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同家庭氛圍對教育的影響系列二

昨天介紹了溺愛型家庭,今天談談另外兩種不良家庭氛圍類型:專制型和放任型

專制型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專制型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正好與溺愛型家庭相反。溺愛型家庭成長的孩子就像攻城略地式的的存在,擴張般的讓人感受到他(她)的存在;而專制型家庭成長的孩子卻想把自己收縮成塵埃,最好讓別人都忽視他(她)的存在就好。

專制型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某種程度上說不上教育,而是「馴養」!因為對父母來說,孩子需要做的只是「服從,服從,再服從」!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幾乎所有的生命潛力都處於一種抑制狀態,無法自由釋放!專制型家庭中的父母通常自身也是在專制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這種情形在心理學上稱為「代際傳遞」——自身成長的家庭中存在的特點傳遞到自己組建的家庭中。

專制型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常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孩子容易形成過於乖巧、內向的性格,在與人交往中害怕衝突,習慣採取退縮、忍讓,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想法,「總把苦水自己吞」;一種孩子會把在家庭中被壓抑、不敢發泄的情緒想法在家庭之外發泄出來,因而在外面成為一個容易惹是生非、攻擊性較強的人。

在專制型家庭中,要改變這種家庭環境對孩子教育的不利影響比較困難,因為這種家庭環境的形成是父母受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而大多數父母都難以認識到這一點!要想有效改善專制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不利影響,需要父母反思認識到這種專制的家庭風格的代際傳遞,認識到自己受專制教育的不利影響,想要避免同樣的不利影響到在發生在孩子身上,從而努力改變自己的專制教育方式!

放任型

放任型家庭中,父母出於種種原因,除了保障孩子的物質生活,對孩子很少過問。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容易比較明顯地表現出缺少關愛,從而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獲取關愛:可能是努力表現好,比如聽話,成績好等;也可能是用相反的方式,比如脾氣差,逃課,糟糕的成績,各種違反校紀校規的表現等。總體來說,後一種情況居多,因為當孩子一開始想要好的表現去獲取父母的關愛,卻發現父母仍然是不愛搭理自己時,孩子容易對父母有一種憤怒的情緒——不滿他們對自己的冷淡態度,可是這種憤怒情緒又無法直接向父母發泄,因而就可能指向自己——變得自我放縱,不在乎自己的表現!

放任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不利影響同樣很難改善,因為放任是父母與孩子缺少情感深度,父母主動選擇放任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父母有意放任孩子不管,因此,放任型家庭中的父母也不會想要改善對孩子的教育!從深層原因分析,放任型家庭中的父母,很可能屬於本書提到過的「迴避型」或是「矛盾型」依戀關係。表面看是父母不負責任,不管孩子,背後的深層原因可能是父母害怕與孩子的親近!

「迴避型」或是「矛盾型」依戀關係的人,在成年後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在親密關係中會害怕與人關係的親近,會害怕情感的深度連接!童年經歷讓這類父母形成的記憶是:與自己建立親密關係,讓自己依靠的那個人可能會離開,需要的時候不再回來,所以最好是不要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不要依靠別人!這樣的記憶藏在人的心底,
成年後成為父母就變成影響自己對孩子的親近——只要是親密關係,無論是伴侶關係,還是親子關係,都會激活內心不要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信念——與孩子疏離。因此,放任孩子的父母可以反思自己:真的只是放任孩子不管,還是有著害怕與孩子親近的恐懼?如果是後者,如果父母感覺到自己對孩子有著親近的恐懼的話,說明自己在受童年經歷的影響!為了」斬斷「這種不利影響繼續影響孩子的成長,父母可以試著多陪陪孩子,多與孩子聊天,多聽聽孩子說說和朋友的事,在學校發生的事……


推薦閱讀:

恩諾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聽音能寫,看詞能讀!培養孩子的自然拼讀能力,這五部動畫片就夠了
熊孩子會報復,怎麼樣做才能避免?
#麥哈派#育兒丨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區別竟然這麼大!
只需要好好學習,真的好嗎?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