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教育,其實就是我們在早教中經常聽到的「財商教育」。我家哥哥5歲,弟弟3歲半,在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不斷在給他們滲透關於金錢的教育,比如:錢是什麼、怎麼用等等。
我知道,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金錢教育和性教育是爸爸媽媽最難以啟齒的,但恰恰這兩者都是我們身為家長,最應該及早交給孩子的。
關於財商教育,這幾年我也跟兩個孩子積累了許多經驗。今天就借題主的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在孩子5歲前,金錢管理層面的兩個階段特徵,以及相應的財商教育,希望也能對題主有所幫助啦~
認識錢,是財商教育的第一步。
從1歲開始,孩子們就逐漸了解生活中金錢的使用場所,和錢的基本用途了。
我們可以通過過家家的角色扮演,或者低齡的大富翁桌游,幫助孩子了解什麼是「錢」,以及「錢有什麼作用」。
(1)過家家之模擬水果店鋪
哥哥Joshua1歲8個月的時候,我和孩子玩的遊戲是模擬店鋪遊戲。讓孩子扮演店鋪老闆,自己扮演顧客,用常見的日用品當商品來售賣。
比如,我和Joshua分別在椅子兩邊,在椅子上擺放好許多蔬菜水果貼紙。我把 A4大小的白紙對摺剪裁成8份,在每一份上寫好「1」,作為1元。
遊戲規則也很簡單,我會問孩子:「小羊先生,我是小兔子,我想買胡蘿蔔,你可以給我嗎?」
等 Joshua 選擇好了胡蘿蔔給我之後,我就會把寫好1元紙條遞給他,並且告訴他,「謝謝小羊先生,這是1塊錢,我買下了這個胡蘿蔔。」
在剛開始玩的時候,孩子不一定能夠立刻進入到角色里,所以前期需要我們更多的代入溝通。
Joshua 開口說單詞比較晚,大概1歲10個月後才可以說第4、5個單詞,開始玩這個遊戲時,他的表現更像是「默劇」。(我經常笑說這是沉默大老闆和嘰嘰喳喳小顧客之間的水果鋪。)
玩多了,我就用下面這些話,來強化孩子的商品買賣意識:
﹣ 「小羊先生,你每個蘋果多少錢?我現在手裡只有3塊錢(攤開手頭的三張紙幣),我給你多少錢,才能買到1個蘋果呢?」(Joshua 會指著其中一張紙)﹣ 「哦!你想要1塊錢對嗎,所以給你1塊錢,你就會給我1個蘋果嗎?」(Joshua 一般會點點頭)﹣ 「好的,小羊先生,太謝謝你。那1塊錢買1個蘋果,我想要買2個,我給你2塊錢,你給我2個蘋果好嗎?」(剛開始,Joshua 會杵在那裡,思考我這句話,後來慢慢熟悉了我的「套路」,就知道如何應對了,把2個蘋果拿給我,再從我這裡拿走2張紙條。)
﹣ 「小羊先生,你每個蘋果多少錢?我現在手裡只有3塊錢(攤開手頭的三張紙幣),我給你多少錢,才能買到1個蘋果呢?」(Joshua 會指著其中一張紙)
把簡單的數字啟蒙和財商啟蒙結合起來,別小看我每次補充的信號,其實每增加一個信息量,都是在給孩子一個新的認知點。
(2)購物清單類桌游
弟弟出生後,大概1歲半,哥哥已經快3歲了。
我便綜合了弟弟和哥哥不同的階段認知,對水果鋪過家家遊戲進行了改良。這個時候,我選擇了購物清單類的桌游。
我當時給兩個孩子選擇的桌游的ORCHARD TOYS的Shopping List(購物清單),它的特點在於,低幼的孩子可以先從配對遊戲玩起,稍大齡的孩子,也可以直接進入更豐富的情景模擬中。
因為弟弟年紀小,所以我們玩這個遊戲基本上是2V1,我和弟弟組隊。
我們先從基本的買賣配對玩起,玩熟了,我就加上了「付賬」的小環節。
我用家裡另一套玩具的星星當做「錢」,每次給哥哥和弟弟分別5個星星,一個星星代表1個「錢」,每個「錢」都只能買1樣東西。這樣他每次都只能買5樣東西。
弟弟還是玩基礎的買賣引導。比如弟弟玩到後面能夠明白,1個星星對應1個可以換置的物品,2個星星對應2個。
而哥哥呢,規則會複雜些,比如我們會深入討論起必需品的採購:
選擇東西的時候,規定有2個必需品,比如像麵包、牛奶、雞蛋。如果有自己想買的其他東西,需要用多餘的「錢」來買。
(1)逛超市家庭理財計劃
孩子3歲後,就可以放手讓他們參與到家庭理財計劃里了。
我最常和孩子做的「理財」事情,就是和孩子一起逛超市,跟孩子一起準備添置或處理家裡的物品,一起來計劃和比價。
出發前,我們要統計家裡的購物清單,內容就是把過家家的購物清單遊戲現實化,並列好我們的目錄表。
到了超市之後,孩子們需要幫忙看價格標籤,和我一起比比價格,並且確定最終要採購的商品。
等到結賬的時候,哥哥就負責去計算總價。(雖然只能用點手指頭的方式點著來數數……)
之前我們也會帶零錢過去,讓孩子感受找零的過程。現在手機支付太發達了,所以孩子們就直接拿著我的手機,讓收銀員掃碼支付。
每到這一刻,兩個孩子會興奮地湊過去,看著上面的數字說,「媽媽,我們今天花了589.4元,還得到了一個2.6元的支付寶紅包」。
讓孩子感受數字,包括商品價格,還有優惠活動的價格,都是超市採購體驗中的重要一部分。
