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取名淺說(初稿)

  李姓取名淺說(百家姓氏取名淺說系列)

百家姓氏取名淺說系列是筆者2016年開始撰寫的姓名文化系列文章,已經更新十幾個姓氏,之前用「北海若」的名字發表於知乎,天涯,豆瓣等各大中文社區,發表後反應良好,轉載率也很高。之後有讀者詢問李,王,張等大姓氏的相關文章,筆者承諾2019繼續這個計劃。

李姓是中國三大姓氏(張王李)之一,人口數量十分龐大。

人口近一億人,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同時也是華人以及世界第一大姓,人口超過1.2億人。

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自然很容易造成重名,因此給很多李姓取名帶來很大困擾,筆者自取名以來,有許多家長詢問筆者,李姓如何取名。

筆者在此對古今李姓佳名做一個匯總,解析,以饗讀者。

李姓的起源,說法很多,有的認為周代老子李耳是李姓始祖,還有把皋陶作為李姓始祖的說法,皋陶出生在堯帝時代,曾輔佐堯、舜、禹。主管刑法和教育(稱為「理官」),推出了「五刑」、「五教」,制定了中國第一部《獄典》,皋陶因功被舜賜姓嬴,皋陶的後代幾世皆為理官,所以他們的後人遂以官名為氏,稱「理」氏,而「理」音同「李」,後逐漸改稱「李」氏。這便是李姓的由來。

而李姓以隴西趙郡兩處最為有名,到了當代已經是第一大姓了。

李姓取名,有以化用古詩文典故者,比如,李陽冰,李淳風,李商隱,李從周,李格非,李清照,李心傳,李善長,李文郁,李涵秋,李碧華李若子,李秋水,李莫愁,李慕白,等等。

其次,還有仰慕古代先賢名人取名的,比如~

李亦白,李慕白,李希白,等等,都是仰慕唐代詩人李白,而加入希慕等字,而成名的,表示崇敬的意思,這種取名方法,古今常用。

如,李希堯 李希賢,李舜臣等等。

崇敬古代美好品德(儒家為主)的取名法,如李宗訥,李汝恭等等。

以襯字+雅字取名的,如李之儀,李君可等等。

此外,還有拆字法取名,如~李木子。

還有根據排行取名,如李伯元,李叔同(弘一法師)李鴻章(章字輩)。

無關聯但是有內涵的兩個漢字的搭配~李澤楷,李澤鉅。等等。

無厘頭風格的名字,如李誕。

下面僅就部分出自詩文典故的李姓姓名做一番梳理解讀。

李陽冰 ,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字少溫,漢族,譙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為李白作《草堂集序》。

李陽冰的三墳記

初為縉雲令、當塗令,後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世稱少監。兄弟五人皆富文詞、工篆書。初師李斯《嶧山碑》,以瘦勁取勝。他善詞章,工書法,尤精小篆。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所書寫的篆書,「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陽冰之意為,結於水面之冰。

因為陽為外,為表,為水面之冰,因其見於日,故稱陽冰。

陽冰與不見日之陰冰相對,為其有陽光之溫,故字為少溫。

《晏子春秋·雜上十七》:「陰水厥,陽冰厚五寸。」王念孫《讀書雜誌·晏子春秋二》:「陰冰者,不見日之冰也;陽冰者,見日之冰也。言不見日之冰皆凝,見日之冰則但厚五寸也。」吳則虞集釋引 黃以周 曰:「按 王 讀是也,而義又未盡。陰冰者,陰寒之冰,凍於地下者也;陽冰者,陽烜之冰,結於水上者也。」 晉木華《海賦》:「陽冰不冶,陰火潛然。」 唐林滋《陽冰賦》:「考庶物於朱垠,得陽冰於碧海。」

