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NBA 很少見球員下手掏球?

平常打球的時候經常看到有人,或者自己被防守時會被掏掉,但看NBA時看到有些球運的很慢,看起來很容易掏,就是不去動,為啥?怕犯規?


因為在nba這樣的高水平對抗中太難了。

一些球員看起來運球慢,但是只要你伸手,馬上就能抓住你重心轉移的空檔過掉你,得不償失。

例外是76人時期的艾弗森,一星四防,加上艾弗森本身防守不好,於是經常進行賭博式的搶斷,反正正常防守也不一定能防下來,沒搶到身後還有人擦屁股。

如果你看奧運會之類的國際比賽,美國隊打弱隊,碾壓局,威少之類的防守對面的控球人,手就跟大媽搶超市打折菜一樣,根本不會停下來,不停地掏,反正失一下重心對方也過不了。這就跟全場緊逼一樣,屬於降維打擊。


謝謝邀請。請看上圖

上一個在NBA掏球的是這個菜鳥。這不,這麼多年了,集錦裡面依然有他。這個菜鳥用行動告訴我們,沒事別瞎掏球,不然隔三差五要被別人拿出來溜溜。2333


以前看過一個視頻,街球王吳悠solo克里斯保羅,吳悠原地秀了一會剛準備衝刺發力,保羅看了一眼球立馬掏下來,而保羅進攻的時候,吳悠各種試圖斷,反覆在犯規邊緣的情況下依然根本摸不著球。

但是如果讓吳悠和你打,你會在斷球上做文章嗎?不會,你會覺得,他運球那麼好,萬一沒斷下來被過了怎麼辦?犯規了怎麼辦?斷又斷不著,費那個力氣幹嘛,還不如省省勁。但是在保羅看來,他的運球連基本功都不夠,他露出的破綻,一抓一個準。

在野球場,人均運球水平低,斷球的成功率高,回報率高,才會有很多人選擇掏球,而職業比賽不是,風險高,成功率小,所以掏球的人少。

所以從另一種角度來講,不同比賽之所以掏球頻率不一樣,是由參加這個比賽的人運球的水平決定的。


今天補一句,NBA後衛的實力你想想,雷霆打開拓者,威少在接球的時候完全背對著開拓者,他們三號趁威少沒看見衝刺斷球,威少沒看見的情況下原地轉身直接晃開,就這種控球實力,你拿啥掏球……


你看著對面慢悠悠的,然後一伸手,然後就被突破了,而且第一時間無法回防,你還得轉身去追……不是每個人都配控球的,既然他負責控球,他就不會被輕易掏掉


首先,絕大多數是陷阱。

看過歐文、庫里、保羅的集錦的朋友肯定見識過這些NBA大師的厲害之處,

他們往往把球暴露在對手認為可以掏球的位置,

然後一個快速回拉球,一個加速,過得一乾二淨。

特別是歐文跟保羅,經常用這招,屢試不爽。

在NBA里,絕大多數人的控球能力處於頂級,不會輕易犯下「低級錯誤」

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是陷阱,

然後就是防守失位,防線被撕裂,對手突破造殺傷。

其次,就是判罰尺度。

我是有點看不懂了,有時候看比賽,真的是身體碰一下就吹

聯盟的尺度不好捉摸,一旦第一節主力掏球吹個兩個犯規,那後面二三節怕是上不了兩分鐘了

為了控制自己的犯規數量,也不會輕易下手掏球。

最後,掏球的成功率一般比對手傳球被斷的低

哪怕在不吹犯規的前提下,正常對位進行掏球也很難佔到便宜

而且NBA的失誤更多地來自於傳球被斷,運球被斷還是相對較少

再說了,正常施壓就好了,只要不攻擊籃筐,對手多運幾下又如何?


怕犯規在其次,主要是大家球感與起保護都好得一批,一旦出手沒掏著就容易失位。

除非暴露了:

所以說,掏球這種事沒太有辦法依靠主動逼搶去創造,大概都是瞅冷子瞬間抓住了時機。


其實在野球場上,遇到一些拚命防守的人,他們就會無時無刻的貼近你的身體,當我們再次選擇胯下運球直接晃開對手突破的時候,防守球員就會選擇掏球,這一點讓我們非常感覺難受,因為他們的掏球動作帶有犯規嫌疑,但是在野球場上只要不是打手基本不會叫犯規,所以也不好說些什麼,當然這種現象也僅僅出現在籃球規則飄忽不定的野球場上。當我們觀看NBA比賽的時候,防守球員很少進行掏球,不論對方是在持球突破或者背身單打的事實,要麼是半彎著腰,張開雙臂隨時對持球球員保持威脅,或者背身單打的時候是頂著持球球員的腰部,他們為什麼不掏球?因為他們不敢掏球,一旦選擇掏球,你的重心將會降低,手既然伸出去了就必須得縮回來,這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會被進攻球員判斷到,利用這個間斷進行突破或者投籃,這跟你跳起來的時候必須在空中停一段時間是一個道理。當別人進行背身單打時,你更不能進行掏球,別人一個轉身就能過掉你,除此之外掏球是個極其冒險性的動作,用專業術語來說就相當於搶斷,NBA球員都有專門的護球動作加上爐火純青的運球技巧是非常難掏的,所以你只能一氣呵成,判斷對方不留神,直接掏掉。你可不能像野球場上,一次沒成功又繼續掏的那種,對方會立馬判斷進行投籃動作,造成打手犯規,你像詹姆斯·哈登的突破,經常就是拿著球放在胸部以上的位置,拿球開路,你一旦選擇掏球,稍有不慎碰到了他的身體部位就是侵犯圓柱體犯規。

所以在野球上打球的朋友,不要一直掏別人的球,因為這種動作很容易犯規,再者遇到脾氣不好的,直接二話不說就上來揍你了。


掏球(搶斷)被稱為賭博性防守,一旦成功收益巨大(可以立馬形成一條龍快攻反擊),但一旦失敗就意味著防守徹底失位,從而被過得乾乾淨淨。

顯而易見,越高級別比賽里球員普遍的控球技術、保護球的意識都會更好。全世界最頂級的籃球聯賽nba中,無論你掏球多快、多准,從一個像歐文、保羅、庫里這樣的控球大事手上掏到球的難度都是地獄級的,而且你永遠無法料到自己哪怕一點點的失位在這個聯盟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更別說說大概率還會賠上一次犯規。

簡而言之,因為掏球成功率太低、失敗的後果太嚴重,所以就算掏到球會有豐厚的回報,一般也是球員不樂意、教練不允許去做的。

當然對於某些防守天賦格外好的球員(如倫納德)或者身體上對位不了只能通過掏球這種帶有賭博性質的方式智取的球員(如保羅)而言,掏球少見是不存在的。


怕平衡被打破,整個防守因為自己的貿然搶斷被打穿。

皮蓬,倫納德,之所以能肆無忌憚的掏球,是因為他們胳膊長手大,掏球幾乎可以不失位。而大部分掏球都是被動的,例如被過了之後從後面掏一下,掏得好的是隆多,掏得不好的就是哈登。

不止掏球,為什麼nba,包括高水平國際賽事,防內線的時候都不把小臂支在對方腰上?因為一旦對方把這隻手卡住了,就完全失去防守位置。其實是一個道理


錯位小防大最基本的策略不就是瘋狂掏球么?


在NBA這個級別,除非是倫納德這類防守悍將會把掏球作為常規防守手段,其他球員大多用身體對抗來阻擋對位球員的進攻。(威少除外)因為在這個級別,球隊控球者的運球技術與反應速度是世界頂尖水平,大家都在一個水平面上。誰掏得掉誰啊。。。

反例就是在16年里約前中美熱身賽上,丁彥雨航突破收球被從後面掏掉,易建聯如是。。。這就是水平差距。


1v1掏球基本意味著重心向對方靠攏,打過籃球的人都知道一旦掏不到基本就失位了,除非對方運球沒啥保護。職業球員就更不用說了,掏不到等於直接送對方進內線。堵傳球路線基本意味著放棄己方盯人目標,一旦失敗基本就是給對方跑空籃。以上在職業比賽中都是無法容忍的失誤。。。


掏球也分情況的,題主的說的這種情況時屬於,兩個後衛,或者是兩個相同位置球員對位的情況。

再職業化成度相當高的NBA,每個位置的球員的控球水平都是比普通人高很多的,

兩兩對位時,進攻是屬於主動方,防守則屬於被動方,

防守球員伸手掏球,無論往哪個方向掏,

向下向左向右還是相亂七八糟的方向掏,都有一個手臂擺動,重心都會發生改變,

舉個栗子,你左手向右掏球,成功掏到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1、進攻球員運球重心相對高,防守球員反應速度比進攻球員明顯的高

