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相距很遠的兩地的方言有很多相似之處?
07-10
比如我老家安徽方言中的「街」「鞋」「我」「家」,等等詞的發言和廣東話完全一樣,還有「獻世」等俗語。
非專業地說,街gai 鞋hai這樣的發音比較接近古漢語。而普通話(北京話)發生了變化,很多地方沒有變。如果以普通話為參照的話就會感覺很巧合不可思議,但是以古漢語為參照的話很正常。
湖北省襄陽市的方言與臨近的河南南陽、湖北宜昌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卻與五百公里外的河南漯河市的漯河話相似,漯河市(原來的郾城縣)地處河南中部,1985年從許昌獨立,但是漯河(市區主要是郾城縣城為基礎擴大而來)話的口音居然與襄陽話有90%相似,大於漯河與周邊所有地市。我的猜測是,南宋時期,金朝與宋朝的岳家軍在漯河下屬的郾城、商橋(屬漯河)一帶長期拉鋸,很多的兵丁大部分出自中原,尤其郾城大戰(漯河市郾城區)和商橋(漯河商橋鎮)大戰後急需補充兵源,在郾城休整招兵後,很多郾城籍貫的年青人(包括士兵謀士後勤與家眷)加入岳家軍。北上朱仙鎮大戰後返回南宋的路上再次經過人口富足的郾城和召陵(漯河市召陵區),再次補充人力。
岳家軍本來就幾乎全是河南人(包括岳飛、牛皋、董先等),郾城籍貫的新人又成了這支部隊的主力,河南話中的分支郾城片支逐漸成了岳家軍通行語,岳飛死後,岳家軍被中央政府從河南調到了兩國新邊界要衝襄陽,大部分岳家軍及其家眷駐守襄陽保衛南宋,繁衍八百多年。襄陽話與漯河話比較相似的原因在此。
沒多少人贊,作為知乎大V!還是匿名吧!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因為你們沒變,普通話變了。。。
很多是因為本來就一樣,然後沒變。
語言出現地域變體的差異才需要解釋一個原因出來,不變還解釋啥。就算是大家都胡變亂變,能變的花樣也是有限的,到後來出現偶然碰撞也不稀奇。有時候,「很多」也沒多多。人感覺很多,其實還是偶然,被人注意到了而已。胡言亂語,北方的官話改變了,南方方言保留了古音。
推薦閱讀:
※目前哪些方言區能分清前後鼻音?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方言聽起來無比刺耳難聽?
※論「 台山話」的趣味方言
※如何闡述吳語連讀變調的規律?
※Q&A|中國各地的方言眾多,沒有「普通話」的古人是如何交流的
TAG:方言 |