李可及:唐著名藝人。咸通年間伶官,擅參軍戲,精通音律,善歌唱,曾編《嘆百年》、《菩薩蠻》等歌舞,深得懿宗歡心,授以都知、都都知、威衛將軍等文武官職。唐僖宗時被逐,死於嶺南。

《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李若水 (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縣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國。靖康二年隨宋欽宗至金營,怒斥敵酋完顏宗翰,不屈被害。後南宋追贈觀文殿學士,謚忠愍。有《李忠愍公集》。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李格非 北宋文學家。字文叔,齊州章丘人,女詞人李清照之父。李清照《上樞密韓公詩二首》詩序中稱「父祖皆出韓公門下」,可知其父祖輩皆為「蚤有盛名,識量英偉」《宋史·韓琦傳》的學士韓琦的門下士。幼時聰敏警俊,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初任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教授。宋代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表現了廉潔清正的晚節。

李清照的父親,格非出自《尚書·冏命》:「繩愆紀繆,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又《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唯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之名「清照」二字出自何處,歷來無確解。因此筆者就幾種說法,做一下簡單梳理。

首先,有出自《水經注》之說。我們先了解一下,乃父李格非之生平。

李格非,字文叔,北宋時齊州章丘人。他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中進士,初任冀州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教授。

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辭官,在洛陽居住,達數十年之久。因愛洛陽山水園林,特撰寫《洛陽名園記》,記載了洛陽園林的盛況。

《洛陽名園記》是有關北宋私家園林的一篇重要文獻,對所記諸園的總體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築所構成的園林景觀描寫具體而翔實,可視為北宋中原私家園林的代表。

山水文章則不得不提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曾有人評《水經注》為古人記山水「第一」。

洛陽作為當時北魏的都城,酈道元對其傾注頗多之筆墨,而對當時之園林景觀尤其翔實,如《穀水》注文,提到了石崇金谷園:「(穀水)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水。東南流逕晉衛尉卿石崇之故居。……有別廬在河南界金谷澗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具備。金谷水又東南流入於穀(水)。」因此在李格非寫作《洛陽名園記》時不可能不參考這樣一部重要的著作,其次水經注的文學性也頗高,

唐代柳宗元的名作《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之句,就是由《水經注》的《夷水》注中「其水虛映,俯視游魚,如乘空也」的意境而來。

既然水經注如此重要,那麼,李格非一定讀過另一篇:「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由此,筆者猜測,李清照,之名即是化用「水色清照」成句而來。

還有一種說法,李清照名字出自,唐代,王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其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下流」將其濃縮為「清照」二字,其實也未嘗不可,只是如此一來,原詩句的詩意也銳減了。

到底哪種說法最接近事實,筆者只能做這樣的推測,不過更傾向「酈道元」《水經注》。

李心傳,字微之,又字伯微,號秀岩,隆州井研人,南宋大臣、史學家,早年科舉失利,絕意仕途,閉門著書,晚年受宋理宗起用為史館校勘,專修《中興四朝帝紀》,後官至工部侍郎,因言去職。有著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

按,心傳本是佛教語。猶言以心傳心。禪宗謂不立文字,不依經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悟解契合,遞相授受。見 唐 希運 《傳心法要》卷上。

宋 儒為宣揚道統,借指聖人以心性精義相傳,謂《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為 堯 舜 禹 遞相傳授之心法,稱「十六字心傳」。後泛謂精義相傳。從李心傳字微之又字伯微,可以看出其名的出自乃是儒家十六字心法,而並非佛教禪宗的傳心。

李淳風 所謂淳風乃是指,敦厚古樸的風俗。出自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淳風足以濯百代之穢,高操足以激將來之濁。」

李淳風與袁天罡

淳風一詞,古詩詞里也常見,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啟》:「扇澆薄為淳風,激讒邪歸直道。」