逛幾次超市下來,你會發現,孩子逐漸地,看到商品標籤,就會有意識地去找商品上的價格信息。
孩子其實已經進入理財管理的前意識階段,這也意味著孩子進入了更深層次的金錢管理階段。
(2)教孩子區分需要和想要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真正跟錢有關的問題,估計就是令大部分家長頭疼的「媽媽我要買」問題。
如果父母在這時候,只用了簡單的方式,「不行,沒錢」,或者「可以,也不貴」來回應,恰恰是錯過了對孩子第二階段財商引導的啟蒙。
這時候,我們除了讓孩子了解金錢是家庭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還要讓孩子懂得區別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期待物」,也就是什麼事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
我們可以通過和孩子討論生活事務,讓孩子慢慢理解這個概念。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購物清單的桌游中,我和兩個孩子在涉及到「必需品」和「期待物」購買時,我會這樣說:
針對必需品的溝通:
﹣ 「你看,我們得先買大米、面巾紙和今晚吃飯要的魚和青菜。這是我們需要的東西,因為如果沒有大米的話我們會餓肚子,沒有面巾紙的話你要擦嘴巴就沒有辦法了,沒有魚和青菜的話,那我們今晚也沒有東西吃了。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很需要它。」
針對孩子提高區別判斷力:
﹣ 「弟弟,你選擇了這款小麥片啊,你是需要這款小麥片,還是想要這款小麥片呢?」
針對孩子提高自我管理力:
﹣ 「我們今天的任務是先買必需品,哥哥和弟弟,你們可以選擇好你們想買的東西,和我們一起買單哦。記住,每個人只能選一個,所以你們要認真做好選擇嘍。」
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孩子在必需品和期待物上的判斷是模糊的。
比如弟弟在選擇玩具車和大米時,毅然地把玩具車作為必需品,這時,其實不需要強行否決孩子的想法,可以順勢地提出:
「哦,媽媽明白了,玩具車對弟弟來說,是必需品。大米對媽媽來說,也是必需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無數次的對話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我們如何和孩子進行延展的討論。有時候,我會圍繞一個大的原則,把答案作為一個問題去看:
「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當我們決定用放鬆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其實根據這個設問,我們至少有10秒鐘,可以認真想一想可能的答案。這樣,我們其實也在給孩子提供無數種進行對比分析、修正和調整、重新建構和梳理的思維訓練。
我們從小的傳統教育是「金錢是罪惡之源」,不談錢,不管多大年齡段的孩子,都不適合談論金錢。
但不談錢,就不會用錢,說到底,我們討論財商教育,本質上還是需要把規劃、責任和價值植入到孩子的心裡,讓金錢成為教育的工具。
我們這一代的人,也許經歷了十幾年才形成自己的金錢觀,但是我們下一代的人,註定會在日新月異的社會進程里比我們更快、也更早的感知金錢的功能、作用和角色。
生活就是一個大煉爐,自己不教孩子的,生活最終會代替自己去教。所以認認真真談錢,從最基礎、最系統的財商啟蒙開始,這才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財商課。
我是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碼字不易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注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
這期墨姐s育兒想談談培養孩子金錢觀。你是從幾歲開始知道買東西需要用錢呢?你還記得爸爸媽媽從什麼時候給你零花錢?你還記得你是怎麼樣使用你的零花錢的?在這裡我們想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既不是把孩子培養成唯利是圖的「蘇大強」,也不是把孩子培養成視金錢如糞土的得道高僧。我們只想要讓孩子們知道:錢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所以,讓孩子學會如何管理金錢,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才是我們的目標。
其次,你可能也會問:那麼小的孩子有必要認識金錢好嗎?
