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雲朵媽的一位朋友無奈地跟我傾訴:她終於把兩歲半的兒子養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熊孩子。
「現在一不如意就躺地打滾,換個房間不理他,他還會追過來繼續躺,怎麼講道理都不聽。吼也吼過,打也打過,越打越吼,哭得越凶,最後還得我自己說好話哄起來,我感覺我好失敗……」
這位朋友的煩惱相信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
兩歲的孩子正處於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超越一切,凡事都想按照自己的規矩來,父母不可能事事滿足他們的願望,於是哭鬧崩潰、撒潑打滾變成司空見慣的事。打罵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導致親子關係更加緊張。
雲朵媽常想,我們家裡有一個T2階段的孩子就已經夠心累了,雲朵幼兒園老師的日子要怎麼過啊?要知道,小小班可都是2、3歲的孩子,除了terrible 2、就是horrible 3,那還不得天天崩潰啊?
可是,據我平時的觀察,雲朵老師們看起來好像都心平氣和遊刃有餘的樣子,她們不打不罵又可以有效管教孩子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呢?
答案是:立規矩。
雲朵的小小班總共13個孩子,年齡都處於1至3歲之間,有3個固定老師,時不時還會來1位實習老師。雖然師生比並不低,但是要管教好這些正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們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幼兒園表面看起來非常自由,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很大的選擇權,但自由的背後是對規矩的遵守。
幼兒園晨圈、吃飯、午睡、下午零食等幾個大的活動時間是固定的,這就給平時的生活確立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比如,幼兒園的到校時間雖然很靈活,但是如果想參加晨圈,必須9點之前進教室。雲朵媽有一次因為下雨遲到了2分鐘,教室門口早已掛起一塊「晨圈已開始,請止步」的牌子。我和雲朵被關在外面整整五十分鐘,直到晨圈結束才能送雲朵進去。
又比如,不管什麼原因,如果當天想上幼兒園,必須11點鐘之前到校,因為11點鐘,孩子們要準備吃午飯,如果11點後再去幼兒園難免會打擾孩子們吃飯。
前幾天雲朵做眼睛檢查,時間約在上午9點,做完檢查正好11點10,但我也不能再把雲朵送去幼兒園,只能自己請假帶她一天。
此外,餐桌禮儀,睡覺規矩,不允許打人罵人,不能毀壞東西,雨天要穿雨衣雨褲才能在花園玩耍等日常行為準則都是幼兒園雷打不動的規矩。
有孩子遇到具體問題時,老師也會耐心教規矩。比如,孩子們平時自由玩耍時偶爾吵鬧,老師一般不會幹涉,但是如果是在老師和家長交談時,旁邊的孩子則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音。
有一個孩子平時和我很熟,看到我去幼兒園接雲朵他也很興奮,有一次老師跟我說話時他在旁邊用力敲打一個打樁玩具想引起我的注意。
老師停止了和我的交談,走到孩子身邊和他說:「小M,我知道你玩這個打樁玩具玩得很開心,可是老師在和雲朵媽媽說話,你發出的聲音太大了,老師都聽不清楚雲朵媽媽說的話了,這裡有小熊拼圖還有橡皮泥,你看看想玩哪一個?」
小M選了拼圖,把打樁玩具交還給了老師,老師還不忘跟他重申規矩:「你做的很好,現在你知道了,在老師和爸爸媽媽說話的時候不能發出大的聲音。」
好的規矩可以讓孩子清晰地知道行為的界限在哪裡,在合適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時間久了,孩子就能把遵守規則當成自己的分內事,老師也因此省掉很多和孩子在日常慣例上討價還價的精力和時間。
我想,這對於我們平時在家管教孩子同樣也很有幫助。
如果我們在家裡也把規矩立好了,我們就不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也會安心做好分內事,不會總想著討價還價和挑戰底線,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就能大大減少。
如何立規矩?
立規矩說起來容易,但是如何立卻是一個技術活。
規矩太多,擔心孩子畏手畏腳,規矩太少,又怕孩子無法無天,如何把握立規矩的分寸呢?
說說雲朵媽自己家的例子吧!