唐 李中 《聽鄭羽人彈琴》:仙鄉景已清,仙子啟琴聲。秋月空山寂,淳風一夜生。

唐耿湋《赴許州留別洛中親故》:淳風今變俗,末學誤為文。倖免投湘浦,那辭近汝墳。

唐 翁宏《送廖融處士南遊》:壯志潛消盡,淳風竟未還。今朝忽相遇,執手一開顏。

唐 貫休 《壽春節進》:佳氣宸居合,淳風樂府吹。急賢彰帝業,解網見天慈。

宋 王禹稱 《酬贈田舍人》詩:「一車甘雨方建隼,萬國淳風莫泣麟。」

《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元年》:「今與古異,不可以淳風期物。」 胡三省 註:「淳風,謂淳古之風也。」

李淳風(602年-670年),道士,道號黃冠子,岐州雍縣人。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精通天文、歷算、陰陽、道家之說,是《推背圖》的作者之一。

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風卒,唐高宗李治又頒「追復昭」,追復李淳風為「太史令」。

李商隱 商隱,取「商山隱者」之意。後來取字義山,意思是能為朝廷「行義出山」。

字與名意義關聯,意為仰慕漢代商山四皓隱士的高義。

史載,秦末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避 秦 亂,隱 商山,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時稱 商山 四皓。高祖 召,不應。後 高祖 欲廢太子,呂后 用 留侯 計,迎四皓,輔太子,遂使 高祖 輟廢太子之議。

《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顧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唐 顏師古 註:「四人,謂 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所謂 商山 四皓也。」

李商隱有《四皓廟》七絕云:

羽翼殊勛棄若遺,皇天有運我無時。

廟前便接山門路,不長青松長紫芝。

李商隱於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三月,跟隨桂州刺史鄭亞赴桂林任掌書記,大約相當於今日掌管起草文書的秘書。自長安赴桂,途中經過商洛山,謁拜「四皓廟」,寫了這首詩。從此詩中也能看出其對商山四皓的自比之意。

名字內涵太高,李商隱也被其名所累,觀其一生鬱郁不得志,雖於朝廷近在咫尺,然而終不見用於世。

李商隱

李潛夫:元戲曲作家。

潛夫之意,即是隱士,清 方文 《從子子唯園中作》詩:「勿使衡門延俗客,每將疑義問潛夫。」

清 金農 《題賣餅家壁》詩:「蔥肆漿房半故儒,康衢賣餅亦潛夫。」

典故出自,《後漢書》卷四十九《王符傳》。

王符位元組信,安定臨涇人也。少好學,有志操,與馬融、竇章、張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無外家,為鄉人所賤。自和、安之後,世務遊宦,當塗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進。志意蘊憤,乃隱居著書三十餘篇,以譏當時失得,不欲章顯其名,故號曰潛夫論。

潛夫即是說王符,隱居著書《潛夫論》故而後人稱隱士為潛夫。

李善長 李善長字百室, 明初開國功臣。

善長,按《易經 乾》文言曰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按照徐鍇的解釋,原文是:「元者,善之長,故從一。元,首也,故謂冠為元服,故從兀。兀,高也,與堯同意。俗本有聲字,人妄加之也。會意。」

「元者,善之長,故從一。」桂馥《義證》中解釋「以元為孟,故曰元者善之長也。」桂馥認為,徐鍇是把「元」解釋為「子女中的年長者」。

筆者認為,徐鍇講「善之長」,應包含一些古代哲學思想,而不單指子女中的年長者。元是善的初始,故從一。假如桂馥說的對,那「善」又作何解釋呢?