2、進攻球員運球軌跡或重心,趨近於他右手向左手運球過程或者crossover

3、進攻球員思考人生

4、防守球員lucky

雖然,以上條件沒有相互關係,但是,也表明,掏球的成功率是相對較低的。

再一個,

再錯位防守時候,小防大,特別是內線錯位時候,小防大,通常伸手掏球是小個球員的防守選擇,

就算掏不到,打手犯規,也是阻止對方得分的方法


我記得姚明剛進NBA的時候,經常逃課去看姚明比賽,那個時候剛剛會打球,中二氣息濃厚,總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看NBA的時候總覺得這幫人搶斷太弱了,跟隔壁班比賽我一場能搶10個。一群年薪千萬的渣渣。

後來有一次火箭隊的比賽,好像是徐濟成解說的。當時就說到防守問題,央視的主持人就問徐濟成關於防守方面的見解,我記得特別清楚就徐濟成老師說:防守最重要的是不失位,其次把對手攆到他不喜歡的位置,這就成功了,但千萬不要時刻想著上手掏球,一容易犯規,二容易失位被過掉給後面的防守人增加壓力。 當時他就拿艾弗森舉例,艾弗森就是喜歡賭博式搶斷,搶到了就一條龍快攻得分了,搶不到就是大漏洞對手直接五打四。所以你看艾弗森搶斷數多,但沒人說艾弗森防守好。

還有就是,現在聯盟這群選手造犯規能力簡直了,有條件要造,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造。你敢下手掏球我就敢直接把胳膊放你手上,從投入與產出來看太虧了,球沒摸到還搭上一個犯規,你說氣人不。


重心丟了 就容易被過了


球並不好掏,你都說是NBA和野球場,野球場,你不一定失位,但NBA至少很大機會會失位


掏球容易失去重心 沒掏成很容易被一步過 再加上能進nba的基本功都是非常好的 想掏球很難 所以很少有賭博式搶斷 都是死亡纏繞慢慢逼小運球空間後的斷球


犯規呀。

我仔細觀察過NBA的吹罰尺度,比我們一般打野球吹的還狠。打野球有時候擋一下碰一下,也就算了。NBA稍微身體有點接觸,肯定是犯規,尤其是運球或準備啟動上籃投籃的時候。

其次NBA球員運球什麼水平,野球場都不好斷球何況NBA,稍微一伸手就是打手或阻擋,成功率極低,所以大部分還得利用戰術和走位去防守。


野球場不存在圓柱體和6犯


瀉藥,樓主可以玩局2k,快速遊戲隨便開一局,對面運球過來就掏球。

一般會發生三件事

1.你犯規了

2.對面一步過你

3.球碰掉但他迅速撿起來了

只有極少數情況你能完成搶斷這個動作

或者去親自打場野球,對位持球突破厲害一點的,對位的時候嘗試去搶斷,往往也都是趁你重心偏移一步過。

而大多數情況對於球隊而言,都是得不償失的。

其實搶斷分兩步,第一步是把球碰掉,第二步是把掉在地上的球搶到手裡。

第二步比大部分人想的都難得多,卻不常見。

這是一個典型的倖存者偏差的問題

NBA球員知道不能隨意下手去搶斷,所以他們大多數只在自己認為能夠完成以上兩步時才去做搶斷的動作。所以在大家看來很多球星搶斷多但很少去搶斷,自然第一步成功而第二步失敗的例子就少了很多很多。

還有一個是護球的問題,運球大師強如魔術師的,如果樓主有看比賽,就會發現他大部分時間持球運轉都是背身,哪怕是他的技術,也要通過背身去護球的。

在如今體毛哨的情況下,搶斷打手犯規是很常見的。所以所有拋開犯規談搶斷的都是刷流氓

記得之前有個數據,萊昂納德搶斷犯規比達到了2.5:1。是罕見的高比率,畢竟犯規可不只有打手犯規其他犯規也算在裡面的。

所以搶斷只是防守上錦上開花的東西,也是拉開比分或者追分時候的利器,大部分時間內選擇搶斷都是愚蠢的選擇。


推薦閱讀:

【NBA大數據】陣容均衡之全民皆兵還是巨頭獨專?勇馬逼不得已,船鹿完成蛻變
如果卡梅隆安東尼退役,能進名人堂嗎?
那些只追隨當今最強球員如詹姆斯,杜蘭特的偽球迷是什麼心態?
???10/5日 76人 vs 獨行俠
一系列的閑聊(14)

TAG:NBA | 籃球 | NBA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