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偉平:如何克服自卑?

曾經我也是一個自卑到骨子裡的人,後來一步步自我救贖走了出來,克服自卑的第一步是建立自信,再建立自愛,再建立自尊。

人有了高度的自尊,才會徹底擺脫自卑

市面上有很多教別人自信的方法,但很多都是毒雞湯,壓根不適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例如什麼每天早上告訴自己是最棒的,每天把勵志的話讀一遍,這充其量當時有效,要想徹底改變自卑,那麼就採用我說的辦法吧,因為我就是這麼一步步走出來的。

首先問問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然後挑裡面最容易做的開始。

從自我的感覺出發,然後去嘗試做,做好了之後,你就會獲得了經驗。從而獲得自我的肯定,以及別人的肯定。

然後再想做什麼就去做,做了之後,就會獲得經驗,又獲得了自我的肯定。

慢慢地就會建立自信,一個自信的人慢慢就會有自愛,一個自愛的人慢慢就會有自尊。

我在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口吃過,很奇怪的是,上了大學後,每次和別人說話,口吃挺嚴重的。

後來為了治好口吃,我就利用一切的時間去練習口才,利用一切上台的機會去嘗試演講。

剛開始經常受到別人嘲笑,但我知道每一次我都戰勝了內心的恐懼,越發的肯定自己。

獲得自我的肯定,這是走向自信的第一步。

後來我的演講越來越好,有一次上禮儀課的時候,老師突然說找個人上台談談自己的看法,當時班上同學想把我當替罪羊吧。

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上去了,結果沒想到我這一說,就給他們說了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震驚。

直到下課鈴響了之後,大家才反應過來,我在上面邊說還邊手舞足蹈,後來聽到鈴聲後,我才停了下來。

下面的老師和同學,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們禮儀課老師,直接說期末給我打至少95分。

這次的經歷,給我的自信心帶來了極大的鼓勵。獲得自信的第二步就是獲得別人的肯定。

後來我依然不放過任何公眾說話的場合,不斷的得到了別人的肯定,內心的自信就這樣不斷的強化起來。

自信是一個人成長的第一步,自愛是人成長的第二步。

如何做到自愛呢?那就是要想擁有愛人的能力,那麼首先要培養出自愛的能力。

唯有愛己的人,才會去愛別人。以前初高中的時候,看到喜歡的女孩子就去追,可惜沒一個追上的。

後來我在自信之後,開始越來越自愛起來,出去買衣服的時候,以前300塊錢都嫌貴,後來買件衣服鞋子6、700塊錢很正常。吃東西也會對自己好點,想吃魚就在飯館點魚吃,想吃肉就吃肉。

對個人形象也開始在意起來了,我的皮膚屬於乾燥油性皮膚,以前從來不用潔面乳、水乳等,後來凡是對自我形象有幫助的,就是買買買。

在自愛起來之後,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身邊的不少認識的女孩子都靠近過來了,再加上自己的能言善辯,基本上再看上喜歡的,就沒失手過。

要想徹底的擺脫別人對自己的影響,自愛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建立自尊。

不管做什麼,都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別人跟我交友,那就必須得適應我的規則,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自尊,才懂得如何去拒絕別人,才懂得哪些值得自己去做,哪些值得自己去追求的。

從前別人如果讓我幫他做什麼,我都會儘力去幫,即使很不樂意,表面上也會唯唯諾諾的說好。

即使自己辦不到的,也不敢個「不」字,這讓我最後不僅得不到別人的感激,還惹了一身的騷。

有些人就是看不起你,把你使喚來使喚去,壓根不會說聲感謝。因此,我後來凡是我不想乾的,都一律拒絕。

不是你有了困難,需要我幫助,而是我想幫你就幫你,不想看到你,請你馬上消失。

一個人做事,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則,幫助別人也是要有一定的原則。

因為有些不懂感恩的人,是不值得你去幫助的,幫不了的事情,更不要強撐。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即使你爸是李剛,跟我有啥關係?

交友也是一樣的,和優秀的人,喜歡的人,值得結交的人交友就行了。

記住:想和任何人交朋友的人,任何人都不是你的朋友。

職場也是一樣,即使你剛進公司,不是你義務範圍內的事情,你可以選擇幫下同事,也可以輕易的拒絕。

想去做一件事了,那就去做,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不認同你的人,他的感受對你來說,那就是垃圾。

請記住:珍愛生命,遠離垃圾。

做人做事,建立好自己的行為準則,一個人有了自尊,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

一個沒有自尊的人,在哪都抬不起頭。

世界在變,保持初心,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一個人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到能夠自愛,到有了高度的自尊,那麼就會成為一個精神獨立,不受外界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的影響。

看完三件事:

1.點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文章(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2.關注我和專欄,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3.關注公眾號「boss修鍊社」,每天為你分享創業、營銷、個人成長乾貨。

謝謝你的支持!


推薦閱讀:

矮個子女生可以找男朋友嗎?
身高只有150女生腦袋大臉盤國字臉塌鼻樑大鼻子很自卑,活著會有自信嗎?
怎麼治療自卑?
如何克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敏感又自卑該怎麼辦?

TAG:自卑 | 自信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