分析起來,古人可能有種思想,「一」、「無極」、「太極」這些概念,可以產生善、也可以產生惡,無所不包。而「元」只是產生善的,帶有褒義,比如「元氣」、「元亨利貞」、「乾元萬物」等。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李文郁 明代人,永樂初,以戶部侍郎副原吉治水有勞。

後坐事謫遼東二十年。

仁宗即位,召還,為南京通政參議,致仕。

文郁出自,《論語》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監:通「鑒」,借鑒。二代:指殷、商兩個朝代。

鬱郁:文采盛貌。文:指周代的禮樂制度。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周代的禮儀制度是參照夏朝和商朝訂的,多麼豐富多彩啊!我主張接受周代的。」文郁意思大概為讚歎周代的禮樂制度。

用同一句論語的,還有李從周,李從周,字肩吾,宋代彭山人。博見疆志書名之學世亦鮮及之。為魏文靖公門人。能書,取隸楷之合於六書者,作字通行於世。《書史會要》、《鶴山集》。

李可染 ,當代畫家。

李可染

說到李可染,那副《萬山紅遍》一定浮現出腦海之中,以為其名,出自毛主席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其實,李可染的名字很早就出現了。李可染原名李永順,後來他上小學時,其繪畫老師發現他天賦驚人,贊曰「孺子可教,素質可染。」,故而改名可染。

何謂可染?

古典文學中,有墨子悲染,

《墨子》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這是比喻人之善性為不良環境所改變。然而對於藝術家來說,就是要用水墨,色彩,點染成畫。

染的好,自然就是藝術,為眾人欣賞,肯定。看你如何對待了。

另外,孔子說的,繪事後素,比喻有良好的質地,才好作畫。《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也含有對染的肯定。

因此,李可染之名,不落窠臼,別出心裁,反其意而用之,恰到好處。

李涵秋 (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學家。名應漳,字涵秋,號韻花,別署「沁香閣主人」。揚州人。20歲中秀才。29~48歲,先後到安慶、武昌作家庭教師。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返回揚州。宣統二年(1910)起,任兩淮高等小學文史地教員,後兼任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國文教師。1921年赴上海,主編《小時報》,兼為《小說時報》及《快活林》等報刊撰寫小說。次年秋,辭職返揚州,未幾病逝。

揚州才子李涵秋

涵秋是詩詞常用意象,如

秋池

[唐] 吳融

冷涵秋水碧溶溶,一片澄明見底空。有日晴來雲襯白,

幾時吹落葉浮紅。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動蓮莖淅淅風。

凌曉無端照衰發,便悲霜雪鏡光中。

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所謂江涵秋影,即是江水倒映秋天景物包括秋天大雁飛過,一個涵字把秋天景物倒影江水中,很形象的表達出來。

李若子 ,女,出生於1971年2月4日,1993年本科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外語系,獲得英美文學學士學位。現任教於陝西師範大學。

筆者之所以從萬千李姓姓名中提出這個名字,乃是此名乃是當代不可多得之佳名。

若子一名,內涵豐富,

首先,《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黃帝篇》中也有記載:「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聖為之臣。」這是說,

藐姑射之山神人的狀態,其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其次,《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即有動有靜。用以說明用兵的靈活性。

第三個意思是,如同其父母,也就是此子肖其父。能克紹箕裘之意。

李碧華

李碧華

作家李碧華,女,原名李白,祖籍中國廣東台山,出生、成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著名女子學校香港真光中學。曾任小學教師、同時擔任人物專訪記者、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先後在刊物撰寫專欄及小說。

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

碧華之意為,皎潔的月亮。出自唐李賀的

古悠悠行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

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

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寄院中諸公

[唐] 孟郊

奕奕秋水傍,駸駸綠雲蹄。月仙有高曜,靈鳳無卑棲。

翠色繞雲谷,碧華凝月溪。竹林遞歷覽,雲寺行攀躋。

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千山驚月曉,百里聞霜鼙。

戎府多秀異,謝公期相攜。因之仰群彥,養拙固難齊。

金庸小說中人物李秋水 ,李莫愁。

李秋水,金庸作品《天龍八部》中的人物,逍遙派掌門逍遙子的弟子。天山童姥、無崖子的師妹,西夏銀川公主的祖母,王語嫣的外婆,王夫人李青蘿的母親。

秋水一詞也具有多重意象。

1.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 河 。」

南朝 齊 陸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歲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宋 王安石 《散發一扁舟》詩:「秋水瀉明河,迢迢藕花底。」

