友。
3.
前段時間看《富蘭克林傳》,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亞當斯生性嚴謹、善妒、自負、,富蘭克林冷靜、善交際、好女色。兩個人性格迥異,互相看對方不順眼,經常把對方貶低的一無是處。彼此相愛相殺很多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典型的三觀不同。但這仍沒有妨礙兩個人成為朋友,在國家大事上相互合作。
因為他們都明白,三觀不同,還可以求同存異。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我們交換一下就是兩個想法。
但對不起,如果兩個人三觀看法相同,那就算交換好幾下還只是一個想法。
只有思想不同的人在一起才能碰撞出火花。
著名哲學大師蒙田曾說過經常與不同的人交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個人對其他人的判斷力,否則我們永遠局限於自身,眼光很狹隘。
有個成語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還有一個成語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但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往往把三觀作為為人處事的首要準則。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是涉及政治道德等底線,日常生活中只是因為和自己的觀點不同就用一句三觀不同把對方全盤否定,是否有點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了呢。
網上有一句特別流行的話叫漸行漸遠的不止是時間,還有彼此不同的價值觀。
初看時深以為意,想想那些許久不再聯繫的朋友,那些一言不合就鬧分手的感情,那些以觀念不同為由而拒絕聽取的建議,原來都是三觀不同的結果。
可是,那些無話可說的朋友只是彼此不再打開心扉,那些破裂的感情只是當初雙方的互不相讓,那些拒絕聽取的建議也並非毫無道理。
只是,自己不懂並且也不想去理解包容罷了。
4.
無意中刷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句話:長大後愛憎分明越來越難,因為常發現喜歡的人偶爾猥瑣,而討厭的人卻突然可愛。看到以後感觸良多。
也許這就是成熟吧。
知乎上有個乎友在「去過一百多個國家是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中有說過這樣一句話: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申出來的思考方式 。
曾經我們以為只和三觀相同的人交往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但當你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遇見的人越來越多,看到的天地越來越大,你終會發現尊重並接納和自己三觀不同的人,才是真正的成熟。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和自己完全一致的人,最多也只是某些觀念上相同,但同中依然存異,如果不能包容,矛盾依然存在。
我喜歡看書,你喜歡打遊戲,只要互不干擾就好。但非要說愛看書的人裝文藝,打遊戲的人不務正業,彼此互相鄙夷,三觀一致也會衝突不斷。
三觀不同照樣可以做朋友,只要能尊重並接納和自己不同的三觀。
比如,我花錢大手大腳,你花錢吝嗇小氣,如果彼此可以互相協調,我學會了量入為出,你學會了適當享受。這樣就是很好的組合,但如果你非說你就知道花錢,你就會死摳,那沒辦法,兩個大手大腳的也可能互相看不順眼,兩個摳門的人也可能比著誰更摳。
世界那麼大,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非要拿著三觀來限定自己交友的範圍,反而把自己置於一隅。
就像那個井底的青蛙,如果它不再固守成見,學會接納,那麼哪怕它深處井底,也可以通過井外的動物了解這個世界的無邊廣大吧。
個人新書:年輕時就要拼盡全力
個人微信公眾號:未末小七
可以 很難 前提是雙方都能保持相對舒服的距離 你的觀點 我不贊同 但是我不會以朋友的身份干涉你 只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感情依靠 沒有這一條 沒辦法
可以啊,和而不同嘛。其實有人答的很好,朋友之間也有界限的,不用完全一樣,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就像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但也存在 道不同 不相為謀的情況,那是涉及到自己原則的問題。不然的話做朋友應該是沒問題的。可以是可以,兩個人相互之間都得更加尊重理解包容。明顯不和的問題不要去觸碰討論。
不過這樣挺累的,說實話。
而且時間是最大的考驗。等你倆都有自己的事情了,彼此很難再去找回對方了。很簡單 如若他的價值觀因和你不同而引起你們之間的不快樂 那你就應當考慮要不要繼續你們這令你頭疼的友情了。但如果因你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 促進雙方共同進步,那就再好不過了 說這麼多 我個人認為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不開心的自然要放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TAG:朋友 | 敏感交往朋友友誼朋友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