2.給孩子合理的零花錢
很多家庭里,孩子需要錢就跟父母開口,父母願意給就給,不願意給就不給,金錢的事情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這樣的觀念其實並不正確。給孩子零用錢,可以讓孩子提早認識金錢,也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的習慣,是幫助孩子提早體會責任心的好工具。當然,給孩子零用錢的金額必須適量,過於大方或寵愛反而可能害了孩子。9到12歲年齡段的孩子具備基礎的理財知識,我們可以固定時間給孩子固定的零用錢,就像成人發工資的日子。
5.培養孩子合理消費觀念
以上是這期墨姐s育兒說的分享,不知道今天的內容有沒有給你們帶來新的啟發。不僅是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概念,對於我們自己本身的金錢觀有沒有一個新的視角呢?
喜馬拉雅鏈接:
荔枝電調鏈接:
對大多數人來說,對「自己可支配的錢」的初步認識來源於零花錢。例如,在英國,研究表明,父母無論有錢與否,孩子都會得到一些零花錢或補助金。倫敦著名心理學家阿德里安·弗恩海姆(Adrian Furnham)做的一項研究發現,低收入家庭給孩子的零花錢比中等收入家庭給孩子的零花錢所佔家庭收入的比例更大。他還發現,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的數額在孩子 7-10 歲之間增長最快,在 15-18 歲之間增長最慢。
弗恩海姆的研究還表明,中等收入的父母更願意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零花錢,這一研究結果頗為有趣,即使孩子不在家裡幫忙,這些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些零花錢,可能這些父母覺得即使家庭富裕,向孩子灌輸「錢不會從樹上長出來」的觀念也非常重要。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中等收入家庭採取的方式是否正確。有些研究表明,權變方法,即孩子們做完作業或家務後再給他們零花錢,是幫助孩子們形成正確金錢觀念的最好方式。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定期給孩子們零花錢,可以鍛煉他們規劃管理自己錢財的能力。
這樣做也有一定的風險,一旦你將家務活與金錢掛鉤,孩子們就不會主動幫忙了。(成年人也會受其影響,要想更好地了解這一問題,請讀第 7 章有關內在激勵的部分。)還有一個問題,臨近考試的時候,你肯定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專心複習而不是為零花錢去洗碗.
電子書
克勞迪婭·哈蒙德
中信出版社
¥27.0 會員免費
前段時間網路上流行過一句毒雞湯:你以為有錢人很快樂嗎?錯!有錢人的快樂你根本想像不到。但是幸福快樂真的與金錢成正相關嗎?
積極心理學就研究過這個問題,並且得出一個「幸福悖論」:收入和幸福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正相關。當人們的基本物質需要未得到滿足的時候,金錢固然會給他帶來快感。但是到了一定階段,金錢對於幸福的影響就會變得很微弱。追求幸福是人類永恆的生命動力,金錢並非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讓金錢為幸福加碼?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羅恩·利伯在《反溺愛》一書中提出,和孩子談錢就是在談價值觀,教會孩子如何與金錢相處,那麼無論他們在物質上擁有多少,都能過上精彩紛呈的生活。著名經濟學家薛兆豐說:財商不僅僅是關於財富的知識,更是是人生幸福的學問。
本書從為什麼要與孩子談錢、如何與孩子談錢、以及如何教孩子運用金錢等方面展開,提供了財商啟蒙的九堂課,幫助家庭釐清關於財富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為人父母,我們常常會擔心,給孩子的不夠,或者給的太多。給的不夠我們擔心造成孩子的匱乏,給的太多又擔心孩子會被寵壞。那麼如何在節制與物質主義中找到適合的平衡點呢?