清 王士禛 《樊圻畫》詩:「蘆荻無花秋水長,淡雲微雨似 瀟湘 。」

2.比喻明澈的眼波。

唐 白居易 《宴桃源》詞:「凝了一雙秋水。」

元 趙雍 《人月圓》詞:「別時猶記,眸盈秋水,淚濕春羅。」

3.比喻清朗的氣質。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大兒九齡色清徹,秋水為神玉為骨。」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之一:「仙風入骨已凌雲,秋水為文不受塵。」

趙細瓊 《木蘭花慢·題詞》詞:「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嫵,都屬氤氳。」

4.形容劍光冷峻明澈。

前蜀 韋莊 《秦婦吟》:「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風吹白虎。」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劍橫秋水,靴踏狻猊。」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萬金寳劍藏秋水,滿馬春愁壓綉鞍。」

5.比喻明凈的鏡面。

唐 鮑溶 《古鑒》詩:「曾向春窗分綽約,誤回秋水照蹉跎。」

6.琴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彈秋水》詩:「信意彈《秋水》,清商促軫成。」誰能想到如此美艷冰霜的李秋水,竟然性情大變,蛇蠍心腸。

電影《天龍八部》李秋水劇照

李莫愁,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主要反面人物之一,她是主人公楊過的師伯,小龍女的師姐。許多重要情節都由她推動,佔盡重頭戲。李莫愁容貌甚美,卻心若蛇蠍,因此江湖中人取其綽號為「赤練仙子」,年輕時本性善良傾心陸展元,曾不顧男女之嫌為其療傷。因為不肯聽師父的話立誓不離古墓而被師父逐出師門,本想與陸展元共浴愛河,卻沒想到被陸展元狠心拋棄。自此身心大受打擊,性情大變,因愛成恨。曾幾乎殺盡陸展元親弟弟陸立鼎滿門,並折磨陸立鼎之女陸無雙。為得玉女,手執冰魄銀針、五毒神掌殺人無數,江湖中人無不對之聞風喪膽。但其良心未泯,曾撫養剛出生的郭襄。在絕情谷中被萬千情花刺中後,仍不忘陸展元,最後葬身於焚燒情花的大火中。

莫愁,顧名思義,不要憂愁,乃是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一說為 洛陽 人,為 盧 家少婦。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河 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 女兒名 莫愁 ……十五嫁為 盧 家婦,十六生兒字 阿侯 。」另一說為 石城 人(在今 湖北省 鍾祥縣 )。《舊唐書·音樂志二》:「 石城 有女子名 莫愁 ,善歌謡,《石城樂》和中復有『莫愁』聲,故歌云:『 莫愁 在何處? 莫愁 石城 西,艇子打兩槳,催送 莫愁 來。』」 宋 周邦彥 《西河·大石金陵》詞:「斷崖樹,猶倒倚, 莫愁 艇子曾繫。」 清 孫枝蔚 《無題次彭駿孫王貽上韻》之十一:「刻工不善雕 秦史 ,畫手安能寫 莫愁 。」 郁達夫 《春江感舊》詩之一:「泥落可憐雙燕子,低飛猶傍 莫愁 家。」

莫愁啊莫愁,雖說如此寬慰自己,而被陸展元拋棄後的李莫愁,由憂愁轉而仇恨,以至於性情大變,成為女魔頭。這名字也著實有諷刺意味。


推薦閱讀:

如何起名最合理——我對起名之淺見
鍋巴芋艿,聽名字就很饞人!
楚辭取名_九歌 _山鬼_國殤 _禮魂
佳名賞析(萱草生堂階)
唐姓取名淺說(」百家姓「姓名淺說系列)

TAG:取名 | 名字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