雲朵是我自己帶大的,沒怎麼和老人生活在一起過。有一次,雲朵外婆請了假來德國探望我們,剛來了幾天,就開始念叨我太慣著雲朵了。
比如:
在雲朵外婆看起來是大冷天(最高溫度十幾度),我們一起出門玩,路過冰淇淋店,雲朵看到別的孩子在吃冰淇淋,自己也想吃,我會同意買給她吃。
雨過天晴,我們出門散步,沒走多久就遇到一個小水坑,雲朵很想踩水,於是我帶她折返回家,專門換了雨鞋去踩水。
我經常會帶雲朵去沙坑玩,常常玩得鞋子、衣服、尿不濕里都是沙子。
雲朵想幫我煮飯,我也會滿足她,請她從米桶中幫我舀米,並把我淘好的米放進電飯鍋之中。
雲朵外婆覺得我對雲朵太過溺愛,總是由著她的性子來。不過,沒過多久,她就發現雲朵好像也沒有她想像的自由,也有不少規矩要遵守。
雲朵只有帶上頭盔才能騎平衡車。
遇到過馬路,必須從平衡車上下來,牽著大人的手過馬路。
每天必須認真刷牙,即使有時雲朵哭鬧掙扎,遊戲的方式都無效,我也會按著她幫她把牙齒刷乾淨。
飯前1小時不準吃零食。
不能打人、不能損壞東西。
我在給雲朵立規矩時主要遵循兩個原則。
一、少即是多。
二、立規矩是為了孩子,而不是方便大人。
孩子需要規矩,但規矩不能太多,尤其是對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世界是個充滿冒險的樂園,有各種等著他們去觸摸、擠壓、敲打、吮吸的東西,父母應盡量給他們提供自由探索的機會。
想吃冰淇淋沒有問題啊,吃完好好刷牙就可以了。德國並不是夏天才有冰淇淋,只要天氣好,冰淇淋店就會營業,從一兩歲的小孩到八十歲的老頭老太都喜歡買冰淇淋吃,偶爾給雲朵買一個完全可以接受啊。
想踩水坑也可以啊,穿上合適的鞋子就行。雲朵正是因為那一次換雨鞋的經歷,徹底認同了只有穿雨鞋才能踩水坑的規矩,穿普通鞋時遇到水坑也會主動繞過,不用我提醒。
孩子喜歡做家務,我求之不得,多給她練習的機會,她就會越做越好,越來越有自信。以前雲朵舀米時,還會經常灑很多米出來,現在已經好多了。有時候我忙著洗菜忘了按煮飯鍵,還是她幫我按的鍵。
但是一旦涉及安全、健康或者教養方面時,我會要求雲朵嚴格遵守我立下的規矩。
雲朵外婆一開始覺得戴頭盔很麻煩,尤其那時雲朵才剛剛會騎平衡車,遠遠沒有現在騎得快,雲朵外婆覺得偶爾不戴頭盔不是大問題。
但是誰會知道危險什麼時候來臨呢?防患於未然有什麼不好呢?我們一開始就幫孩子養成好習慣,比之後糾正起來容易多了。現在我一說出去騎平衡車,雲朵就像條件反射一樣自己去拿頭盔。
刷牙也是,如果我因為孩子一次不樂意就輕易放棄原則,難保以後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
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時還要想清楚,我們立下的規矩是真的為了孩子好,還是只是為了方便大人。
因為怕衣服濕,不讓1、2歲的孩子練習漱口。
因為怕收拾,不讓孩子用手指顏料畫畫。
因為怕打掃,不讓孩子自己吃飯。
這些都是沒有太多必要的規矩,如果怕衣服濕怕顏料弄髒衣服,可以給孩子穿上防水罩衣,買可以水洗的手指顏料。怕地上有食物難打掃,可以讓孩子吃飯時帶上圍兜,兜住掉落的食物,孩子喜歡扔食物父母也可坐在一旁一同用餐,在孩子想扔食物時及時阻止他們。
我們給孩子自由的同時,確實需要做不少善後工作,但是如果巧妙利用工具提前避免,則可以給我們節省一些時間,孩子也會有更多探索和學習的機會。
規矩打破時怎麼辦?
孩子一旦打破規矩,則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但是我們無需過多指責孩子,避免說:「我早就告訴你……」或者「現在知道後果了吧」之類的話,相反我們可以對孩子表達理解和同情,但是態度一定要堅定,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們沒有必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把碗里的食物吃完,但是可以提醒他一次,在下次飯點或者零食時間之前不會再提供食物,如果孩子還是決定不吃,那就把食物收走,下次開餐之前即使孩子說肚子餓,也不要給食物。
我們可以溫柔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媽媽知道你肚子餓了,現在一定很難受。不過很遺憾,現在不是吃飯時間,我們只有等到晚飯時才有東西吃。」
孩子拿著蠟筆在牆上亂塗亂畫,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還想繼續畫畫,但是牆壁不是畫畫的地方,對不起,媽媽不得不把你的蠟筆收走了,等你下次願意在紙上畫畫時,媽媽再把蠟筆還給你。」
如果牆壁可以清潔,我們還可以要求孩子(或者和孩子一起)把牆壁打掃乾淨。
孩子不好好看繪本,把繪本撕壞了,我們可以說:「很遺憾,這本有趣的繪本被你撕壞了,書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撕的,現在媽媽帶你去拿膠帶,我們一起把書重新粘好。」
如果我們每一次都堅持執行規則,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懂得遵守規矩。
我們給孩子立規矩的目的不在於限制或懲罰孩子,而是在於引導和保護孩子,讓孩子在更安全的範圍內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給孩子立規矩不容易,但是堅持下去,我們收穫的不僅是更和諧的親子關係,還有自信強大的孩子。
關於叛逆期的孩子,大家還可以閱讀《寶寶一言不合就哭鬧崩潰?這樣處理就對了》。
原創不易,你的轉發是對我的最大支持!
喜歡的我的文章話可以觀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不灌雞湯,每日送上滿滿乾貨文章。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作者:雲朵媽媽,悠悠媽好友,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女兒雲朵2歲,一家三口旅居德國。在德國上過父母學校,N個早教班,參加過N個親子活動。為大家分享0-3歲最靠譜的科學餵養知識和陪玩方案。
※母親寫給叛逆兒子的話(有孩子的請給孩子讀一遍,只要讀一遍)※寶寶T2是什麼?※孩子青春期憂鬱或者叛逆,罪魁禍首就是你※多少孩子,毀在家庭錯誤應對叛逆期上!(值得收藏)※你有過迷茫/中二/叛逆期嗎?有哪些美到極致的情話?
TAG:叛逆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