書中提到布拉姆森·杜威的例子,他的父親經營一家小型批發公司,並且每周工作很長時間,平日里不僅自己十分節儉,對家人的要求也是如此。很誇張的是,如果目前買2升的蘇打水花了1.29美元而不是1.09美元,父親就會大發脾氣,連續好幾天不高興。這導致布拉姆森和弟弟是他們那片孩子里極少數沒有去過餐廳用餐、沒有遊戲機也沒去其他地方度假過的人。布拉姆森一度猜測家裡是不是經濟拮据。直到父親去世,布拉姆森接管了家庭的事務,才發現家裡其實很有錢。布拉姆森結束了家裡的生意、辭掉了工作,在36歲時,做起了全職爸爸。
布拉姆森的父親是一個典型的過度節儉的代表,也許是生活環境的影響,讓他養成了節衣縮食的習慣,並且認為節儉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但是這種過度的節儉其實影響了一家人的生活質量和家庭關係,為了0.2美元的差價責備太太,並且好幾天不高興,這個代價著實不小。
再者,這種過度節儉的心理也會潛移默化中對子女的身心造成影響。在同一個圈子的孩子中,只有自己沒有去餐廳用過餐、沒有遊戲機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孩子成年後容易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是像父母一樣對自己苛刻,秉持節儉主義,實際背後是對自我需求的忽視和吝嗇;另外一個就是不斷地補償小時候未被滿足的需求,花錢大手大腳,淪為慾望的奴隸。
布拉姆森在養育兩個女兒的過程中就遇到了問題,因為通常來說,小時候想花錢卻老是被父母拒絕的孩子,長大後就很難對自己的孩子說不。不斷被拒絕而且沒辦法去做想做的事,是很痛苦的回憶。特別是父母有能力提供更多卻選擇不那樣做的時候。
與過度節儉相對的是過度地滿足需求,孩子其實並不能正確區分自己的需求,有些僅僅是來自於同伴之間的攀比,而現在物質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如果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會發現那是一個無法填補的黑洞,而且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物質主義」。他們會變得比較重視物品,而不重視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會發展出這樣一個信念:擁有的東西越多,越快樂。以至於他們即使在成年後,也會不斷地追逐各種物質,而無法觸及到幸福的本質。
很多研究也表明:物質主義與抑鬱及焦慮高度相關,也和一系列疾病,從背痛到濫用藥物,都脫不了關係。所以很多時候,即使我們擁有很多,我們依然感覺不到幸福,因為我們想要的更多,而這是沒有止境的。
另外書中也談到一個觀點:家長花錢越多,孩子越有壓力。打個比方,孩子本來很喜歡某一項運動,父母花了很多錢供孩子參加這項運動。而這個錢花得越多,孩子就會感受到來自父母更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無形的,總覺得父母希望自己在這項運動上有所成就。而在這種壓力大作用下,孩子無法像剛開始時那樣感受到這項運動的樂趣,並且最終無法堅持下去。
這是由於金錢的作用,將本身孩子的內在動機弱化了,孩子本身能夠得到的快樂也被剝奪了。所以說,在這種問題上,一味地花錢並不是正確的做法。這種過度滿足並不能帶來長久的快樂。
如何找到節儉與滿足的平衡點?作者在書中也提供了幾個方法。
1、教會孩子區分「需要」與「想要」
什麼是需要?什麼是想要。需要是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有食物吃、有衣服穿、與家人共度美好的時光,而想要更多是一種慾望。比如一個具備基礎功能的手機是需要,而一個功能多樣的智能手機就變成了想要。
羅恩·利伯在書中說,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設定一條線,比如多少錢以下的衣服屬於需要,多少錢以上的就屬於想要。孩子並不是完全不能買想要的東西,但是通常需要自己的金錢去購買,這些金錢可以來自於零用錢、生日基金、祖父母的贈予等等。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認真地去考慮自己的「想要」並做出決策,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使用金錢的態度和習慣。
2、延遲滿足
現在物質的豐富,讓孩子極少體驗等待的感覺。通常想要什麼,立即就能得到。這卻是不利的,孩子無法長遠地去看問題,也無法深入思考一件事物所能帶來的價值。
延遲滿足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對於值得擁有的東西與值得去做的事情,父母一定會為他掏錢。重點是當孩子在等待中,會去考慮物品的價值,在得到後,更會好好地品味與珍惜它。這種體驗感比起直接到手的玩具更加彌足珍貴。
3、讓更有意義的事物代替金錢
對於孩子來說,感覺到父母的愛,並不是通過金錢這一種方式,而是父母利用金錢為孩子做了什麼。比如父母說沒時間仍一點錢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玩,和父母用心陪伴孩子玩一個上午,就完全無法比較。有錢是好事,但是我們可以讓錢變得更有意義,比如陪孩子做義工、捐贈等等。
金錢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讓我們更快樂幸福,但是若是以金錢作為人生目標,不免會淪為金錢的奴隸。說到底,讓金錢為我們所用,讓金錢為幸福加碼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反溺愛》一書倡導的認識金錢,更好地利用金錢的觀點非常受用。我們能正確使用一件事物的前提就是對它有足夠的了解。培養正確的金錢觀,掌握人生幸福的密碼。
可以給孩子報少兒理財培訓班,幫助孩子樹立理財意識
※一個壞脾氣的父母,毀掉三代人※800G兒歌資源下載目錄※「家長群」頻頻出事!現在的家長真是「可憐」※「媽媽,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到我。」※男寶寶剛上幼兒園一直哭,怎麼處理?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